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白解釋Web3.0:一個新的「復仇者聯盟」

如果說互聯網是鋼鐵俠,區塊鍊是美國隊長,NFT是雷神,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是綠巨人,那麼Web3就是複仇者聯盟。

Web3匯集了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技術,為人類提供了更加公平和以人為本的未來。

撰文:Mike Troiano

編譯:MIM

5%的人——主導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的那5%的人——沉迷於“Web3”。另有5%的人對此很反感,約90%的人不知道這些書呆子在說什麼。

如果你在那90%的範圍內,想了解是怎麼回事,繼續往下看。

首先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我長話短說。

機器催生了工業革命,這些機器完成了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所做的工作…它們能夠比人們所能做的更好、更快、更便宜。然而,這些機器創造的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裡。即使在他們受到欺騙和羞辱,將大部分財富重新投入社會之後,我們仍稱他們為強盜大亨。

當機器吸納了大部分的體力勞動後,人們意識到關於工作的信息可能比工作本身更有價值。於是,人們創建了一類新的計算機來管理這些信息。這些龐然大物充滿房間,又一次被極少數人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計算機變得越來越小,誕生了個人電腦,管理信息的權力也被分配。

網絡的出現是為了幫人們共享信息,最終網絡結合起來形成了互聯網。權力變得更加分散。隨著時間的推移,20世紀的結束,曾許下的烏托邦式的平等與和諧的承諾似乎近在咫尺。

隨後,萬維網、互聯網泡沫、雲架構的轉變、社交媒體的興起(又稱“Web2.0”)接踵而至。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社會的技術進步,在普通人的一生中大放異彩。當然,它將我們聯繫在一起,幫助數十億人擺脫極端貧困,創造大規模財富。但現在,財富再次集中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

一連串意料之外的後果給前進的道路蒙上了陰影。我們以無法達成一致看法的方式改變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其中,部分原因是我們在新經濟中劃定了富人和窮人之間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斷層線。在妥協的基礎上的侵蝕-客觀真理-使得它無法通過強烈的感情和部落忠誠。在國內,民主受到威脅,獨裁者在世界各地崛起。一個人被這一切激怒,對未來發生的感到焦慮,這是可以體諒的。

接下來就是Web3。

維基百科將Web3定義為“一種基於公共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版本的想法”。其他同樣無用的定義還有:

“針對網站和應用程序的第三代互聯網服務,其重點是使用基於機器的數據理解來提供數據驅動的語義Web。”(TechTarget)

“一種可組合的、以人為中心的、保護隱私的計算結構,適用於下一波網絡。(Fabric Ventures,這篇文章適合更高級的讀者。)

已經明白了?我不這麼認為。

我用一個類比來解釋:

如果說互聯網是鋼鐵俠,區塊鍊是美國隊長,NFT是雷神,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是綠巨人,那麼Web3就是複仇者聯盟,它包含了其他故事中的所有英雄,但將他們聚集在一起,創造出一些不同的、全新的和更好的東西。

如果沒有對單個團隊成員的描述,很難理解我在下面將描述的複仇者聯盟,但是,如果復仇者聯盟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英雄的集合,聚集在一起擊敗對人類前所未有的威脅”。

Web3匯集了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技術,為人類提供了更加公平和以人為本的未來。

讓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技術,看看是如何整合它們創造新東西和值得讓人興奮的東西。

全球網絡:現代互聯網

Web3的基礎是人和機器的全球網絡。今天,大多數人連接或依賴互聯網,這是一項對現代生活至關重要的最新發明,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每天有數十億人使用它進行連接、溝通、培訓和交易。它改變了發達國家的商品、服務、資本和生活本身的流動,不過,只有一個方面值得注意:金錢。

數字現金:區塊鏈上的加密貨幣

你可以在互聯網上移動有關金錢的信息,但你不能移動金錢本身。至少在比特幣發明之前你不能。

比特幣是數字現金。它不能被複製、偽造,甚至不能超過發明者設定的數字限制。不過,它可以被購買、賺取和交換,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價值可能會發生戲劇性的、出乎意料的變化,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如此。

從長遠來看,它的價值上升了。 2015年底,一枚比特幣的價值約為435美元,這是匿名白皮書發布6年後的事。如今,一枚比特幣的價值超過6萬美元,這一回報率不僅催生了一大批支持者,還催生了數千種設計類似的“加密貨幣”。這一切都建立在類似的系統上,以分佈式賬本為中心,使賬戶之間的價值通過一個叫做區塊鏈的系統流動公開且不可更改。

區塊鍊和互聯網一樣,也是建立在一套共同標準之上的。它的完整性是通過持續維護完成任何事務所必需的記錄來保證的,神奇的是,這些記錄包括之前每個事務的壓縮或“散列”副本。任何國家、個人或機構都無法擁有區塊鏈(同樣像互聯網一樣),區塊鏈運營的負擔由獨立方承擔,並通過對所有交易徵稅來補償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

可擁有的創造力:非同質化代幣(NFT)

