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歐科區塊鏈
隨著國內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變化。其中,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國際清結算方面的影響最引人關注。不少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SWIFT帶來衝擊,重塑國際清算體系。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SWIFT系統就代表著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全部,甚至對清結算概念本身都會感到困惑。因此,許多討論難免出現不准確的地方。為此,本文將從一些基礎性問題講起,循序漸進地分析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上的路徑選擇,以及數字人民幣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的歷史使命。
一、什麼是支付、清算和結算?
想要理解國際支付清算體系,就必須了解支付、清算與結算三個重要概念。這三個概念經常被混淆,或者知道有區別但卻“難辨其中意”,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在討論國際收付清算體係時總是“霧裡看花,似懂非懂”。為此,我們在這釐清概念,以更好地在後文了解CNAPS、CIPS和SWIFT在國際支付清算體系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是支付,支付是指付款人向收款人轉移可以接受的貨幣債權。這個概念最容易理解,因為最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比如我用支付寶/銀行借記卡向他人轉賬了100元人民幣,就可以看成一筆支付。從支付流程看,根據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確定的標準,支付主要分為三個標準化的過程:交易、清算、結算。
其中:
交易:支付指令的產生、確認和發送;清算:包含在收付款人開戶機構之間交換支付指令以及計算待結算的債權債務。其中,支付指令的交換包括交易撮合、交易清分、數據收集等;債權債務計算可以分為實時全額和定時淨額兩種計算方式;結算:根據最終的清算數據進行會計處理,完成賬戶間的資金劃撥,包括收集待結算的債券並進行完整性檢查、結清金融機構間的債權債務以及記錄和通知有關各方。
這三個環節組成了支付體系的全部。但上述概念還是太過抽象,這裡我們從簡單的支付案例開始,層層遞進,最後勾勒出現代跨境支付清算體系的基本輪廓。
在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支付方式就是雙方面對面地進行現金支付。然而對於進行跨境支付的用戶而言,很難使用現金支付的方式。因此在現代金融體系中,我們都是通過金融賬戶來進行資金的收付。
下圖是一個簡單的非現金支付示意圖,基本過程如下:
(1)交易:匯款人通過銀行卡刷POS機(發送指令)進行100元的小額支付。
(2)清算:銀行收到指令並進行檢查後:
A. 如果相關賬戶在同一銀行內部,則在該銀行內進行清算;
B. 如果收付款賬戶分屬不同的銀行,則需銀行後台向銀聯清算系統發送支付指令,由該系統完成跨行清算,隨後將清算結果提交給央行的大額支付系統進行結算。
(3)結算:
A. 如果是銀行內部轉賬,只需該銀行借記付款人賬戶,貸記收款人賬戶;
B. 如果是跨行轉賬,首先由央行分別借記付款人開戶銀行,貸記收款人開戶銀行的賬戶;隨後各開戶銀行再藉記付款人賬戶,貸記收款人賬戶。
1.支付指令如何發送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如何傳送支付指令。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支付指令不僅僅在交易環節出現,在清算環節也會出現(因為清算過程包括支付指令的交換)。現代社會,傳送支付指令十分簡單,我們在銀行櫃檯前填寫簽字轉賬單據、使用銀行卡刷POS機、在支付寶上從輸入支付金額到按下確認鍵的過程,都是發送支付指令過程。發送交易指令如此簡單,以至於我們認為其理所當然,忽略了傳送交易指令的重要性。從上我們可以看出,交易指令可以是紙質形式、磁介質或電子形式發出。
同樣的,在國際匯款中,我們根據交易指令工具的不同,將國際匯款業務分成三種形式:
電匯(T/T):以發加押電報、電傳或SWIFT形式的方式指示匯款
信匯(M/T):利用航空郵寄匯款委託書形式的方式指示匯款
票匯(D/D):銀行開具匯票由匯款人親自帶出境或自行交給收款人,收款人憑此票據取款
概括起來,以上三種匯款方式,交易指令分別是通過電子通訊、航空郵件和本人寄送三種方式進行發送。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出,受眾人關注的SWIFT系統,本質上是一個電報通訊系統,僅僅負責支付指令的交換,並不涵蓋清算的全過程。
2. 如何進行清算?
