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鴻飛:可管理區塊鏈在NFT領域的運用

我曾在《解密NFT,進軍元宇宙,區塊鏈與價值實體將如何鏈接? 》一文中對於整個NFT的發展歷史、相關產業基礎設施等進行了介紹。本篇主要聚焦NFT內的細分賽道,通過梳理細分賽道的發展情況,以及當前NFT市場中出現的各種亂象,提出根據“可管理區塊鏈”在NFT領域的治理措施。

當前NFT行業發展的狀況

NFT市場隨著去年DeFi Summer之後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市場總體交易規模從去年上半年的1370多萬美金,增長至現在上半年接近25億美金的市場。另外,根據NFT 交易的NonFungible 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有7.3 萬名NFT 買家和3.3 萬名NFT 賣家。

來源:DappRadar

除了市場規模的增長,NFT整個生態也更加趨於完整。 NFT的品類,從2012年的Colored Coin,到2017年的CryptoPunks,產品種類相對單一,主要是收藏性的卡片或頭像。但是從2017年開始,區塊鏈世界中的NFT產業發展更加多元化,根據NonFungible的數據,現在的NFT市場,已經擴展至收藏品類、效用類、遊戲類、體育類、元宇宙類、藝術類等多個細分領域。 NFT自身的體係也逐漸豐富起來,在每個子類中,有存在更細分的賽道。比如游戲領域,目前出現了Axie Infinity寵物養成類游戲,也有F1 Delta Time這類型的競速類游戲,也有CryptoBlades這一類格鬥類游戲;在收藏品賽道,也出現了以運動明星為卡牌內容來源的NBA Top Shot和Sorare;頭像類產品出現了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Pudgy Penguins等以圖像為主的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NFT世界的大框架已經逐步搭建起來。

來源:NonFungible

如此多元的NFT產品類型,沒有所謂的”正統“賽道出現,對於產品的形式、內容、功能等都在進行各種探索。百花齊放的生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概念包裝下的亂象。

NFT行業的亂象

歷史地位、社區傳播、Meme文化的多重因素, NFT產品成為了市場中重要的一環。但與之相伴的是, NFT作為收藏的意見更大,價值判斷更模糊,在傳播途徑、宣傳方式、投資方式等方面的潛在問題。

當前NFT市場中,主要存在幾種類型的問題:

(1)炒作NFT概念,隨後高位出貨:這種手法在傳統金融市場也屢見不鮮。這類型的防範和監管手段,應該和現在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方式保持一致。

(2)仿造NFT網站銷售虛假NFT:這一類型的騙局與傳統互聯網虛假網站類似,模仿官方網站掛出虛假NFT產品。這一類問題的防範手段與傳統互聯網的防範手段類似。

(3)偽造或山寨NFT產品進行銷售:這種情況容易在追星人群中發生。違法分子在沒有得到官方授權的情況下,私自製作相關的NFT紀念發片、徽章等出售給粉絲。這種假“NFT”往往復刻官方產品,可無限複製,不存在唯一性等特徵。用戶購買該類型的產品也不存在可收藏的價值。

(4)利用NFT進行洗錢等犯罪活動:這與區塊鏈技術和NFT行業發展階段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區塊鏈的匿名、無需驗證的特徵,洗錢一直都是在被監管討論的問題。但由於NFT作為新生事物,其估值難以衡量,再疊加疫情下的巨量寬鬆貨幣政策,價格可能就更加離譜。 “無需KYC+交易價格不連續+難以估值”,這三大特性讓NFT可能成為非常理想的洗錢工具。

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僅危及到用戶和各類平台的安全發展,如果無法有效防範,NFT市場的發展勢必也會受到威脅。

KYC的優勢及必要性

在以上4種問題中,前兩種在互聯網領域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處理和防範的措施相對成熟。後兩種則是有別於傳統互聯網和加密貨幣的新型問題。

