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把crypto資產納入自己的portfolio,與此同時,眼光長遠的投資人也紛紛將ESG(環境、社會問題、公司治理)納入到投資策略中。所以,重視ESG和crypto資產的投資人希望在這兩個話題中看到更多交集,讓crypto資產一步步擁抱ESG的概念。
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crypto資產對環境的主要影響是挖礦過程中的電力消耗,以及使用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比如煤炭和石油)發電產生的碳排放。因此,crypto資產的開採在環保的界面上一直受到詬病。不過我們認為,crypto資產可以也正在一步步為環境保護、社會進步和公司治理釋放自己的價值。
關注ESG,是給crypto資產投資人的一把更高標準的量尺,而且crypto資產的天性會驅使自己向ESG靠攏。我們就從ESG的三個方面分別來看,投crypto資產如何與ESG的理念融合共生,走上更長久的發展道路。
crypto資產擁抱環境的第一種方法是,投資人可以把視線轉向「無需挖礦」的crypto資產身上。
這些crypto貨幣不依託於需要耗能的PoW機制(Proof of work, 工作量證明機制),而是依賴PoS機制(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機制)。 PoS機制是讓crypto貨幣的所有者來驗證交易塊,並且只隨機選擇一個processor來處理交易,而不是數百萬台processor同時做同樣的工作。
所以,PoS機制crypto貨幣的安全性直接與使用者相關,這種應用機制的轉變是解決crypto資產消耗大量生態資源的契機。比如以太坊去年用了一種新的方式驗證交易,從依賴PoW機制1.0版本過渡到了PoS機制的2.0版本。採用PoS共識機制既能增加以太坊區塊鏈的安全性,也能提高能源效率,每筆交易的能耗量降低99.95%。截止至2021年3月,以太坊挖礦能耗接近14GW,如果採用PoS權益證明,同期能耗只有0.003GW。
另一方面,在PoW機制中挖礦也能更有效地使用天然能源,水力發電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很多crypto貨幣的礦場都選址在水電豐富的地方,比如加拿大BC省、魁北克省和紐約州Upstate。在一些水能充足的地區,每年的雨季都浪費了大量的可再生水能。這些地方的產能大大超過了當地的需求,把這一類農村地區的能源儲存並運輸到城市中心很不划算,所以它們成了地球上一座座流逝大量能源的荒島。把清潔能源和挖礦需要的能耗匹配好,也是crypto資產和環境共存的方式。
除了水能,太陽能和風能現在是世界上最便宜、可擴展性最強的能源了。今年五月,ARK與Square發布了一份聯合研究報告,太陽能和風能造成的間歇性電源供應和電網擁堵,讓這兩種清潔能源沒有更多人用,而某些crypto資產礦機是一種靈活的電網負荷承載系統,正好能幫助解決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問題,走向風、光、儲、挖一體的新時代。
最後,crypto資產也可以通過碳抵消(carbon offset)和能源效率/可持續性計劃,增加環境友好程度。比如Energy Web Chain是一種類似以太坊的底層網絡協議,用來在區塊鏈上構建可再生的能源應用。 Energy Web Chain最近也和crypto氣候協議(Crypto Climate Accord,CCA)合作。 CCA是一項受《巴黎協定》啟發的倡議,今年4月8日剛剛啟動,重點就是促進crypto資產行業的脫碳。
反對crypto資產的人,往往會認為各類crypto資產的價格巨大波動幅度,只是一種投機行為。其實crypto資產系統作為一個主體,內部有一套利益分配的方案,這是對內的社區治理。更重要的是將crypto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對外賦能,使用crypto技術來構建社會實踐的一些規則與執行,因為它公平、高效、可追踪的特點很適合大範圍協作的管理。
crypto資產的核心是讓任何人能把價值直接轉移給世界任何地方的其他人,而不需要依靠中間值得信任的第三方來促成交易,這樣能改進支付、法律、安全、業務流程等領域的問題。
很多crypto資產服務提供商也走在了在監管之前,更早地採取了嚴格合規的保障措施,比如反洗錢(AML)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CFT)的框架。隨著crypto行業的成熟以及監管機構和國際組織(比如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合作,crypto資產領域的市場標準能逐漸完善。
最後,社會治理是crypto和區塊鏈技術值得推進的應用方向。比如政務方面,可以促進提升行政廉潔與管理效率;慈善方面,可以增加資金流動的透明度等等。這些社會治理的應用場景也是未來crypto技術施展手腳的空間。
更健康的企業內部治理,對crypto資產來說是一層穩固的基礎設施。為了實現這一點,可以思考這六個問題:
(1)管理crypto資產的機構有沒有考慮可持續性問題?
(2)運營結構符不符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理想?
(3)公司經營的稅收透明度充不充分?
(4)金融犯罪的風險有沒有得到足夠的管控?
(5)有沒有適當的系統來防止可能導致投資人損失和侵犯隱私的網絡攻擊?
(6)高管薪酬是否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鉤?
這些問題可能對公司治理制度還不成熟的高增長型crypto資產管理機構來說,是一項挑戰。 crypto資產公司也會逐漸上市(無論是通過IPO、直接上市、SPAC還是其他方式),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樣有正式的治理和披露模式。這時,crypto資產和ESG中的公司治理理念也需要融合得更好。
另一方面,選用crypto資產作為企業治理工具時應考慮ESG影響。比如在考慮投資crypto資產或接納crypto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時,有必要以長遠的角度衡量這樣做,是否符合公司所秉持的價值體系和綠色發展策略。以Tesla為例,Musk考慮到比特幣挖礦過程中的化石能源消耗與Tesla的公司核心價值「加速可持續能源的發展」相背離,從而暫停接受比特幣為支付手段。
更進一步說,我們將crypto資產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對外,可以優化公司治理中「數據」的處理能力,從而提高公司治理能力,比如提升商業決策信息的質量、改善供應鏈的可追溯性。這些都將是crypto資產創造量化價值的重要領域。
與其他任何新興事物一樣,crypto資產在發展初期必然伴隨著質疑與野蠻生長,我們不妨以更開放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各種形式的crypto資產以及crypto技術,取其優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價值。
和傳統的金融資產不一樣,crypto資產在早期階段就已經有了ESG概念這把規尺。對於抱著認真且長期的態度看待crypto資產的投資人來說,把ESG的要求加進投資考量,雖然某種程度上是約束,但更是為crypto資產長久的未來修出一條奔流不息的運河。
所以,crypto資產公司值得去考慮怎麼讓crypto資產真正擁抱ESG,讓自然環境和資源能存續再生,讓社會中的慢性難題和發展障礙得到解決,也讓自己的企業在良好的運轉系統裡成就一項長遠的事業。不只是crypto行業自身,這也是成熟的投資機構繼續做大做長的底層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