最初的比特幣白皮書還定義了現金以外的數字資產如何納入區塊鏈並受到保護。此類資產包括藝術、書籍、文章、音樂、視頻,甚至是虛擬體驗。這個想法花了一段時間才流行起來。不過,當表情包在2016年被添加到區塊鏈時,人們立馬就開始交易了,這樣一來web3的另一根支柱悄然就位。 。

NFTs(”非同質化代幣”,區塊鏈上的加密部分,不能被複製或仿造)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保護創造力本身的關鍵。這對新興的創造者經濟尤其重要,這類經濟是由5000多萬獨立的內容創作者、策展人和社區建設者(包括社交媒體影響者、博客和攝像師)建立的,還包括那些旨在幫助他們成長和盈利的軟件和金融工具。

創作者經濟不僅僅是我們希望發生的事情,而是需要發生的事情。還記得那些在工業革命中從體力勞動者手中奪走工作的機器嗎?它們成長了,變得更聰明了。如今它們的機器人後代正在接替人類從事技術和專業工作。關於這一點,任何在麥當勞的自助服務機上訂過餐、在SquareSpace上建過網站或在LegalZoom上立過遺囑的人都可以向你證明。

這給我們帶來了Web3這張凳子的第四條也是最後一條腿。

無主的應用程序: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dApps)

Facebook最近因為將其公司名稱改為Meta上了新聞報導。谷歌不久前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將其公司名稱改為Alphabet。兩者都希望把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序(Facebook,谷歌)和從應用程序中獲取巨額利潤的公司(Meta, Alphabet)區分開。

把這個想法再往前推一步,可以想像有一個改變世界的應用程序,沒有公司從中獲取利潤。開源軟件就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將軟件開發的工作委託給一個由志願者組成的社區。對開源軟件做出貢獻的人是沒有報酬的,不過他們可以通過使用自己幫助創建的軟件,或者通過出售相關的輔助服務而獲益。

dApps(”去中心化應用”,一種在區塊鏈上運行的軟件)則更進一步,創建了由簡單規則和指令組成的系統,其功能就像軟件一樣,不需要個人或企業來運行它們。與開源項目不同,構建和運行dApps所需的工作是通過自動創建和增值這些應用程序特有的加密貨幣(有時稱為實用代幣)來支付的。

這種情況如何發生的技術細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商業模式的細微變化會如何改變用戶的一切。

例如,在dApp版本的Facebook中,就沒有Meta。沒有集中的實體從應用程序中獲取利潤,其利潤將全部重新分配給平台的用戶。仔細想想和容易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用戶的Facebook毫無價值。如果用戶無法全部保留他們所創造的價值,那為什麼不能盡可能的保留更多呢?在即將推出的”dApp Facebook “上,他們就能實現。

解決一切的機會

Facebook、谷歌、YouTube、Twitter、Instagram,甚至我寫這篇文章正在用的Medium,都是由他們的用戶分享、搜索、創建、發布、拍攝、策劃或撰寫的內容所驅動。在Web3的世界裡,這些用戶將獲得他們在這些平台上所創造價值的公平份額,而不再是那些穿著連帽衫的矽谷億萬富翁精英們拿走99%的價值。

不僅僅是社交媒體平台。沒有我們的錢,銀行就沒有錢,所以他們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如果沒有人承擔風險和支付保費,保險公司就無法管理風險,所以也把他們算到受此威脅的行列。許多創造大量財富的企業現在可以進行去中心化——真正的民主化——更不用說律師、會計師和其他服務提供商,他們中的許多人很快就會因為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而失去生意。

由此產生的財富再分配真的可以改變一切,不是通過政治手段,因為政治手段可能會受到金錢上特殊利益的影響,而是通過更有效的技術進步,這種技術更難抵制。

乘坐私人火箭的億萬富翁變少了,階級底部的實際工資變多了。創作者經濟成為經濟上可行的選擇,特別是隨著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步伐加快。大眾的財務不安全感和憤怒情緒得到了緩解,既得精英的政治影響也變弱了。

有了全球網絡、數字貨幣、可擁有的創造力和無主應用程序的結合,我們統稱為Web3,這一切都成為可能。

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現在怎麼做

只有瘋狂的樂觀主義者才會認為Web3有可能抹去21世紀積累的罪惡,讓人類最終堅定地走向一個更公平、更潔淨、更穩定的社會。很難想像這樣一個世界:一個機器勞動的利潤足以消除貧困、疾病和絕望的世界;一個藝術家和探險家的工作受到高度重視和保護的世界;一個只以善行而非積累的財富來衡量人生的世界。

然而,即使是一個頑固的憤世嫉俗者,也不得不承認結果還不確定;至少就目前而言,選擇權仍然屬於我們自己。

我們已經看到了事情的變化有多快。當我們中最有權勢的人願意在真正重要的時刻把自私放在一邊,為全人類的利益而行動時,這種社會就會實現。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g20-ventures/what-the-hell-is-web3-heres-an-explanation-in-plain-english-b223108b5ffb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