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所體驗的網絡與10 年前大不相同。網絡是如何發展的,更重要的是——它下一步將走向何方?另外,為什麼這些事情很重要?
如果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那麼這些變化將非常重要。
想想互聯網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考慮一下互聯網如何改變社會。社交媒體平台。移動應用程序。現在互聯網正在經歷另一個範式轉變,我們所說的WEB 3.0,你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網絡的演變
多年來,網絡已經發展了很多,今天它的應用從最早期就幾乎無法辨認。 Web 的發展通常分為三個獨立的階段:Web 1.0、Web 2.0 和Web 3.0。
什麼是Web 1.0?
Tim Berners-Lee 於1991 年8 月6 日創建了第一個網絡瀏覽器和萬維網。
Web 1.0是網絡的第一次迭代。大多數參與者是內容的消費者,而創建者通常是開發人員,他們構建的網站包含主要以文本或圖像格式提供的信息。 Web 1.0 大約從1991年持續到2004 年。
Web 1.0 由提供靜態內容而不是動態HTML的站點組成。數據和內容是從靜態文件系統而不是數據庫提供的,並且站點根本沒有太多的交互性。
你可以將Web 1.0 視為只讀網絡。
什麼是Web 2.0?
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主要體驗了當前形式的網絡,通常稱為Web2。
你可以將Web2 視為交互式和社交網絡。
在Web2 世界中,你不必成為開發人員即可參與創建過程。許多應用程序的構建方式都可以輕鬆地讓任何人成為創作者。
如果你想構思一個想法並與世界分享,你可以。如果你想上傳視頻並讓數百萬人觀看、互動和評測,你也可以這樣做。
Web2 真的很簡單,並且由於它的簡單性,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創造者。
當前形式的網絡在很多方面確實很棒,但是在某些領域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因為整個基礎設施都存在一些問題。
Web 2.0 貨幣化和安全性
在在Web2 世界中,許多流行的應用程序在其生命週期中都遵循著一個共同的模式。想想你每天使用的一些應用程序,以及以下示例如何適用於它們:
想像一下Instagram、Twitter、LinkedIn 或YouTube等流行應用程序的早期階段,以及它們今天的不同之處。這個過程通常是這樣的:
公司推出應用程序它可以吸引盡可能多的用戶然後它將其用戶群貨幣化
當開發人員或公司推出流行的應用程序時,用戶體驗通常非常流暢,因為該應用程序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這就是他們能夠迅速獲得吸引力的原因。
起初,很多軟件公司並不擔心變現。他們嚴格專注於增長和鎖定新用戶——但最終,他們必須開始盈利。
他們還需要考慮外部投資者的作用。通常,接受風險投資之類的限制會對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應用程序的生命週期以及最終的用戶體驗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一家構建應用程序的公司接受風險投資,其投資者通常期望獲得數十或數百數量級的投資回報。
這意味著,與其尋求某種可以以某種有機方式維持的可持續增長模式,該公司通常會被推向兩條路徑:廣告或出售個人數據。
對於Google、Facebook、Twitter等許多Web2 公司來說,更多的數據會帶來更多個性化的廣告。
更多廣告= 更多點擊= 更多收入$$$
這是一個基於用戶數據的利用和中心化的簡單而有效的方程式,是我們今天所知道和使用的網絡如何運作的核心。
安全和隱私
Web2 應用程序反复遭遇數據洩露。甚至還有專門用於跟上這些違規行為的網站,並在你的數據遭到破壞時告訴你。
在Web2 中,你無法控制數據或數據的存儲方式。
事實上,公司經常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跟踪和保存用戶數據。然後,所有這些數據都由負責這些平台的公司擁有和控制,而生活在不得不擔心言論自由負面後果的國家的用戶也面臨風險。
如果政府認為有人發表了與他們的宣傳背道而馳的觀點,政府通常會關閉服務器或沒收銀行賬戶。借助中心化服務器,政府可以輕鬆干預、控製或關閉他們認為合適的應用程序。
由於銀行也是數字化的並且處於中心化控制之下,因此政府也經常對其進行干預。在動盪、極端通貨膨脹或其他政治動盪時期,他們可以關閉對銀行賬戶的訪問或限制對資金的訪問。
Web3 旨在通過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從頭開始構建應用程序並與應用程序交互來解決許多這些缺點。