在前面我們談到,清算環節主要包括兩部分:收付款人開戶機構之間支付指令的交換和待結算的債權債務計算。比如在上述的電匯業務中,匯出行通過電報/SWIFT/郵件通知匯入行,甚至在早期,銀行間會通過電話方式進行,就都屬於清算環節的支付指令交換。
那麼債權債務如何計算呢?主要有兩種形式:實時全額和定時淨額計算方式。所謂全額計算,指交易雙方對所有達成的交易實行逐筆計算,得出待清算數據;而淨額計算則是指在預先確定的時間週期結束時以淨額進行計算,得出待清算數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1) T0時刻,A的賬戶裡有1000元,B的賬戶裡有500元,C的賬戶裡有800元。
(2) T1時刻,A向B支付200元;
(3) T2時刻,B向C支付500元;
(4) T3時刻,C向A支付300元
那麼以實時全額和定時淨額方式如何計算呢?
對於實時全額計算而言,我們需要對每一筆支付單獨進行計算,得出清算數據,隨後進入結算環節,實時進行結算,完成資金劃撥,這整個流程稱為實時全額結算(RTGS)。例如在T1時刻,A向B支付了200元後,我們得出“A賬戶餘額減少200元,B賬戶餘額增加200元,雙方賬戶的餘額在支付後分別為800元和700元”的結果,並隨後進入結算環節,借記A賬戶200元,貸記B賬戶200元,完成資金劃撥,在T1時刻,A查詢自己的賬戶,會發現減少了200元,只剩下800元;剩餘的T2,T3時刻也照此計算並完成結算。
對於定時淨額計算而言,我們則是在某一固定時刻,根據支付金額的軋差得到每個賬戶待結算的債權債務金額,隨後進行資金的劃撥,完成結算,這整個流程稱為定時淨額結算(DNS)。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採用定時淨額計算的方式,那麼在T4時刻之前的時間裡,系統並不進行清算,在T4時刻時,系統會對每個賬戶進行軋差計算,例如對於A賬戶,先向B支付了200元,隨後接受了C的300元,那麼-200+300 =100元,即A賬戶增加了100元,賬戶餘額為1100元;B賬戶和C賬戶也同理完成資金的劃撥。
3. 結算如何進行?
當清算環節完成軋差計算得出待結算頭寸後,進入結算環節。該環節包括收集待結算的債權並進行完整性檢查、保證結算資金具有可用性、結清金融機構間的債權債務以及記錄和通知有關各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結清債權債務,即:借記付款人賬戶,貸記收款人賬戶。 —這既是資金劃撥的完成,也是賬戶狀態的更新。當然,對於同一銀行內部轉賬而言,該銀行只需要藉記付款人賬戶,貸記收款人賬戶即可;對於跨行轉賬,首先由央行分別借記付款人開戶銀行,貸記收款人開戶銀行的賬戶;隨後各開戶銀行再藉記付款人銀行,貸記收款人銀行。
現在,我們終於掌握了支付業務的整個流程,釐清了支付、清算與結算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這對我們在後面了解CNAPS、CIPS和SWIFT系統在國際清算體系中的角色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將進入本文的重點:SWIFT是不是國際清算系統的全部?國際清算體系如何運行?
