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旁氏新樂園裡的典型和非典型

在這新一出過山車一般的瘋狂旅程中,web3的“信徒”們,會給一個“美麗新世界”留下Pak還是Bayc?或者更多的空氣?

Ash drop2之後,Pak遇到了生涯最大危機。

由於智能合約的問題,原本是重大利好的Ash drop2遭遇了慘烈的gas災難,再加上大量的機器人搶跑,造成了本年度NFT領域非常糟糕的一次鑄造體驗。雖然賠償措施很快推出,但很多參與者和老藏家並不買賬。事實證明,這次糟糕的體驗,僅僅是一個導火索。

很快,Pak社區內部出現前所未有的分裂,很多積蓄已久的情緒爆發,不少社區KOL們開始對Pak進行猛烈的批評,有些甚至被踢出社區、被收回身份,而接踵而來的是巨鯨砸盤,KOL發推dis,矛盾公開化。

與此同時,Ash價格,暴跌80%+,跌入“史前”的價格區間。

另一方面,merge的交易額突破1億美元,市場對Pak作品的需求似乎仍然旺盛。

作為NFT應用邊界的開拓者,同時也是藝術NFT的領軍人物,Pak和他創造的生態和品牌正在經歷一次大洗盤。

而Pak和他的ash生態系統,能否渡過這次“死亡螺旋”式的大劫? Pak的持有者們,真的理解Pak嗎?

與此同時,萬眾矚目的行業“標杆”Bayc雖然出發較晚,卻步步為營一路向上。

對於長距離的跋涉來說,在同一點出發,微小度角度差異就會造成幾千公里的終點差別,對於NFT項目的馬拉松來說,也是如此。

藉這篇文字,小灰灰想和大家討論一下NFT的“旁氏“(非貶義),並通過Pak和Bayc兩個項目來闡述一下。

1、NFT:旁氏新樂園

首先,幾乎所有NFT項目,都是“旁氏”結構。

這裡的“旁氏”,不是貶義詞。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次發行票據開始,“旁氏”已經是人類“創新”活動必不可少的興奮劑了。

NFT作為一種有潛力滲透到幾十億人的新型媒介,迅速變成旁氏系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畢竟這裡的想像空間比幣圈更大,社交、藝術、娛樂、虛擬人、電商、廣告、時尚,任何窮盡人類想像力的活動都可以在這裡講故事。

而最大的故事會是“元宇宙”。 Metaverse,意思是beyond-verse,也就是超越真實宇宙的宇宙。那簡直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啊。任何的牛皮,只要你能想到,都可以在這裡吹。 Coinbase創始人說NFT很可能超越幣圈,說的非常有道理。幣圈故事會多少還需要講點技術,說點邏輯,元宇宙故事會沒別的,就是徹底撒開腿兒吹。

但講故事是一回事兒,故事能讓人掏錢就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事兒了。

李大師的名言,“韭菜的共識也是共識”,在NFT同樣屢試不爽。但千萬別小瞧了韭菜,韭菜不等於傻子。相反,NFT的韭菜都是些腦子活絡,敢於嘗試新事物,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真正人云亦云的傻子,目前還接觸不到NFT的cx。

所以“韭菜”是看得懂NFT的“旁氏”結構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買NFT?

統一的答案, “utility”。

具體來說, “utility”也分兩種,小灰灰暫且稱為“短期utility”和“長期utility”。

“短期utility”,簡單來說,就是買這個NFT,可以得到另一個NFT的空投/白名單,然後得到一種新token的空投,然後得到另一個NFT的空投/白名單,然後更多的token空投…… 每一個項目在每一個層級,都需要更多的人和錢進來,沒有比這個更“旁氏”的結構了吧?

