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總書記“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 2021年9月26日,以“慧聚生態,行以致遠”為主題,由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聯盟主辦,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銀聯浙江分公司、杭州拱墅區數產園管委會、智慧城市發展聯盟協辦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簡稱“BSN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杭州成功舉辦。會上,國家發改委原財金司和規劃司司長、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圍繞《實現雙碳目標與構建能源互聯網》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演講文字內容整理如下:
當時我在發改委規劃司當司長主持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時候,那時對區塊鏈的應用已經開始有很多的議論了。而且出來了一些專門的書籍,所以我當時在寫十三五規劃的時候,要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作為一個話題寫到十三五規劃綱要裡去,當時圍繞這個問題的看法很不一致,很多人覺得區塊鏈就是忽悠,暫時看不出它到底有多大的應用。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堅持在十三五規劃綱要里為區塊鏈寫了一句。現在對區塊鏈的應用越來越重視了,而且各種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今天我就講講碳中和相關的話題。大家知道氣侯變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而且導致氣侯變暖的最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溫室氣體所做的貢獻中,其中二氧化碳佔了75%,在中國二氧化碳佔的比例就更高一點,大概在80%。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抑制這種趨勢的話,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一些問題就會更加突出。比如說:海平面的上升,可能淹掉現在的一些島國。在這個過程中,比較認可的說法是人類各種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排放所做出的貢獻應該在95%以上。所以,碳排放問題是我們面臨的突出問題,中國在碳排放領域現在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比很多別的國家要更大。
首先中國碳排放總量非常大。我們去年大概100億噸左右。佔全世界28%的水平,這個佔比超過了中國GDP,超過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佔比。所以中國人均排放量,GDP碳排放強度都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所以,我們的碳排放強度現在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4倍。儘管如此,中國人均的碳排放量並不大,這是因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能源消費水平跟發達國家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在逐年的增長。對中國來說,我們是人口大國、生產大國、能源消費大國,那麼肯定是排放大國。特別是隨著我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我們今後的能源消費水平還會進一步提高,目前是人均每年3.5噸標煤左右,美國是11噸左右,能效水平最高的德國和日本大概是6噸左右。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會逐漸向發達國家人均能源消費水平收斂。
那在什麼樣情況下能源消費才能達到峰值呢?因為能源消費的峰值和碳排放的峰值是密切相關的,過去發達國家表現出來的規律就是一般服務業要到70%左右的比重。城市化率要到80%左右的比重,但是我們現在服務業佔比大概55%左右,我們城市化率65%左右,這個跟拐點出現結構性還是有一定差距。為什麼講這個能源達峰?如果你的能源不能達峰,碳排放達峰是很難的,除非我們做到零碳能源,綠能替代的速度遠遠快於人均消費增長的速度。綠能替代產生減碳的效應超出人均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效應,這個是可以不在乎的,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中国跟国际比较,碳排放总量还在继续上升,美国另外一条线07年就达峰了,所以它开始逐步下降。从人均来看,那几个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在下降,但是中国继续上升,这里没有把印度放进来,印度是人口大国,今后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上来之后,我相信它产生的碳排放效应会比较显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習主席在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30-60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這樣的目標還是面臨很大的挑戰,首先,是不是能夠按時達峰,這本身也是有不確定性的。但是一般認為,我們國家達峰以後到碳中和難度會非常大,過去發達國家碳達峰到碳中和大概有50-60年甚至70-80年的時間,中國祇有30年時間,所以中國那條線是非常陡峭的。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非常大,甚至有人悲觀,但是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麼悲觀,為什麼?因為他們那些國家在過去走的路程中,他們面臨的綠色低碳能源的技術水準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了。我們現在像綠能技術,像光伏發電,那個時候光伏發電,每度電都是幾塊錢,甚至幾美元。但是我們現在光伏發電,每電大概2毛錢,所以這個技術的突破帶來的能源成本,包括其他一些領域:材料、智能技術的突破都會為未來綠能替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既然要解決中國碳排放問題,我們得知道我們到底是哪些部門在排放?三個大部門,第一是能源電力,第二個是工業,第三個就是交通運輸。如果把城市作為整體,把城市經濟考慮進去,中國城市貢獻的碳排放可能佔全國碳排放80%左右。所以城市是未來碳排放問題的主戰場,農村有一點主要是農村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農業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不是二氧化碳,主要是一氧化二氮和甲烷這兩個東西,它的溫室氣體的效應很厲害,比如每噸甲烷產生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8倍,每一噸一氧化二氮產生溫室氣體可能是一噸二氧化碳256倍的水平,所以農業在發達國家也被作為很重要的減碳領域,發達國家開始搞人造肉之類的東西,因為養殖畜牧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也是不小的。中國最主要的農業問題就是減少化肥使用,我們化肥使用量太大了,因為會產生一氧化二氮溫室氣體。
