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數字經濟區塊鏈推動社保體系共治共享

今年3月,2022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各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孫潔關於聚焦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務人員社保共治共享的議案引發人們關注。

孫潔認為,基於區塊鏈構建的信息傳遞網絡,通過社保區塊鏈連接流動勞務人員、用人企業、地方人社部門、國家人社部門以及各地郵政局、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實現對鏈上的可信媒體的轉載、修改的動作的全流程追溯,有利於建立共治共享的社保體系。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不斷深入發展,憑藉其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可追踪可溯源和公開透明的特性,迅速賦能各行各業,被大量應用於金融、保險、食品安全等多個行業,社保作為區塊鏈介入的一個新領域,其應用的潛在價值不斷被發掘,區塊鏈賦予了該領域新的變革力量。

流動勞務人員社保繳納問題多

隨著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勞動力人才的跨區域流動日益頻繁,社會保險作為伴隨每個勞動者一生的保障安排,也將隨著勞動人員的流動而相應轉移。但一些現實問題不容忽視,如跨省轉移接續手續環節較多,易產生差錯;轉移接續進度流程透明度不高,無法實時查詢;流動勞務人員參保積極性較低等等。

流動勞務人員工作性質決定了崗位和區域之間流動性極強,個人社保繳納面臨渠道少、流程繁瑣、繳存困難、缺乏連續性、辦理退休時跨地區結轉障礙等等問題,這些都會造成流動勞務人員的社會福利保障缺失,導致勞務人員個人與家庭的權益受損,形成勞務人員和用工企業的雙輸局面。

從鄉村振興的大局來看,一些農民工年輕力壯時在城市打工掙錢,年老時返鄉養老,而社保缺失造成一些流動勞務人員在年老時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極有可能返貧,不利於鄉村全面振興。

區塊鏈讓社保更有溫度

我國區域行政管理和條線管理分割的現狀,為流動勞務人員社保帶來大量問題,導致社保繳納信息無法在各行政主體之間實現有效共享。

區塊鏈作為一種分佈式的數據庫,其具有不可篡改、匿名性、可追溯以及去中心化等特性,能夠有效解決行政壁壘和信息不對稱問題,為打破流動勞務人員社保領域的困境提供了出口。

具體可以通過如下流程操作:

首先,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社保關係轉移信息平台,經辦機構的轉移接續手續可在該平台上直接辦理,不需紙質材料的傳遞,同時將平台上的辦理進度實時傳輸到互聯網以供公眾查詢,實現信息在線實時反饋。

其次,界定區塊鏈上流動勞務人員、用工企業、政府各級人社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的角色、定位和責任。例如人社部作為製定社保繳納規則、社保繳存統籌監管、社保信息的分享方,可以承擔起鍊主責任,提供各方信息存儲節點。地方人社部門擔當社保資金存管方、社保信息發布方和分享方,流動勞務人員作為社保繳納方、社保信息分享方,用工企業擔當用工信息的發布方、社保信息的分享方,如此對鏈上的市場監管、郵政等部門都做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

最後,通過社保區塊鏈平台實現共治與共享。平台連接流動勞務人員、用人企業、地方人社部門、國家人社部門以及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平台上,個人繳納的社保信息將被分享給各責任主體,同時將作為用人企業是否錄用該流動就業人員的主要徵信數據,而市場監管部門則監督用人企業是否按照社保繳納要求合法錄用有連續社保繳存記錄的流動就業人員。

在整個社保管理流程中,每個流動性就業人員通過個人身份證號碼對應一個獨立的社保資金賬戶。流動性就業人員將社保資金繳納至社保賬戶,地方人社局負責將該個體的社保繳納信息上傳至區塊鏈。流動性就業人員當前所在單位將該工作人員的就業信息上傳至社保區塊鏈,市場監管局將通過數字認證查詢就業人員的社保繳納和企業用工信息,以監管企業的合法用工情況。市場上企業可以通過數字認證和個人許可,在區塊鏈上查詢就業人員過往的就業信息和社保繳納信息,以此作為是否進一步聘用的基准信息。

在該平台上,基於區塊鏈構建的信息傳遞網絡,信息可以快速、不被篡改地發送給鏈上的每一個主體,同時實現對鏈上可信媒體轉載、修改動作的全流程追溯。由於平台上信息完全共享,個人的社保資金可以在各地方社保賬戶內自由切換,方便流動就業人員在辦理退休時靈活選擇退休所在地,並可以將個人社保資金轉入退休所在地,解決了流動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提高他們繳存社保的積極性。

結語

科技便利生活,區塊鏈技術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其分佈式、公開透明、安全穩定等特點在社保領域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講到:2022年要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要實現這個目標,探索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社保領域的應用場景顯得至關重要,正如上文分析,“區塊鏈+社保”在打造共治共享的全國統一社保市場上有著重要的存在價值。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