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對元宇宙下手:砸了3.8億

大廠紛紛加碼元宇宙,奇了怪了。

繼騰訊、字節投資花大價錢佈局元宇宙之後,又一家互聯網大廠加碼,這次是阿里巴巴。

近日,一則融資新聞又一次讓AR行業成為焦點。國內知名消費級AR眼鏡製造商Nreal宣布完成6000萬美金(約3.8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阿里巴巴。

在過去兩三年之內,Nreal瘋狂吸引資本入局,基本保持著半年融一輪的節奏。近3年,其已獲得至少2.3億美元(約1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約17家知名投資機構爭相下注。從去年開始,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Nreal又在行業內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阿里是國內的互聯網巨頭,擁有足夠的市場佔有率,Nreal則是國內在AR眼鏡行業的頭部企業。阿里此次投資Nreal,或許也是雙方接下來在研發、銷售、推廣方面要進一步進行深入合作的一個重要信號。”長期關注TMT領域的投資人王峰(化名)向鉛筆道表示。

從去年開始,各家互聯網大廠都在加速佈局元宇宙。字節跳動以50億人民幣收購了VR設備研發商Pico;騰訊就被傳出擬斥資26-27億元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阿里發布全新品牌“元境”,提供雲遊戲PaaS能力和開發者平台……

本文試圖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通過“買買買”構建元宇宙的邏輯是什麼? 2、元宇宙是否只是AR/VR設備等行業的一次短期爆發? 2、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會否帶來新的壟斷?

– 01 –

浙大學霸團隊被阿里搶投6000萬美金

“昨天是上海的’除夕夜’。”一些上海居民自嘲道。

近日,一則融資新聞又一次讓AR行業成為焦點。國內知名消費級AR眼鏡製造商Nreal宣布完成6000萬美金C+輪融資,投資方為阿里。這到底是一家甚麼樣的公司呢?

Nreal公司名為太若科技,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MR智能眼鏡研發公司。資料顯示,Nreal起步於中國的混合現實公司,主要聚焦於混合現實技術研發,AR終端眼鏡生產,“致力於打造混合現實技術生態,用創新和技術塑造未來世界,改變人類認知體驗。”

這家由浙大系學生團隊創辦的科技公司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還是在2019年。在這一年的CES上,Nreal憑藉其旗艦產品Nreal light被授予2019年“最佳初創科技公司”的獎項。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Nreal light又推出可折疊的MR眼鏡,兩者同時出現在高通展台,支持使用高通驍龍885芯片的手機廠商互聯。這些研發成果意味著Nreal的產品會以和手機互聯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降低了用戶認知門檻的同時也帶來了更貼近生活的使用場景。

憑藉出眾的研發能力,Nreal很快進入資本和市場的視線,為當時已經陷入沉寂的VR/AR行業掀起一陣風潮。各種合作方和投資方也接踵而至。

2019年1月8日,Nreal和愛奇藝達成深度的合作,愛奇藝的全息內容與MR智能眼鏡深度融合,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沉浸式娛樂體驗。 2019年2月,Nreal便獲得了愛奇藝、華創資本、順為資本等機構的共計3100萬美元的A輪、A+融資。

但是所有企業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困難會隨著“光環”一起襲來。 2019年,Magic Leap指控Nreal創始人徐馳作為前工程師竊取了機密技術,來製造增強現實裝備。 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Nreal花了一年時間在美應訴。打贏這場官司後,Nreal獲得了由快手戰投、紅杉中國等投資的4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此後,Nreal便開啟了海外運營渠道的崛起之路。 2020年8月,AR眼鏡在韓國實現商業化落地。 2021年,Nreal宣布與全球最大移動運營商之一沃豐達進行合作,在德國率先發售Nreal light,這是歐洲市場上首款消費級MR眼鏡。同月,Nreal和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合作推出首款Nreal light混合現實眼鏡,當地用戶可以登錄德國電信官網訂購。

在過去兩年之內,Nreal瘋狂吸引資本入局,基本保持著半年融一輪的節奏。

從去年開始,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興起,Nreal也在行業內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2021年9月,Nreal宣布完成超1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眾多的明星投資公司領投:蔚來資本、雲鋒基金、洪泰基金共同領投,CPE源峰和數家戰略投資人跟投,現有投資方金浦創投、高瓴創投、紅杉中國追加投資。