有了這樣基本的判斷之後。第一,先要節能,因為中國能效跟發達國家比,我們還有30-40%差距,如果把這個差距彌補,意味著我們可以減少30-40%能源消費,相當於減少碳排放。
第二,綠能替代,就是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包括內陸核電、燃料電池、先進儲能、智能電網等等。
第三,綠能基礎上電氣化和電動化,今後的電動車是很重要的領域。包括氫燃料。但是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須綠電基礎上,如果都是煤電搞電動車,最終產生的碳排放效應沒有區別的。
第四,城市和農村綠色低碳社區的建設,特別是節能,零碳建築的規劃和建設。
第五,森林碳彙的抓取、存儲的利用。這些是未來減碳最主要的方向。
這個過程中,既然綠能要發揮越來越大作用,中國未來能源結構,包括能源體係就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用中央的話說就是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體系。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十分複雜,過去的電力系統,特別電網把新能源看作是垃圾電的。因為光伏、風電這些不穩定,對電網是乾擾。今後這個電是作為主體的,所以這裡面有一個變化,用習主席說的我們是生態文明時代,生態文明時代的能源特點是一種自然能的轉換,太陽能、風能、水能轉換成這種能源,形成動能。過去傳統的工業文明特點,是以化石燃料燃燒為主形成的動能,所以未來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生態文明時代的能源體系。這個過程當中光伏發電前景非常的可觀。現在光伏發電光伏板轉化效率23-25%左右,再過十年一定會達到30%甚至超過30%。如果這樣的前提下,我覺得今後每度電可能就是一毛多錢,今後整個能源體係對能源互聯網建設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能源互聯網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廣泛互聯,各類發電資源充分共享而且互相備用,這樣才能保持穩定。第二是智能互動,智能高效的。現在是主幹網和分佈式體系,微電網相互結合、相互融合的網。第三是靈活柔性,要對新能源友好而且是多能互補,第四是要安全可控,因為電網最大的問題首先要安全可控,各種電壓等級電網必須協調一致。另外,在“源網荷儲”這方面的靈活融合和高效集成。電源方面就是零碳發電,包括現行基礎上循環硫化床技術,先進煤氣化,然後是風光水電協調。因為我們中國資源禀賦決定不能完全放棄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也是未來我們的一個重點。
第二是零碳交通,新能源汽車,新型軌道交通,特別是未來汽車一旦電動化之後,它作為終端不光是一個用能主體,今後有可能是儲能的設施,會和能源互聯網和智能電網會結合起來產生這種互補甚至穩定的效果。從建築領域來說,今後就是光儲直柔新型建築,今後分佈式能源的建築可能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直流技術在這個建築上的應用就會非常的普遍。而且,電熱冷綜合能源服務體係就會特別的普及。有了這樣基於碳中和要求的建立在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互聯網基礎上,會有更好的碳中和的效應。
碳減排與區塊鏈也有密切關係,從目前來看,碳交易是碳減排的有效激勵機制,所以國際上碳中和交易規模越來越大,預計會達到1200億美元,其實今後中國碳交易市場規模也會越來越大,交易過程當中涉及碳交易規範性、認證可靠性、測量準確性、還有記帳整個系統都會變得非常重要,目前看這個領域造假還是比較普遍的,中國的碳市場,第一例造假已經被發現,之前跟歐洲在國際上做碳交易已經被西方國家認為這個造假行為比較多,所以各國探討利用最新區塊鏈技術進行整個交易系統的優化,而且要有所作為。這裡有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讓碳中和發行、交易和審計具有公平性、透明性、而且可溯源,這是區塊鏈很重要的特性。
第二,可以減少碳中和交易中間商,可以點對點,保護中小交易者,並且讓交易效率更高。
第三,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交易市場直接互通,實現碳中和更規範市場化運作和更透明的定價機制。
基於區塊鏈碳中和交易已經有了一些項目案例。國內7月份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已經推出了基於螞蟻鏈的碳中和存證平台。加拿大帝國商銀行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宣布共同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自願性碳市場。 IBM也要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enerT平台用來發行可再生的能源證書。今年2月份微軟也宣布使用區塊鏈技術,在澳大利亞購買4萬多噸價值的土壤碳信用額,今年5月份,新展銀行、淡馬錫、新加坡交易所聯合渣打銀行也宣佈在年底新加坡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碳中和交易平台。基於區塊鏈技術,與碳交易、碳中和相關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未來在碳中和這樣的目標指引下,要推動減碳行為,新型能源互聯網、區塊鏈,我覺得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在相互的融合,形成更多的應用。
特別聲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0x财经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區塊鏈服務網絡BSN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