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多人心裡,現在的web 3.0相比較之前的僅一個概念,已經演變為要即將到來。但事實上,它不僅僅是即將到來,甚至已經在這裡了,而且增長得非常快。目前,Web3.0市場已經價值數万億,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翻十倍。雖然Web3.0是在2014年出現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能夠實現去中心化共識的新型…
在大多人心裡,現在的web 3.0相比較之前的僅一個概念,已經演變為要即將到來。但事實上,它不僅僅是即將到來,甚至已經在這裡了,而且增長得非常快。
目前,Web3.0市場已經價值數万億,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翻十倍。雖然Web3.0是在2014年出現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能夠實現去中心化共識的新型協議,但它現在已經開始描述公共區塊鏈、應用程序甚至是近年來設計理念的整個生態系統。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向大家解釋為什麼Web 3.0已經存在。
Web1.0非常簡單,但它是只讀的,只有少數人積極創建內容。絕大多數用戶只是使用靜態頁面和內容。大多數網站歸公司和機構所有。這些網站也只是傳統印刷媒體的再造。值得慶幸的是,Web2.0(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的發展比我們曾經的設想更加動態和令人興奮。
JavaScript和PHP等前端和後端技術的引入,使開發人員能夠對動態網站進行編程。用戶生成的內容和社交網絡創造了一個新的在線創作和協作時代。今天,我們可以在各種平台上閱讀、編寫、查看和上傳內容。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相互分享、聯繫和交流。然而,這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如今Web 2.0的大部分內容都由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控制,並且所有用戶活動都受到監控。
與其他偉大的深奧想法一樣,“什麼是Web3.0?”這個問題引出了一連串的答案,這些答案與表達它們的人一樣多變。
對於某些人來說,新的術語可能會讓人感到疏遠,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一些描述Web3.0的想法,並提供大量示例以在實踐中理解這些想法。
1.Web 1.0為只讀,Web 2.0為可讀寫,Web 3.0為可讀寫
很簡單,Web 1.0是只讀的,Web 2.0是可讀寫的,Web 3.0是可讀寫的。 Web的初始版本建立在TCP、IP、SMTP,當然還有HTTP等開源協議之上。協議是多台計算機同意相互通信的標準方式。這些基礎協議管理互聯網上的信息和消息流,如果您想使用它們的規則構建應用程序或服務,則無需為訪問付費。
Web 2.0描述了使用互聯網的免費和開源協議構建的下一個演變。然而,一個重要的轉變是,與Web 1.0網站的靜態只讀版本不同,個人可以向網絡添加內容。最初在Digg留言板上的支持變成了微博,現在有超過20億的Facebook個人資料。
另一個微妙的轉變也發生了。 Web 2.0公司沒有維護自己的服務器,而是支付了賬單。然而,作為交換,他們還創建了一堆用戶數據和行為,以構建一個對廣告商非常有價值的社交圖譜。在Web 2.0中,個人用戶就是產品。
Web 3.0的所有權意味著平台的建設者、運營者和用戶擁有他們使用的一部分。比特幣和以太坊是最早的例子:作為更新分佈式記賬和保持其他參與者誠實的回報,他們會獲得BTC或ETH的獎勵,以換取網絡安全。建立在以太坊和其他智能合約區塊鏈上的基於代幣的網絡甚至引入了新的所有權模型,這些模型不一定與合作或股東股權模型相同。例如,所有權可能以為服務提供的代幣的形式提供,例如為交易提供流動性,同樣的代幣也可以用於管理網絡的未來變化。
2. Web 3.0是去中心化網絡的新潮流名稱
當我們提到去中心化網絡時,我們還指的是去中心化貨幣和身份之外的堆棧的其餘部分。去中心化網絡的其他方面,例如去中心化存儲,正在成為持久存儲文件(如IPFS和Arweave)、去中心化存儲(Golem、W3BCloud等)和去中心化數據(圖形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Web 3.0是a16z和其他大型風險投資公司整個投資類別的流行語,這意味著它也是Twitter冗長話題、諷刺、嘲笑和混亂的主題。 Web 3.0成為公共互聯網話語中足夠大的一部分,讓小丑們為協議牧師而來只是時間問題。
3. Web 3.0是互聯網的身份層
