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冰島是全球加密貨幣的天堂?

金融危機後,冰島政府採取一系列手段重振經濟。

以下文章來源於遠川出海研究

作者:劉逸敏周暢王潔

自帶文藝憂鬱氣質的冰島,國土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6萬,差不多相當於在兩個哈爾濱那麼大的地方,只生活了1/50的哈爾濱人。由於人口稀少,冰島上幾乎每個人都有遠親關係,為了避免尷尬,冰島人還發明了個APP來測試自己約會的對象跟自己有沒有血緣關係。

可就是在這樣一個彈丸之地,1990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雖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直接被搞破產,但到了現在,又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加密貨幣的天堂。

那麼,冰島經濟是怎樣崛起,又怎樣在08危機中崩盤?它又是怎麼變成了加密貨幣聖地呢?

01 從暴發戶到破產

介紹冰島加密貨幣產業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說冰島的發家史。

冰島上現在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維京人與蓋爾人的後代。歷史上,冰島先後被挪威、丹麥佔領,在1944年公投後脫離丹麥成立了冰島共和國。

而此時恰逢美蘇冷戰時期,冰島又正好位於北美大陸東部與歐洲通信聯絡的樞紐地帶。所以為了拉攏且不讓冰島倒向對方陣營,美蘇雙方就輪番給冰島各種好處。

比如,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就提供給冰島0.43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還幫助修建醫院、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蘇聯這邊也沒閒著,在冰島陷入和英國的鱈魚之爭時,蘇聯購買大量冰島鱈魚來支持冰島,並且還在1957年提供了2500萬美元的國家貸款。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蘇爭霸讓冰島成為了資本主義陣營的先富群體,再加上先天條件:豐富的漁業、地熱和水利資源,讓冰島一躍躋身發達國家之列。

冰島漁場裡的大魚

不過,冰島政府覺得靠這些產業發展經濟來錢還不夠快,所以又開始大力發展金融業,社會經濟資源也開始向扶植金融產業方向傾斜,甚至一度超過了曾被稱為經濟命脈的漁業。金融業的過度擴張導致其虛擬經濟規模超過實體經濟,而依托國際信貸市場的槓桿式發展也使得他們在發展的時候潛在巨大風險。

終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擊潰了整個冰島的經濟和銀行系統,三大銀行破產,貨幣貶值一半,通脹一飛沖天。當時冰島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Halldor Laxness還說過一句這樣的話:“當一切都結束後你會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鹹魚”。

金融危機後,冰島政府採取一系列手段重振經濟,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旅遊業。 2010年,取景於冰島的《權力的遊戲》火爆全球,一下也帶動了冰島旅遊業。到2014年,冰島每年吸引的遊客數量已經超過了100萬,相當於當地人口的三倍!到2011年,旅遊業就佔國家新增就業崗位的二分之一。

《權力的遊戲》大量取景自冰島《權力的遊戲》大量取景自冰島

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引发资本外逃,大量外币流出,而当时为了应对货币外流,政府进行了严格的货币管制,这时候一个叫奧丁松的人自称发行了一款叫“极光币”的虚拟货币,声称这款货币是为了向冰岛人民提供冰岛克朗以外的货币选择来取代本国货币,拯救低迷的经济。

當時極光幣還一度立了flag要成為世界第三大虛擬貨幣,不過在14年問世之後就失敗了,因為嘗試分發之後冰島國民普遍不知道怎麼使用它們,就算到目前為止也仍是一種邊緣貨幣。

“極光幣”不算成功,冰島人民對投機性金融的信心也一去不復返。可這並不能抵擋加密貨幣的“淘金熱”席捲到冰島這片土地上。據冰島區塊鏈基金會的數據,全球比特幣的8%都是在冰島開採,各大虛擬貨幣公司都不約而同在冰島設立開採中心,全世界的加密幣投資者者究竟看中了冰島的什麼呢?