WEB 3.0 之路
在最基本的層面,Web3 指的是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在線生態系統。基於Web3 構建的平台和應用程序不會歸中央守門人所有,而是歸用戶所有,用戶將通過幫助開發和維護這些服務來獲得所有權。
Gavin Wood在2014 年創造了Web3(最初是Web 3.0)這個術語。當時,他剛剛幫助開發以太坊,這是一種在知名度和市場規模上僅次於比特幣的加密。如今,他經營著支持去中心化技術項目的Web3 基金會,以及專注於為Web3 構建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公司Parity Technologies。
Web3 增強了我們今天所知的互聯網,並增加了一些其他特性。 web3 是:
可驗證不信任自治免許可分佈式且健壯有狀態的原生內置支付
Web3 還引入了稱為TOKENS的“原生資產”概念,用於結算,並通過託管它們的原生鏈作為信息載體。
代幣還引入了完全無邊界和無摩擦的原生支付層。 Stripe 和Paypal 等公司在電子支付方面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
這些系統過於復雜,仍然無法實現參與者之間真正的國際互操作性。他們還要求你交出你的敏感信息和個人數據才能使用它們。
眾多區塊鏈的整個代幣經濟見證了MetaMask、Torus和Phantom等Web 瀏覽器擴展的開發和成功實施,使你能夠將簡單、匿名和安全的國際支付和交易集成到web3 應用程序中。
像Solana這樣的網絡提供了幾百毫秒的延遲和一小部分一美分的交易成本。與當前的金融系統不同,用戶不必通過傳統的眾多、充滿摩擦的步驟來與網絡進行交互和參與。他們需要做的就是下載或安裝一個錢包,他們就可以開始發送和接收付款,而無需任何看門人。
建立公司的新方法
Tokes 也帶來了代幣化的理念和代幣經濟的實現。
以建立一家軟件公司的現狀為例。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但為了開始建設,他們需要錢來養活自己。
為了得到錢,他們接受風險投資並放棄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這項投資立即引入了錯位的激勵措施,從長遠來看,這些激勵措施與構建最佳用戶體驗並不相符。
此外,如果公司真的成功了,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任何價值,通常會導致多年的工作而沒有任何真正的投資回報。
相反,想像一下,一個新的、令人興奮的項目被宣布,它解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從第一天開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構建或投資。公司宣布發行x 個代幣,其中10% 給早期建設者, 10% 出售給公眾,其餘留作未來支付貢獻者和項目資金。
利益相關者可以使用他們的代幣對項目未來的變化進行投票,幫助構建項目的人可以在代幣發行後出售他們的部分資產來賺錢。
相信該項目的人可以購買並持有所有權,而認為該項目正朝著錯誤方向發展的人可以通過出售他們的股份來發出信號。
因為區塊鏈數據都是完全公開和開放的,購買者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完全透明。這與購買私人或中心化企業的股權形成鮮明對比,在這些企業中,許多事情通常都是保密的。
這已經在Web3 領域發生了。
一個例子是應用程序Radicle (一種去中心化的GitHub 替代方案),它允許利益相關者參與其項目的治理。 Gitcoin 是另一種允許開發人員參與並處理開源問題的加密。 Yearn 允許利益相關者參與提案的決策和投票。 Uniswap、SuperRare、The Graph、Audius和無數其他協議和項目已發行代幣作為實現所有權、參與和治理的一種方式。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提供了另一種方式來建立我們傳統上認為的公司,正在獲得來自傳統開發商和風險投資公司的巨大動力和投資。
這些類型的組織被代幣化,顛覆了組織結構的理念,為大部分利益相關者提供真實、流動和公平的所有權,並以新穎有趣的方式調整激勵措施。
例如,Friends with Benefits是Web3 建設者和藝術家的DAO,成立大約一年,截至撰寫本文時市值約為7950 萬美元,並於2021 年9 月10 日獲得了1000 萬美元的一輪投資。 16z。
DAO本身可以包含整個帖子,但現在,我只想說,我認為它們是構建產品和(我們過去認為的)公司的未來。
Web2.0之爭
我們現在所經歷的Web 2.0 是一個中心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很大一部分通信和商業發生在少數超級強大的公司所擁有的封閉平台上——想想谷歌、Facebook、亞馬遜——受制於中央政府監管機構的名義控制。
