《黑天鵝》作者塔勒布:比特幣「路徑依賴」或使其價值將歸零

對於想要隱瞞什麼的人來說,使用比特幣就像“頌揚香煙對健康有益”一樣自欺欺人。

注:本文作為學習筆記,翻譯自Nassim Nicholas Taleb,et al所著論文《Bitcoin,Currencies,and Bubbles》

概述

本文將把量化金融概念和經濟學對象應用於加密貨幣,特別是比特幣。

由於加密貨幣約有10000種,我們將重點(除非另有說明)關注原始協議中的第一種加密貨幣,和市值最大的一種加密貨幣。

截止到今天為止,儘管不斷有人大肆宣傳,但比特幣未能實現“沒有政府的貨幣”的概念(事實證明,比特幣甚至根本不是一種貨幣),既不能作為短期或長期的價值儲存(其預期價值甚至不比0高),也不能作為可靠的通脹對沖工具。

更糟糕的是,即使是遠期,比特幣也無法對災難性事件建立尾部保護傘。

BTC回报,3个月年化波动率没有显著的下降。

此外,支付機制(作為一種分散化的交換方式)的成功與否似乎存在著潛在的矛盾,而這種矛盾迄今為止一直未能解決。

縱觀貨幣歷史,我們還展示了一個真正的基準貨幣,是怎樣對任意一籃子商品和服務滿足最小方差的,以及黃金和白銀如何在1970年代後期亨特兄弟的操縱中失去了通脹對沖地位,以及真正的通脹對沖需要怎麼做。

BTC展現了較高的資本化水平。 2021年,比特幣資本化出現了5萬億美元的波動。

正文

首先,讓我們通過研究區塊鏈的概念,及其智力和數學吸引力來考慮加密貨幣的作用。

對於量化金融的早期實踐者來說,鏈背後的概念相當直觀。在蒙特卡羅模擬軟件被廣泛使用之前,我們中的一些人通過鍊式非線性變換的形式來生成另一個偽隨機變量——這是Von Neumann最初想法的精髓。

序列索引t=1,2..N, t處的seed,實軸上的變量xt通過非線性變換r:R->R生成,輸出變量r(xt)。這個輸出變量可以作為偽隨機種子來生成另一個偽隨機變量r(xt+1)。對於所有t,r(Xt)的知識允許所有後續變量r(Xτ)τ>t的知識,以此復制整個序列,從而在概率上構造時間的箭頭。

同樣重要的是,相同的seed產生完全相同的偽隨機變量,允許驗證序列,但不允許進行逆向工程。

由於Hash函數,區塊鏈增加了一個條件,即r(.)在功能上和概率上必須是對射(Bijective)的:沒有兩個種子可以產生相同的輸出(或者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應該非常低),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這被稱為衝突(Collision)。

数学中,一个由集合X映射至集合Y的函数,若对每一在Y內的y,存在唯一一个在X內的x与其对应,且对每一在X內的x,存在唯一一个在Y內的y与其对应,则此函数为对射函数。

以上屬性加上區塊鏈缺乏監管,允許在公共分類賬上存儲信息,從而促進點對點商業、交易和結算,區塊鏈概念還允許串行記錄保存。點對點版本的電子現金將允許在線支付從一方直接發送到另一方,而無需通過金融機構。

比特幣利用了三種最新技術:

1)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2) 哈希樹(Hash Tree,Merkle Tree)

3)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一般要求使用者進行一些耗時相當的複雜運算,並且答案能被服務方快速驗算,以此耗用的時間,設備與能源作為擔保成本,以確保服務資源是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

這些想法提供了一種博弈論的方法,削弱或規避一種被稱為“拜占庭將軍問題”的協調困境。這可以減輕缺席的管理人和參與者之間因缺乏信任,對維護永久共享公共賬本產生的影響。

拜占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是由萊斯利·蘭波特在其同名論文中提出的分佈式對等網絡通信容錯問題。在分佈式計算中,不同的計算機通過通訊交換信息達成共識而按照同一套協作策略行動。但有時候,系統中的成員計算機可能出錯而發送錯誤的信息,用於傳遞信息的通訊網絡也可能導致信息損壞,使得網絡中不同的成員關於全體協作的策略得出不同結論,從而破壞系統一致性。拜占庭將軍問題被認為是容錯性問題中最難的問題類型之一。