02 氣溫低,電價更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加密貨幣。

以加密貨幣中最典型的比特幣為例,根據中本聰的定義,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用以記錄交易信息的電子現金系統”。

那什麼又是區塊鏈呢?定義是“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但這句話還是非常不現代漢語。

如果用個簡答粗暴的情景來類比,就比如說一個公司的老闆給表現好的員工發飯票,後來因為有的人在公司吃有的人不在,所以逐漸形成了飯票交易系統。不過,由於一開始飯票是紙做的,所以逐漸有人做假飯票,規則被打亂了。於是老闆取消了紙飯票,讓財務經理統一記賬,但久之發現財務經理也以權謀私,所以乾脆把財務經理也撤了。

給每個人發一個賬本,每個人每天每筆飯票交易都得在公司群裡公開說,每個人都得記賬,不僅記自己的也記別人的,下班前所有人一起計算今天發生的所有飯票交易,最先算出來的那個員工給他一份額外的飯票獎勵。除此之外,大家計算完後,只有絕大多數員工都記錄一致的交易才被承認,否則作廢,以此保證不會有人興風作浪。

在這個例子裡,飯票就是比特幣,員工+賬本共同組成的系統好比區塊鏈,算交易的過程就是挖礦,額外的獎勵就是挖出來的比特幣,用來算交易過程的計算機,就是礦機。

由於挖礦的運算量大,所以礦機散熱是個很大的問題,要讓計算機快速冷卻下來就需要有低溫的環境或者專業的冷卻設備作為輔助。冰島的先天條件讓它成為了加密幣礦場的天然冷卻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顧名思義,冰島冰島,由於靠近北極,氣候涼爽,連蚊子都無法繁衍後代,在冰島你甚至連一隻蚊子都見不到。所以在這裡的挖礦礦場根本不需要配備冷卻設備,大大減少了冷卻成本。

除此之外,由於冰島地處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的交匯處,活躍的地殼運動為冰島帶來了豐富的地熱能與水能。冰島有200多座火山和600多個溫泉, 有20多個溫度至少150℃的高溫蒸汽地,其中許多甚至達到了250℃的高溫。

冰島克拉夫拉地熱電站冰島克拉夫拉地熱電站

冰島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100%使用清潔能源的國家,而由於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冰島的能源價格特別的低。我國工業電價大約為1塊錢1度,但在冰島,1度電只要3毛錢!如此低廉的電價,對於能源消耗巨大的企業來說,無疑是降低成本的巨大誘惑。

而加密貨幣挖礦,正是需要大量消耗電力的產業。礦場挖礦使用的主要設備是計算機,但一台計算機顯然不夠用。因此,為了提高比特幣產出,大型礦場通常會同時運轉上萬台計算機,晝夜不歇。

根據德國之聲的統計,全世界每年,單只是開採比特幣所消耗的能源,就大概在9000億度電左右,這比擁有550萬人口的芬蘭一年消耗電力的還要多。但是對冰島來說,如此高的電力消耗實在是不值一提。冰島的地下能源幾乎無求無盡,它在滿足國內60多家大型礦場的同時,還能有剩餘電力出售給西歐國家。

總結起來就是,用電成本和散熱成本都低,冰島幾乎可以說就是天生用來做加密貨幣的國家。

雖然之前有報導說冰島的能源生產即將達到飽和,但這裡提到的“能源”主要是指傳統的地熱能和水能。如果算上新興的風能,那冰島的這套加密貨幣玩法其實還可以持續下去。唯一的問題可能是加密貨幣本身的前景怎樣。

但退一萬步說即便沒了加密貨幣,冰島還能把多出的電力向歐洲出口,或者向全世界出售國內發電設備的管理權。拿穩能源這碗飯,怎麼過都不會太差。

03 挖礦有多消耗能源?

9月25日,央行等共十部委發布有關限制虛擬貨幣交易的通知(《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將國內加密貨幣的相關業務明確劃入了非法金融活動。

這番表態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本期視頻主要從能源角度給大家算筆賬。

從2021年5月和9月開始,我國陸續關閉了全國各地的各大礦場。就拿四川關閉的礦場來說,如果不關停,光四川一個省的礦場每年的耗電量就在1000億度左右,而三峽一年的發電量也僅僅1100億度!而且,這些礦場主往往用各種辦法讓自己拿到手的電費不是優惠就是免費,挖礦場地低價租到手,還基本不上稅,提供的崗位也屈指可數。

在我國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挖礦這樣的耗電深淵,從能源層面顯然也與碳中和主旨不符。而在國內加密貨幣禁令出台後,國內算力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也開始逐漸向瑞士、冰島、加拿大等國轉移,雖然聽起來有點黑色幽默,但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是一種出海。

能源革命是當下的世界大潮。冰島加密貨幣產業的崛起,本質上是其能源優勢的附帶體現。作為人類文明的最基礎推動力,一個不缺能源的國家,至少不會過得太差,除非被人眼紅去搶;而一個掌握了新能源先機的國家,也必然將在下一個時代的競爭中佔據先手。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