△ 來源:企查查App

加上獲得阿里巴巴的新一輪融資,不包括未公佈具體數額的輪次,Nreal近3年已經獲得了至少2.31億美元的融資。

吸金的同時,Nreal在技術上也突飛猛進。 2022年,Nreal申請了20多項AR相關專利,其中超10項已獲授權,包括“用於實現增強現實的裝置”“AR光學裝置和穿戴式AR設備”等,上述北京子公司還獲得了“Nreal增強現實引擎系統”軟件著作權登記批准。

– 02 –

阿里加速佈局元宇宙

阿里此番的投資引來眾議。阿里作為一家新零售互聯網巨頭,為什麼要投資一家AR眼睛製造企業?這是什麼操作?

看似沒有邊際的問題,其實早已有跡可循。過去的十幾年,阿里讓網購和線上支付成為了主流,這背後少不了互聯網的技術支持。資料顯示,阿里每年花費在技術支持上的費用就是數億萬億,足見阿里對研發的重視。

早在2016年,阿里就投資了MagicLeap,當時該公司是美國最受吹捧的初創公司之一,獲得了Alphabet Inc等投資者的支持。這家公司正是Nreal創始人徐馳在美國時加入的一家AR公司。

但阿里和Nreal真正產生交集則要到2020年。當年5月,阿里和Nreal達成合作,Nreal聯合釘釘這一線上工作平台,發布了一款基於線上辦公的AR眼鏡“Nreal AR 眼鏡套裝專業版”,適配釘釘線上工作平台。此款眼鏡可以使用戶通過它進入與現實結合的3D虛擬工作環境,並且身臨其境地感受遠程溝通與協同。

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元宇宙的本質是在虛擬世界裡也可以體驗真實的感受,市場潛力巨大。但就目前的技術來說,還做不到這點,或許這也是各個互聯網大廠紛紛高調宣布入局元宇宙的原因。阿里不管是投資還是合作,都表示出了對這一互聯網新趨勢的重視。

與Nreal合作並進行投資,並不是阿里第一次涉足元宇宙。

2021年,阿里巴巴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年內股價下跌近6成,市值跌去3.48萬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8萬億。但是在虧損的情況下,同年9月,阿里雲遊戲事業部便發布了全新品牌“元境”,提供雲遊戲PaaS能力和開發者平台。遊戲涵蓋了多種多樣的賦能,覆蓋了社交內容、辦公應用、沉浸式遊戲等,被視為阿里打造元宇宙最大的載體之一。

阿里做“元境”的邏輯非常簡單。元宇宙可以藉助遊戲為人們提供構建新聯繫的平台,並且依托雲上強大的計算和渲染算力來提供沉浸式體驗的雲遊戲,所以遊戲被公認為是元宇宙中最先落地的場景之一。

接著,在去年底,阿里巴巴又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元境先生”。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業務範圍涉及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演出經紀等。阿里內部人士透露,該公司未來業務與元宇宙相關,此次新成立“元境先生”或為阿里在元宇宙遊戲領域的進一步佈局。此外,阿里也已申請註冊“阿里元宇宙”“淘寶元宇宙”等商標。

阿里相關高管也不忘在任何一個場合為元宇宙鼓與呼。在杭州2021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在演講中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我相信,基於新計算平台的新顯示、新交互是元宇宙的本質。”

2022年,阿里也繼續在元宇宙的道路上狂奔。最近,除了投資Nreal,還宣布計劃在今年推出用於虛擬會議的增強現實眼鏡。

“阿里是國內的互聯網巨頭,擁有足夠的市場佔有率,Nreal則是國內在AR眼鏡行業的頭部企業。阿里此次投資Nreal,或許也是雙方接下來在研發、銷售、推廣方面要進一步進行深入合作的一個重要信號。”長期關注TMT領域的投資人王峰(化名)向鉛筆道表示。