然而“爆雷”是大部分“旁氏”必然的結局,只有少數例外。

這少數例外,就是“Ponzi till you make it”,最後真的能實現“長期utility”的項目。

“長期utility”, 現在通用的說法就是我要開發一個遊戲,搞一個自己的宇宙,然後所有之前發行的NFT也好,token也好,能在這裡面使用,那就算達到“元宇宙初級階段了”。

韭菜們認為有能力達到“元宇宙初級階段”的項目,就是藍籌,就是下一個比特幣以太坊。記住,“韭菜的共識也是共識”,BAYC 長期維持100+ ETH的地闆說明市場的共識非常堅定。

所有現在持有NFT的人,小灰灰認為都是看到了未來的人。但就像之前文章提到過很多次,看到未來不等於看清楚未來,更不等於就能躺贏。

如果你的項目“短期utility”做好了,你可以笑到現在,“長期utility”做好了,你才可以笑到最後。

這裡有三個風險。

第一個是選擇風險。

千千萬萬的項目,99%永遠不能達到“長期utility”,有潛力達到的項目,要么有先發優勢(已經發車而你大概率不在車上),要么是新項目配置全明星團隊+頂級資源(共識已經形成,車票靠搶或者已經priced-in)。

好在永遠有下一個項目,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夠多的流動性,用web2崛起時VC的方法,分散下注。這個策略的結果,是錢越多命中概率越高,錢少流動性枯竭則基本靠燒香拜佛。

簡言之“有錢的越來越有錢”。對於普通韭菜來說,在“掘到”第一桶金之前,只能靠掘到第一桶金。

第二個是執行風險。

就算你很幸運或者很有錢,在“藍籌”的車上,仍然很難“躺贏”。

因為像“元宇宙”這種全新的領域,“執行風險”實在太大。元宇宙是啥?沒有人見過,只在夢裡有。 BAYC的40億刀估值固然很誇張,但巨大如Meta的體量,多年砸下去幾百億美金,也沒砸出個元宇宙的響來。你現在全倉買Meta的股票,就一定能躺贏元宇宙這班列車嗎?更何況是一些成立了僅幾個月的NFT項目,收到的考驗實在有限。

當然,類似於BAYC, Azuki, Decentraland這樣的項目處於非常好的位置,市場也給出了相應的定價,但這個定價只是投票,不是“包票”。 BAYC的遊戲可玩性高不高?有多少人會玩?能不能變成“猿宇宙”?都太難說了。

第三個是時間風險。

小灰灰覺得這是最大的風險。就算項目方非常給力,真的能做到他們承諾的,這通常也是2年3年甚至5年10年以後的事。 Decentraland的地皮和mana小灰灰在17年就買入了,經歷了多少“歸零”,多少慘淡,即使拿到了現在也不能說有多麼爆炸。

更多的項目,無論是項目方還是持有者,能經歷幾個牛熊仍然堅持嗎?以前的白皮書,現在的roadmap,背後都是漫長的等待。

“不是因為看見而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見”是一句非常理想主義的話,非常適合洗腦尚且沒有生活經驗的年輕人。但是現實生活中,你見到過幾個這麼浪漫,這麼富有詩意的人?

Holders和flippers,alpha和rug pull之間,都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以上就是小灰灰認為的目前NFT市場的現狀,無論是kevin還是frankfrank,無論是waifu還是meme, 也無論是元宇宙遊戲還是藝術藏品,都逃不過“旁氏”(沒有貶義),有前途的NFT項目,就是對“旁氏”結構的運營做得非常好的項目。對此,我們可以用上文提到的“短期utility ”和“長期utility”來驗證。

2、非典型旁氏1:Pak宇宙的突然失落

Pak宇宙,在ash drop2之前就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旁氏”。主要原因,是holder對“Pak宇宙”utility的想像,非常充分。

看上圖,pak的旁氏塔尖是2020年的60個1/1NFT,銷售額總計幾千美金。不多,但這是pak藝術宇宙的開始。

第二個drop X,300個NFT,收入幾十萬美金。

入局藏家增加5倍,收入增加幾百倍。這些核心藏家,大都成為日後Pak NFT的主力宣傳者。

第三個drop Fungibles,找到了蘇富比合作,6000多個NFT,賣出1700萬美金。又是幾十倍的藏家和收入增長,pak開始進入主流藝術圈視野。

第四個drop pages/poets,65000多個NFT,收入7000萬美金。 Pak宇宙,正式發車!