二. 國際清算體系如何運行?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國際清算體系的大體輪廓,這裡先提供一個基本框架。目前國際清算體係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各國主導的本國貨幣的跨境清算系統,如美國的CHIPS(美元跨境清算系統)和我國的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是各國統一共享的國際電訊系統,如SWIFT。在實際運行中,SWIFT與各國的跨境清算系統相連,才能實現跨境支付。以美國為例,美元的跨境支付結算,需要SWIFT同CHIPS,以及美國另一支付系統Fedwire(美元大額支付系統)相連。如果銀行是跨境清算系統的直接參與者,則直接通過CHIPS系統進行清算;如果銀行是CHIPS的間接參與者,首先通過SWIFT向直接參與者發送指令,隨後由直接參與者通過CHIPS完成清算,最終Fedwire完成結算。
類似地,在人民幣跨境支付上,由SWIFT完成支付指令的交換(間接參與者),CIPS進行清算,最終通過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下的大額支付系統(HVPS)完成結算,現在我們對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中的各系統進行簡單介紹:
1. CNAPS
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System,CNAPS )由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建設、運營和管理,主要為金融機構之間和金融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支付業務提供最終資金清算,主要包括大額實時支付系統(HVPS)、小額批量支付系統(BEPS)、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等。在中國的整個支付清算體系內,CNAPS是全國各支付活動資金最終清算的核心、底層系統。
在2015年CIPS系統正式建成啟動前,人民幣的跨境支付主要由
CNAPS
完成清結算工作。
當時,人民幣跨境支付主要有兩種模式:
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
前者是境外參加銀行在境內代理行開立人民幣賬戶,通過境內代理行完成跨境支付;
後者是境外參加銀行在港澳人民幣清算銀行開設人民幣賬戶,通過港澳人民幣清算銀行完成跨境支付。
在此兩種模式下,資金都是通過CNAPS完成清算和結算工作。
然而,僅僅依靠CNAPS完成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系統運行時間問題。隨著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快速發展,跨境人民幣清算需求可能來自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但大額支付系統(HVPS)每日僅按照國內時間運行8 小時,導致與中國時差較大的歐美銀行無法及時處理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
其次是與SWIFT系統接口無法完全匹配,導致清算效率低下。在人民幣代理行模式和人民幣境外清算行模式下,境內代理行與境外銀行之間以及境外清算行與其參加行之間,都必須通過SWIFT報文通道傳遞跨境清算信息,從而實現通過大額支付系統的人民幣跨境最終清算。但由於SWIFT不支持中文報文,且許多字段與大額支付系統報文不兼容,在很大程度上,不同清算模式的清算效率取決於各銀行系統能否自動將SWIFT報文與CNAPS報文轉換,如不能,則需手工操作,導致清算效率低下。
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越來越受認可,全球的流動規模逐漸增大和使用頻率逐漸提高,單獨採用HVPS系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為了提高跨境支付清算效率和安全,從2010那邊開始,我國單獨開發了一套專門用於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的系統—CIPS。
1. CIPS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System,簡稱CIPS),是專門用於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業務的支付系統。該系統於2012年4月12日開始建設,2015年10月8日正式啟動。 2018年3月26日,CIPS系統(二期)成功投產試運行。 CIPS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運行時間為5×24小時+4小時,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
(2) 採用實時全額結算和定時淨額結算,滿足參與者的差異化需求;
(3) 採用國際通用ISO20022報文標準,充分考慮了與SWIFT報文的轉換要求,便於跨境業務直通處理並支持未來業務發展需求,提高清算效率。
因此,CIPS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大額支付系統(HVPS)的不足,可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效率,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為了從之前的“清算行模式”“代理行模式”平穩過渡,CIPS參與者分為直接參與者和間接參與者兩類。但與代理行模式不同的是,CIPS為每個參與者都分配了可作為其唯一標識的系統行號。
在實際的運行中,間接參與者無法直接通過CIPS辦理跨境支付業務,必須先使用SWIFT報文通知CIPS直接參與者,而直接參與者可為本機構、建立業務關係的間接參與者及其代理機構向CIPS發起報文辦理相關業務。以CIPS的客戶匯款業務為例,其主要流程如下:
(1) 在CIPS系統營業準備階段的規定時間內,直接參與者通過HVPS向CIPS賬戶注入最低限額資金,完成CIPS賬戶注資;
(2) 直接參與者向CIPS發起“客戶匯款報文”;
(3) CIPS收到報文後,進行報文檢查,檢查通過的進行業務排隊檢查;
(4) 無更高或相同優先級排隊業務時,CIPS檢查發起直接參與者CIPS賬戶可用餘額是否大於等於該筆業務金額。如可用餘額充足,則藉記發起直接參與者CIPS賬戶,貸記接收直接參與者CIPS賬戶(實時全額結算方式)。
(5) CIPS向發起直接參與者返回“支付處理確認報文”,通知結算成功,同時將匯款報文轉發給接收直接參與者
(6)在日間業務截止後,進入場終處理階段,
CIPS系統將直接參與者CIPS賬戶資金劃回其HVPS清算賬戶
,隨後HVPS與CIPS進行對賬,核對成功後完成HVPS與CIPS之間的結算。
從上述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CIPS系統主要負責的是跨境人民幣的清算。在場終時,CIPS系統將直接參與者CIPS賬戶資金劃回其HVPS清算賬戶。即在HVPS系統中,借記、貸記直接參與者的HVPS清算賬戶,完成最終的結算。
1. SWIFT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同業間非利性合作組織,運營著世界級的金融電文網絡,主要為銀行金融機構提供信息傳輸服務,銀行接到信息後,按照指令轉送到所屬的清算系統或支付系統內,完成資金的轉賬處理。為了更深入地了解SWIFT在國際清算體系中的功能和地位,我們不妨通過解答以下幾個常見問題進行說明。
(1) SWIFT是跨境清算系統嗎?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只有直接接入CNAPS和CIPS的直接參與者才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報文辦理業務。除此之外,無論是代理行/清算行模式下的境外參與行,還是CIPS系統下的間接參與者,只能通過SWIFT報文委託相關銀行辦理業務。從支付流程上,SWIFT可參與交易環節的支付指令產生、確認、發送以及清算環節的支付指令交換,而債權債務的計算以及結算時資金的劃撥並沒有SWIFT的參與。 SWIFT系統主要進行的是信息的傳遞,而非資金的流動。嚴格意義上而言,SWIFT並非跨境清算或支付系統,而是金融報文服務系統,但SWIFT屬於國際清算體系的一部分。
(2) SWIFT是由特定國家控制的嗎?
