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敗給社交網絡,這段歷史對區塊鏈有何啟示?

摘要:RSS被發明了兩次,這意味著它沒有一個公認的發明者,會陷入無止境的爭吵。但也說明RSS是一個恰逢其時的好想法。

RSS被發明了兩次,這意味著它沒有一個公認的發明者,會陷入無止境的爭吵。但也說明RSS是一個恰逢其時的好想法。

前言:

老一輩互聯網人讀這篇文章應該會很有感觸,做區塊鏈的新一代,也會看到很多熟悉的現象。霍炬這位兩種身份兼備的玩家,感覺就更複雜了,他是這麼推薦的這篇文章的:“到2019這個時間點,再回顧RSS的出現和衰落史可以更清楚看到其中的得失。這篇文章完整了講述了1999年年RSS興起到2013年Google reader關閉、內容閱讀和分發被社交網絡所代替的完整歷史。之所以推薦這篇文章,是因為這段歷史和區塊鏈有很多相似之處的,相比今天的社交網絡,RSS是一個更分佈,權利更平均,更開放的系統,但是它最終被打敗了。其中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心化的產品更容易設計,提供更好的體驗,用戶更容易理解而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概念,提供運營企業更好賺錢方式。今天區塊鍊和中心化產品的對比恰好也是如此,這一次,去中心化產品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嗎?”這篇文章有點長,有不少生僻古老的英文技術詞彙,還好不理解技術細節也沒關係。另外裡面有很多英文人名,我們把幾個重要人名換成了中文,第一次出現時會標紅,記住這幾個人就不會走丟了。

十幾年的老網民應該都很熟悉RSS。實際上,RSS有兩個不同的定義,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和Rich Site Summary,但本質上都是一種對程序友好的信息訂閱方式。今天還有應用和網站在使用RSS技術,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RSS已經成了一個模糊的概念了。

回顧RSS的發展史,有兩個值得講述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網絡未來的偉大願景,從未實現;第二個故事,開發通用標準的合作,是怎麼成為開源軟件史上最有爭議的分裂。

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在Netscape上市和.com泡沫之間的夢幻10年,大家都不知道互聯網會去向何方,但每個人都意識到互聯網會比現在更有想像力。有一種推測,互聯網將因“聚合網絡”而革命。原本互聯網是點對點傳輸,從服務器端給用戶單向傳遞信息,但新的模型可能打破原有的架構,以“頻道”的方式重新打包和分發全網信息。

當時有一份在投資人群體中頗具影響力的Newsletter,叫Releas 1.0,魏巴赫(Werbach)在一期文章中預測:“聚合網絡將演化成互聯網生態的核心模型,公司和個人既可以控制自己的線上身份,也可以享受廣大網絡的好處”。

RSS的未來曾經如此光明,後來發生了什麼?

魏巴赫讓讀者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擊劍愛好者購買重劍時有兩個選項,一個是登錄電商網站或跑到線下商店,另一個是在每天登陸的擊劍網站,點擊右側廣告欄就可以購買。類似於廣電網絡裡,大電視台的節目可以在本地小電視台播放一樣,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看。聚合網絡可以通過中介網站給用戶提供信息。如此一來,用戶可以更容易控制自己與互聯網的信息交互。

RSS是最有希望實現這種聚合式未來的標準之一。魏巴赫認為RSS是“輕量級聚合協議的典範”。另一篇同時期的文章認為,RSS是第一個實現XML(可擴展標記語言)潛力的協議。 RSS可以幫助讀者和內容聚合者從他們想要的網站裡定制頻道。

可是20年後的今天,社交網絡興起,谷歌關閉了Google Reader,RSS只應用在播客、技術播客和部分新聞源,成了一種慢慢凋零死亡的技術。確實還有很多人依賴RSS閱讀器,固執地把RSS添加到博客,當做一種情懷。這些堅持變成了一種對中心化網絡的抗議,對幾家控制全網的大公司的抗議,對抗這個與魏巴赫的想像完全不同的網絡。

RSS的未來曾經如此光明,後來發生了什麼? RSS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麼?難道真的是爭奪標準的內鬥造成的?