第五個drop merge,31萬個nft,9200萬美金收入,pak一舉超越beeple,成為在世銷量第三高的藝術家。

到這里為止,pak宇宙的旁氏結構近乎完美,層層推進,體現了極強的爆發力。一年時間,pak從一個知名度不高的設計師變成了能在現代藝術史擁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

Pak的NFT作品,可以說是藝術類NFT的代表,出現在了各種主流媒體和展覽中。他的discord頻道,加入條件看命,逼格滿滿,一票難求。整個NFT領域,幾乎找不到對pak的批評聲音。

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大家對Pak的“utility”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和很高的期待,Pak吃盡了先發者優勢的紅利。

Pak早在2021年5月就完成了ash 的發行(激發了對“長期utility”的想像),並開創性得確立了ash這種NFT專屬token的curate機制(“短期utility”的動作領先於大部分項目方)。

這種期待,使得Pak的作品價格和ash價格不斷攀升。

但回顧起來,此時Pak宇宙utility可能更多存在於holder們自己的想像中。

由於Pak營造的神秘人設,他始終保持匿名身份,他的twitter和discord發言永遠“含糊其辭”。所以他始終對其NFT的“短期utility”和代幣ash的“長期utility”語焉不詳。

而另一邊,holders的需求卻非常明確。

Pak NFT的holder們想要什麼?

他們想要“短期utility”!

想要Cubes,poets等等NFT在之後drop當中能領空投,或者起碼有白名單/搶跑mint權,想要後續藝術品購買的折扣,或者最最起碼是有能進入discord頻道的權力。

Ash holder們想要什麼?

他們想要“長期utility”!

想要質押的激勵,想要未來第一藝術NFT經濟系統的溢價,想要未來頂級藝術家作品的無佣金無gas購買體驗和優先購買權。

然而,Pak從來沒有承諾過任何“短期utility”。

每次drop的規則,都是drop前幾天公佈,裁量權完全在Pak手裡。往往這些“短期utility”都很“小家子氣”。

而且,匪夷所思的是,從ash drop1開始,無論是Pak NFT holder還是ash holder的“短期utility”,突然沒有了。

而“長期utility”更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Ash drop2 本來是對於Pak宇宙想像的一次集中大釋放。集結了30位NFT領域的頂級創作者,只能用ash來購買首發作品,配合上之後的燃燒機制,可以說是後續藝術類NFT第一市場的基石。

作為Pak宇宙最重要的環節,本來,Pak可以在ash drop2中對所有NFT holder們傾斜,進一步鞏固“短期utility”;同時,出一個清晰的roadmap,闡述ash作為藝術NFT第一經濟系統的宏大願景,畫出Pak宇宙的“長期utility”,這樣會大大增加ash的長期需求量。

然而,Pak為了“闊大持有者”基數這個“小目標”,採用了“人人平等”的機制,徹底消滅了長期holder對於“短期utility”的想像。

而且,對於ash“長期utility”的賦能,也完全沒有在ash drop2中體現出來:用ash購買的藝術品,在二級市場主要的交易token仍然是eth,ash應用即沒有任何手續費的優惠,也沒用使用場景,使用ash首發購買更像是一次性的作秀。

持有者們的“長期utility”也幻滅了。

而且非常不巧,ash drop2的智能合約出了低級錯誤,大量ash holder手裡拽著新鮮的ash沒處花,導致ash開始砸盤,積蓄的情緒終於開始大爆發。

從市場反應看,Pak的宇宙似乎陷入了4步“死亡螺旋”:

1)“短期utility” 和“長期utility”的幻滅,摧毀了holder們的耐心(包括很多巨鯨),巨鯨、新買入ash但沒用掉的新玩家、參與drop2而手裡有大量ash的藝術家們,紛紛開始拋售。

