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比特幣(BTC)為首的加密貨幣已進入主流商業世界,以及金融市場。對於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而言,加密貨幣的供求關係對其交易和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對於比特幣,他們通過其挖礦機制生成新的代幣。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於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它根據中本聰的思想設計和發布開源軟件,並在其上構建去中心化網絡。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形式的虛擬加密貨幣數字貨幣。點對點傳輸意味著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挖礦對計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挖礦已經從CPU挖礦發展到GPU挖礦,再到ASIC挖礦時代。
CPU挖礦
1月3日,2 009,聰中本開採使用他的個人計算機的CPU芯片50個比特幣第一批(與“創世紀塊”)。在比特幣的早期,挖礦並不困難,大多數人在他們的PC 上的顯卡上挖礦。
在比特幣挖礦的這個開始階段,在PC 上挖礦的收益大於成本(包括電費、機器折舊等)。根據之前的報導,使用PC 可以在一周內開採數百個比特幣。
GPU挖礦
隨著挖礦變得更加困難,並且設計將比特幣獎勵減半。普通CPU 不再能夠以滿足挖礦算法難度增加所需的速度運行。因此,在2010 年,發布了第一個專門用於使用計算機顯卡進行挖礦的軟件設計。
GPU在一張顯卡中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幾十個CPU並行計算。所以挖礦效率會大大提高。於是很多人轉用GPU挖礦,組裝了一張或多張高級顯卡來打造自己的礦機。
FPGA 和ASIC 挖礦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挖礦業。比特幣網絡的整體算力不斷創新高,先進的挖礦設備——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應運而生。國內第一台FPGA礦機出現在2011年,由張南更製造,綽號“南瓜張”,該設備被稱為“南瓜礦機”。然而,由於FPGA挖礦的高功耗。最終,它只用了六個月就被淘汰出市場。
2012 年,首次發布了ASIC 礦機Butterfly Miner。最初,ASIC礦機的算力是顯卡挖礦的200倍左右。不過耗電率相差不大,很快就走紅了市場。 ASIC 礦工已迅速發展成為第三代比特幣礦工。許多在挖礦芯片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和演進,從最初的110nm、55nm、28nm,一直到14nm。
2013年,張南更推出了一款名為“AvalonMiner”的新型ASIC礦機。後來他們創立了迦南創意,一家專注於挖礦芯片的礦業公司。同年,另一家礦業公司比特大陸也成立。比特大陸於2014年推出第一代螞蟻礦機,2016年推出螞蟻礦機S9,內置189顆ASIC芯片,成為其旗艦產品。經歷了接下來十年的市場起起落落,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與AvalonMiner一起,一直引領著挖礦行業。
礦池
2010 年,第一個比特幣礦池Slush Pool 出現。在比特幣挖礦市場,個體礦工在算力和能效方面的挖礦優勢越來越低。 “礦池”,整合了大量的算力資源。隨後幾年迅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與算力低的個體礦工相比,礦池成功的機會要高得多。它們使礦池參與者能夠分享比特幣獎勵。當一個礦池成功挖出一個區塊時,礦池中的所有礦工都將獲得比特幣獎勵,獎勵與他們對算力的貢獻成正比。另一方面,礦池在此過程中收取費用。
根據BTC.com Explorer 的礦池歷史,可以看出,在比特幣挖礦的早期,每個人都使用自己的個人電腦(PC)進行挖礦。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挖礦過程中,算力不斷提升。這種方法效率太低了。結果,專業的計算能力礦池迅速出現。最終允許礦工將他們的算力設備連接到礦池,加入算力進行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