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和其他公鏈,都在嘗試利用多鏈結構擴容,例如以太坊2.0可能實現的同構分片、波卡正在實施的異構分片、COSMOS的跨鏈結構。而雪崩協議等網絡,在多鏈結構裡更細化的定義了功能分層和功能模塊化實現擴容。
這些都是龐大且長遠的設計,波卡還在經歷插槽拍賣、COSMOS還在建基礎設施,其餘的鏈的技術進展和生態建設也還處於初期狀態。
對於其他更聚焦於擴容的項目來說,也可能會更聚焦在單個網絡結構裡,例如在layer1實現分片,代表項目是Near。從長遠來看,layer1的擴容(例如分片)是必然。在這些網絡兼容EVM後,Defi等DApp都可以快速的遷移到網絡上,如果解決資產的轉移問題,這些網絡都會成為以太坊的擴展網絡。
那DApp需要什麼樣的layer1呢?前置的原則是2個:
1.解決共識問題帶來的性能瓶頸。
2.盡力打造可組合性。
前文我們提到的同構分片、異構分片,其中分佈的片,是一部分節點組成的鏈。可以理解為劃分一些節點成為一個分區,這個分區獨立其他分區存在,分別處理任務,
例如以太坊2.0,如果還依據原來執行分片的路線圖,初期可能建立64個分片,而這些分片都最終由信標鏈來完成交易驗證,分片之間的通訊叫做“交聯”,如果其中一個分片需要驗證其他分片時,才會進行分片間通訊。而因為分片的存在,DApp開發者在以太坊上開發DApp的時候需要選擇一個分片來做為主要的處理區。
這意味著這個DApp如果需要向其他分片獲取數據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冗雜的步驟。在波卡、COSMOS實現的結構也是如此,波卡的平行鏈就是異構分片結構裡的分片,平行鏈之間的交互是通過中繼鏈進行,但交互過程較為複雜,需要平行鏈之間去單獨定義。 COSMOS也是如此。
這樣的分片,是一種劃定界限的設計,每個分片鏈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孤島效應,所以要保證在鍊和鏈,或者分片和分片裡保持通訊能力,而這個通訊有效且能解決底層數據可用性。也就是DApp需要數據跨片的時候不需要去考慮數據不通用,兩邊標準不一的情況。
波卡的XCM、COSMOS的IBC都是在做這一件事。
但如果變化一下思路就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技術思路。
例如可以在數據庫分片的形式之上設計了新的共識機制。可以理解為一個數據庫分片+共識的新的分片結構。
這種分片不同於上文提到的定義一些節點作為分片鏈,而是把加入網絡的計算資源全部先切分為不同的分片,分片不是通過鍊和節點劃分的,而是通過隨機命令隨機分配到已經確定的分片位置裡,這些通過命令分出的分片再組成一個個大的分區。
這種預先設定好分片位置,然後動態的將命令分配到各個位置形成分片的方式,需要通過共識來確認最終的狀態。這種方式很像以太坊2.0中分片鏈的混合形式,主導的共識過程需要與信標鏈的ghost算法實現最終確定性一樣。
這樣做最好的方式是,可以實現更大的並行,調動所有的資源去使用,而不是固定分區帶來的一些邊界問題。
其次,可能重要的問題是組合性。
對比以太坊,鏈上的組合性是智能合約之間的相互交互,例如通過Compound借貸出的cToken等可以在其他DeFi裡進行挖礦以及swap。這就代表了DeFi的合約要調用Compound合約去確認cToken。該合約之間的調用是組合性的體現。
如果兩者不在同一個網絡或者分片裡部署,那就很難組合到一起,需要網關的處理或者需要一個映射的智能合約存在。如果沒有邊界問題,這些組合性就不會被限制。
當然這很明顯存在一個鏈的格局問題。即在整個生態內,更偏向底層的鍊是否具有普遍性。
這個普遍性的問題,也會影響對如何劃分某一層的定義,可以說,分片是一層擴容的選擇,但分片在別的網絡裡,可以是二層結構。
除了技術上的定義和設計外,整體進展可能還和其他一些因素相關。
例如,以太坊的2.0是同構分片,分片的鏈、節點標準是統一的。但如果不從技術上做考量,從去中心化上做考量,以太坊實現分片,會限制於“保持”和“盡可能做好”去中心化。即搭建分片和搭建節點,節點獎勵、後續穩定性都是要求用戶自發完成。
而很多公鏈,直接用合作方或者自建節點解決這些問題。反而後發先至。這就讓以太坊喪失了很多優勢,讓整個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在以太坊、波卡、COSMOS這些龐大的公鏈結構還沒有進展的時候,已經有很多鏈完成了超車,例如Near、Solana,但發展中的變化依舊很多,以太坊會在2023年會實現分片鏈,而Cosmos和波卡的發展進度也可能會集中體現在2023年,可以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