比特幣系統在所謂的“礦工”之間建立了對抗性的合作關係,他們通過將交易記錄在公共賬本上來驗證交易;這些人得到“幣”作為獎勵,再加上基礎的交易費用,也就是說,“幣”在雙方之間轉讓。

“工作量證明”方法的難度可根據交易速度進行調整,其目的是在理論上保持足夠高的激勵,使礦工能夠繼續操作系統。這樣的調整導致計算機算力的指數級增長,使得在編寫時對系統能量的需求變得繁重——也可以在其他計算和科學用途中找到替代品。

礦工從鑄幣稅Seignorage(比特幣的市場價值減去其採礦成本)和交易費用中獲得補償,併計劃在比特幣最終耗盡時將交易費用作為唯一收入,且只限於一個固定的數字。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幣的存在依賴於這類礦工的永久存在。

比特幣背後的整個意識形態基礎是對其他運營商的完全不信任,該系統是完全分佈式的。

最後,請注意,由於種類法定原則Numerus Claus,比特幣是零和的。我們將看到。數學和組合性質不一定轉化為個人和系統層面的經濟利益。

種類法定原則是指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只能由法律來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

要點1: 為什麼BTC不值錢?

答: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基本上是免維護的,材料不會在使用周期內降解,其物理性質不會隨時間改變。而加密貨幣需要被持續的關注。

由於迭代預期定律,如果我們預期價格會發生變化,那麼通過反向推演,這種變化必須包含在現在的價格中。當沒有利息或成長型公司時,仍然會存在對未來收益的預期,以及對股東未來預期的回報——通過直接利息,或通過間接反稀釋和回購。

無收益資產是有問題的——言下之意是:由於沒有任何有利於比特幣持有者的利息收益率,如果我們預期在未來的任何時候,比特幣技術過時、礦工從地球上滅絕,未來人們轉向其它類型的“資產”,而比特幣對他們失去吸引力時,比特幣的價值將為零,按照迭代預期定律,那麼現在的價值也必須為零。

比特幣比黃金要差。稍後我們將看到,儘管貴金屬也失去了交換媒介的作用——不過黃金和其他無利息的貴重物(如金屬或寶石)的金融屬性保有了6000多年,而其物理形態保有的時間還要大幾個數量級(沒有降解或衰變為其它合金或礦物)。

因此,人們可以期望自己的黃金或白銀財產至少在下一個千年仍然以相同的物質形式存在——並保有一些剩餘的經濟價值——同樣出於迭代預期定律的原因。實際上,貴金屬一直有著充足的工業用途和需求彈性:目前,黃金產量的一半用於珠寶,十分之一用於工業,四分之一用於央行儲備。

“路徑依賴”是一個問題。我們不能指望賬本上的賬面分錄,一直靠對比特幣有興趣和有動機的人,在一定時間段內積極維護,從而保證其永續存在,從而保留其貨幣價值。自然,我們並不能確定下一代人的興趣,心態和偏好跟我們這代人完全一致。

路徑依賴( Path Dependence) 是指事物發展的未來走向受制於其發展的歷史,它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是壞都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North,1990)

而一旦比特幣跌破它的價值水平,它就會碰到一個“吸收界限”Absorbing Barrier,價值將歸0。

一旦接觸到吸收界限,這個過程就終止了,不管它未來的趨勢如何發展。

而黃金並不依賴路徑。一項技術往往被其他技術所取代,這些技術的脆弱性與其過去的生存時間成比例(99%的新技術被更新的技術所取代),而黃金和白銀等物品已被時間證明具有抗滅絕/破產的能力。

定律1:累積破產

任何無息收益資產觸及吸收界限的概率哪怕很小,其現值也必須為0。

收藏品排除在這一類別之外,因為它們具有審美效用,就好像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以一種與利息對應的費用租用它們一樣。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黃金的珠寶:三十年後我的金項鍊可能價值為零,但我已經戴了六十年了。

當前的比特幣泡沫與過去的近期泡沫(如1995-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的區別在於,空殼公司至少承諾未來會有某種類型的收入。如果比特幣被證明是一種交換媒介,或者滿足其他商品定價所依據的計價標準的條件,比特幣就不會採用這種估值方法。但目前並非如此。

可以說,比特幣的成功並非是其自身的成功,不如說是在錯誤的地方取得了成功:

