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交易整治基本完成未來“常態化監管”指什麼新的變化會在何時發生

在9月3日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中,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主要成果”中強調,互聯網資產管理、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虛擬貨幣交易、互聯網外匯交易等領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已轉入常態化監管。

吳說區塊鏈首先註意到了這一點,並且做出了相關報導,海內外媒體紛紛跟進。而事實上,此前央行的表態已有端倪。

7月30日,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會議第七條(上半年成就部分)提出,嚴厲打擊虛擬貨幣非法活動。下半年規劃第七條提出,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保持高壓態勢。這種表態與上述類似。

8月3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2021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提出今年以來取得成效包括:穩步推進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維護地方金融穩定大局。持續防範虛擬貨幣交易和1CO代幣發行風險,督促新發現違規業務整改。強化支付結算、反洗錢、徵信、跨境資金等領域的監管、執法檢查與處罰,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對於下半年工作,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指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跨境賭博、網絡炒匯等外匯領域違法違規活動;紮實做好反洗錢監管和推動洗錢定罪等工作。其中未再專門提及虛擬貨幣。

這兩次會議已經表現出決策者對於上半年的打擊工作感到滿意,虛擬貨幣暫時不再是打擊的工作重心,轉入常態化監管。

海內外行業、尤其是交易所似乎“鬆了一口氣”。事實上,本輪打擊主要是比特幣礦業受影響較大,交易所更多是進行了主動的自我限制,尤其頭部的自我限制較為嚴格,例如不准中國的IP/手機號註冊,限制中國用戶進行合約交易等,Binance 一段時間不再允許中國手機註冊,Huobi 關閉了中國新用戶使用合約,導致收入銳減。以上舉措確實有助於“防範個人風險向社會轉移”,外部散戶進入“合約賭場”開始變得不再容易。

既然未來進入“常態化監管”,那麼究竟指什麼?第一,央行層面,反洗錢依然是重點,加密貨幣用於洗錢將繼續是打擊的重點,因為反洗錢是近年來央行的頭等大事;第二,公安層面,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也是目前的打擊重點,披著加密貨幣外衣的詐騙行為,會是長期打擊的重點;第三,網絡層面,網絡與社交媒體對加密相關業務的宣傳營銷,可能持續性地清理與打擊。

參考:解讀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新規:提及虛擬貨幣做理財要小心損失需自行承擔

但是,正如最近對互聯網公司、娛樂行業的驟然打擊,中國的政策出台並不需要類似美國的長期辯論,因此當出現新的情況時,依然會有可能導致政策突然發生較大的變化。而對礦業的嚴厲打擊,也讓行業認識到一旦“真正發力”,其後果並非是所謂的“招數用盡”。

依據過去經驗,這些新的情況有可能會導致政策變化。第一,大型比特幣挖礦死灰復燃,被官方媒體報導披露,進而引發決策者關注;第二,出現類似4-5月的“動物幣狂熱”,引發社會熱點與討論,場外散戶紛紛進入,機構向外部散戶激進營銷;第三,美國歐盟等出台相應監管政策,引發中國監管層學習跟進。

行業人士也指出,目前機構與項目,對於中國散戶的營銷已經變得比較謹慎,更多選擇出海擴張。 “常態化監管”也意味著未來中國市場的增量將比較有限,更多是存量用戶中的遊戲。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