早期互聯網協議中最大的遺漏之一是沒有公共和開源的身份層。此後,Facebook和Twitter等Web 2.0平台將該層壟斷為閉源應用程序。 Web 3.0的立場是,您應該在網上擁有自己的身份,並且只有在您決定時才公開該身份的一部分。在實踐中,以太坊上的身份是非常基本的。將其視為一個允許聲明與之關聯的容器。政府可以證明您的出生日期和地點,而無需了解有關您不同意的數字身份的任何其他信息。您的身份可能包括金融服務可以查詢的交易歷史,而無需知道您出生在哪裡。此外,您在社交網絡上開發的數字身份可以移植到其他網絡。
在今天的實踐中,我們擁有最接近Web 3.0中通用身份層的是以太坊名稱服務(ENS)。使用ENS,您可以購買一個唯一名稱(例如James back.eth)作為ERC-721不可替代代幣,然後讓它指向一個以太坊地址。 ENS創建了人類可讀的以太坊地址,但此後它已被用作空投NFT、與他人炫耀您的代幣或NFT收藏以及了解誰在為DAO治理投票的提案投票的便捷方式。發出“獲得”Web 3.0的信號具有不可否認的吸引力,這也許就是Paris Hilton、Shaq和其他名人在Twitter上使用.eth 用戶名的原因。然而,與早期的互聯網協議一樣,ENS沒有早期的投資者,而且協議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並且基於開放標準。
4. Web 3.0是對社交網絡不保護用戶數據安全並出售其利潤的一種反應
Facebook擁有您社交圖譜上的大部分數據。即使您退出服務,數據仍然與Meta的服務器相關聯。 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了當代術語Web 3.0的觀點,“Web 3.0,或者可以稱為’後斯諾登’的網絡,是對我們已經在使用的那些東西的重新想像,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式來進行各方之間的互動。我們認為是公開的信息,我們就會發布。我們假設對這些信息達成了共識,就會把它們放在一個共識分類帳上。” 2018年的劍橋分析醜聞顯示,一家試圖創建選民心理檔案並影響選舉的公司收集了8700萬人的個人信息。雖然這一發現成為頭條新聞,但也發生了重大數據洩露事件一直影響著數以百萬計的互聯網用戶,僅僅是因為我們委託公司存儲我們的數據,並且當我們轉移到不同的服務時不能撤銷權限。
還記得我們將MetaMask描述為加密同意管理器的時候嗎? Web 3.0應用程序設計的原則是個人將信息“推送”到可信來源,而不是應用程序從擁有您數據的來源中提取信息。例如,在Web 2.0世界中,當您“使用Google登錄”時,應用程序可能會提取您不同意的個人識別數據。您提供給網絡上不同應用程序的數據的不透明性是社交媒體網絡能夠創造如此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這些信息非常有價值,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立即放棄它簽署平台的服務條款。
Web 3.0可以被認為是對當今互聯網上用戶和平台之間的榨取關係的一種反應,在這種關係中,用戶總是可以選擇分享什麼以及保密什麼。
5. Web 3.0是讓藝術家和創作者擁有他們在一個平台上創作的作品以及這個平臺本身的方式
根據DappRadar的數據,似乎每個人都在2021年推出NFT,總交易量超過230億美元。對於許多數字藝術家來說,NFT代表了第一個全職支持他們的手藝的真正方式。由於NFT是一種通用代幣格式,您可以通過部署代碼或使用FT市場來創建一個NFT。與Web 2.0的社交網絡不同,您的代幣可以在一項服務上購買,在二級市場上出售,或用於其他遊戲和應用程序。換句話說,通過繼承以太坊的屬性,NFT是可移植和可互操作的價值表示。
一些最初的NFT市場很快意識到,他們的定位只是充當市場,但要在創造者、用戶和平臺本身之間建立更多的一致性。 2021年,SuperRare發布了RARE治理代幣並創建了SuperRare DAO,以表彰其最早的藝術家和收藏家,並鼓勵社區參與其藝術的策展,並解釋說,“我們將Spaces 視為社區驅動的未來藝術策展——一個由策展人、藝術家集體、畫廊和社區成員組成的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在SuperRare的共享品牌和技術下,加入藝術家並在拍賣上合作。”
以太坊上的其他應用程序現在正在使用代幣作為獎勵對網絡的貢獻並幫助管理決策的一種方式。甚至像Reddit這樣的Web 2.0社交網絡也在測試被稱為“社區積分”的代幣的使用,以便活躍的subreddit貢獻者可以“擁有”社交網絡的一部分。像Uniswap這樣的DeFi協議已經通過激勵流動性提供者為以太坊上幾乎所有資產的交易對提供資金來創造正和動態。
個人在他們在網絡上使用的許多服務中擁有集體利益的好處可能是對Web 2.0社交網絡的網絡效應的最大威脅。正如Scott Belsky所問的那樣,“如果這些企業的每個利益相關者都受到強烈的激勵來幫助建立、改進、營銷和光顧品牌,那會成為對抗大公司的競爭優勢嗎?”
