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風博士聊到了區塊鏈、Web3 和元宇宙的關係,認為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可以做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區間匹配」,同時也可以做好不同網絡層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層分級」。原文標題:《萬向區塊鏈肖風:在元宇宙思考「去中心化」》原文來源:萬向區塊鏈微信公眾號
3 月30 日下午,新智元首期元宇宙論壇「元宇宙新人類」於線上舉辦,多位大咖傾情分享,貢獻了諸多乾貨。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也受邀在論壇進行演講,肖風博士聊到了區塊鏈、Web3 和元宇宙的關係,認為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可以做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區間匹配」,同時也可以做好不同網絡層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層分級」。
下文為肖風博士演講內容精選。
肖風博士認為,元宇宙歸根到底還是一個網絡世界,建立在最近大家常常聊到的Web3 基礎上。
從最基礎的網絡技術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互聯網確實是不斷向著去中心化去演變的。也就是說,隨著網絡從Web1 發展到Web2 再到Web3,是一個越來越去中心化的過程。
在Web1 時代,網絡是用用戶名加密碼登錄的,一個只讀的網絡上面,只有資訊和信息;Web2 時代,網絡是用App 賬號登錄的,而App 賬號就已經經過了一定程度的KYC,網絡上可以讀寫、互動,於是信息變成為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是屬於互聯網平台的。
到了Web3 階段,登錄網絡的方式發展成使用DID 數字身份。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那麼網絡的功能就增加了一項:擁有權。 Web2 上的數據也就有可能轉化成用戶的資產了。
元宇宙的網絡基礎是Web3,而Web3 要如何才能讓用戶的數據成為自己的資產呢?這就需要作為分佈式賬本的區塊鏈技術了。
區塊鏈就是用來登記互聯網用戶的數據資產的。在Web3 這個去中心化網絡之上,區塊鏈則是一個相配套的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而基於這兩者之上的元宇宙,則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字世界。
只有將去中心化的Web3,和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結合起來,最終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裡,最核心的內容不是數字孿生,數字孿生是元宇宙的基礎。而在元宇宙裡面最核心、最有價值的,更具有創新性、創造性和顛覆性的數字原生技術。
在數字世界裡面,數字原生可以創造出物理世界中不可能實現的東西,這才是我們需要元宇宙的根本理由。
肖風博士表示,其實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這對矛盾可以用很多種維度來解讀,如何看待「去中心化」,決定了我們能否建設一個真正的元宇宙,甚至決定了我們能否建設一個真正的數字經濟體系。去中心化確實有弊病和缺點,但去中心化也有它的積極意義。
首先,從基礎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因為需要面對越來越海量的數據、越來越海量的需求、越來越重要的網絡的安全性、健壯性要求,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消除單點故障,網絡是越來越去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厚非。
其次,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體現的其實是公平與效率之爭。公平與效率是經濟學的永恆的課題,中心化強調的是效率,去中心化強調的是公平。
而極端的去中心化、極端的中心化強調的是極端的公平或者極端的效率。不過,任何事情都不能極端,極端的公平和極端的效率肯定也不好。
第三,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湧現論就和去中心化是非常匹配的,湧現論面對數字技術帶來的複雜系統,強調系統的複雜性、隨機性和自組織性,而發源於古希臘的還原論,則強調世界的整體性、結構化,強調條分縷析的方法。對於元宇宙的認知來說,既有中心化的邏輯也有去中心化的邏輯,沒有說只有誰對或者只有誰錯。
第四,從治理機制角度來看,中心化講的是自上而下的層級制和頂層設計;而去中心化講的是自下而上的分佈式和基層決策。任正非說過大意如下的話:要讓聽得見炮火的士兵來指揮將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就科技創新來說,聖塔菲研究院前院長佈萊恩・阿瑟說過,技術進化的本質也是「自創生」和「自組織」的。技術創新的路徑從來都是從邊緣到核心的。
第六,就商業創新來說,在工業革命早期,公司的組織形式是一種U 型組織,即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部門沒有任何決策權,這就是高度的中心化。
全球化和多元化成為趨勢以後,就有了區域和產品線的劃分。這時,總部不可能不讓各地區的分公司和各條產品線有獨立的決策權,那麼去中心化也就有了價值。於是就出現了M 型組織。
第七,數字世界是比特結構的世界,其特點就是複雜、混沌、失序、隨機、非均衡,本身就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在元宇宙世界裡面做事情,必須要面對去中心化的特點,這是我們無法抗拒的現實。
因此,肖風認為,要全面看待去中心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建議用的方法如下面的坐標圖:在橫軸上,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做好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區間匹配」,大部分的應用場景都應該是坐落在這兩個坐標點的某一個位置;在縱軸上,做好不同網絡層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分層分級」,網絡層可能更去中心化一些,而應用層可能更偏中心化一些。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