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浪潮其實是一個自下而上由草根推動的運動,構建web3 產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不應該離開大眾。
2021 年7 月份,Paradigm 和Uniswap 團隊發表了一篇DEX 的數學論文TWAMM,通過在數學上將T 消元,讓算法自動執行一筆時間T 內的撮合訂單。算法發布當時,業內很興奮,認為是一種新的交易範式。 AnchorDAO 研究團隊也與Paradigm 的Dan 和Dave 討論TWAMM 的優化和實現問題,並且發布了一篇數學綜述 [1]。此後Paradigm 的研究員公佈了TWAMM 的實現版本 [2],但哪怕是Paradigm 構建的算法也沒有推向市場。那時帶來的一個思考是,對於一個新的DEX 產品,創新的算法和產品力是否是關鍵?其實TWAMM 無論對做市商、用戶、項目方,其理解和使用門檻都比較高,距離普通用戶非常遙遠,也與UNI 最早「人人都能成為做市商」的想法背道而馳。
web3 生於大眾,也應該服務於大眾。隨著DeFi 的成熟,DeFi 對大眾的門檻卻越來越高,離大眾也越來越遠。更加成熟的DeFi 在2021 年並未像所預料的那樣,再次爆發。反倒是更貼近玩家的gamefi、NFT、meme 等,帶起了這一輪牛市。
區塊鏈的底層邏輯,首先是普惠性,是一種基於代碼的公平性,大眾才是主角。 web3 浪潮其實是一個自下而上由草根推動的運動,構建web3 產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不應該離開大眾。
區塊鏈的技術本質之一在於生產關係的重塑與優化,而不是產品力驅動。所以web3 的核心從來不是技術、算法,更不是產品力,而是由Token 帶來的生產關係的變化、所有權的轉移,是一種迫切的人文關懷的使命。通過Token 機制,將價值和控制權下方給用戶和「Builder」,讓參與者一起構建一個「無需許可」「自由」「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世界。這也是為什麼web2 大廠,很難做出Uniswap/Axie/Opensea 這樣的產品。因為這些協議的背後並不是靠產品力,而是根植於web3 文化所驅動的產品,並且是在一輪又一輪的艱難之中堅守出來的產品。
當我們回答為什麼web2 的巨頭無法做出web3 的傑出產品時,我想「信仰」是最大的原因。這種「信仰」不是抽象的表達,它是通過時間沉澱下來的對web3 文化的自豪感、參與感、興奮感,是一種具體的感官表達。當給那些沒有銀行賬戶的同事和同行發放cryoto 酬勞時,這種自豪感是具體的,因為我們知道這可能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當給通宵完成task 的東南亞gamefi 用戶發放$5 空投時,這種與東南亞玩家的連接是具體的,因為我們知道這$5 可能是他們的生活支柱;當用crypto 去購買藝術家NFT 時,這種欣慰是具體的,因為我們知道這可能是受疫情影響的藝術家們唯一的收入來源。正是因為「信仰」帶來的使命感,使得我們這些holder 能在加密價格跌完90% 再跌90% 的時候,繼續堅持「build」。
新一代基建背景下的web3 產品力:自由、服務大眾
相比於web2 的基礎設施,web3 是一種全新的基建背景。如果說前者是電力和網絡,後者的基建則是全新生產關係下的數據和資金流動性:
在數據層面,區塊鏈的數據是開放、共享的。它不再是web2 那種有限的API 訪問,而是任何地方都能連接這些數據,這些數據甚至可以說是永恆的。在資金流動性層面,由DEX 構建的基建也非常成熟,所有場景都可以共享DEX 的流動性,幫助完成交易。同時隨著DEX 對資產定價權的擴大,這也使得更多做市資金被迫進入DEX 領域,加深流動性的網絡帶寬。
在這樣一種基建背景下,少數幾人便能完成一個項目(DeFi/NFT/MeMe) 的構建和Token 發行,將構建一個網絡的權力下放到大眾。
以web2 的證券交易平台為例,它需要考慮黑客風險、政策風險、用戶信任風險、流動性風險、技術風險包括撮合系統/運維/服務器等等,其門檻的限制使得交易平台只能由巨頭參與。但是如果構建一個聚合DEX,這些成本都不需要考慮,只需要專注於服務用戶,不斷優化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體驗。
所以web3 新基建帶來的一種全新的產品形態思考,它核心是對生產關係的思考。當我們講tokenomic 很重要的時候,其所表達的是一種生產關係的重塑:因為Token 構建了一個自營銷的網絡,躬身入局的Holder 自發的去傳播「產品」。當我們提到web3 的「共識為王」時,它是一種生產關係重塑後的web2 的「流量為王」,相比產品力驅動的流量,web3 更看重的是由共識自發驅動的流量。
DeFi 需要新的敘事點:構建場景金融
web3 必不可缺的一環是DeFi 產品,DeFi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服務大規模用戶的協議和平台了。在DeFi 背後的基建數據和流動性日趨成熟的現在,下一個趨勢是什麼?要如何才能服務於萬億美元的資產,並且讓DeFi 被上億的crypto 用戶接受和日常使用?
