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尋求建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中國對加密貨幣活動的禁令為加密貨幣計劃提供了目的地機會,其中包括台灣

作為台灣長期以來在製定必要法規方面一直迴避的部門,台灣經濟部(MOEA)現在已經採取了監管和監管的方式。週一,台灣政府表示正在創建一個監管加密貨幣和數字資產的框架。

重新分類加密貨幣

MOEA 指出,隨著即將到來的變化,台灣的加密貨幣現在將被歸類為“虛擬貨幣平台和交易業務”,而不是最初的歸類為“軟件設計服務”。新框架已將監督責任分配給金融監督委員會(FSC),以確保稅收並與相關法律部門合作,為亞洲國家的加密貨幣市場製定一套管理規則。

監管設置的變化意味著參與加密貨幣相關活動的企業和消費者現在都必須遵守更嚴格的規則和政策。考慮到加密貨幣正在享受的運行以及來自該國政治階層的越來越大的壓力,這種轉變來得正是時候。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時報》報導稱,FSC 主席黃天牧與主要部委和其他政府機構會面,討論旨在為監管奠定必要的基礎。雖然當時田木表示他的委員會仍僅限於調查證券型代幣發行(STO) 和涉嫌洗錢的案件,但台灣現在似乎對此事採取了更積極的態度。

趕上新加坡和其他加密貨幣天堂

該國已經舉辦了許多加密貨幣計劃,人們甚至可以將其貼上加密貨幣的標籤。在過去幾年中,加密貨幣項目已經在該國開展業務,DeFi 借貸平台Cream Finance 和NAOS Finance 等公司去年在該國推出。

主要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缺乏通過為投資者提供保護免受潛在漏洞來管理加密貨幣行業的措施。該國僅在7 月初才開始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實施反洗錢(AML) 規則。此外,中國驅逐加密貨幣活動意味著加密貨幣中心發生衝突,需要其他人填補空白。

台灣歷來對數字資產不太敵視,因此它被認為是離開中國的企業的可行目的地。然而,與台灣相比,新加坡等競爭目的地擁有一個主要優勢:更明確的規定。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OINJOURNAL。版權歸作者Sam Grant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