陷入泥淖

RSS被發明了兩次,這意味著它沒有一個公認的發明者,會陷入無止境的爭吵。但也說明RSS是一個恰逢其時的好想法。

1998年,Netscape公司正在尋找下一個用戶增量,它的旗艦產品“網景瀏覽器”曾佔據80%份額,現在市場份額被微軟的IE瀏覽器快速蠶食。所以Netscape需要一個新的項目。 5月,Netscape召集了一個團隊著手一個新的項目“Project 60”,基於Ben Hammersle的Atom項目開發的RSS新聞工具。兩個月以後Netscape發布了新門戶網站產品“My Netscape”,與Yahoo, MSN,和Excite這些門戶網站競爭。

次年3月,Netscape給門戶網站My Netscape增加了一個新功能“My Netscape Network”。用戶可以自定義My Netscape頁面, 增加頻道功能,訂閱其他網站的最新頭條新聞。只要網站發布了“指定格式”的文件,用戶就可以點擊“Add Channel”在自己的My Netscape主頁上訂閱用戶喜歡的網站。一個包含網站頭條的模塊,就會出現用戶的My Netscape頁面。

谷歌

這個“指定格式”的文件就是RSS文件。但在My Netscape Network的聲明中,Netscape把RSS定義為“RDF Site Summary(RDF站點摘要)”。其實這個定義不夠精準,因為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是一種描述指定資源的特定屬性的語法。

其實,1999年W3C也打算起草RDF標準。儘管RSS理論上應該基於RDF,但Netscape給的RSS參考文檔根本沒有使用任何RDF標籤。在Netscape RSS規範文檔裡,其作者Dan Libby提到,在MNN版本里Netscape特意限制了RSS的複雜度。這個規範的版本號定為0.90,意味著後續版本會與W3C標準更加一致。

最初的RSS標準是由Libby和Netscape同事Eckart Walther和Ramanathan Guha開發的。 Guha的郵件裡曾提到,Guha和Walther開發的思路大部分來自於Libby的早期想法;在AOL收購Netscape後,他們兩人離職,Libby承擔了主要的更新工作。 Guha為RDF的發展做了很多貢獻,他和Walther打算把RDF應用到RSS中。後來Libby在郵件裡提到RDF版本的RSS最終被刪減了,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時間限制,第二是RDF對於普通用戶太過複雜。

在Netscape陷入“門戶大戰”努力爭取瀏覽量的時候,“網絡博客”悄然流行起來。 UserLand軟件公司的CEO,維納(Winer),發明了最早的內容管理系統,讓不懂技術的普通人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博客。維納的博客Scripting News是互聯網上最古老的博客之一。在Netscape發布My Netscape Network的一年多之前,也就是199年12月15號,維納就宣布其博客產品將會同時支持XML和HTML格式。

維納的XML格式被稱為“腳本新聞格式”。有人認為它類似於微軟的頻道定義格式,但沒有書面證據。跟Netscape的RSS一樣,維納定義了文本的結構,方便其他程序讀取和調用。當Netscape發布RSS 0.90版本時,UserLand宣布支持兩種格式。但維納認為Netscape的版本“令人惋惜的不完備”和“缺失了作者和讀者最需要的核心部分”。它只能引用一系列鏈接,而“腳本新聞格式”能包含更多內容:包含更多段落,每個都段落都可以有很多鏈接。

1999年6月,在Netscape發布My Netscape Network兩個月之後,維納也發布了“腳本新聞格式”的新版本——ScriptingNews 2.0b1。維納加速繼續推廣自己的標準,用戶也沒有認識到RSS 0.90巨大缺陷。維納的版本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可以兼容RSS。但兩個標準存在一個巨大的差異:維納稱為“胖”格式可以包含整個文章,而不只是一些鏈接。

7月,Netscape要發布RSS 0.91,面臨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更新文本規範。 RSS不再代表“RDF Site Summary”,而是“Rich Site Summary”。 RDF元素全部被刪掉了。很多腳本新聞標籤也被合併了。在這個文本規範裡,Libby解釋說:

RDF引用已從標準裡刪除。包含RDF的的RSS,是為網站摘要提供元數據格式。刪除有兩個重要的考慮。首先,數據方需要提供聚合數據格式,而不是元數據格式,RDF的文件必須非常精確才能達到標準。但這樣會造成閱讀困難,很難人工直接開發RDF文件。第二,沒有工具可以生成RDF文件。基於以上兩點,我們決定採用標準XML方法。

