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更大的應用領域是人們的商業活動,尤其是已經互聯網化的商業活動,轉移到鏈上,形成各種真實的鏈上資產,這是NFT最大的場景。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是國內區塊鏈領域的資深科普者,自2013年起,他就在國內普及比特幣和區塊鏈相關知識,並在多家媒體開設專欄。
劉昌用擅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區塊鏈的技術原理與應用。近日,《鏈新》對劉昌用進行了專訪,話題圍繞著當下的NFT熱潮展開。劉昌用認為,將NFT翻譯成“非同質化代幣”並不恰當,當前NFT市場確實存在泡沫,要理性看待其發展。
《鏈新》將劉昌用的主要觀點加以整理,供讀者參考。
NFT的本質是不可分割的權益證明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現在網絡上將其翻譯成“非同質化代幣”並不恰當。 NFT代表一種不可分割的特定資產符號,是不可分割的、非同質的數字資產權證。
NFT的“T”指的是“token”,指代表一定意義的物體或數字。實物token如騎士徽章、賭場籌碼、幼兒園小紅花。數字token包括以太網中的令牌、商業積分等等。
NFT沒有什麼神秘,它和比特幣一樣,都是記在分佈式賬本里面的數據而已。比如你的資產裡有工行存的10萬塊錢,農行存的3萬塊錢,還有乾隆年間的金佛。存在工行、農行的錢是可以花的,比如說工行里的10萬你可以把它轉出去2萬,剩下8萬。但你的乾隆金佛是不能把它切開的,切了一半就沒有價值了。你可能還有一個康熙年間的金佛,這兩個金佛都是不一樣的,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如果你的10萬元是央行背書的token,那就是數字貨幣。如果你的乾隆金佛存放在蘇富比拍賣行,你只持有蘇富比發給你的token,證明你擁有這尊金佛,這個token就是NFT。
所以,形式上看,NFT是一串數據,本質上它是不可分割的、非同質的資產權益證明。
為什麼說NFT 翻譯成“代幣”不合適?
作為“貨幣”,重要的特徵就是便於分割、便於檢驗,所以必須是同質、可分割的。如果每一克黃金都是不同的,那黃金就不可能成為貨幣。
在眾多數字資產中,可分割、同質的token才可能成為貨幣,無論去中心化的token還是中心發行的token,如果能夠像貨幣那樣在市場中流通,都算是數字貨幣,前者如btc、eth、bch,後者如usdt、usdc等。
NFT的本質特徵是非同質、不可分割,因此不符合貨幣的特點,既不是貨幣、也不能叫代幣,只是一種數字資產。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比特幣或以太幣資產的本質,就是我們所說的賬本上記錄的資產數量。一個比特幣和另外一個比特幣沒有差別。一個以太坊與另外一個以太坊也沒有差別。
NFT就是這個賬本上記的某個特殊的東西,這個特殊的東西可以是世間萬物。它的特點是不能切割拆分,獨一無二,沒有同質化產品。也正因為這一點,使其應用有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NFT資產確權由人定義,鑄造方式五花八門
現在常說的NFT資產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現實資產的鏈上映射;一類是鏈上的原生資產。
現實資產比如一幅畫,通過擁有者授權,在區塊鏈系統中映射為一串字符,並記錄其歸屬,成為一個NFT。這裡需要擁有者和可信第三方證明、並保障該NFT代表這幅畫的所有權。
原生資產指的是NFT所代表的資產一開始就在區塊鏈上產生,比如一些區塊鏈遊戲的道具、皮膚等,這些NFT的鑄造取決於遊戲規則,或者該NFT設計者制定的規則。
就跟“挖礦”已經成為五花八門的同質化代幣的通用發行名詞一樣,根據產生規則的不同,“鑄造”NFT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NFT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資產的數字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NFT幾乎適用於除貨幣和大宗商品之外的各種資產,房子、車子、股權、協議、虛擬財產等等。
映射現實資產的NFT受制於現實資產的製度條件,要實現數字化、去中心化確權與流通相對較難。
鏈上原生NFT發展起來會比較快,比如“元宇宙”概念支撐的各種區塊鏈遊戲。
但NFT更大的應用領域是人們的商業活動,尤其是已經互聯網化的商業活動,轉移到鏈上,形成各種真實的鏈上資產,這是NFT最大的場景。
比如說佳士得拍賣一件藝術品,這件藝術品就用以太坊上的一個NFT來代表。佳士得就可以拿自身信譽來保證,你只要擁有這個NFT,這件藝術品就是你的,或你可以以某種方式來使用它。佳士得需要做的,就是把真實的藝術品跟這一串代碼(NFT)強綁定在一起。
再比如說,演唱會的票務也可以用NFT實現,每張票都是不一樣的,座位不同,價格不同。那麼這個由誰來定義呢?肯定是票務公司,只要你拿手機出示NFT代碼,驗票員就能確定你是哪個座位,不可作假。
甚至NFT還能用於確認你的股權,比如說你投資向一家小公司投了20萬元,佔20%的股份,你把這個股權做成NFT也是可以的。
總之,你把NFT賦予什麼樣的含義,完全取決於不同的商業環境,只要大家認可就行。
NFT市場存在泡沫,但不必因噎廢食
NFT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人們認為它是在去中心化的系統中發行,自由流通,不能造假。實際上,無論現實資產映射,還是原生資產,都存在很多中心化的環節。比如,如何確定原畫的所有權?誰來設計和修改鑄造規則?
理想的NFT應用基礎設施,應該能夠讓任何人都可以映射或發行NFT,在各個環節上都是完全開放的。這樣的基礎設施除了開放的token發行和流通系統之外,首先需要包含一個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這是開放經濟的基礎;其次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信譽系統,讓人們能夠不依賴傳統中心化信用系統來識別NFT的發行者。
現在一些NFT作品拍賣出天價,肯定是存在泡沫的。
首先,區塊鏈資產牛市形成的熱錢和投機情緒在DEFI之後,轉向NFT,產生泡沫;其次,非同質化資產缺乏市場深度,更沒有做空機制,投機情緒高漲,自買自賣的價格操控也非常容易,甚至可能成為洗錢工具;最後,NFT市場剛剛興起,NFT資產的發行、認證、管理、估值、流通等各環節存在的問題還沒有被充分暴露出來,當熊市來臨,市場趨於冷靜時,這些問題會逐漸顯現,泡沫會快速破滅。
任何新事物在早期都是創新、泡沫、機會、亂象並存的,不需要因噎廢食,控制好風險即可。 NFT領域的主要風險不是創新風險,而是利用認知不足,以NFT名義從事的非法活動。此類活動都是中心化的、有組織的,揭開NFT的外衣,都可以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判別其是否非法。
真正去中心化的NFT項目,主要依靠創新帶來效率的提升,應給予寬鬆的發展環境,進行適應性、創新性的監管。
作者| 子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