2012年3月SWIFT宣布停止對被歐美製裁的伊朗銀行提供服務,讓大眾意識到SWIFT的重要性同時,也增加了對SWIFT過分依賴的擔憂。然而,部分自媒體將SWIFT看成美國政府控制下的一個部門,這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SWIFT是一個非官方專業組織,其董事會由25位獨立董事組成,任期三年。例如在2016年時,董事會由美國花旗銀行的董事擔任主席、瑞士瑞聯銀行的董事擔任副主席,而來自中國的中國銀行、香港的匯豐銀行也在其中擔任董事會成員。
2012年的伊朗事件,確實反映出SWIFT作為一個非官方專業組織在特殊情況下具有官方立場的事實。然而,在SWIFT的官方政策傾向的背後,實際上是各國政治和經濟實力的較量。對於伊朗、委內瑞拉這些小國而言,SWFIT肯定會受到來自特定國家官方的壓力而進行製裁;而對於中國這種大國而言,在全球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在SWIFT的業務收入中比重也較大。因此,SWIFT在考慮制裁中國的相關機構時,必然會慎重考慮。在今年6月,市場出現香港要被踢出SWIFT的謠言時,我們也看到SWIFT最終也並未這樣做。
(1) SWIFT與CIPS是什麼關係?
SWIFT與CIPS應該是一種互補關係,而非競爭關係。 SWIFT是全球金融報文服務供應商,而CIPS是一個跨境清算系統。對於CIPS系統,目前其直接參與者都是境內機構,境外機構尚未作為直接參與者接入CIPS,因此境外機構必須通過SWIFT委託作為直接參與者的境內機構才能辦理業務。
一方面,SWIFT網絡已經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9000多家金融機構,成為金融機構國際業務通信的主渠道;通過SWIFT的網絡優勢,CIPS與SWIFT的合作有利於各類參與者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另一方面,CIPS接入SWIFT,加強了SWIFT的網絡效應優勢,進一步鞏固了SWIFT作為國際金融基礎設施的地位。因此,兩者更多的是一種互補協同關係,而非競爭替代關係。
(2) SWIFT具有可替代性嗎?
