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身份是答案嗎?


監管機構正在逼近。將市場職能分拆到它們的各個部分——託管、聚合器和主要經紀——以滿足機構合規部門是一回事。讓監管機構滿意是另一回事。

從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推進其對旅行規則合規性的指導,到仍在發展的歐洲加密貨幣資產市場監管框架,以及有些笨拙的美國基礎設施法案,監管機構正在慢慢收緊套索,我擔心這可能是一場為期多年的比賽的開始——他們現在也牢牢抓住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 市場。

相關:DeFi:在無國界、代碼管理的世界中,誰、什麼以及如何進行監管?

數字身份有幫助嗎?

每當有人問我在過去10 年裡比特幣(BTC) 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時,我的回答總是“數字身份”。

今天,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一個轉折導致越來越多和侵犯隱私的監督,因為金錢最終會跟隨信息進入互聯網的軌道。在另一條道路上,個人數據返回到個人手中,並從由少數公司和政府控制的大型人工智能處理數據庫中返回。

對於早期的比特幣純粹主義者來說,這可能是一種詛咒,但現實卻是殘酷的,並且將關於COVID-19 數字護照的日益激烈的辯論混為一談,我們看到了即將到來的完美風暴的烏雲,這很可能成為比特幣的關鍵敘述未來幾年。

由於各地的中央銀行都將加密貨幣資產視為輪盤賭桌上的籌碼,轉而支持他們自己徹底“開創性”的CBDC,他們意識到現在可以同時實施貨幣政策和監管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不幸的是,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成為他們成功的受害者,讓監管機構都興奮不已。這些“市值”數字越高(今年早些時候達到2 萬億美元),監管機構就越發癢。中國人只是採取了大錘的方法並禁止了一切(當然,除了他們最近推出的CBDC),而在西方,監管機構(充其量)採取了微妙的方法,否則就應該為誰的權限而相互爭斗在下面。

相關:當局正在尋求縮小非託管錢包的差距

由於大多數加密貨幣經濟活動仍在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和場外交易櫃檯流動,FATF 強制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 遵守旅行規則,現在很可能將精靈留在瓶子裡,而這些開/關坡道仍然很容易識別. 但是,如果或何時出現一個自我維持的加密貨幣經濟,大多數人超越投機,而是“進入”並“進入”,會發生什麼?

或者,如果DeFi 的增長超出了其規模龐大但利基的遊戲圍欄?

可替代性、透明度和“受污染”的貨幣

在過去十年或更長時間裡迫使匿名“實物現金”移除系統,要求報告僅幾百美元的交易,你能想像中本聰最初的“匿名現金系統”願景真的會大幅上漲嗎?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看看當馬克·扎克伯格通過他的Diem(前身為Libra)穩定幣項目冒昧地提出這樣一個想法時發生了什麼,該項目可能在一夜之間最終落入了30 億用戶的手中——以及從一開始,Diem 就將數字身份(應該是監管者的夢想)通過設計硬烘焙到協議中

相關:隨著大規模採用的臨近,穩定幣給監管機構帶來了新的困境

有時,這些傢伙真的見樹不見林。

考慮到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的可替代性如果或當被追踪到惡意使用時它們可能如何“被污染”,近年來已經有一場關於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可替代性的無休止的爭論。區塊鏈的透明度已被證明是執法機構無法使用的有用工具,而黑客大多發現,由於交易所將其可見的錢包地址軌跡列入黑名單,將他們的贓物轉換回“有用”的法令遠非易事。

但“錢”本身肯定不能“乾淨”或“骯髒”,“好”或“壞”嗎?當然它只是一個愚蠢的對象(或數據庫,或“塊”條目)?當然,只有交易方的身份才能被視為(儘管主觀上)好或壞?並不是說這完全是一場新穎的辯論。你可以回到一個18 世紀的英國法律案件,發現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被爭論(並糾正了)。

撇開Zuck 對Diem 的真實意圖不談,值得慶幸的是,對於去中心化身份(DID) 在我們的加密貨幣和非加密貨幣期貨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我長期以來一直持有這種觀點。

相關:去中心化身份是打擊數據和隱私盜竊的方法

自我主權身份和科技巨頭

儘管來自任何知名科技品牌對比特幣的興趣都讓加密貨幣Twitter 興奮不已,但無聊的老微軟早在2017 年就開始探索數字身份作為其“區塊鏈”的選擇用例這一事實已經獲得關注的比較少。

並不是說加密貨幣行業內的其他人並不同樣意識到這將成為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 Civic (2017) 和GlobalID (2016) 等項目已經有幾年的發展和自主主權身份的主題,個人——而不是龐大的中央數據庫——保持對他們身份的私人控制,並自己決定誰來與而不是科技集團分享它們,重新回到議程的重要位置。

隨著數據保護成為監管機構的一個問題,以及大多數擁有在線用戶群的公司面臨的挑戰,你可能會認為這些想法會被監管機構和公司所接受。

也許,只是也許,如果加密貨幣行業證明它可以構建更安全、更強大的系統,監管機構會加入我們的陣營。這些系統需要滿足在點對點支付中識別交易方的監管要求——通過這樣做,讓更多的機構參與者能夠安全地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他們的合規官可以在晚上睡覺。

畢竟,如果去中心化的數字身份盛行,最受損失的將是谷歌和Facebook。沒有我們的數據來拉皮條,他們就完蛋了。

相關:數據經濟是一場反烏托邦的噩夢

關於對當前萬維網聯盟(W3C) 關於去中心化標識符(DID) v1.0 的審查呼籲的回應,已經聽到了不同意見。

火雞們是否會故意投票支持聖誕節,還是他們最終必須像90 年代的主要電信公司那樣,在他們對使用VOIP 的新興企業(例如Skype 可能會為所有人提供免費電話服務?

我的預感是,一旦掌握了正確的工具,群眾最終會獲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戰線已經劃定。所以抓住爆米花然後坐下來。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還有好幾年的時間,但是,當它結束時,各地的加密貨幣書呆子可能最終會看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全球採用。

本文不包含投資建議或建議。每一個投資和交易動作都涉及風險,讀者在做出決定時應自行研究。

此處表達的觀點、想法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 的觀點和意見。

Paul Gordon 是Coinscrum 的創始人,Coinscrum 是2012 年世界上最早的比特幣聚會團體之一,組織了250 多場活動,擁有6,500 多名成員。 Paul 從事衍生品交易員/經紀人已超過20 年。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OINTELEGRAPH。版權歸作者Paul Gordon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