2)由於Pak的大部分nft都和ash用燃燒機制深度綁定,ash價格的暴跌也帶動了nft價格的暴跌潮,而這,又引發了ash價格的進一步暴跌。

3)Pak維持著偉大藝術家的人設,對價格下跌和批評採用了一種不屑一顧的強硬態度,進一步分化了社區,導致更多人的幻滅。

4)重複1)。

從旁氏結構和utility的角度看,Pak的確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但也不是說,Pak宇宙沒救了。小灰灰甚至認為,Pak宇宙最終鳳凰涅槃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哪怕從utility的角度看,Pak宇宙的問題屬於明顯的機制設計和執行問題(tokenomics設計缺陷和項目超發打破供需平衡),是可以補救的。

對此,小灰灰髮現了一篇很棒的分析,來自Pak古早藏家@ABBBBBB_NFT,(https://twitter.com/ABBBBBB_NFT/status/1511930386515116032),他從代幣設計和社區運營的角度列出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解法。

更重要的是,藝術類NFT的宇宙和其它類的NFT宇宙存在根本上的不同。

藝術類的NFT,可能根本不需要utility!

藝術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形成類似“宗教”般的魔力,這種力量,可以遠超“商業”的力量而不用遵守資本的邏輯。

通常來說,有天賦的藝術家往往不需要“普通人”的認可,也不需要“按規矩辦事”。藝術是高於資本的存在,藝術家是高於商人的存在。

小灰灰覺得,作為最大藝術類NFT項目的操盤者,Pak不太可能突然就無法理解NFT的旁氏結構和utility的重要性。 Pak對於他的主要受眾——為賺快錢而來的收藏者們——的不斷冒犯,更像是一場“行為藝術”表演。

對創新和開拓邊界的濃厚興趣,使得Pak對一些已經形成規律的“常規操作”感到無聊甚至排斥。

他在discord多次強調,自己在媒介領域沉浮幾十年,現在出現的一些“噪音”他早已習以為常,對他毫無影響,他仍然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創新”工作中。

我們可以把他的這些話理解為“自大”,“孩子氣”,“不專業”,也可以超越NFT項目運營的角度,理解為“新媒介的藝術表演”。

或許,這是一盤更大更久的棋?

某種程度上,把Pak宇宙和其它NFT項目做對比或許本來就不合適。因為它們可能是兩種不同的物種。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Pak宇宙從一開始的“完美旁氏”突然就變成了一個“非典型的旁氏”。

不過,為了說清楚NFT的旁氏結構和utility,我們還是再說一下更經典“更規範”的NFT案例,Bayc。

3、經典旁氏2:猿宇宙的崛起

從旁氏結構上來看,Bayc比Pak走得慢很多,到目前為止只完成了nft發行和發幣兩個步驟,整體上比pak宇宙慢了半年以上。

但Bayc走得更穩,大餅也越畫越圓,把holders對於utility的想像一步步具像化。

從一開始,作為一個純粹的pfp項目,Bayc沒有“藝術包袱”。不需要故弄玄虛,也不需要有藝術人設,因為所有不想跑路的pfp項目面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創造utility的想像, 創造utility的想像,創造更多utility的想像。 (藝術類項目雖然本質也是如此,但“造夢”的手法比純pfp項目要復雜很多)

回顧起來,Bayc的打法非常清晰:

1)成為pfp項目龍頭,

2)發幣,

3)猿宇宙。

想法不難,難得是每一步走得都很紮實。

在1)階段,yuga labs非常專注,運營目標有且只有一個,維護他們的第一個NFT產品Bayc。所有Bayc的持有者都是yuga labs的超級VIP用戶,通過向持有者空投Mayc和Bakc,不斷維護和鞏固Bayc holders的“短期utility”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和Pak不斷發行平級NFT非常不同,yuga labs始終將Bayc作為核心IP,之後增發的Back和Mayc只是附屬IP地位,無法和Bayc相提並論。

