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其中在完善標準和計量體系中提到,健全現代流通、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物聯網、儲能等領域標準體系。
截至目前,在區塊鏈領域共立項參考架構等國家標準6項,其中1項已經報批;立項工業區塊鍊等行業標準4項,其中3項已經發布;貴州、湖南、重慶等地區發布地方標準18項,全國各類組織發布團體標準74項。此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方面,共有17項區塊鏈國際標準立項,其中發布7項。
就此區塊鏈標準問題,區塊鏈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國家從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的專業研究機構。李鳴主要負責區塊鏈國際標準ISO TC307和國家標準SAC TC590標準化工作。
在他看來,當前區塊鏈產業正在從系統建設和應用創新向業務深度融合演進,標準化的重點將從初期的促進產業共識和總結最佳實踐向提供質量保障轉換,互操作、系統測試和服務評價類標準可以在產業中建立技術和服務基線,降低產業的協作成本。
同時,李鳴認為標準作為市場和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不僅可以降低區塊鏈產業的技術不確定性和商業協作摩擦,促進區塊鏈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可以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要求。
李鳴近照(受訪者本人提供)
以下為專訪實錄:
區塊鏈日報:建立區塊鏈標準的意義和必要性在哪裡?
李鳴:標準對於產業而言具有共識、總結和引領等作用。在區塊鏈產業初期需要通過術語、參考架構等標準化明確區塊鏈產業的核心概念和術語,建立產業的共識,降低產業相關方之間的溝通成本。
隨著區塊鏈產業的技術實踐和應用探索,技術類、平台類、指南類標準總結出最佳實踐的標準化對象,降低相關方進入區塊鏈產業的試錯成本。
當前,區塊鏈產業正在從系統建設和應用創新向業務深度融合演進,標準化的重點將從初期的促進產業共識和總結最佳實踐向提供質量保障轉換,互操作、系統測試和服務評價類標準可以在產業中建立技術和服務基線,降低產業的協作成本。
區塊鏈日報:我國目前區塊鏈相關標準制定現狀是如何的?目前已經在哪些方面製定標準,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標準化?
李鳴:我國從2016年底就積極推進區塊鏈標準化工作,早期主要以研製和推廣團體標準為主。 2021年5月26日,全國區塊鍊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90)獲批成立,主要負責區塊鍊和分佈式記賬技術領域基礎標準、業務和應用標準、過程和方法標準、可信和互操作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等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區塊鍊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技術委員會(ISO/TC307)工作領域相對應。
截至目前為止,在區塊鏈領域共立項參考架構等國家標準6項,其中1項已經報批;立項工業區塊鍊等行業標準4項,其中3項已經發布;貴州、湖南、重慶等地區發布地方標準18項,全國各類組織發布團體標準74項。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作為TC590的秘書處單位組織了本年度第一次國家標準徵集,對18家單位申報的服務能力評價等33個國家標準項目進行了技術審查,其中服務能力評價等12項通過了本次技術審查,進入到下一步徵求意見階段。
區塊鏈日報:在製定區塊鏈相關標準工作中,節奏有快有慢,其中製約因素有哪些?
李鳴:隨著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標準化工作,在區塊鏈領域出現了大量團體標準,但是標準的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存在標準化對像不明確、文本不規範等問題,甚至出現敘事性描述和技術方案直接成為標準的情況。
這些問題不僅會誤導標準使用方,增加選擇和使用標準的成本,甚至會導致劣“標準”驅逐良“標準”的問題。
同時,標準是專業的技術工作,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專業人員相對較少,標準化資源分配不均,造成了大多數標準集中在主要發達地區和城市,標準化成果不一定滿足其他地區的實際情況。最後,大多數標準工作集中在研製過程,忽視了標準示範和推廣,造成了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卻收效甚微的情況。
因此,為了更好的以標準化促進區塊鏈產業高質量發展,應加強標準研製、驗證和推廣三方面工作。一是以TC590為依托,匯聚全國各領域的專家,以標準化建設指南為依據,有計劃的開展重點標準研製。二是在全國各類城市和各個領域內,開展標準徵求意見和驗證工作,最大範圍的獲得產業共識。三是加強標準應用和推廣,讓更多行業依據標準來指導實踐工作,充分釋放標準的產業價值。
區塊鏈日報:我國在區塊鏈國際標準方面的現狀是如何的?
李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方面,共有17項區塊鏈國際標準立項,其中發布7項。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作為ISO/TC307在中國的對口單位,聯合國內專家從2016年開始跟進區塊鏈國際標準工作,在區塊鏈參考架構國際標準中貢獻了主要內容,同時獲得數據流動模型國際標準的編輯職務。
在IEEE方面,我們組織成立IEEE C/BDL (IEEE計算機標準協會區塊鏈標準委員會),我自己並擔任主席職務,推動立項22項和發布2項IEEE國際標準。
同時,我們也在加強與W3C等國際組織,以及Afnor、BSI等國家標準化機構的交流,在充分了解和借鑒國際發展情況的同時,將中國的最佳實踐貢獻到國際上,支持中國區塊鏈企業走出去。
區塊鏈日報:對於《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明確要求健全區塊鏈領域標準體系,你對我國區塊鏈標準制定的有哪些展望?
李鳴:2021年我們啟動了我國區塊鏈標準體系研究,現已完成標準體建設指南草案。草案中系統分析了國內外區塊鏈領域相關標準發展情況,梳理我國區塊鏈標準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制定基礎、技術、應用和服務、開發運營、安全保障等重點標準化方向,形成區塊鏈領域標準體系和技術路線。
標準作為市場和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不僅可以降低區塊鏈產業的技術不確定性和商業協作摩擦,促進區塊鏈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可以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要求。
一是支持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通過標準明確區塊鏈在數據確權、共享和流動方面的技術要求,為數據要素市場的權利保護、跨境傳輸、交易流通和開放共享等方面提供技術保障。
二是支持統一的能源市場。通過標準明確區塊鏈在碳交易、碳足跡跟踪等領域的技術要求,為落實雙碳總目標和碳交易中心提供支持。
三是支持商品市場與服務市場。通過區塊鏈標準化工作建立區塊鏈產業質量保障體系,建立技術和服務能力測評體系,為產業提供技術和服務質量基準。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