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雄心勃勃的穩定幣項目Diem 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終結的?

摘要:​Facebook股價週三在盤後交易中暴跌逾20%,第四季度的收益低於預期,該公司表示,第一季度面臨許多挑戰。

Facebook股價週三在盤後交易中暴跌逾20%,第四季度的收益低於預期,該公司表示,第一季度面臨許多挑戰。與上一季度相比,Facebook 上的每日活躍用戶(DAU) 在第四季度略有下降,這是有記錄以來DAU首次出現季度下降。

1 月31 日,前身為Facebook 的Meta 宣布退出其穩定幣項目Diem(原名Libra)。與Diem 支付網絡運營相關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資產將被出售給Silvergate Capital Corporation,這意味著馬克·扎克伯格及其公司雄心勃勃的穩定幣項目的終結。這也標誌著2019 年公佈的一項開創性計劃的結束,該計劃承諾為Facebook 的20 億用戶群帶來法定貨幣的全球替代方案。以下是該計劃從最初宣佈到終結的過程。

1.jpeg

第一階段:白皮書

2019年6月18日,該公司發布了名為“Libra”的未來全球穩定幣白皮書。預期資產在運營方面將由其自己的區塊鏈支持,在財務層面上將得到各種資產(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政府證券)的儲備支持。

從一開始,Libra 並沒有試圖偽裝成一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它的治理機制被設計成一個聯盟(“Libra 協會”),其中包括Mastercard、PayPal、Visa、Stripe、eBay、 Coinbase、Andreessen Horowitz、Uber等大牌公司。 Facebook 本身“預計將保持領導地位”。這家社交媒體巨頭還計劃通過運營錢包Calibra 來保持其影響力。

該項目最初的定位不是作為一種投機資產,而是作為一種服務支付工具。新代幣的鑄造與協會成員中“授權經銷商”的收購過程有關。

初始反饋

這份白皮書收到了來自加密社區褒貶不一的反饋。一些行業領袖譴責Facebook 的項目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做出的妥協。例如,比特幣倡導者Andreas Antonopoulos 否認Libra 的加密貨幣地位,理由是它缺乏任何加密貨幣的基本特徵,例如公開、中立、抗審查和無國界。

然而,其他人更傾向於不關注實際項目的設計,而是關注Libra 對全球加密貨幣採用的潛在影響。 Tron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孫宇晨當時表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公司開始認識到加密貨幣的前景,並看到了它改變全球消費者和企業互動方式的潛力。”

但也許Libra 項目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有可能避開現有的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不是憑藉其技術或設計優勢,而是僅僅因為從第一天起就有超過20億用戶的網絡效應。

正如數字經濟專家、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Ross Buckley在他的論文中警告的那樣,“Libra或許是極有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小到不想管’變成’大到不能倒’的終極例子…這是另一種貨幣。”Buckley肯定不是唯一一個擔心的人,Libra的內在力量顯而易見,它注定會從監管機構那裡得到巨大的壓力。

第二階段:監管阻力

美國參議院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讓Libra 的聯合創始人David Marcus在一次特別聽證會上作證,這位Facebook 高管在聽證會上受到了激烈的盤問。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參議員Sherrod Brown,還有他的宿敵參議員Pat Toomey,他們用尖銳的問題轟炸了Marcus(儘管Toomey 也呼籲不要“把嬰兒勒死在嬰兒床裡”)。即使是當時的總統特朗普也注意到了Facebook私人貨幣的消息,他以他標誌性的表達方式做出了回應:

“如果Facebook 和其他公司想成為一家銀行,他們必須尋求新的銀行章程,並像其他國家和國際銀行一樣,受到所有銀行法規的約束。”

這種抵制並不僅限於美國。 2019年9月,法國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宣布,法國和整個歐洲都不會容忍Facebook的新項目,因為“各國的貨幣主權岌岌可危”。幾週後,英國央行發出警告稱,Libra要想在英國合法化,就必須滿足傳統銀行合規的所有必要標準。

緊隨其後的是Libra協會一些創始成員的第一波退出浪潮。隨著PayPal、Visa、Mastercard、eBay 和Mercado Pago 等公司退出該項目,其形象受到了巨大打擊。

但當時,Facebook 發言人淡化了這些事件的重要性。 Marcus在推特上寫道,“當然,這在短期內不是什麼好消息,但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種解放。如此巨大的變化是艱難的。當壓力越來越大時,你知道你正在做一些事情。”

到2019 年10 月,五個歐洲國家——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成立了一個非官方的工作組,以阻止Libra 在歐洲的推出。當荷蘭最大銀行的首席執行官Ralph Hamers公開評論可能削減與Facebook 的任何業務時,壓力上升到了一定程度。

