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illon 效應與Nakamoto 效應


840_aHR0cHM6Ly9zMy5jb2ludGVsZWdyYXBoLmNvbS9zdG9yYWdlL3VwbG9hZHMvdmlldy82YmNhODU4MjdlMmM4ZjViMDQ2YjlmYjYwM2RhZTkxMC5qcGc=.jpg.webp

比特幣向世界介紹了Cantillon 效應2.0,通常被稱為Nakamoto 效應。那些生活更接近真相的人可以在比特幣世界中獲得價值創造收益,而不是因特權、地位或地理而獲得獎勵。

如今,我們為什麼需要比特幣(BTC)的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大多數人的反應讓他們搖頭並宣布它要么是龐氏騙局,要么是犯罪分子的錢。這一結論未能描述比特幣如何有可能解決困擾我們當前貨幣體系的系統性不平等和腐敗問題。

為比特幣網絡安全做出貢獻的礦工會根據他們提供的保護程度獲得新的比特幣和費用,這被稱為中本效應。相比之下,Cantillon 效應是一種長期被遺忘的關於金錢分配如何影響個人財富的經典理論,它是我們當前社會的不公正現象之一。

我們的現代貨幣體系建立在主要通過銀行發行的附息債務產生貨幣的基礎上,將財富從中層轉移到上層,導致貨幣體係不穩定和“未來無關緊要”的社會。 “

從1970 年到2010 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了425 起系統性銀行、貨幣和債務危機,平均每年10 起。壟斷國家貨幣是一個脆弱且不平等的體系,而擁有多種貨幣的國家在歷史上經歷了更大的穩定性和平等性。

許多關於國家控制貨幣的問題的答案可以在加密貨幣中找到,這是一種新型的非國家貨幣。在2007 年金融危機之後–08,其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比特幣出現了,該系統於2009 年1 月上線。

本文解釋了Nakamoto 和Cantillon 效應,以及比特幣是否是Cantillon 效應的解毒劑。

請閱讀我們的指南:誰是中本聰:比特幣的創造者,了解更多關於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創始人的信息。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OINTELEGRAPH。版權歸作者Onkar Singh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