7.Web 3.0是一種新的互聯網贊助模式
越來越模糊的“創作者經濟”是一個用來描述旨在幫助創作者以新方式獲利的互聯網空間的術語。 OnlyFans、Twitch和其他平台承諾平台用戶可以自由地直接從他們的粉絲那裡賺錢,而不是依賴廣告驅動、基於注意力的貨幣化模式。但是,與Web 3.0網絡不同,創建者可以隨意從網絡中啟動,並且不擁有他們共享的內容。
對於作家和記者而言,在過去一年中,通過Substack、Ghost和Lede等平台,直接從觀眾那裡獲得收入的吸引力得到了放大。然而,這些都不能讓作家通過所有權與他們的粉絲建立直接的關係。 Mirror,一個Web 3.0博客網絡,讓用戶將他們的作品作為NFT出售,並用“眾籌”重新定義作家和讚助人模式。眾籌功能允許顧客存入ETH來資助一個想法,以換取代表您的讚助證明的代幣,並可進一步用於獲得DAO的入口或從出版物中獲得未來的獎勵。該代幣具有實用性,但也可以表明您對某個想法或作家的早期支持,並且隨著更多人同樣支持眾籌,它的價值會更高。
正如通過Mirror資助Dirt.xyz的《紐約客》特約撰稿人Kyle Chayka所說, “訂閱對於多種媒體形式來說無疑是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但它不一定適合所有形式的內容或實驗作品,而收藏家和讚助人非常適合這些形式。NFT可以為收藏家和讚助人關係提供支持,Mirror支持的代幣種類也可以,例如ESSAY 或Emily Segal的NOVEL。我希望看到由代幣和NFT資助的博客、系列和智囊團,而不僅僅是讀者和經常性付款,同時為創作者和讚助人提供獎勵。”
將可替代或不可替代的代幣作為贊助到藝術家關係的一部分,藝術家也可以與他們最早的支持者有直接的聯繫——以太坊地址或ENS 名稱的集合,可用於郵件列表、入場證和支付系統無論他們使用什麼平台,藝術家都可以吸引他們的粉絲。
8. Web 3.0使建立合作治理和所有權結構變得容易
如果你在2021年加入了任何DAO,你可能出於各種原因進入了Telegram或Discord群組,其中有一群互聯網陌生人:對DeFi治理提案進行投票;決定資助哪個項目;訪問Erykah Badu音樂會;加入藝術家和開發商的駐留計劃;集體購買武當派2015年專輯《少林往事》的唯一副本,甚至聯手購買《美國憲法》的副本。
DAO或“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一個社區主導的實體,它使用以太坊智能合約來建立基本規則並執行商定的決策。以太坊中一些最大和最早的DAO管理著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前20名DAO目前持有價值近105億美元的數字資產。
DAO不僅限於DeFi。像Bankless這樣的媒體組織和像Gitcoin這樣的公共資助實體都利用DAO來協調、治理和管理他們的財務。現在Web3中有超過130萬DAO代幣持有者。一位《紐約時報》記者打趣道,DAO 是“帶有銀行賬戶的聊天室”。但Web 3.0的一個不可否認的吸引力在於,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無領導的在線團體如何能夠快速聚集、共同集中資金並做出決策。
9. Web 3.0還沒有在每一層都去中心化
任何在Web 3.0生態系統中待了足夠長的人都知道工程師在嘗試遵循最大分散的架構、易於使用的應用程序和可擴展的基礎架構時遇到的設計權衡。正如Signal的創始人Moxie Marlinspike最近在他對Web 3.0的探索中所寫的那樣,“web 2.0的前提是互聯網上的每個人都將成為內容的發布者和消費者,以及基礎設施的發布者和消費者。我們的網站都會有我們的網絡服務器,我們的電子郵件服務器有我們的郵件服務器……但是——我認為這一點不能再強調了——這不是人們想要的。人們不想運行他們的服務器。”