維納對RSS 0.91非常滿意,宣稱“比我想像中還要好”,把它當做ScriptingNews 2.0b1格式的替代品。一度大家都認為,RSS很快會有統一的官方版本。

大分裂

1年後,大家發現RSS 0.91有很多不足。人們想用RSS做的很多事情,0.91版本都無法做到,其中有很多多餘的限制,比如每個頻道最多只能包含15個鏈接。

此時,RSS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 Netscape已經對RSS 0.91沒什麼興趣了,其他大部分企業則都在用維納的標準,比如O’Reilly Net公司的RSS聚合器Meerkat,新聞聚合網站Moreover.com等。各個利益方的代表通過郵件交流如何改進0.91標準,但一直沒有形成共識。

對命名空間的分歧,是對RSS本質的分歧

一個叫做Syndication的郵件集合,記錄了關於RSS標準討論的所有郵件,現在仍然可以訪問。今天來看仍然是寶貴的歷史,記錄了這些深刻的分歧最終如何撕裂整個RSS社區。

分裂的一方代表是維納。他很想改善RSS,但是通過一種相對保守的方式迭代。 2000年6月,維納發布了0.91版本,但其實與Netscape的版本差異不大。維納在博客中說,由於Netscape不再維護更新,0.91作為一個起點,展示了RSS在實際場景如何使用。

同時,他還認為,簡單易用的RSS,已經足夠成功;在Syndication郵件裡面提到的複雜的新功能,並不會為內容分發提供一點價值。他尤其反對加入命名空間(namespace),也拒絕恢復已刪除的RDF形式(命名空間允許程序員自定義RSS的子格式,這意味新增功能需要所有人一致同意。但命名空間也會讓RSS讀和寫更困難)。在Syndication郵件組裡,維納提到這幾個改動非常重要,可能會由此引發標準的分裂:

我們還在思考如何推進RSS的發展。我當然也想在RSS2裡使用類似ICE的內容,發布和訂閱功能優先級也很高,但一切的前提都是簡單。我也想要更多的擴展空間,但絕對不會再去用“namespaces”,“schema”或重複RDF的老路。我理解可能仍然有人需要保留這些功能,所以可能會有一個新的分叉版本。我對分叉版本有很多的想法,時機成熟後會公佈給大家。

反對維納的另一方主要是3個人,O’Reilly公司的多恩(Rael Dornfest),搜索領域創業公司Calab的CEO戴維斯(Ian Davis)和14歲的斯沃茨(Aaron Swartz)。斯沃茨就是我們熟悉的Reddit的聯合創始人,著名的黑客主義者。在一封戴維斯給我的郵件裡說到,2000年時,斯沃茨的父親就經常陪他一起參加技術會議。

這3個人都認為RSS需要命名空間功能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另外幾封郵件裡,戴維斯建議建設一個基於命名空間的模塊,可以讓RSS更加可擴展且不至於太複雜。支持命名空間的陣營認為:RSS很快將不僅用於同步博客,還會有很多其他使用場景。在不增加複雜度的前提下,命名空間是唯一的方案。

關於命名空間的爭議只是表象,爭議的核心是“RSS到底應該用來幹嘛”。維納最開始做他的標準是為了同步自己的博客。而Netscape發布RSS標準,是為了在門戶網站裡構建微縮網站。有些人認為Netscape的初衷應該被尊重。在給Syndication的郵件裡,戴維斯提到,RSS最初是為了構建“迷你站點地圖”,但是過去一年有了很多新需求,RSS現在應該擴展支持更多信息類型,而不僅是簡單的新聞標題。

這擴大了Netscape對於RSS的規劃,Libby在給我的郵件裡提到,關於RSS的發展的爭論集中在:“構建全球語義網”VS“讓人們更容易出版自己的作品”。

維納在回复戴維斯郵件裡提到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邏輯:Scripting News是第一個RSS網絡,而且目的與Netscape完全不同。社區對於RSS發明者及其目標產生了分歧,分裂在所難免。

