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傍晚總是下雨,是時候組一個麻辣火鍋局了!”近日,下班路上,海口市民尤佳與同行好友邊走邊聊。
兩人道別不久,尤佳掏出手機準備叫車,突然發現一條信息靜靜地躺在浮窗裡。細看內容,她有些詫異:竟是某社交軟件給她推送的網紅火鍋店廣告。
“也許是湊巧。”她刪掉推送信息,順手打開某購物軟件,這下是真的沒法淡定了——首頁裡不知何時佈滿了火鍋底料、火鍋配菜的鏈接。
這樣的場景,很多人並不陌生。 8月11日,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加油海南”等7款App進行通報並責令限期整改。這些App不同程度地存在非法獲取、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和過度索取權限等侵害用戶個人隱私的行為。
看著手機屏幕上琳瑯滿目的App圖標,尤佳心中一悸:到底是誰偷走了我的隱私?
個人信息有多值錢
幾元錢能買到一份簡歷,通過大數據分析,可勾勒出用戶消費觀念、消費能力、財產狀況等
“現在的手機App,總讓人用得提心吊膽,有種在網上’裸奔’的感覺。”輕劃手機,海口市民馮先生展示了常用的幾款App,有的購物App要輸入身份證號碼;有的運動App,要輸入銀行卡號;有的旅遊App,要允許訪問行踪軌跡……
馮先生起初不明白,這些信息並非保障App基本服務所必需的,App運營商為什麼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來的數據又作何用?
後來,他似乎得到了答案——不久前,他入職一家海口的信貸公司,上班第一天就拿到了一本厚厚的通訊錄。主管要求他按照通訊錄上的號碼,逐一打電話詢問機主是否需要信貸服務。
“通訊錄上不僅有機主的姓名、電話,有的還有工作單位、住址,甚至是近期的消費方向,比如買房、買車等等。”馮先生驚訝於這些信息的來處,卻被老職工嘲笑:“這些所謂的’隱私’,花一點錢就能買一大摞。”
我們視作隱私的個人信息竟如此廉價?實際上,馮先生同事所言非虛。 2021年3月,央視曾經報導,在一個名叫“58智聯粉”的QQ群裡,只需支付7元,便可以買到一份求職者簡歷。此前,哈工大(深圳)-奇安信數據安全研究院也提供過一份數據,每年在“暗網”出售的各類數據總量達數十億條,交易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這些被廉價出售的個人信息將用於何處?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委網信辦)網絡安全處處長黃堅敏說,大數據時代,用戶數據是最重要的財富。企業通過不同渠道獲取的用戶個人信息,可以進行大數據深度分析,勾勒出用戶的消費觀念、消費能力、財產狀況等等,“當你走進售樓處時,攝像頭已經進行人臉識別,大數據系統迅速將客戶的信息推送給了銷售專員。”
準確獲取和分析用戶信息後,企業就可以得知用戶的行為和需求,不斷改善用戶體驗,並在商業模式上推陳出新。但與此同時,企業對用戶信息的無度索取,也給個人信息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黃堅敏說,在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有的App運營商,在獲取手機權限後,偷偷在後台啟動麥克風收集用戶聲音,用攝像頭拍攝用戶影像,以便推送相關產品信息和廣告;而個別App的運營商,收集了大量用戶信息,卻未對數據做好妥善的安全防護和隱私保護,有的被黑客竊取販賣,有的則被內部員工隨意查閱甚至盜賣牟利。
還有的App開發商,在設計App時就暗藏了“後門”,當App運營商獲得用戶信息的同時,開發商也可以通過設計漏洞違規獲取有關數據。此前,就有公司通過為某醫院開發App,違規獲取了該院的病患信息,並非法販賣給醫藥公司牟利。
無論出於何種動因,這些運營商或開發商獲取用戶信息的核心目的,都是為了商業利益。
經過有關部門的嚴厲打擊和各媒體的廣泛宣傳,如今,不少用戶增強了維護個人隱私的意識,但在實際使用App時情況並無改善。
自媒體人卯金劉說:“只要打開App,它就彈窗告訴你,我想用你的相機,我想訪問你的通訊錄……你不同意也行,那App就自動閃退。所以,我們明知道它們在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但還是得用。”
大家對此無可奈何。
消費者如何維權
信息洩露背後存黑色產業鏈,消費者可通過公益訴訟的形式,保護個人信息免遭過度收集
“無可奈何,是因為用戶確實有使用這個App的剛需,又找不到其他的替代品;或者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這個替代品也要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給誰都是給,那就給誰都一樣了。”卯金劉說。
“一些用戶確實有這種心態。”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芳說,部分App對用戶個人信息的違規收集,都具有已徵得用戶同意這一“合法理由”。而且此類App的個人信息條款,都採用“不接受即離開”的設計模式,用戶不勾選“同意”便無法使用該款App。
她提醒道,此類App的個人信息收集行為,雖然以格式合同的方式得到了用戶的同意,但同意往往是表象。
一方面,用戶在勾選“同意”前,並不會仔細閱讀格式條款,即便閱讀了,也無從提供質疑,更遑論修改;另一方面,用戶往往沒有意識到,某類個人信息在進行大數據分析之後,會引發怎樣的嚴重後果。
已公開的大量案件顯示,用戶個人信息的洩露讓詐騙分子鑽了空——2016年8月21日,山東女孩徐玉玉被騙走大學學費,深受打擊導致心臟驟停;次年8月19日,廣東女孩蔡淑妍同樣被騙走學費,留下遺書後跳海身亡。
“花季少女殞命電信詐騙”“海量人臉識別數據被倒賣洩露”“手機清理類軟件將老人推向被詐騙的深淵”……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件背後,正是用戶個人信息被違法收集和買賣的黑色產業鏈。
楊芳補充,個人信息違規跨境流通,還可能威脅我國數據安全。因此,我國早已針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出台了明確的法律法規,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同時,近年來,我國陸續制定出台了《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及規範性文件,對App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行為進行了合法合規界定,把App管理工作納入了法治軌道。
“但消費者往往因為舉證困難和損失額較小等問題,被侵害了權益,也難以從民事訴訟中獲得充分的保護,違法分子因此逍遙法外,甚至換個’馬甲’故伎重施。”楊芳說,近期,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擬對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這一做法為消費者提供了很好的啟發——消費者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或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保護個人信息免遭過度收集。
