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剛最新演講:區塊鏈助力數字金融從8方面破局

當前數字金融服務的目標需求包含用戶體驗、提高效率、保證安全、降低成本、實現普惠、智能化、泛在化。基於這些需求,需要有一些基礎學科和創新技術作為支撐

9月10日,在2021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表示,數字金融不僅僅是金融業務利用互聯網實現業務流程搬家,而是利用智能化、數字化實現萬物互聯,實現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

當前數字金融服務的目標需求包含用戶體驗、提高效率、保證安全、降低成本、實現普惠、智能化、泛在化。基於這些需求,需要有一些基礎學科和創新技術作為支撐,在創新技術方麵包括我們經常談到的雲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尤其是區塊鏈,支撐了很多創新應用。

區塊鏈的價值和優勢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提升協同效率、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助力穿透監管、建設可信體系。區塊鏈在爭議中不斷發展,到現在為止,我國區塊鏈發展已經初見成效,已從拼專利走向了拼實力,從找場景變成了建生態。目前區塊鏈落地成果不斷增加,政策支持重重疊加,標準體系初步形成,關鍵技術有所突破,人才隊伍逐步建立。

數字貨幣研究所探索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應用

從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行業應用來看,主要包括內生改良和外部賦能兩方面。在內生改良方面,有供應鏈金融、農業金融、貿易金融、普惠金融等應用;在外部賦能方面,金融機構也為智慧城市、“三農”、民生等領域提供了較好的區塊鏈應用服務。比如,有醫保區塊鏈平台、區塊鏈債券發行平台、存證平台、區塊鏈精準扶貧平台等應用案例。

狄剛表示,數字貨幣研究所也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應用,在發行層基於區塊鏈構建了統一分佈式賬本,提升了對賬效率;同時在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的支持下,開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使用分佈式賬本;同時也建設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還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

在標準化領域,數字貨幣研究所積極加強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牽頭國內外多個標準化組織工作組和標準化項目,包括在金標委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標準工作組並擔任組長單位,也擔任了全國區塊鏈分佈式賬本記賬技術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也在金標委的指導下推動區塊鏈標準制定。

區塊鏈在數字金融應用方面挑戰

區塊鏈在數字金融領域創新與發展,首先要提高認識,釐清概念。一方面,區塊鍊是多種技術融合的集成創新,涉及到密碼學、共識機制等精巧組合應用,實現了不信任主體的高階信任問題。第二方面,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幣和鏈有本質區別。第三方面,區塊鍊是非信任主體之間自證清白的工具,強信任主體內部區塊鏈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第四方面,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對區塊鏈的認識不一,大家應該在同一維度裡討論。

其次,要取其精華,避其短板。區塊鏈並非萬能,是犧牲了存儲、計算,建立了信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處。它的優勢場景是解決信任問題,但是對於高並發以及對於隱私和性能要求較高的場景並不是很適合。

再次,要充分認識,務實發展。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並不等於管理上的去中心化,區塊鍊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大家往往把去中心化理解錯了,大家經常在計算機裡面強調分佈式,但是分佈式也是一種可管理的分佈式,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也應該是可管理的分佈式架構,所以在這裡面我們要討論幾個原則。第一,區塊鏈並非顛覆已有技術,要多討論在各種場景裡如何實踐運用,積極發揮技術本身的改良作用,解決行業痛點。第二,不能為了區塊鏈搞區塊鏈,需要既不冒進,也不守舊,要理性務實,綜合各種成熟先進技術實現效果最優,這就是數字人民幣研發採用混合技術架構的出發點。第三,技術是中性的,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所以為了追求一種極致就會帶來另一種問題,比如追求性能,穩定性可能就會出問題,所以大家要結合起來看看它的優點和缺點,要迴避短板,結合優點發揮最大效應。第四,區塊鏈發展還在路上,不要高估現有作用,也不要低估未來潛力,技術的初心是要解決問題,這是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根本出發點。

然後,要長期演進、系統思維。區塊鏈尚處發展之中,具有系統性、長期性、複雜性,需要具備系統思維、動態思維。目前我們面臨多方挑戰,包括鏈上鍊下協同問題、業務連續性問題、工程實現及安全性問題、性能問題。

最後,明辨是非、匹配場景。區塊鏈有其適用場景,不能拿著錘子找釘子。

此外,對於區塊鏈來說,在金融應用方面還面臨很多技術挑戰。

第一,體系架構方面,性能和可擴展性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關注側鏈、多鏈、硬件加速、鏈上鍊下協同等解決思路。

第二,隱私保護方面,目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主流隱私保護技術局限性較大,還需要從理論層面加強創新,也需要從工程技術方面進行創新,比如軟硬結合。

第三,信息安全方面,區塊鏈面臨自主可控、開源許可、量子計算等挑戰,我們需要加強安全技術創新,包括智能合約形式化驗證、合約安全、DID分佈式身份等方向。

第四,監管審計方面,區塊鏈的節點裡面有很多都是匿名化和密態化、去中心化的,難以監管,我們可以通過隱私保護技術和監管探針技術創新結合,實現穿透式監管。

第五,融合集成方面,區塊鏈跟傳統技術集成的兼容性不高,存在技術摩擦,需要加強區塊鏈基於傳統技術的繼承改良研究,需要加強與新技術的融合創新研究。

最後,標準體系方面,區塊鏈互聯互通性較差,核心技術標準與應用標準不夠,這需要加大標準體系建設的力度。

區塊鏈助力數字金融發展有八方面破局

狄剛表示,未來,區塊鏈技術助力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有八方面破局:

1.基礎理論方面,加大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的發展往往超過基礎理論的發展,這就涉及到體系架構、可信技術、共識算法、密碼理論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創新。

2.核心技術方面,突破核心技術,包括智能合約創新、區塊鏈的網絡技術、芯片和硬件,以及跨鏈、監管審計、威脅監測等。

3.標準支撐方面,制定核心技術標準,建立標準體系,參與國際標準,搶占技術話語權。

4.專項示範方面,積極推進重大專項和示範應用項目,通過示範項目撬動並引領產業。

5.產研協同方面,加強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協同拓展場景,推進從科學研究到技術應用的銜接和轉化。

6.人才培養方面,加強技術和業務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形成戰略人才資源儲備和人才梯隊。

7.生態共建方面,建立生態系統,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協同效應。

8.政策保障方面,推出產業引導政策,提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