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一種很大程度上會實現的未來
當下,互聯網紅利見頂、內捲昭然,元宇宙作為新地標矗立在科技變革的最前沿,資本為之狂歡,商界當作盛宴。
以Meta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積極推動元宇宙政治戰略,日韓政府撒下重金搶先佈局,歐盟可能會在治理規則上佔據先發優勢……元宇宙對國家間競爭可能會產生重大戰略影響,對政治、社會等領域產生潛在風險。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國發揮“後發優勢”成就了世界最大規模的互聯網市場。在元宇宙時代,我們又如何搭建自己的“長安城”?專家建議,元宇宙作為未來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也應該像5G網絡、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來一場大規模的“新基建”。
元宇宙對國家間競爭產生戰略影響
當互聯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時,美國企業領頭以元宇宙概念重構科技世界,以期實現下一代技術領先發展,這才有了Facebook更名Meta,微軟、英偉達等跟隨入局。
當下,美國無論在概念提出還是技術儲備上頗具銳氣,以Meta、微軟、英偉達等科技企業牽頭,紛紛發布元宇宙規劃藍圖和技術路線,在元宇宙的道路上已先行一步。近期,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聲稱,元宇宙有望成為一個8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很可能成為下一代社交媒體、流媒體和遊戲平台。這家美國金融巨頭的報告為火熱的元宇宙又澆了一桶油。
美國科技公司希望推動美國政府加強對元宇宙的認知,塑造有利的競爭和創新環境,讓美國相關產業在全球脫穎而出。以Meta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目前正全面推動元宇宙“政治戰略”,推動元宇宙成為科技巨頭恢復政府信任的合作平台。
不僅美國,韓國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元宇宙上也都有著敏銳的嗅覺。
今年5月,韓國科學技術和信息通信部發起成立了“元宇宙聯盟”。 8月,韓國財政部發布2022年預算,計劃斥資2000萬美元用於元宇宙平台開發。光州市培養AI融合元宇宙相關產業,釜山市教育廳全面推進元宇宙教育應用。
7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關於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歸納總結日本虛擬空間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以期能在全球虛擬空間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同時,日本社交網站巨頭GREE也宣布開展元宇宙業務,預計到2024年投資100億日元,擬在全球發展1億多用戶,並最終實現旗下直播平台REALITY向元宇宙的轉型。
與美國以科技公司先行、日韓政府積極推進不同,歐盟至今對元宇宙並沒有發表明確的態度。但以監管嚴格著稱的歐盟會更關注元宇宙的監管和規則問題,可能會在治理和規則上佔據先發優勢,進而保護歐盟市場。
雖然我國還沒有對元宇宙發出明確的政策表態,但產業界已經萌動了好幾波春潮。今年以來註冊有關元宇宙的商標已經超過4000個,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網易、字節跳動、華為、HTC、中國電信等科技公司已經開始悄然佈局,紛紛發布自己的元宇宙產品,公佈計劃和技術儲備能力。
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儘管大家對元宇宙普遍持有樂觀預期,但未來發展還存在很大變數。企業界在關注元宇宙所引發的商業顛覆和市場機會,但政府更要關注元宇宙對全球地緣政治競爭、國際權力結構變化產生的戰略影響,以及對本國國內政治、社會領域的潛在風險。
元宇宙也是新型數字基礎實施
我們到底怎樣構建元宇宙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元宇宙作為未來新型數字基礎實施,也應該像5G網絡、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一樣進行大規模的“數字基建”。
“元宇宙是一種很大程度上會實現的未來,而現在正是一個可以佔據主動權的最佳時機。”百度副總裁馬傑近日表示。
業內針對元宇宙的底層技術架構描繪版本頗多,包含網絡環境、虛實界面、數據處理、認證機制、內容生產等多個層面。總結起來,元宇宙的基礎建設,萬變不離三個核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认为,元宇宙最核心的是XR技术和脑机接口、数字孪生和虚拟人、区块链技术。
XR技術、腦機接口建立虛實世界的連接,提供沉浸式體驗。數字孿生構建虛擬世界,提供細節豐富的擬真環境,虛擬人提供虛擬化身進行沉浸互動。區塊鏈提供認證機制,使價值歸屬、流通、變現和虛擬身份的認證具有穩定高效、確定透明的優點。
此外,5G網絡提供通信基礎,雲存儲、雲計算、雲渲染提供算力基礎,人工智能在內容生產、內容呈現、內容審查上發力。
以上技術成為搭建元宇宙的基石。進一步上升到元宇宙實現路徑,另有內容生態建設等方面需要加強。
沈阳教授团队研究认为,通往“元宇宙”的路径,可以是VR、虚拟人的沉浸式路径,AR、仿真机器人的叠加式路径。例如《堡垒之夜》,在游戏基础上拓展社交、经济等要素的渐进式路径,以及《Roblox》从开始就提供开发平台和社区,实现完全由用户打造的去中心化世界的激进式路径。
馬傑指出,廣告和內容分發等發現功能的完善,遊戲、社交、視頻、購物等體驗的升級,也是元宇宙比較明晰的兩條產業鏈。
