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1的新以太坊,更好的以太坊?

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

作者| 酷連科技高級研究員尹岳

以太坊作為區塊鏈基礎設施地位看起來已不可動搖,但也面臨著費用高、效率低、偏離去中心化初衷等問題。平台上既得利益群體的形成和固化也逐漸讓革新變得困難。一批以太坊社區成員發起新的改進項目CUN,繼承和改造以太坊,在兼容性、性能、去中心化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在加密行業中他們的支持者正在快速增加。

比特幣(Bitcoin)已成為圖騰,以太坊(Ethereum)是當下改變互聯網運行模式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但以太坊也會被改變。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2008年發明比特幣的時候,區塊鏈只是為了保證比特幣系統穩定運行的技術手段。 Vitalik Buterin 2013年創造以太坊,區塊鏈才真正獨立於比特幣,成為改變互聯網運行模式的下一代網絡技術。

區別於比特幣更多突出貨幣屬性,以太坊開始發展為新的數字網絡,可以通過智能合約部署一系列應用和交易的區塊鍊網絡系統。

但是,以太坊取得成功的同時,種種缺陷也開始暴露:費用高、效率低、偏離去中心化初衷等等。競爭者們開始出現,整體可以歸類為“替代”和“繼承和改良”兩種路線。

1 以太坊的崛起

比特幣誕生後,競爭幣(AltCoin,Bitcoin alternative)大量湧現。它們通過修改甚至是直接套用開源的比特幣源代碼,使用比特幣同樣的區塊鏈技術,創建了自己獨立的虛擬貨幣系統。

絕大多數競爭幣只是對比特幣的簡單模仿,被稱之為山寨幣。而以太坊通過構建了圖靈完備的以太坊虛擬機,使得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Dapp)能夠在此區塊鍊網絡中構建和運行,因而在眾多競爭幣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二代區塊鏈”的代表。

以太坊的幾次爆炸式發展,都是智能合約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幣發行)是區塊鏈項目籌資的主要方式,以太坊本身就是於2014年7月以ICO方式籌措超過1800萬美元,用於項目的開發和部署。然而,以太坊上線後,就成為ICO 的主要平台。其ERC-20標準使得Token發行非常簡單,2017年,大量區塊鏈項目運用ERC-20標準發行Token籌集資金,掀起巨大泡沫的同時,也是以太坊的智能合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很多人的理想模式,而區塊鏈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用問題,使DAO成為可能。目前,在以太坊生態中存在著大量的DAO組織,他們根據不同的理念和約定,組成不同的群體,豐富著以太坊的生態。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一直都被認為是區塊鏈最有可能落地的領域,以太坊的智能合約能夠化身為自動執行的金融合同,託管資金,並根據約定的條件和特定事件自動轉移資金。目前,DeFi是以太坊上最廣泛的應用種類之一。

加密貓等收藏類代幣曾經短暫輝煌,而到了2021年,應用以太坊ERC-721標準的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質化代幣)成為最熱的項目,甚至破圈流行,並帶動了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的爆發。

2 和以太坊競爭的公鏈生態

與比特幣類似,以太坊成為最大的區塊鏈操作平台後,競爭者也開始出現,並且主要延續了“替代”“改良”兩種路線。

一種路線是“以太坊的替代者”路線。例如波卡(Polkadot)、Solana、Dfinity,試圖建立新的共識機制,甚至有項目建立新的編程語言,解決吞吐量和效率,以及去中心化、跨鍊等問題。

波卡主要是解決跨鏈問題:不同的區塊鏈,數據信息是不能互通的,為了打破這種數據孤立的狀態,波卡試圖打造一種網絡協議,讓所有接入此架構的區塊鏈都能更好地完成互相之間的信息交互。其中,平行鍊主要負責數據的運算和交易信息的處理。通過多條平行鏈,就可以完成區塊鏈的橫向擴展,也就是解決區塊鏈的性能問題。

轉接橋本質上也是一種特殊的平行鏈,只不過它的職責還包括鏈接其他不同結構的區塊鏈。中繼鍊是波卡(Polkadot)的一個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驗證各個平行鏈給出來的區塊,並給出最終確定性的證明。波卡在擴展性和費用上目前相對以太坊有一定的優勢,但其基礎的構建邏輯還是在以太坊的範疇之內。

Solana的目標是成為高性能公鏈:最大的特點是主網採用的PoH(Proof of History、工作歷史證明)機制,即允許每個節點生成本地的時間戳,無需等待整個區塊鍊網絡來同步更新數據及數據狀態,從而提高了整體效率。

PoH加上基站拜占庭容錯(Tower BFT)、渦輪機(區塊傳播協議)、海灣流(無內存交易轉發協議)、海平面(並行智能合約)、管道(驗證交易)、雲散(水平擴展賬戶數據庫)、檔案(分佈式賬本存儲)多項創新,令Solana成為以太坊的強勁對手。

3 “以太系”的形成

“以太坊的替代者”確實有很多優點,但也有競爭者採用“模仿或改變以太坊”方案而崛起。

BSC(幣安智能鏈)採用PoSA(Proof of Stake Authority)共識算法,結合了委託權益證明(DPoS)和權威證明(PoA)機制的功能,建立在21個驗證節點的網絡上,秒級出塊時間能夠為DeFi協議建立高速的基礎設施。 BSC中的智能(smart)一詞則體現在智能合約相關的功能上:BSC支持智能合約編寫功能,兼容現有的以太坊虛擬機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及其生態系統下的所有應用和工具,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實現以太坊DApp的遷移和部署。

得益於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所提供的資金、用戶等資源的扶持,BSC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和亟待擴展用戶群的項目方。

