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1.0、Web 2.0 和Web 3.0


Web 1.0、Web 2.0 和Web 3.0-1照片由Markus SpiskeUnsplash上拍攝

投資是一種從不確定性中尋找機會的前瞻性藝術。當然,我們知道什麼會保持不變,但我們當然不知道當前交付的解決方案是否會改變“什麼”。例如,我們當然知道WHAT: Internet 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很重要。但是,我們不知道如何:交付以實現互聯網服務的解決方案將保持不變。

我總是批判性地思考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並試圖從未來而不是當前的基本面前景中尋找投資機會。這是我一直堅持的理念。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10 年後的互聯網服務會是什麼樣子。這篇文章佔技術的80% 和財務的20%。如果你喜歡金融相關的話題,你可以現在離開,否則,請繼續閱讀,在這裡留下你的評測。

萬維網發展史

Web 1.0、Web 2.0 和Web 3.0-2版權歸作者所有。來源:品種數據,鏈接分享如下

Web 1.0 — Web 1.0 是互聯網的初始版本,從1991 年一直運行到2005 年。這就是所謂的“只讀”Web,讀者對內容的互動較少。在此期間,雅虎、Altavista、亞馬遜、Auctionweb、Yandex、Netflix、騰訊、谷歌、維基百科、WordPress、LinkedIn、Facebook成立於Web 1.0 時期。一些創立於這個時期的人是為了將Web 1.0 演變成Web 2.0。如果你和我一樣年紀足夠大,那麼不可否認,雅虎是Web 1.0 的贏家,它主導了搜索引擎市場。在Web 1.0 時期,用戶基數很小,只有4600 萬用戶,用戶對內容創作的權利並不少。

Web 2.0 — Web 2.0 是我們當前的Web,Web 2.0 技術使全球範圍內對社交互動有共同興趣的大量人口得以聚集和管理。這是平台加用戶創建的內容Web Services。 Web 2.0 被定義為從2006 年運行至今(但有些專業稱為2021 年是Web 3.0 的早期階段)。在Web 2.0 時期,雅虎將其市場領先的搜索引擎拱手讓給了谷歌。從2005 年到2010 年,還有更多新的初創公司成立。這些初創公司成為了當今非凡的成功公司。 Facebook、谷歌、百度、騰訊、Twitter、AWS、蘋果、三星、小米、IBM 和微軟都是將Web 1.0 演進到Web 2.0 的公司。 Web 2.0 的發展由以下三個因素驅動:

設備:隨著手機演變為智能手機,它使每個人都可以訪問互聯網。在Web 1.0 中,我們通常只能通過桌面訪問互聯網。社交媒體:社交媒體為用戶創造了一個與他人互動的平台,並使朋友能夠與其他朋友聯繫。這是一個分享他們的故事、評測、反饋和意見的平台。隨著社交媒體被引入互聯網,它吸引了更多的互聯網用戶。雲計算:如前所述,Web 2.0 是用戶創建內容的Web 服務。用戶可以在較少控制的情況下創建適合互聯網需求的任何內容。因此,雲計算是互聯網服務的支柱。通過雲計算,降低了網頁的維護成本。用戶無需購買自己的服務器來維護自己的網頁和上傳內容。

推動Web 2.0 演進的公司名單

設備:聯想、戴爾、惠普、蘋果、三星、小米、一加社交媒體: 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witter、微信、微寶、Tiktok。雲計算: AWS、Microsoft Azure、IBM、Dell EMC、HPE

在Web 2.0 中。卓越的商業模式是平台即服務,它們讓用戶可以自由地創建內容並將其上傳到他們的平台。作為回報,他們通過平台的廣告創造了巨額收入。我想我們都熟悉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一個讓用戶與其他用戶互動的平台,平台所有者在用戶之間充當主持人和監管者。平台所有者的主要服務是驗證用戶的身份驗證和控制內容的類型。平台所有者通過其平台銷售廣告來賺取利潤。

互聯網服務公司市值比較

Web 1.0、Web 2.0 和Web 3.0-3版權歸作者所有。資料來源:雅虎財經Web 1.0、Web 2.0 和Web 3.0-4版權歸作者所有。資料來源:雅虎財經

這清楚地表明,由於Web 2.0 中的正確策略,上述公司正在享受比平時更高的市場回報。 Alphabet Inc.(前身為Google)的股價已從64 美元上漲至2,700 美元。我試圖讓雅虎作為比較,但數據在任何網站上都不再可用。這清楚地表明,雅虎在Web 2.0 中失敗並最終被摘牌。

我想說的是,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了解未來的Web 是什麼。那我們就只能利用任何機會,尋找一個超高回報的股票。

什麼是Web 3.0?

Web1.0:通過門戶網站進行單向信息傳遞;Web2.0:用戶依靠平台創造信息的社交網絡;Web3.0:人們開發和擁有自己信息的平台。這樣一來,內容創作者不再依賴平台,這意味著你生成的素材不能被單一平台壟斷,消費者也不再受渠道的束縛,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取他們需要的信息。同時,信息的價值將更均勻地傳遞給內容提供商,平台不共享任何信息。

因此,Web 3.0 的關鍵特徵如下:

無第三方許可:包括用戶、提供商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無需平台所有者的驗證和許可。信任:網絡是受信任的,因為它允許用戶公開或私下交談,而不需要受信任的第三方,例如平台所有者。開放:該網絡使用由開放且可訪問的開發人員社區開發的開源軟件構建,並在公眾的全面視野下實施。

必須具備哪些核心解決方案才能啟用Web 3.0?

(I)去 中心化數據網絡解決方案:如果內容創建者想要直接從他/她創建的內容中獲利,那麼它需要去中心化數據網絡解決方案,使他/她能夠在不放棄控制、犧牲隱私或依賴於平台所有者。因此,去中心化數據網絡有可能將整個數據提供者的長尾納入不斷增長的“數據經濟”。核心需求解決方案:去中心化網絡中的區塊鏈技術。

(二)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在Web 3.0中,IT和互聯網服務需要智能化,才能發展到現在可以做出有價值的、甚至是挽救生命的預測和行動。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到位,用戶不再依賴平台所有者來推廣他們的內容,而是用戶可以將他們的內容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交易給目標用戶。在Web 3.0 中,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對於從Web 2.0 中創建的大量數據中創造價值至關重要。

(III) 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雖然商品化的個人計算機硬件最近作為Web 2.0 的一部分被重新用於數據中心,但Web 3.0 的變化正在將數據中心擴展到邊緣,並且經常直接進入我們的手中。分佈在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器、傳感器和汽車中的大量複雜計算資源正在補充大型傳統數據中心,預計2025 年這些數據中心創建和消耗的數據將是2010 年的160 倍。

以上三個解決方案是Web 3.0 的支柱,在撰寫本文時,現在說哪些公司可以為去中心化網絡、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作為投資者,肯定需要在這三個方面睜大眼睛。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