這樣做,效果非常明顯。

首先是回饋早期用戶,通過滿足“短期utility”留存了大量的用戶;其次是“招新”,通過擴大NFT的總數量,招納新的用戶進社區。

我們來對比一下,Pak的NFT從來沒有明確的核心和邊緣之分,運營上一味追求“招新”而忽視甚至損害了早期用戶的利益,使長期holder產生了被“背叛”的感覺。

Yuga Labs從空投NFT,到不斷找明星代言,從來都是以Bayc這麼一個IP為核心,使得holders和項目方的利益始終是協同的。

粗俗一點說,持有Pak,你需要服務Pak,持有Bayc,你只需要享受服務。哪個才是真正的web3精神?不重要。因為市場說:價格才重要。

在2)階段,bayc經過幾個月的預熱,滿足了空投apecoin的預期。在小灰灰看來,這是bayc徹底和其它pfp項目拉開檔次的操作。

團隊沒有一味迷信web3所謂“fair-launch”的教條主義,反而對web2產品運營之道非常熟練。從輿論預熱,到遊戲試玩,到震撼空投,bayc非常有耐心和規劃,用了長達幾個月時間徹底執行了“寵粉”路線。

而在空投代幣方面,yuga labs也不像大多數項目方的小家子氣,直接給每個bayc持有者空投了十幾萬美元!

這種超預期滿足“短期utility”的操作,給了持有者驚喜,也帶來巨大的財富示範效應,激發場外用戶對“猿宇宙”未來的瘋狂想像,創造出超級旺盛的對於bayc和apecoin的需求。 Bayc和apecoin在經歷了短暫砸盤後,迅速拉升,避免了“死亡螺旋”。

在3)階段,yuga labs通過敲定巨額融資和“洩漏”詳細的規劃藍圖,繼續滿足者持有者對“遠期utility”的幻想。

從未來“猿宇宙”規劃來看,內容無非是房地產、新NFT、遊戲等內容,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但“全靠同行襯托”,yuga labs的運營能力實在是高出現在的web3競爭者一大截,把平平無奇的牌把把都打成了王炸的樣子。

三步走完,Bayc已經遙遙領先。未來已來?也不一定。

Bayc體現出的巨大財富效應和商業機會,伴隨著web2大危機的到來,越來越多web2“營銷”團隊甚至微商團隊正在進入web3,web3運營的“競爭”必然將越來越激烈,web3這一池水也會越攪越渾。

從無到有到混沌再歸於秩序,而秩序代表寂靜和死亡。

後序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是一句很打雞血的話,意思是就算你現在做不到,也要裝出能做到的樣子,直到你真的做到了為止。從這個意思上,NFT是真正的“摸著石頭過河”:哪怕腳底下空空如也,也要浮游在水面,面露微笑和自信,裝出腳踏實地的樣子,口中默念: “Ponzi it till you make it”。

太陽底下無新事,無論披著1CO、1EO、STO還是NFT、DAO、Web3的外衣,所有的參與者都暢遊在由美國人的最新敘事所主導的旁氏結構中,並逐漸摸索出一套相適應的“運營”規則。

池子裡,有理想主義者,有投機鑽營者,有韭菜,有騙子,有懦弱的魚,有目中無人的獅子,有走投無路的野狗,也有一夜暴富的鱷。

所有人互相因為“精神家園”而聚集,然後因為“綠色美元”而割裂;我們高唱著跑了調的自由主義歌謠,吃著胡亂調味的去中心化火鍋,坐上了圖騰膜拜猴子、狗熊、兔子、狐狸的列車,倉皇逃離一個爛掉了的秩序,在狂奔向下一個西部荒原的路途上學習新的生存法則。

然而,適應,是進步的開始,也是進步的結束。

在這新一出過山車一般的瘋狂旅程中,web3的“信徒”們,會給一個“美麗新世界”留下Pak還是Bayc?

或者更多的空氣?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