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紀事:數字中國的貴州算力

  • 過去10年,貴州省GDP增長了223.5%,全國排名前進6位,成為全國經濟增長最快的省份,被譽為“最勵志的省”。這份優秀成績單的取得,離不開搶占大數據發展先機的重大決策

  • 自2016年獲批建設我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以來,貴州緊扣試驗區定位,奮力種“數”耕“雲”。 “十三五”期間,獲國家級試點示範達到45項,為建設數字中國寫下了鮮明註腳

  • 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6年全國第一,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為千億級產業

  • 作為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整個貴州省投入運營及在建的數據中心有23個,是中國乃至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

  • 如今貴州發展大數據已從數據匯聚中心走向了雲服務,從留住數據走向了留住資金,不再只是一個存儲倉庫

  • 借“東數西算”工程東風,貴州正全力以赴建設關鍵算力樞紐,努力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提供高質量實時算力

  • 通過“一朵雲”統攬全省政府數據,“一張網”聯通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一平台”解決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數據調度

  • 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如何開採、保護、使用,需要一套清晰的規則

21世紀,數字生產力快速崛起,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目前,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正在加速推進。

在這場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競爭中,中國抓住了稍縱即逝的窗口期,與發達國家一同跑在第一陣營。令人欣喜的是,在大數據新賽道上奔跑的,除了東部沿海城市,還有西部內陸省份——貴州。

群山阻隔的貴州,率先跑出第一步,把大數據作為守好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的戰略選擇,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為未來發展插上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全球聚集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政府數據開放、數字治理持續走在全國前列……自2016年獲批建設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以來,貴州緊扣試驗區定位,奮力種“數”耕“雲”。 “十三五”期間,貴州獲國家級試點示範達到45項,為建設數字中國寫下了鮮明註腳。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2018年、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兩年向在貴州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發來賀信。 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貴州要“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

“大數據已經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一張靚麗名片。貴州這些年’搶先機’打下堅實基礎,孕育了今後持續’搶新機’的無限可能。”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諶貽琴表示,如果說過去貴州大數據發展“搶先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未來貴州大數據發展“搶新機”,一定能實現從“1到N”的裂變。

為什麼是貴州

2020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7826.56億元,首次邁入全國20強。而在2011年,貴州GDP僅有7973億元,10年間增長了223.5%,排名提升6位,成為全國經濟增長最快的省份,被譽為“最勵志的省”。這份優秀成績單的取得,離不開搶占大數據發展先機的重大決策。

2013年,對貴州而言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開工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成立、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落戶……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貴州邁上“雲端”。

冬暖夏涼的氣候讓數據中心運行節電10%~30%;清潔的空氣有效提升服務器壽命和穩定性;水火互濟的電力結構和低廉電價可節約成本;地質結構穩定,多山洞的喀斯特地貌,是理想的數據災備中心……發展大數據,貴州這些天時地利優勢獨特。

生態好、地質穩、電力足的地方很多,為什麼偏偏是貴陽?

全國政協委員、貴陽市委市政府首席戰略顧問、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給出了答案——當時,把大數據作為整個城市發展核心戰略並傾全域之力加以推動的,只有貴陽。

2014年1月,國家批准在貴陽和安順兩市之間劃地設立貴安新區,重點打造大數據產業集群,而首要任務就是建設數據中心。

從一張白紙、一片板房起步,新區的開拓者們艱苦奮鬥,在2017年的夏天迎來了一份重要賀禮——短短3個月內,騰訊、蘋果、華為三家科技巨頭接連宣布將數據中心落戶貴安新區。

如今,不論是“藏在山洞裡”的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還是規模浩大的蘋果中國(貴安)數據中心,抑或是宛如童話小鎮的華為雲貴安數據中心,都已部分建成,投入使用指日可待。

數據顯示,目前僅貴安新區就已規劃建設了12個超大型數據中心,預計總投資超過400億元,可承載服務器超過400萬台。而作為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整個貴州省投入運營及在建的數據中心有23個,是中國乃至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

“貴州大數據的發展開始是引進了幾個大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後來又引進了大型電子終端加工企業,為貴州本身大數據產業奠定了一定基礎。發展大數據,貴州確實走在前邊,能不能繼續領先,還有很大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

比起動輒幾十億元的基建投資,貴州更看重數據中心聚集帶來的深層次改變。

“數據中心,往上走是服務器生產和數據中心運維,往下走也會帶動雲服務、數據標註、數據分析等產業。”貴陽市市長、貴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馬寧宇說,如今貴州發展大數據已從數據匯聚中心走向雲服務,從留住數據走向留住資金,不再只是一個存儲倉庫。