從通訊方式上看,SWIFT當然可以替代。例如用戶在作為CIPS直接參與者的銀行機構開設賬戶,不涉及間接參與者及其代理商賬戶,那麼就不涉及SWIFT的信息傳遞渠道。再者,SWIFT本質上是一個通訊工具,正如前文所言,除了SWIFT以外,金融機構之間也可以通過電報、電傳甚至郵寄的形式實現信息傳遞。
然而,目前SWIFT已經成為國際金融機構間信息傳遞的主要通道。先不論電報、電傳、郵寄的效率沒有SWIFT高,即便我們重新開發一套類似SWIFT的電報系統,但SWIFT的電文格式已經成為國際標準,另起爐灶即意味著要設立新的報文標準,有多少國家願意使用該系統是一個重要問題。因此,SWIFT當前是可以替代的,但替代的代價太過高昂,上述方案只能應急,但不能一直持續下去,這不僅僅會降低跨境支付清算的效率,阻礙人民幣的國際化,還會將本國隔絕於國際清算體系之外。
4. 當前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
經過幾年的建設,2015年CIPS正式上線。至此,CIPS、CNAPS和SWIFT共同構成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清算體系,這類似於美國的“CHIPS+Fedwire+SWIFT”體系。另一方面,為了實現從原有跨境清算模式的過渡,在CIPS上線後,代理行模式仍然存在,參與者可自行選擇使用CIPS渠道還是繼續使用代理行模式渠道;清算行模式則略有變化—境外清算行不再與CNAPS連接,轉而接入CIPS系統,實際上境外清算成為了CIPS的直接參與者,與CIPS渠道模式沒有太大差別。因此,目前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渠道主要有三條(省略後半部分),如下所示:
途徑①:用戶1—CIPS間接參與者—SWIFT—CIPS直接參與者—CIPS—CNAPS
途徑② :用戶2—CIPS直接參與者—CIPS—CNAPS
途徑③:用戶3—境外參與行—SWIFT—代理行—CNAPS (原代理行模式)
三. 央行數字貨幣對國際清算體系的影響分析
2020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開發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在深圳通過空投紅包的方式進行大規模場景測試。隨著國內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在短期內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與之同時,在國際政經局勢日趨複雜的背景下,人們對SWIFT的疑慮也逐漸增加,而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開展跨國交易的優勢確實非常明顯,因此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央行數字貨幣來擺脫對SWIFT的依賴。為此,我們不妨就兩個重要問題展開討論。
1. 央行數字貨幣是否能替代SWIFT?
SWIFT的定位是全球金融電訊服務的供應商,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一套電子現金支付系統。因此,用央行數字貨幣替代SWIFT,類似雙方聯繫時不使用電話,而是打開一款網絡遊戲,用遊戲語音進行通話。正如上文所言,目前SWIFT已經成為國際金融機構間信息傳遞的主要通道,是國際金融的基礎設施,除非發生大的變故或者金融通訊技術的變革,否則其他類似系統很難替代SWIFT。因此,通過央行數字貨幣替代SWIFT是不可能實現的。
事實上,從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發表的論文看,DC/EP的系統報文采用ISO 20022標準。正如上文中我們提到的CIPS採用ISO20022報文標準一樣,DC/EP採用該標準,也是為了方便與國際金融基礎設施聯通,其中也包括SWIFT。 DC/EP的報文與國際標準接軌後,就可提升與國際其他金融系統的直通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便於DC/EP在國際上的使用。
當然,儘管央行數字貨幣無法替代SWIFT,但完全有可能減緩一國對SWIFT的依賴,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影響當前跨境支付格局?
2. 央行數字貨幣對國際清算體系的變革是什麼?
在當前的國際清算體系中,我們可以發現跨境支付十分依賴賬戶:用戶需要在銀行開立賬戶,CIPS的直接參與者需要在CIPS開設賬戶,境外銀行需要在境內代理行、境外清算行開設賬戶等等。然而,央行數字貨幣卻有銀行賬戶松耦合性的特性,即在央行數字貨幣的實際使用中,數字貨幣也不需要與相關的銀行賬戶綁定,交易轉賬也不依賴於銀行賬戶。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有可能改變目前以分佈在全球各地、各時區的代理行和清算行關係為基礎的跨境支付格局。
儘管目前關於如何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爭議較多,但從實際情況上看,由於目前國內尚未實現資本開放,為符合監管要求,同時最大化地利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優勢,最有可能的是採用類似NRA賬戶的模式。
NRA賬戶,即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在NRA賬戶模式下,境外用戶可以不需要在境外銀行開設賬戶,而是直接在境內銀行開立NRA賬戶,借助NRA賬戶來進行清算。
有所不同的是,在央行數字貨幣的語境下,沒有賬戶的概念,而是只有數字錢包的概念。以DC/EP為例,由於DC/EP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因此境外企業可以註冊安裝由境內銀行開發的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當需要進行跨境支付時,由境內銀行提供運營服務,直接將資金轉入對方錢包,而央行負責日常監管。同時,為了防止資金通過該體系外流,可以設置額度管理。當然,在此條件下,如果境內外企業不通過SWIFT進行資金歸集和集中調撥等跨境支付以及賬單收取,那麼將擺脫對SWIFT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