版本分裂發生在多恩宣布提出RSS 1.0規範並組建了RSS-DEV工作組之後(工作組包含戴維斯, Swartz等人,但沒有維納)。在這個1.0版本里,RSS再次被定義為”RDF站點摘要”,RDF元素再次被添加進來。考慮到歷史上維納對RSS傳播做的貢獻,1.0版本並沒有把維納的名字刪掉。但1.0版本也提到RSS不會按照維納規劃的路徑發展。單純給RSS增加一些元素,卻不考慮可擴展性,RSS會失去很多應用場景。 1.0版本也基於XML命名空間定義模塊系統。

RSS-DEV擅自取名“RSS 1.0”,維納對此感到憤怒。在另外一封郵件裡,他提到:他有一個巨大的工作成果被盜用了,大概指的就是O’Reilly公司和其組建的RSS-DEV工作組。

郵件組的其他人也認為,RSS-DEV工作組在取得社區同意之前,不應該使用RSS這個名字。但工作組仍然堅持使用。工作組的成員Dan Brickley辯解道,RSS1.0 是基於RSS最早的願景,可以追溯到MCR(RDF的前身)和CDF等。他還認為,RDF本來就是RSS的一部分,1.0版本對RSS的貢獻遠比維納更大,也更配得上RSS這個名字。

RSS-DEV工作組12月發布了最終版本。幾乎同時,維納發布了自己對RSS 0.91的升級——RSS 0.92,升級版本的幾個改動很快被各個播客採用。於此,RSS正式分裂。

如果RSS-DEV工作組認真邀請維納加入,這次分裂或許可以避免。維納顯然很重要,工作組也承認他是Syndication的主要作者,為普及RSS做了重要貢獻。但戴維斯的郵件裡也提到,維納想要控制RSS,想要把RSS變成私人財產,所以不願意跟我們一起工作。維納拒絕了工作組的邀請。 O’Reilly的CEO Tim O’Reilly在2000年9月,UserLand公司的討論會上解釋:

大家聚在一起討論RSS的演化路線,維納也在場。當在場人員的意見轉向他不支持的方向,維納退出了,稱O’Reilly想通過討論取代他的位置,儘管O’Reilly的多恩只是十幾個作者中的一個,而且多恩經歷了RSS的全部發展史。

維納書面回復了Tim O’Reilly:

會議的兩週前,我剛見過Dale,他一點都沒提到RSS 1.0。在發布前,我周五與多恩通電話,也沒有任何消息。我第一次聽說RSS1.0 ,就是在官方公告裡。

我來問一個不客氣的問題,如果“RSS 1.0”是密謀出來的,沒有任何投票和討論,沒有讓委員會一起來決策,你會怎麼做?

UserLand為開發和普及RSS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你們一腳踢開,佔用了這個名字。這非常過分。如果我想繼續開發下去,卻要用一個新名字。 Tim你告訴我,這一切為什麼會發生,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沒有在歷史郵件裡發現任何關於使用RSS 1.0名稱的討論。維納郵件裡說:他也沒有試圖控制RSS,而只是想在產品裡使用而已。

很多開發者厭倦了社區無休止的爭論,決定開發一個新的版本,在2013年,分叉又一次發生了。開發者開發了一個新版本Atom——取消了RDF但嵌入了XML命名空間。 Atom作為最終版本,提交給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負責建設和推廣互聯網標準的組織)。

在此之後,市面上有3個不同的RSS版本:維納的0.92(2002年更新為RSS 2.0並更名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DEV工作組的RSS 1.0和Atom。今天仍然活躍的是RSS 2.0和Atom。

衰退

不同的RSS標準確實妨礙RSS的推廣,但是並不妨礙RSS在2000年代的流行。 2004年,紐約時報開始使用RSS提供頭條新聞,開始向普通用戶普及RSS和使用方法。後來擁有上百萬用戶的Google Reader也在2005年發布。到2013年,RSS已經足夠流行,紐約時報甚至在斯沃茨的訃告中宣稱:RSS“無處不在”。在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註冊facebook之前,RSS是很多人與互聯網新聞鏈接的唯一紐帶。