2018年,Polygon團隊開始在以太坊上創建Layer2解決方案,其目標是降低以太坊的成本以及滿足可擴展性的需求。和傳統的Layer2解決方案不同,Polygon將不同的擴容方案結合在一起,如zkRollups、Optimistic Rollups、Validium等,實現一站式Layer2聚合。通過提供簡單易用的Polygon SDK開發工具,極大地降低了開發門檻。

2020年5月Polygon推出了Matic,它包含兩個組件:一組是PoS側鏈變體,稱之為“提交鏈”(commit chain),可以支持智能合約開發,另一組是基於Plasma的入口匝道,用於路由以太坊到Matic側鏈交易。 Polygon PoS鏈介於側鍊和純粹的二層擴展解決方案之間,它繼承了主鏈的安全性,將批量交易打包在一起,並在將數據返回到主鏈之前對它們進行批量確認。

目前Polygon匯集了DeFi、NFT、錢包、預言機、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等應用和基礎設施,其中包括DeFi借貸協議大戶Aave、去中心化交易所SushiSwap、自動做市服務商Curve、鏈上聚合交易所1inch等;NFT項目包含全球最大的NFT數字藝術品交易所Opensea、NFT虛擬遊戲Decentraland;預言機包括預言機龍頭項目Chainlink、AP13等;數字錢包則囊括了MetaMask、麥子錢包和Fortmatic等應用。

Layer2的問題在哪裡

Polygon等項目相對解決了以太坊的低效和高成本的問題。它們選擇的是Layer2擴容方案:大部分交易都放在以太坊鏈下的Layer2協議裡,通過打包匯總交易提交到以太坊網絡。以太坊Layer2方案依賴於以太坊的主網安全性,實際上進一步加強了用戶對以太坊的依賴。更重要的是,除了使用量劇增造成的“擁堵”和費用高,以太坊還像web2.0時代的主流平台一樣,正憑藉其生態優勢逐漸“寡頭化”形成壟斷地位,而這背離了區塊鏈去中心化和社區參與的初衷。

更依賴以太坊的Layer2方案不應是加密世界的最佳選擇,Layer2在加強以太坊的“壟斷性”,而並沒有改變以太坊本身的缺陷。新的網絡應更快、更安全、更低成本、更注重隱私,及易於迎接加密市場的新機會,如NFT和元宇宙。最重要的是:這個網絡應屬於加密社區。

目前,持有改變以太坊觀點的部分人們提出以下的主張:

  1. 通過繼承以太坊,解決與以太坊、以太體係等不同區塊鏈之間兼容問題。通過跨鏈橋解決資產跨鏈問題。
  2. 通過新的數學邏輯改進共識,提升網絡通信效率。
  3. 構建一個新的Layer1網絡而非Layer2網絡, 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降低對以太坊主網的依賴程度,繼而避免中心化。
  4. 通過繼承以太坊和盡量模塊化設計,解決生態遷移和網絡升級的問題。
  5. 沒有創始人、核心開發者,認為最終應通過DAO治理。

5 在Layer1層面改變以太坊

CUN是一條新的Layer1網絡。在共識機制方面,CUN選擇在第一階段(起源網)採用具有准入機制的PoA共識,在第二階段(好望角網)採用PoS+PoA的方式實現具有質押投票機制的准入共識,在第三階段(新一代網),共識網絡將向PoS+PBFT共識轉變。

網絡啟動初期,CUN起源網是具有主網Coin的Layer 1網絡,以PoA為准入機制,通過選舉多個信任節點參與啟動和維護網絡,形成節點集合,節點需抵押部分CUNP,區塊收集、打包、共識與驗證均由該集合中節點執行。

當起源網絡節點規模與社區所持CUNP積累到可進行質押投票選舉時,CUN將從起源網絡進入好望角網絡。好望角網絡是一個向新一代網絡演進的過渡網絡,以PoA+PoS為准入機制。

好望角網絡一個不同點是引入PoS機制,該階段以PoS機制加入的節點為社區節點。該階段將增加大量社區節點加入網絡,及通過質押激勵機制增加更多CUN生態長期參與者。通過結合PoA+PoS共識,在擴大去中心化同時,提升網絡的穩定性和高性能。

CUN的新一代網絡和以太坊一樣以PoS為准入機制,不過CUN提出在主鏈共識階段採用改進PBFT類算法實現拜占庭容錯,並且在此階段實現DAO治理。

“目前廣泛採用的PBFT共識協議的通信複雜度為O(n^2),而網絡發展後期節點數量會不斷增大,規模達到100以上後共識效率會成平方級下降。針對該問題,CUN將在過渡階段對BFT類共識進行改進以提升其擴展性、安全性與性能。”

根據這個公式,當節點數擴展到N=84時,PBFT通信次數將達到13944次,而三層PBFT通信次數為152次。目前,多層PBFT算法在1000個節點理論值上也能夠顯著提升主鏈共識效率,這個節點數量和Solana當前數量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CUN是目前以太技術路線追隨者中少有提出在主鏈共識層進行升級的網絡,相對於作為以太坊過渡方案的Layer2方案,是一種Layer1方案的演進。

CUN社區的理想色彩有一些比特幣時代的特徵,這些支持者中,有技術公司CTO、交易所從業者、大學教授、公益機構、行業組織、社會學者,但他們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或許是不願添加更多個人色彩。

目前,還無法對這個新興網絡未來發展作出確切判斷,因為有些時候成功並非完全由技術決定,但我們希望改革者成功。比特幣也告訴我們,互聯網應該屬於社區,而不是任何單一機構或個體。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鏈新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