當他得知以太坊的大部分應用程序調用來自可信API源的數據時,他應該不會太驚訝。或者說目前以太坊全節點的數量是5,433,其中40%目前在美國運行。這也是MetaMask做出的第一個設計決策之一——不是要求每個用戶運行一個自託管的以太坊節點,而是連接到Infura來提供以太坊數據,這樣開發人員就可以更專注於他們正在構建的應用程序,而不是運行網絡基礎設施。
正如MetaMask創始人Dan Finlay所寫, “這使用戶可以立即開始使用,而不會經常耗盡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它改變了採用的遊戲規則,它展示了Moxie在這裡所說的:人們不想託管他們的服務器(當然不是一個旨在消耗整台筆記本電腦容量的服務器)。”
這並不是說以太坊和Web 3.0社區仍在考慮如何減少各個層面的信任,無論是通過W3BCloud等去中心化數據中心,還是將輕客戶端引入Eth2的實現。雖然MetaMask使用Infura作為默認設置,但他們始終允許用戶選擇他們的區塊鏈連接,並且使用Snaps,用戶將能夠選擇整個錢包-服務器關係的替代方案。正如Dan Finlay解釋的那樣,“快照可能會幫助用戶運行輕客戶端,選擇替代運行時,如zk-STARK鍊或新的友好語言,或者它只是讓用戶連接到他們喜歡的集中式服務。”
以太坊社區有很多團隊致力於改善去中心化,但一些更新的、更中心化的加密網絡的成功證明用戶可能不太關心。然而,沒有理由認為Web 3.0基礎設施的現狀在未來會保持不變——尤其是隨著更多人體驗到完全去中心化網絡的優勢。
互聯網最偉大的創新之一是讓信息在全球範圍內可訪問、廉價、可複制和豐富。這些財產與有價值的東西直接對立,無論是金錢還是財產,根據定義,它們都是稀缺且難以獲得的。比特幣是第一個將稀缺性引入互聯網的協議,部分原因是解決了困擾早期數字貨幣嘗試的“雙花”問題。雙花問題是指您可以使用重複的數字貨幣並在兩個或多個地方同時花費的想法。在主流金融世界中,銀行、信用卡公司和支付處理商會自行驗證交易,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雙重支出的風險。使用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礦工或驗證者網絡負責確保賬戶不會雙花。這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驗證不再依賴於受信任的中心化方。通過互聯網連接,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點對點網絡並檢查分類帳。社會共識可以防止陰謀集團試圖扭轉或審查交易。
稀缺性的另一個屬性是單個單元是否是可替代的。可替代性意味著您可以將一個單元替換為另一個單元,並且仍然值得。例如,1 ETH價值1 ETH。不可替代意味著單獨獨特。 NFT賦予用戶擁有對象的能力,這些對象可以是藝術品、照片、音樂、文本、遊戲對象、憑證、治理權限、訪問通行證。
如果我可以右鍵單擊圖像並將其保存到我的桌面,NFT怎麼會稀缺呢?從根本上說,重要的是區塊鏈維護從一個帳戶到另一個帳戶的所有權記錄。它允許藝術家或公司建立“原創”,就像區塊鏈解決的基本問題一樣,防止另一個人聲稱自己是其所有者或“雙花”。 ” 許多人對NFT作為證明數字來源的一種方式感到興奮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它們是以太坊代幣(NFT現在也可以在其他智能合約區塊鏈上使用),它們可以在Web 3.0生態系統的其他部分互操作。它們可以分成更小的部分,所以多人可以擁有它們,用作其他去中心化金融服務的抵押品,包括永久使用費,甚至被用作互聯網上的身份基礎。
來源:Medium
作者:Ayomide Ibosiola
編譯:陳一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