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根本缺陷和矛盾在於,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發起人,礦工,系統的維護者目前都是從貨幣的通脹中賺錢,而不僅僅是從其基礎交易量中賺錢,因此比特幣成為貨幣的全部失敗,被貨幣價值的通脹所掩蓋,這為足夠多的人創造(紙面)利潤。

要點2: 貨幣的成功

“數字貨幣”成功與否,需要一些穩定性和可用性,以及投機性的價格升值。

比特幣交易比電匯或其他方式,或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要昂貴得多,也比信用卡公司使用的標準商業系統慢幾個數量級——你可以用手機立即買一杯咖啡,但如果你使用比特幣,可能需要等待10分鐘,而這個系統的設計結構也不能容納大量的交易——這對於一個雄心勃勃的支付系統來說至關重要。

迄今為止,在其生命的12年裡,儘管雄心勃勃,除了薩爾瓦多公民身份的價格(3比特幣)之外,目前沒有任何商品具備固定比特幣價格,而對照其它法定貨幣是浮動的。

貨幣原則

首先,讓我們討論一下黃金的去貨幣化。 1971年,美國政府終止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終止了美國貨幣與黃金的可兌換性。黃金庫存以每年2%至4%的速度增長,但如前所述,其中大部分流向了珠寶和工業,因為黃金不足以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

此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坚持使用金属会阻碍货币政策的实施,见Recardos 1811-1816年的辩论和Jevons的评论。看来,发达经济体在将本国货币与大宗商品挂钩方面存在显著的困难。

上世紀70年代初,亨特兄弟開始囤積白銀(也是此時,1970年底,公民被禁止直接擁有黃金,並加速了他們的囤積,使之成為一種勒索。如上所示,這導致白銀價格和黃金價格出現投機性爆炸——貴金屬價格上漲了5至10倍。

然後,隨著泡沫的收縮,金屬價格回吐了一半以上的漲幅,並在20多年的時間裡萎靡不振。 41年後的今天,經通脹調整後,黃金和白銀均未達到此前的峰值。在2008-2009年銀行業危機之後,同樣的影響也發生了:黃金和白銀價格在80%到120%之間飆升,隨後大部分價值又回落。

黃金和白銀證明,它們既不能成為可靠的計價單位,也不能對沖通脹。對於貴金屬來說,世界已經變得太複雜了。

要點3: 支付系統

“接受比特幣進行支付”和“用比特幣對商品進行定價”是兩個概念。為此,比特幣的價格必須是固定的,可以轉換成浮動的法定貨幣,而不是相反。

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貨幣是如何形成的。在開放經濟中,沒有交易是成對分析的——這種混亂的根源在於普遍存在的樸素的自由主義幻想,即兩個達成一致的成年人之間的交易,如果沒有脅迫,可以隔離出來單獨討論。

我們必須考慮交易的集合和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人們碰巧與其它人簽訂了合同協議;對他們來說,給定的交易只是一個片段。為了能夠定期購買以比特幣計價的商品(即美元或其他法定貨幣浮動,比特幣則固定),必須有固定比特幣的收入。

這樣的收入必須來自某個地方,比如說雇主。雇主要支付固定的比特幣工資,就必須獲得固定的比特幣收入。此外。供應商要提供一罐固定比特幣的啤酒,必須支付原材料費用,並用比特幣作為間接費用。

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和負債不匹配便是如此。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一種具有足夠低波動性的平價“比特幣美元”。

在相對自由的市場中,任何充分有效的經濟體都存在套利邊界。

如果有人用比特幣定價,並且價格從最初的定價開始波動,那麼價格將被直接或間接套利:當對法定貨幣的兌換率有利時,客戶將從比特幣製造商那裡購買;在不利的情況下,他們要么在別處購買(間接套利),要么在可能的情況下退貨(直接套利)。

要使價格不可套利,就必須使商品具有唯一性,並以其他地方——另一種貨幣的固定價格下無法獲得——在這種情況下,它就變成了比特幣的代理。目前,似乎以比特幣定價的唯一事物,是其它加密貨幣。

金-銀雙重金屬貨幣主義持續的時間不長,發達經濟體的大宗商品也不能作為貨幣持續。

更普遍地說,多種貨幣存在的原因(在沒有釘住匯率制度的情況下)很簡單——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全球化,貨幣區之間的市場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一些商品和服務,如理髮和汽車修理不能在國際上進行交易——用量化金融的語言來說:它們是不可套利的。