今年5月,在貴陽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正式啟動。中國將推動大型數據中心向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地質等條件適宜的區域佈局,以實現“東數西算”。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要在貴州等地佈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統籌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引導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

“貴州是新一代算力網絡的八個樞紐之一,未來具備很好前景。”在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副總裁張果琲看來,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要具備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數據。目前,貴州有很好的數據條件,未來也會有很好的算力政策和算力條件。

數據中心不只存數據,也要算數據。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竹介紹,目前國家正在實施的“東數西算”工程,就是把東部地區的數據拿到西部來運算。我們要搶抓這一新機遇,全力以赴建設關鍵算力樞紐,努力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提供高質量實時算力。

5月26日,參會者在貴陽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上觀看智能機器人 歐東衢攝/本刊

大數據改變了什麼

2015年,一直在北京工作的楊靈運開啟了自己的“貴漂”生涯。從“光桿司令”到他成立的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只用了3年時間。

“跨越式增長得益於大數據融合的不斷深化。”楊靈運回憶,起初和客戶聊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沒少被潑冷水。後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公司成為貴州“工業雲”平台的主力。

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隨著生產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進,如今,“貴州工業雲”註冊用戶超過了17萬戶。借“數”轉型、乘“雲”升級,已成為不少傳統行業企業發展壯大的必選項。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數字經濟被視為撬動發展的新槓桿。貴州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

2017年,貴州在全國率先出台了首個省級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發展資源型、技術型、融合型和服務型“四型”數字經濟。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貴州制定實施了全國首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指標體系,深入實施“千企改造”“萬企融合”,促進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上雲企業超過2萬家。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每天生產數万根麻花針,這種長度不到1厘米、細如鉛筆芯的產品被廣泛用於神舟飛船、探月工程等領域。過去,由10股銅合金絲絞製而成的麻花針,主要靠工人用肉眼進行手工焊接。如今,麻花針的每一道工序都實現了“雲上傳”,每一針的鬆緊度也實時上線。工匠標準被固化到每一根麻花針上,根根精製。

貞豐縣30噸甘蔗、普安縣21噸西葫蘆、興義市16噸白蘿蔔……各地農產品通過這一渠道,源源不斷地銷往昆明、重慶、成都、廣州等地。農業領域,由貴州電子商務雲運營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的“一碼貴州”智慧商務大數據平台自去年7月上線以來,一直在助推產銷對接。截至目前,平台累計吸納省內外3萬多家企業入駐,上線產品9萬多個,實現了農產品交易流水80多億元。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貴州把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全省十大工業產業之一、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之一大力培育。如今,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為千億級產業。

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東方祥雲”平台,整合了氣象、遙感、地理地貌以及防汛辦共享的數據信息,通過算法分析可以實現山洪提前預警,從而減少因突發災害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傳統的預警需要在河道中安裝大量的傳感器,而運用大數據的方法則是站在’另一個屋頂’的全新探索。”公司董事長李勝告訴記者。

“前些年,煤、電、煙、酒佔了全省工業產值的60%左右,加上20%左右的鋁產品和化肥化工,全省工業80%是傳統產業。”貴州省大數據局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焦德祿表示,如今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正在成為推動全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軟件業務收入、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電信業務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9.3%、19.6%、6.8%,增速位於全國前列。

近年來,貴州數字經濟增速已經連續6年保持全國第一。去年12月召開的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把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堅持“四個輪子一起轉”。今年,貴州將爭取全省數字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2%,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6000億元。

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5月24日攝) 歐東衢攝/本刊

要數治先治數

進行實名認證、點擊用電報裝、填寫相關信息……在貴陽供電局城北營業廳裡,隨著工作人員的逐步指導,個體戶姜雨彤成功通過“南網在線”APP中的企業“一證辦電”功能,為自己的新工廠辦理好了用電報裝申請。

“我本來只是先來打聽下辦理流程和需要的資料,沒想到就跟著操作了幾下,就申請好了。”整個用電報裝申請過程,沒有提供一份紙質資料,姜雨彤感到不可思議。

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客服科經理張超介紹,貴州之所以能夠在西部率先實現居民刷臉辦電、企業一證辦電,離不開互聯網服務平台與貴州省政務服務平台在營業執照、身份證件、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的證照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

要數治,先治數。為減少“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作為全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試點應用省份之一,貴州在2019年數博會上發布了政務服務“一云一網一平台”,通過“一朵雲”統攬全省政府數據,“一張網”聯通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一平台”解決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數據調度。