由此可見,遊戲、社交、辦公、會展、教育、設計規劃、醫療、工業、政府公共大概構成了元宇宙實現的梯次變革場景,在每個細分領域都需要做好建設,精耕細作。
誰能成元宇宙的“希壤”“瑤台”
搶注元宇宙商標,企業更名,CEO暢談元宇宙規劃……企業的元宇宙建設,可謂各顯神通,熱鬧而喧囂,剛開局,便嗅到了一絲絲硝煙的味道。
在打造身份認同、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續存的多人互動虛擬世界上,各企業不甘落後,競相為元宇宙初步“建模”。
Meta的VR社交平台Horizon,微軟的具有3D化身和XR功能的會議協作平台Mesh,HTC的虛擬平台VIVE Sessions,百度的智能化AI場景應用“希壤”,網易伏羲沉浸式活動系統“瑤台”,均為典型。
各企業基於自身資源和技術儲備打造的線上虛擬沉浸空間各有特點、各有側重。部分已經在會議活動、辦公協作等領域落地應用,功能不斷升級,人們以專屬虛擬形象參與其中,真實感和沈浸感大幅提升,使用門檻逐漸降低,一鍵就能參會。
有競爭,也有合作。 Meta與微軟達成合作,將Meta的企業社交網絡軟件Workplace與微軟智能團隊協作工具Teams相整合,雙方用戶可以互訪內容。微軟將向榮耀提供基於微軟智能雲Azure的AI語音、AI翻譯等雲服務,並開展移動計算、PC及生產力應用方面合作,共同探索跨平台、跨系統互聯互通的全場景融合等創新型移動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巨頭企業聯合將是推動元宇宙落地、創造新應用場景和新消費模式的常態,雙方也能在碰撞中發掘新的市場機會,探索元宇宙賦能行業的模式。
梳理各企業目前的佈局動作和技術能力,大概分為四類。
軟硬件並行發展路線,包括Meta、字節跳動、HTC。 Meta聚力發展社交平台、VR硬件和AI能力,目標在五年內轉型成為元宇宙公司。字節跳動收購VR硬件公司Pico,投資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碼乾坤和VR數字孿生雲服務提供商眾趣科技,軟硬件協同發展。 HTC具備內容和硬件能力,推出了虛擬偶像Vee,VIVEPORT作為VR內容平台囊括遊戲、視頻、社交內容等,正在成為一個能夠跨入不同終端設備的應用平台。沉浸式眼鏡、VR頭顯等硬件端口打開元宇宙大門。
從企業級、消費級應用入手,包括Roblox、微軟、華為。 Roblox成為今年元宇宙上市第一股,通過遊戲引擎、雲服務、UGC內容平台、虛擬貨幣形成元宇宙雛形。微軟將旗下Microsoft Teams變成元宇宙,把MR平台Mesh 融入Teams中,從企業級應用開始,向遊戲社交等領域延伸。華為公司從AR交互開始,日前發布了基於虛實融合技術Cyberverse(河圖)的AR交互體驗App“星光巨塔”,參與者在虛實融合的世界進行收集能量、搜索寶箱、尋找NPC、佔領能量塔等操作。
英偉達、阿里巴巴、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通過基礎技術賦能。英偉達以GPU底層算力為基礎,以Omniverse Avatar用於生成交互式AI化身的技術平台打頭陣,以實時仿真模擬和協作平台Omniverse數字孿生作為主要突破點。阿里巴巴增設操作系統實驗室和XR實驗室,研究下一代云網端融合架構下的操作系統和新一代移動計算平台。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從算力網絡和具有遊戲互動特點的全新引擎為基石,承接一個沉浸式社交互動層,形成體育元宇宙到“5G+XR”賦能行業創新體驗的元宇宙演進路線圖。
騰訊、百度、網易推動從前端研發到終端商業場景應用的元宇宙全鏈路探索。騰訊在遊戲、社交媒體、引擎、人工智能、雲服務、虛擬人相關領域,有能力構建一個大型服務器架構,管理數字內容經濟和現實中數字資產較有經驗。百度依托包括一系列AI能力,借助VR內容平台、VR交互平台,推動硬件消費體驗的升級和內容生產效率的提升。網易已在VR、AR、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擁有技術儲備,並有AI虛擬人主播、星球區塊鍊等產品落地,並投資多家虛擬人領域創新公司。
元宇宙裡的中國機遇
元宇宙建设无论是走在哪一阶段,从企业能力上来看,沈阳教授表示,美国公司所拥有的全球生态意识、大刀阔斧的蛙跳式突破创新以及实实在在的平台产品推进,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他建议,我国应该加大核心技术的扶持力度,并优先扶持强感官体验、直接带来生产力效应的行业,比如教育、工业、太空探索领域。
HTC中國區總裁汪叢青表示,國家需要幫助建立身份共享、支付系統、應用兼容性、內容互操作性、用戶隱私控制、廣告監管、沉迷控制等跨行業標準,應該扶持一些非營利組織來研究和製定這些政策。
汪叢青指出,中國有大量的知識、研發基地、製造和網絡基礎設施來解決技術問題,同時擁有相對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元宇宙實現最困難的部分是在行業和國家之間就監管和標準達成一致,以建立一個巨大的開放世界。中國更有能力迅速制定國家政策和標準,可以在世界其他國家對各種標准進行辯論時進行超越。
沈阳教授补充道,中国有比较强的可能在基础性软件上摆脱卡脖子情况,例如出大力气推动元宇宙中数字孪生引擎自主化。此外,我国也有一系列有价值的IP内容,例如在虚拟人发展上大约是全球第二位置,仅次于美国。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联盟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吴桐表示,互联网巨头在流量、数据、场景和底层技术层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基于“大互联网路线”的元宇宙可能过于中心化,无法解决数据治理问题和互操作性问题。未来基于区块链路线构建元宇宙,实现去中心化系统,以数据为第一生产要素、核心数字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广泛共识,才更具前景。(记者 卢梦琪)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