第三階段:無濟於事的品牌重塑

Facebook在2020年4月以“Libra 2.0”的形式回應了這一壓力。更新後的白皮書介紹了四項關鍵變化,“以解決監管方面的擔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從單一貨幣轉向一系列穩定幣,每種穩定幣都有單一國家貨幣(如美元、歐元和英鎊)支持。

正如布魯金斯學會的Brieanna Nicker當時所寫的那樣,“這也可以被視為Facebook 野心的縮減,因為這項提議現在更像是一個擁有不同技術支柱的PayPal,而不是主權貨幣的競爭對手。”其他聲明的變化包括增強的合規框架,以及在五年內從許可區塊鏈到無許可區塊鏈的過渡。

2020 年12 月1 日,Facebook 以品牌變更來補充技術調整:Libra 更名為Diem,Calibra 更名為Novi。根據該公司的聲明,這一過渡應該標誌著“項目的新一天”。在更名的一周前,一項推出首個美元支持的穩定幣計劃被披露。

當時,該項目仍遭到G7官方的反對。時任財政部長的德國現任聯邦總理Olaf Scholz稱Diem為“披著羊皮的狼”,並表示更名並沒有讓監管機構信服。

進一步退後

2021 年並沒有給Diem 帶來好消息。由於期待已久的啟動再次被推遲(到那時,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仍未授予總部位於瑞士的Diem 協會支付許可證),2 月23 日,歐洲央行要求歐盟立法者擁有否決權,可以在必要時單方面阻止任何私人穩定幣項目。

2021 年9 月,《華盛頓郵報》報導了Facebook 最高管理層正在嘗試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某種妥協。但顯然,談判陷入僵局,因為Marcus聲稱Diem“已經解決了所有合理的擔憂”,這引起了立法者的公開反對。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 反駁稱,品牌重塑與解決重大隱私、國家安全、消費者保護和貨幣政策問題無關。同一委員會的共和黨最高成員、眾議員Warren Davidson諷刺地模仿了Marcus的博客文章:

“我不確定Facebook 和Diem 協會如何解決’所有合法問題’,因為監管不確定性滲透到加密領域的許多方面。”

當Facebook 與Binance 合作,最終推出了Novi 數字錢包的試點版本時,最後一絲希望燃起了,這是計劃中的Diem 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沒過幾個小時,五名參議員就給扎克伯格寫了一封聯名信,明確要求“立即停止”該項目。 Diem Association 做出了一種諷刺的回應,試圖與Facebook 保持距離。

12 月1 日,Novi 的正式負責人、Diem 項目的代言人Marcus 宣布辭職。自2014 年以來一直在Facebook 工作的Marcus沒有詳細說明他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離開的還有Diem 的聯合創始人Morgan Beller 和Kevin Weil。隨著Marcus的離開,很難期待即將到來的2022年會有什麼好消息。

Diem 就這樣結束了嗎?

在Facebook 與Diem 分道揚鑣的消息傳出後,Buckley表示他早在2019 年就預見到了監管機構對該項目的反應,他堅信這確實是穩定幣計劃的終結:“如果它能存活下來,我真的會感到驚訝。這是一個旨在從Facebook 的規模和影響力中受益的項目,現在已經是一個傷痕累累的產品。”

Buckley認為,該公司當時誇大了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的地位。它沒有受到全球廣泛監管機構的歡迎,因為擁有20 億用戶群的數字貨幣顯然遠遠超出了社交媒體業務的範圍:

“Facebook 對此採取了典型的科技公司做法,即向前衝,然後尋求寬恕,而不是事先尋求許可。這可能適用於電信業,但金融監管機構希望得到尊重,政府在其貨幣主權方面也是如此。這種強烈的抵制部分原因是金融監管機構和政府最初是從媒體那裡了解到這一點的,而不是直接和提前從Facebook 那裡得知。”

Facebook 的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數字貨幣項目立即得到大規模採用,這一計劃立即引發了監管機構的一致抵制。這意味著,如果任何其他數字貨幣達到Diem 的採用潛力,我們可能會得到同樣嚴厲和直接的回應。正如Buckley所說,“鑄造國家貨幣的能力是主權能力的核心要素,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希望Diem 的例子能夠提醒人們不要低估監管談判的重要性。

作者:David Attlee

編譯及整理:0x新聞Amy Liu

了解更多資訊歡迎加入:

0x新聞Discord 社群:https://discord.gg/QSvv7MZ2tz

0x新聞TG: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本文來自0x新聞,文章鏈接:https://www.0xcj.com/articles/2200070 轉載需註明出處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