——建成“雲上貴州一朵雲”,實現“一云統攬”。雲上貴州“一朵雲”在全國率先實現所有政府部門信息系統網絡通、數據通,省市縣三級政府所有部門應用系統全部在“雲上貴州”打得開、能使用,用戶可以依據權限查看調用。貴州是國家電子政務雲數據中心南方節點,貴陽市政府數據開放平台在“中國開放數林指數”評估中連續5年全國領先,在全球30個重要城市開放數據指數中位列第五。

——建成“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一網通辦”。貴州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政府部門全部非涉密業務專網和電子政務外網互聯互通,電子政務網絡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

過去,群眾辦事常遇到不知去哪里辦、怎麼辦,或是要跑多個部門、跑許多趟的問題。現在,打開貴州政務服務網,幾乎所有事項都能找到辦理需要的材料和流程。同時,各個部門匯聚線上共同辦公,群眾跑腿次數有效減少。

“足不出戶就能辦下證照。”貴州望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辦事人員韋一說,從網上提交申報材料,按提示進行電子簽名簽章,僅十多分鐘,系統就提示審批通過,然後經郵政快遞,施工許可證很快就能送到手中。

——建成一批部門通用“中台”,實現“一平台服務”。貴州在全國率先建立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建立數據調度機制。 “我們明確了各項數據的歸集權、管理權和使用權,誰歸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政府數據權屬問題,明確了數據調度機制。”貴州省信息中心主任何灝介紹。

“以前跨部門調用數據,需要打電話託人、寫申請甚至開協調會,現在只要到我們的數據共享交換平台查詢目錄,就能第一時間知道所需數據是否已在平台共享,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獲取。”貴州省信息中心數據資源開發處處長韓朱暘說,如今,各部門共享數據、使用數據的意識明顯增強,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正在被打破。

為方便數據使用部門在浩如煙海的數據庫中盡快找到所需數據,貴州設置了12個主題數據庫。比如,扶貧主題數據庫匯聚了15家省直單位、34個數據項、2.03億條扶貧數據資源,能夠為精準扶貧和返貧預警監測提供數據支撐。

“扶貧數據資源,是更新最快的主題數據之一。”韓朱暘表示,農民個人和家庭收入、看病支出、教育支出等數據,都會由相應部門收集,及時形成可共享數據,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調取數據發現因災返貧、因病返貧等情況的苗頭,及時採取相應對策。

下一步,貴州將持續做好“一云一網一平台”,全面形成公共數字資源體系,圍繞宏觀決策、市場監管、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城市管理等,著力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大數據典型示範應用,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智慧、更便捷、更幸福。

參展商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演示智警大腦指揮中心(2018年5月26日攝) 陶亮攝/本刊

持續深挖大數據價值

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如何開採、保護、使用,需要一套清晰的規則。如果放任大數據野蠻生長,小則侵犯公民權益,大則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守護數據安全,貴州用實戰化、制度化、標準化作出回答。

2016年以來,一場場“真槍實彈”的數據安全攻防演練都會在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演。來自各地的程序員以代碼為刀戟,圍繞企事業單位可能存在的數據安全漏洞,進行攻擊和防衛。

聚焦全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關注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設……每一年的賽事都有不同的主題。 “網絡空間存在的安全問題,需要靠靶場來檢驗。”貴州數安奇天網絡安全服務有限公司董事吳劍說。

對於貴州建設的全國首個“大數據安全綜合靶場”,一些多次受邀評審的專家感慨:很多單位從最初的“弱不禁風而感覺良好,重病纏身而渾然不知”,到如今防護意識和水平明顯提升,每解決一個安全問題也意味著大數據發展層級和發展速度的提升。

觀時而製法,因事而製禮。貴州在大數據地方立法上率先探索。

2016年1月15日,《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出台,成為中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性法規;

2017年5月1日,《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正式實施,中國首部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地方性法規誕生;

2019年10月1日,《貴州省大數據安全保障條例》施行,規定實行大數據安全責任制,保障大數據全生命週期安全。

……

“將大數據產業納入法治軌道,對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忠認為,儘管大數據領域新、涉及面廣、專業性強,但貴州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責無旁貸,用一個個實踐探索填補了空白。

數據有價。而要從數據資源變成數據資產,離不開數據標準的製定。

2018年1月,貴州開始籌建大數據領域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目前,基地主導、參與研製的大數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已經有175項。從制定出台《政府數據數據分類分級指南》《政府數據數據脫敏工作指南》,到包括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等政府核心基礎數據的梳理開放,從率先成立我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逐步構建起交易制度和規則,貴州持續深挖大數據價值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大數據正在成為貴州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坐標系。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在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下,數字中國正在加快建設。貴州將腳踏實地種“數”耕“雲”,從試驗走向示範,成為中國大數據發展的策源地、集聚區和築夢場。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