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非常棒的文章,極力推薦給大家,很清晰的講解了web3和web2互聯網在架構上的區別,有助於大家更好的理解web3到底有什麼不同,本文是對該文章進行拆解,原文鏈接如下:
https://mirror.xyz/owoowo.eth/orz4h4Q-XbKC-NH8n4mdAyLp2QFD21Dsq5ewL05qoMk
下圖為傳統互聯網產品的架構,分為前端、後端和數據庫三部分,前端即你肉眼可見的頁面,圖片、按鈕、輸入框等,後端則是對於數據進行處理並返回結果至前端的過程,數據則都存在一個中心數據庫中。
比如我們新打開了一個網站,首先你需要進行註冊,輸入手機號與密碼,這就是前端在做的事,點擊確定,手機號和密碼將進入後端校驗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則在數據庫中新增一行數據用於存儲你這個新用戶,存儲完成後後端返回結果給前端告訴你說已經註冊完成。
下圖為區塊鏈應用的產品架構圖,可以看到除了前端以外所有的內容均與傳統架構不同,接下來我們就進行逐個拆解,這些不同都是什麼,為什麼要有這些不同。
但在拆解之前,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我周圍很多朋友說,區塊鏈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改變呢?是手機之於電腦的便攜,還是VR之於屏幕的沉浸?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區塊鏈從架構上就決定了它無法為用戶提供很深的體驗差異感知,因為從兩者的架構圖來看,呈現給用戶的展現層-前端是沒有任何變化的,有變化的均為用戶無法肉眼直觀感受到的後端及數據層差異,這也就導致區塊鏈的想像空間一直比較抽象,大家可以知道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可以手機點餐、打車,VR出現大家可以知道看電影、玩遊戲,因為這些全都是顯示層前端的變革,從而很直接的能夠推導出這個變革會帶來什麼,但是區塊鏈的變革很難直接讓普通人感知到,所以“web3到底會帶給我什麼改變呢?”一直是一個比較難以清晰描述清楚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最核心的區塊鏈模塊,在web3里區塊鏈承擔了數據庫+後端的職責,數據存儲在鏈上,智能合約對數據進行處理。
區塊鏈的原理相信各位已經清楚了,分佈式賬本,意味著你需要在自己的電腦裡搭建一個節點,就像是註冊一個區塊鏈賬號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會非常麻煩,所以會有一個中間層的服務商提供你與區塊鏈之間的交互服務,大大的降低你進入區塊鏈的門檻,如我們最常用的小狐狸錢包就是承擔賬號體系的職責。
大家在使用一些web3網站時,你的小狐狸會經常發起一個簽名申請,簽名的過程是使用你的私鑰對寫入操作進行驗證核查,從而才會授權區塊鏈進行數據操作。
剛才提到區塊鏈承擔了數據庫的職責,但是眾所周知區塊鏈的存儲資源是非常昂貴的,任何寫入操作都需要gas費,如果將一部電影存儲在區塊鏈這花費的費用將非常巨大,所以依然需要將很大一部分不是那麼重要但是佔據空間很大的數據存儲在外部,這里大家可以看之前的文章當你在買NFT時,你買到的究竟是什麼? ,你買到的NFT的圖片實際上都是存在IPFS中的,區塊鏈只存了token id與交易數據。就像是央行無法把全國所有的現金都存在地下室,於是會在很多地方建立金庫分散存儲這些現金。
即使將數據存儲在外部可以節省很多存儲空間,但對於區塊鏈數據的頻繁操作依然是不菲的一筆開支,所以出現了很多擴容解決方案,主要思路依然是盡量在主鏈以外進行操作,然後定期將操作數據一次性同步回主鏈,如央行和地方銀行的關係,之前是所有的存取款都需要去央行,現在則建立很多地方銀行(側鏈),居民存取款在地方銀行,每個月地方銀行需要向央行做一次結算。
以上就是web3應用與傳統應用的區別,會發現大量冰山以下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從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做web3基建的公司可以拿到大額融資的原因,這裡面需要建設的內容確實非常的多。
回到一開始提出的“web3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變化”的問題,目前我們知道web3有去中心、分佈式、可追溯等特性,但這些特性並不會像是手機、VR帶給用戶直觀的感受,其實接下來就是需要想辦法將這些特性能夠挖掘出來它的應用場景,就像是特斯拉和燃油車,從外觀來看其實都一摸一樣,但是裡面的內核完全不同,沒有內燃機、變速箱,可這些車主並不會看到,如果特斯拉只有“充電”這一個特性,但是卻續航短則一直會停留在3萬元老頭樂的狀態,就像是web3只有去中心但是卻花費高(gas費)會一直停留在小眾烏托邦信眾,所以特斯拉需要在無人駕駛、大屏幕、加熱座椅這些真正能讓用戶感知到的層面下功夫,web3我認為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挖掘到底什麼是能夠讓用戶感知到明顯變化的能力,而不是讓用戶說“哦,去中心化了,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