由於NFT不僅僅對應著區塊鏈領域的原生資產,也可以對應現實世界中已經存在的各種資產,“版權”或“ 所有權”是一個必鬚麵對的問題。如果難以規避“ 盜版”問題,NFT對於現存資產的所有者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對於購買此類型資產的投資者來說,也存在巨大風險。例如,部分NFT投資者在購買到以實物資產作為底層資產的NFT之後,可能會讓拍賣行銷毀實物資產,如果在“ 版權”或“使用權”上存在糾紛,最終可能會引發創作者、拍賣行、投資者三方的糾紛。

反洗錢一直是金融領域的核心話題之一。 NFT在屬性上更加接近收藏品,勢必會比傳統加密貨幣等同質化資產面臨更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但這個特性的另一面就是交易價格不連續和難以搭建估值模型。傳統的收藏品,比如瓷器、畫作、木製品等,可通過碳14檢測、熱釋光測年法等確定古董的年份,從而排除掉很多贗品,做到“ 保真”。但是電子類的作品通過“ 年份” 測定並不是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沒有辦法通過NFT中的數據來確定誰是某件藝術品的真正創造者。

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在KYC方向上進行深入探索。如果NFT作品、創作者、投資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交KYC信息,那麼NFT的“ 真假” 可以驗證,其背後最終的原作者溯源問題可解決、投資者的”反洗錢“等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

可管理區塊鏈在KYC方面的作用

在《論區塊鏈的可管理性》一文中提到,可管理的區塊鏈可做成雙層鏈結構,第一層可以讓任何人參與共識,參與記賬和打包區塊;第二層是聯盟鏈,可採用POA單點權威認證的機制。這樣的結構中,第一層上可以是NFT作品、創作者、投資者,第二層可由監管機構參與其中。

NFT的版權、創作者等信息,可以由第二層來驗證,投資者無需擔心NFT是否是虛假的,也無需擔心“ 抄襲” 問題,;創作者也無需擔心自己收到的錢款是否是洗錢而來,自己的作品是否涉及洗錢等問題。投資者和創作者的對於資金和NFT的信心來自於第二層的背書;第二層的POA單點權威認證機制,也可以讓監管機構了解NFT的交易情況,如果存在違法問題,違法環節和相關人員的信息也可及時掌握。

這種結構下,NFT的存儲問題也可以更好的得到解決。全部交易要素可由第二層匯集,存儲在某個地方;核心交易要素或NFT作品則可採用分佈式存儲技術,降低了用戶在存儲時所需的數據量。

在可管理區塊鏈的雙層結構之下,現存的信用體係也可以加入其中。在NFT購買過程中的KYC信息是信用系統中的一部分,可管理的區塊鏈可以將更為多元的信用體係也加入其中。

NFT環節的KYC信息,可與鏈上的數字資產交易信息記錄、鏈下的歷史信用數據相結合,這就構成了完整的個人或機構信用記錄。完整的信用體係可以豐富和拓展NFT的品類和資金融通。雖然當前鏈上金融的探索已經有相當多的探索,但幾乎都是基於“抵押借貸”的思維針對標準化資產,信用融資並未納入其中。如果能將KYC信息與各類型的信用數據相結合,那麼就可在NFT領域實現信用槓桿的使用。這樣,不僅僅能解決以NFT為代表的“非標準化資產” 的“融資難”問題,“信用”的導入還可以反過來推動NFT資產類型的豐富。

現階段的NFT做到了收藏品的上鍊,一些無形資產,比如版權等也在上鍊。但可上鍊的無形資產還可以包含知識產權等。知識產權融資雖然是近年來政策鼓勵的方向之一,但遇到了知識產權認定、產權所有人信用信息、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知識產權流轉效率等多方面問題。 KYC信息的豐富,可讓金融機構在對知識產權進行信用融資時更好地了解融資時的風險,有利於大型機構進入NFT領域,為更多以知識產權、版權為核心資產的企業提供資金。

目前蘇富比等大型拍賣行已經進入了NFT領域,隨著NFT市場的擴大和國內法律對於NFT的認可,以國內大型拍賣行為首的機構進入該領域也只是時間問題。基於“可管理區塊鏈”的NFT市場,可成為平衡發展與合規的重要機制之一。

來源:分佈科技

作者:上海分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達鴻飛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