紐約時報在2013年1月發布了斯沃茨的訃告。此時RSS已經到了一個拐點,逐漸變成了大家不熟悉的產品。 Google Reader在2013年7月關閉,表面原因是用戶數多年持續下降。很多網評也宣稱RSS已死。但在Google Reader關閉前,使用RSS的用戶就已經越來越少。 2009年5月,Steve Gillmor在TechCrunch上寫到:“是時候徹底關閉RSS,轉向Twitter了。RSS已經不能更差了。”他指出,twitter是一個更好的信息訂閱工具,因為Twitter除了提供文章,還可以提供不同人的觀點。

今天,RSS還沒死,但遠遠不如之前流行了。許多人試圖解釋RSS的現狀,最有說服力的解釋來自Gillmor在2009年提出的:社交網絡取代了RSS,給用戶提供了更新的資訊,也給運營社交網絡的企業帶來收益。就像Google關閉了Google Reader是為了推廣Google+。因為Google確實可以從Google+裡獲得收益,而在Google Reader無法盈利。 2013年,Instapaper的創始人Marco Arment在播客上寫道:

關閉Google Reader看起來很偶然,其實是Facebook和Google在互聯網的戰爭裡的最新犧牲品。看起來Google Reader仍然有大量的用戶在使用,但實際與Google+戰略是衝突的:Google需要人們使用Google+閱讀和分享,這樣才能與Facebook爭奪用戶的時間、廣告數據、廣告收入、增長和其他。

由此可以看出,用戶和科技公司都認為到社交網絡比RSS更高效。

另一個關於RSS消亡的理論也很有意思。一直想把RSS推薦給用戶的紐約時報,在2016年卻抱怨:RSS對普通用戶不夠友好,使用起來太過極客了。 2004年,在RSS圖標更新之前,紐約時報一直使用橙色的框體鏈接到RSS數據源,點擊後進入一個全屏幕都是XML鏈接的網頁,讓普通用戶望而生畏。這篇精彩的推文點出了RSS消亡的本質:

谷歌

普通用戶並不覺得RSS好用,因為RSS不是面向普通用戶設計的,有太多技術的門檻。一旦有更好的產品,用戶就會放棄RSS。

如果高效迭代,RSS也許能更好用,或許RSS可以把訂閱相同頻道的人聯繫起來,共享彼此的想法;或許,瀏覽器的適配可以得到改善,用戶體驗更好。但當RSS社區成員在努力創建共識的時候,Facebook這種大公司卻在快速升級產品,不斷打破常規。當社區還在統一意見的時候,完善產品的努力卻白白浪費在重複的工作上。

戴維斯告訴我,如果社區能相互妥協達快速形成共識,那麼Atom就不會存在,那些用來爭吵的時間就可以用來改善產品。所以,當我們問自己,為什麼RSS衰落的時候,第一個答案是社交網絡取代了RSS;但深入問下去,為什麼社交網絡能取代RSS?答案或許是,RSS開發者面臨的困難比開發Facebook還大。正如多恩寫給委員會的信裡提到的:“現在政治問題遠比連續開發迭代嚴重的多”。

所以我們仍然淹沒在信息孤島。即使這樣,魏巴赫在1999年預言的聚合網絡已經實現,只不過不是最初設想的方式。畢竟,《洋蔥新聞》是通過Facebook和Twitter這類聚合網絡傳播的,《宋飛正傳》也是如此。

我諮詢了魏巴赫的意見,他也贊同我的觀點。他認為RSS是一個失敗的技術,因為它沒有整合博客世界、內容世界或不同資源。但社交網絡的革命性也在於聚合不同內容和資源的能力,這其實也是RSS和聚合網絡的最初設想。

很不幸,現代網絡上聚合信息只存在於非常少數的幾家網站,意味著沒有人能夠像魏巴赫想像的那樣,管理自己的在線信息觸達。一個原因是,RSS沒有給科技公司控制訪問和售賣廣告的機會,所以科技公司不會支持RSS。

更通俗的一個原因是,一個中心化公司的統一標準,比需要社區投票形成共識的標準簡單許多。共識是難以建立而且浪費時間的,如果沒有統一標準,開發者就會提出多個競爭標準。如果說這篇文章提供了什麼經驗,那就是:想要更好更開放的網絡,這個世界就需要更好的合作。

原文作者:Sinclair

原文標題:《RSS的興衰

原文編譯:姚昌林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