如果參照微信和淘寶給移動支付帶來的金融普惠, 那麼DeFi 下一個趨勢也應該是基於場景構建的金融服務。如何使DeFi 觸手可及,使得用戶在場景端便捷的使用到DeFi 是下一個趨勢更應該關注的目標。
在下一個階段的DeFi 產品,它的口號和使命應該盡可能簡單、易懂,正如MetaDEX 的使命:DeFi at your fingertip, the next genration of Web 3.
聚合平台是目前DeFi 的主要方向,比如zapper 和zerion,比如信息聚合平台dex.guru,但他們的日均PV 也才4-6 萬,而從這些平台轉化為交易的用戶,其轉化率分別為0.087%,0.076%,0.042%. [3]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sea 場景下的日均PV 接近3000 萬,其中第一次訪問metamask.io 的用戶佔比50% 左右。從數據上猜測,Opensea 接近50% 的用戶來自web2。
這兩者的量級差距之大,難以想像。他們之間的這種gap 是如何導致的?如果目前DeFi 產品的創新,是跟zerion/zapper/dexguru 做內捲式的競爭,或者與他們服務一樣的用戶群體,其意義何在?
一個類似的例子是Axie 上側鏈的katanna,其Axie 交易量在katanta 最高的時候一度超過Binance 的交易量。
不難看出:
· zapper/zerion/dex.guru 所服務的DeFi 群體是一個內捲的、體量非常小的場景,而且轉化率低。
· OpenSea 的廣大流量池,可以將DeFi 產品的服務用戶擴充幾個數量級。
· kanata 協議則說明DeFi 產品應該依托場景,而不是獨立做一個DeFi 平台。
Opensea 場景其實就好比web3 的淘寶,讓大量web2 用戶第一次使用錢包。相比於目前沒有方向的社交場景,下一趨勢比較明確的場景必然是遊戲。一方面遊戲的開放經濟系統可以通過web3 土壤讓這套體係有機會成為「永恆」且「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則是遊戲用戶比NFT 用戶,所覆蓋的用戶規模更大、更深遠,產生的價值也更高。相比起NFT 的收藏屬性,遊戲對於用戶而言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甚至許多用戶通過遊戲來來找尋生活的目的與意義。
MetaDEX: 讓DeFi 觸手可及
正是基於此,MetaDEX 的算法團隊試圖在便利店和沃爾瑪所揭示的生產關係中,去尋找DeFi 產品設計的理念與使命。 Binance、Uniswap、Pancakeswap 完善的基礎設施,好比一個沃爾瑪大超市,大平台,再做一個沃爾瑪類型的機會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卷。為了服務更廣大的用戶群體,產品應盡可能將DeFi 帶到場景端,在各個場景端可以讓用戶和開發者便捷的觸達到DeFi,通過7-11 的便利店方式去完成web3 的「金融普惠」使命。
Arche Network 在玩家頁面提供的swap 服務(powerd by MetaDEX)
目前提出的「DeFi as a service」概念,更多是基於自身平台所提供的DeFi 服務,這仍然是平台的內捲的邏輯。更重要的是將DeFi 作為一個SaaS 系統,去服務更多的web2 場景,就好比web2 時代的數字化對實體生意的賦能,要讓web3 時代的金融化對場景賦能。
當我們提到讓DeFi 觸手可及時,它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面向用戶的場景金融,將DeFi 基建帶到各個場景端,並且讓場景去匹配DeFi 功能,而不是去構建一個新的創新DeFi 平台。比如在web2 場景,集成信用卡相關的組件功能;在web3 交易網頁的場景,集成跨鏈功能。
在遊戲場景,MetaDEX 發布了一個小額交易算法框架 [4],致力於服務遊戲場景的小額交易,讓遊戲玩家在玩的過程,一鍵完成交易。同時用創新的AMM 提高做市商的資金利用率。
第二層是面向場景方的SDK 調用,web3 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公鏈的發展其離不開web3js 數據庫。同樣的,在推進場景金融的構建時,也需要不斷的沉澱組件的SDK 通用能力。使得第三方場景可以方便、自由的調用sdk,在不需要理解web3 的底層時,能一鍵調用DeFi 功能,為用戶服務。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