但在她看來,更好的途徑是,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和督查,要求違規App運營商限時整改,否則下架,並依據營業額處一定的罰金。而且,此類監管和督查,不應局限於適時開展專項活動,更應該開通日常回應投訴的渠道,供消費者及時反映問題。
如楊芳所說,此次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通報,顯然對相關企業起到了懲戒和警示作用。
通報發出當天,中石化海南石油分公司即表示,對“加油海南”App做下架處理,同時舉一反三,開展全面排查;同天,海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也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對“HAI生活”App進行整改,表示將依法合規做好App運營管理,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擴大數據開放的必要
確保自貿港數據安全,才能為壯大數字經濟創造公平可靠的營商環境
海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7款App進行通報的消息,在社會各界同樣引發了關注。
自由撰稿人魏華子注意到,本次通報的7款App中,既有中小企業開發的生活娛樂類App,也有世界500強企業的商業服務App。這充分體現了海南治理違法收集個人信息亂象的信心和決心。
“海南網信部門十分重視維護用戶隱私安全。”省委網信辦副主任王英誠說,省委網信辦每年都會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為廣大群眾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平時也會組織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海南分中心等單位,就我省存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係統進行安全隱患監測。
海南電網公司數字化部總經理助理姜文說,該公司曾參與省委網信辦組織的網絡空間安全實戰攻防演練,與從全國范圍內邀請的優秀網絡安全滲透測試隊伍對決,“通過真實環境下的攻防演練,我們可以對重要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安全體檢,及時發現系統深層次的安全漏洞,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我們將應用系統漏洞的監測修復納入了績效考核。”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網絡安全科科長李正東分享了海南稅務App等系統的管理經驗,“除了在系統上線前開展網絡安全上線檢查外,我們還會在系統運行期間組織力量進行安全監測,對重要的業務系統,每年至少開展4次安全評估,全年不定期開展漏洞監測,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整改後還要復測,確保納稅人隱私數據安全。”
王英誠表示,海南網信系統將持續嚴打、嚴查、嚴管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我省用戶規模大且問題突出的App,採取公開曝光、約談、下架等處罰措施,對未按要求落實整改的運營主體,依法依規予以嚴懲。
還有網友認為,海南網信部門此次重拳打擊違法收集個人信息的App,充分體現了海南政府部門建設自貿港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海南自貿港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這就要求海南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好,其中也包括對數據的開放和管理。”省委網信辦主任陳軍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在確保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擴大數據領域開放,創新安全制度設計,實現數據充分匯聚,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推進相關製度設計,探索加入區域性國際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安排,積極參與製定跨境數據流動國際規則,建立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安全和區塊鏈金融的標準和規則,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數據流動,又能保障安全的機制。
楊芳認為,海南立法部門應當充分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賦予海南的自貿港法規立法權,積極參與個人信息保護法配套法規和細則的製定,細化App開發運營者、App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移動智能終端生產企業和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方面的具體義務。
她建議,相關法規和細則,還要進一步規定通知整改、社會公告、下架處置、斷開接入等流程,從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加大力度懲處違法收集利用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角度,為壯大我省數字經濟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註重保護個人信息的平台構築公平的競爭環境,從而助推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如何防止個人信息遭App洩露
1.從規範的應用市場下載經過安全檢測的App;
2.App安裝過程中,仔細閱讀隱私條款,限制App獲取不必要權限;
3.註冊App賬號時,非必要的個人隱私不提供或簡化提供;
4.使用中,可在App“設置”中關閉不必要的權限;
5.在後台駐留著的App要及時關閉;
6.及時清理手機和電腦中的個人隱私,例如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密碼等;
7.防範釣魚網站和短信息,不要點擊可疑鏈接;
8.不下載來路不明的軟件,避免手機和電腦被植入木馬而導致信息洩露;
9.發現個人隱私被洩露時,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10.發現App存在違規行為時,及時向網信部門舉報。
原標題:海南通報手機App非法獲取、超範圍收集用戶信息,過度索取手機權限典型案例——誰偷走了我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