2021年,政府(中央和地方)在西方經濟體的GDP中所佔份額約為30%-60%。比20世紀高出一個數量級。政府僱員獲得法定工資;稅收以法定形式徵收。要取代法定貨幣,人們必須拿出一種低波動性的貨幣。

貨幣期權交易員在進行跨貨幣波動性套利時觀察到,一對貨幣的波動性與兩個貨幣區之間正在發生的貿易量成比例,這兩個貨幣區都是貿易量較大的國家,比如香港、沙特、阿聯酋,新加坡(在某些時候)一直保持與美元或一籃子貨幣的明確掛鉤。

貿易和波動性之間可能存在一種互動關係:可以說,一對貨幣的穩定性(根據收益率曲線進行調整)鼓勵了貿易,而貿易反過來又給這對貨幣帶來了穩定。

我們在這裡註意到,量化金融是按照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思路運作的,因為兩者都有一個中心原則:無套利,套利映射到一個價格定律,前者擴展到資產估值,這是一個最初針對商品和服務的概念。

當我們將同一價格定律應用於貨幣時,我們利用基本的套利論據認識到,最近的全球化不允許不同的貨幣在同一市場共存:一方必須獲勝。雙金屬貨幣主義在歷史上失敗過很多次,因為它很難維持銀-金的平價。隨著交易成本的下降,貨幣波動也隨之下降。

正如我們觀察到的,比特幣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保持著極高的波動性(年率在60%到100%之間),更糟糕的是,其價格較高,這又使得其資本化的波動性大大增加。

通脹對沖的難題

這並不意味著加密貨幣不能取代法定貨幣——在無政府的情況下,擁有一種真正的貨幣確實是必要的。但新貨幣只是需要通過以很小的誤差錨定加權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使其作為一種價值儲備,變得更具吸引力。

取代法定貨幣是不容易的,哪怕是在局部地區——目前還沒有哪一種已被證實是永久性的法幣替代品——下面這個例子就指出了其中的難度:

在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國家電話代幣gettoni被認為是可接受的代幣,能夠用來付款。雖然用意大利里拉購買濃縮咖啡的價格各不相同,但用gettoni定價卻很穩——儘管gettoni每天都在為購買濃縮咖啡而服務,但人們懷疑它是否可以用來購買一台阿爾法羅密歐。甚至有一段時間,gettoni在追踪12個社區的”費雪指數”時被證明是最好的對照物。

問題是,由於技術變革,從長遠來看,沒有一個單一的事物,可以永久地跟踪通貨膨脹指數保有一個恆定的價值。比如打電話,考慮到通信越來越便宜,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微信橫行的時代,它已經過時了。

即便穩定的事物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然調整,自大蕭條以來,食品和住房在西方消費者中所佔的份額下降了10倍。

因此,對沖觀點下,不如根據動態指數實時設定基本計價基準,減小誤差。

關於隱私

哪位營銷天才向你兜售了這樣一個想法:你可以在公共區塊鏈上向政府隱瞞交易?

就其本質而言,比特幣是開放給所有人看的。用一個公共區塊鏈向政府隱藏自己的資產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區塊鏈不會隱藏秘密,不僅FBI可以查看,任何坐在客廳裡的人也可以查看——做到這一點,甚至可能只需要簡單的常識。

美國科洛尼爾管道事件當中,公司向黑客組織支付將近500萬美元的贖金以恢復系統。就在當天,勒索人的博客、支付服務器,以及SDN服務器,遭到執法機關扣押。不到一個月,FBI掌握了一個私人密鑰,並解鎖了收取大部分贖金的賬號,追回了大部分的贖金,合計63.7個比特幣,市值230萬美元。賬號的地址位於加州北部。

科洛尼爾管道發現公司計算機網絡被勒索軟件入侵後,立刻關停管道系統,防止黑客利用可能已獲取的信息,進一步攻擊系統薄弱部位。攻擊者盜走100G數據,要求公司交付贖金,否則會在網上公開。

在網絡世界裡,人們與現實生活中從未謀面的人建立聯繫;因而政府人員的滲透非常容易。人們永遠不知道政府監督的程度和實際能力。因此,對於想要隱瞞什麼的人來說,使用比特幣就像“頌揚香煙對健康有益”一樣自欺欺人。

再次重申,使用比特幣就像是在你的支票賬戶上對外廣播每一筆交易。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