– 03-

沒有一家大廠與元宇宙無關

從當前元宇宙的發展來說,無論是底層技術,還是應用場景,都還處在發展初期,可是這也意味著元宇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擁有多重優勢的科技巨頭想要守住市場,抑或是其他一些企業想要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必須提前佈局,甚至加碼元宇宙賽道。

走在前列的互聯網巨頭是騰訊和字節跳動。

騰訊最先行動了起來。 2019年,騰訊與知名科技公司Roblox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創辦專業團隊鑽研元宇宙開發技術,創建Roblox中國控股公司。騰訊已經在中國發行並運營Roblox平台的本地化版本,名為“羅布樂思”。 2021年3月,Roblox第一次將“元宇宙”概念寫進招股說明書,並成功登陸紐交所,在上市首日便收盤上漲54.4%,估值從一年前的40億美元翻至450億美元。

如果說騰訊2019年就與Roblox的合作是意外提前跑進了元宇宙裡,那麼字節跳動則是抓住機會火速入局。

2021年7月29日,在第十九屆中國數字娛樂產業大會上首次舉辦了“中國元宇宙產業發展論壇”,元宇宙一詞的頻頻出現,也吸引了科技產業和資本的目光。緊接著在8月月底,字節跳動便以50億人民幣收購了Pico正式入局VR,這筆2021年科技行業最有名的收購案一下子震驚整個行業,讓元宇宙的概念徹底沸騰。

根據Pico VR小程序顯示,目前pico的線下渠道已經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城市。銷售方式除了自營店之外還有自助機、經銷商、運營商等四種方式。根據行業內的相關消息,由於字節對Pico的營銷效果遠超此前預期,字節已調高了原定的2022年VR銷售目標,從100萬台增加到約180萬台。 Pico成為字節跳動通向元宇宙提供了通行證。

2022年剛開年,元宇宙賽道就繼續保持著狂飆突進的發展態勢。 1月10日,騰訊就被傳出擬斥資26-27億元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交易完成後,黑鯊科技的業務重點將從遊戲手機轉向VR設備,為騰訊提供VR硬件入口。消息人士透露,這也意味著騰訊未來會像字節跳動收購Pico一樣,正式進軍元宇宙領域。

然而,顯然元宇宙並不只是AR/VR設備等行業的簡單爆發。 “元宇宙之所以受到各個互聯網大廠的青睞,還因為它關係到很多產業的發展和以及對社會可能產生的長遠影響。”一位關注元宇宙賽道的投資人李磊(化名)這樣認為。

舉例來說,對於工業行業來說,工業元宇宙的出現可以讓工程師非常方便地進入工業虛擬元件的內部觀察,並且更加高效更加完全地完成工作,躲避了以往工業製造行業的工作風險,在逼真的虛擬環境中讓用戶在“虛擬元場景”中試車。

對於文旅行業來說,元宇宙可以讓我們在不離開家的情況下旅行世界,在虛擬環境中體驗趣味性和沈浸感;對於遊戲行業來說,元宇宙可以為其提供創造性,開放式探索,與現實進行連通。

但也有人擔心,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是否會帶來新的壟斷?元宇宙場景的實現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時又要實現產大規模的連接,因此也有專家表示元宇宙其實具有一種內在的壟斷。

另外,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很多公司在設計元宇宙時,都強調了去中心化,但是沒有哪一次的互聯網發展是造就了去中心化的結果,大部分用戶還是集中在若干個平台裡,平台就會形成強悍的數據洞察力,從而實現平台壟斷和大數據殺熟。

“元宇宙就好比是一個具身性的互聯網,這樣用戶便不是簡單地去瀏覽內容,而是身處互聯網之中。在這裡,用戶怎樣才能辨別現實世界和元宇宙之間的關係?如何防止人們沉浸在元宇宙場景中不能自拔?元宇宙是否能保證數據的隱私和安全問題?”相關專家認為,元宇宙的發展也是互聯網的延伸,但是問題也會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接踵而來。

不管怎樣,元宇宙時代已來,發展中的問題也會一個個找到答案。

參考資料:

《年內市值跌掉2.8萬億後,阿里巴巴入局元宇宙,耗千萬成立新公司》

《又一AR公司獲6000萬美金融資!加碼元宇宙,紅杉、高領、騰訊都來了》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