Web 2.0 的模型與互聯網存在之前的社會模型非常相似。如果我們回到500年前,人們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他們的小村莊和鄉鎮。他們與他們認識的人進行交易。從廣義上講,他們依靠社會結構來確保期望是可信的,並且很可能會實際發生。
這種結構運作得相當好,因為在城鎮之間移動既困難又非常耗時且昂貴。
但隨著社會進入更大範圍,我們有了城市、國家和國際組織,我們轉向了這種奇怪的品牌聲譽問題。我們創建了這些強大但受監管的機構,而監管機構原則上確保我們的期望得到滿足。要在特定行業運營,你必須滿足某些法定要求。
由於幾個原因,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其中之一是,監管新興產業非常困難。政府很慢,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另一個是監管機構不完善。尤其是當他們與行業密切合作時,行業和監管機構之間經常存在一種旋轉門的關係。
另一個只是監管機構的火力非常有限。這是政府投入了多少資金。因此,監管將是零散的。他們將能夠監管也許是最大的罪犯,但他們無法在任何地方始終保持強大的影響力。當然,監管機構和法律因司法管轄區而異。如果你去歐盟的某個地方,那麼X 公司就可以了;如果你去別的地方,那就不好了。隨著我們成為一個非常國際化的社會,這實際上意味著你的期望仍未得到滿足。
所以我們需要超越這一點。但不幸的是,Web 2.0 在這種非常中心化的模型中仍然存在很多。
我們今天擁有的互聯網已經壞掉了。我們不控制我們的數據,也沒有原生價值結算層。在互聯網大規模採用30 年後,我們的數據架構仍然基於獨立計算機的概念,其中數據在服務器上中心化存儲和管理,並由客戶端發送或檢索。每次我們通過Internet 進行交互時,我們的數據副本都會發送到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每次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都會失去對數據的控制。儘管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包括我們的手錶、汽車、電視和冰箱——我們的數據仍然中心化存儲:在我們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上,在U 盤上,甚至在雲端。
這引發了信任問題。
我能否信任那些存儲和管理我的數據的人員和機構,以防止任何形式的腐敗——內部或外部、故意或意外?
Web 3.0 成為新常態?
Web2 是一場前端革命,而Web3 則是一場後端革命。
它是由區塊鍊主導的一套協議,旨在重塑互聯網在後端的連接方式,將互聯網的邏輯與計算機的邏輯相結合。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將區塊鏈稱為分佈式世界計算機。這可能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重要步驟。
一些專家說,在Web3 愛好者的最佳情況下,該技術將與Web 2.0 一起運行,而不是完全取代它。
換句話說,基於區塊鏈的社交網絡、交易和企業可以並且將會在未來幾年發展壯大。然而,在我看來,完全淘汰Facebook、Twitter 或谷歌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的可能性不大。
Web 3.0 通過使個人成為主權者,是邁向更公平互聯網的第一步。
分佈式賬本和區塊鏈存儲等技術的興起將允許數據去中心化並創造一個透明和安全的環境,超越Web 2.0 的中心化、監控和剝削性廣告。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平台將取代中心化的科技巨頭,個人將能夠合法地擁有他們的數據。
事實上,去中心化和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在數據所有權和補償領域。隨著我們邁向Web 3.0 以及支持它的技術成熟並變得可擴展,我相信Web 將反映其最初的意圖。
當然,伯納斯-李沒有預見到互聯網龐然大物會主宰網絡並成為我們數據的所有者和奸商。已經成為Web 2.0 常態的長期中斷將消失,因為去中心化還使透明、選擇性、點對點通信成為可能,使個人能夠擁有自己寶貴的時間。
真正的主權意味著擁有並能夠控制誰從一個人的時間和信息中獲利。 Web 3.0 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協議將使個人能夠連接到互聯網,在那裡他們可以擁有並獲得適當的時間和數據補償,使剝削性和不公正的網絡黯然失色,其中巨大的中心化存儲庫是唯一擁有並從中獲利的網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