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煉金術:龐氏騙局還是創新實驗?

轉自:老雅痞

上週,當加密市場崩盤時,我的Kindle書庫裡出現了一份的禮物。

幾個月前我預購了卡洛·羅維利即將出版的新書《There Are Places In The World Where Rules Are Less Important Than Kindness》。當我周二打開Kindle時,它就在那裡。時機很完美。

該書收錄了·羅維利從2010年到2020年在報紙上發表的有關物理學和哲學的文章。每篇文章都發人深省。其中一篇文章非常及時,給了我一記耳光。

《煉金術士牛頓》最初發表於2017年3月19日,文章論述了“牛頓作為科學之父的傳統形象”與他畢生追求的煉金術領域之間似乎存在的矛盾。

為什麼這樣一個理性的思想家會浪費幾十年的時間去追求如此輕浮和非理性的東西呢?

難道這一開始就是徒勞的希望嗎?它是一個甚至在開始之前就應該被拋棄的項目嗎?

恰恰相反,煉金術提出的許多關鍵問題以及煉金術發展出來的許多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化學物質轉化為另一種化學物質的方法,正是不久後將產生化學這門新學科的問題。

牛頓未能在煉金術和化學之間邁出關鍵的一步。這需要拉瓦錫等下一代科學家來實現。

煉金術對黃金和不朽的承諾吸引了一群聰明人,其中包括牛頓。他們失敗的嘗試創造了一個新的、更大的、更重要的研究領域。

沒有煉金術,就沒有化學(至少化學不會那麼快到來)。更一般地說,如果沒有實驗、好奇心和冒險,就沒有進步。

煉金術的誘惑顯而易見。貪婪地說,把賤金屬變成黃金的能力會讓早期發現它的人變得富有和強大。美妙的是將賤金屬變成黃金以及改變之前所理解的宇宙法則的能力將是對人類智慧的證明。

但可惜的是,即使是艾薩克·牛頓爵士也不能把屎變成金子,即使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也不能。

艾薩克·牛頓似乎是一個在煉金術方面失敗的奇怪的人。

他的失敗很奇怪,因為我們在談論的是發現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理論、白光是各種顏色的混合物還有微積分學的人。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墳墓上寫著“Sibi gratulentur Mortales, Tale tantumque exstitisse HUMANI GENERIS DECUS”,翻譯過來就是“ 歡呼吧,凡人! 為人類曾有過如此偉大的榮光! ”

奇怪的是,這樣一個人類居然嘗試了一個被推翻的偽科學。正如一位Quora用戶解釋的那樣,“煉金術模糊了經驗觀察和實驗、毫無根據的推測和神秘主義之間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煉金術士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但對我們來說卻毫無意義。而後兩種方法使之成為非科學。”他把寶貴的腦力浪費在煉金術上真是太可惜了,對吧?

羅維利指出:“今天,我們很容易依靠已被消化的歷史判斷,即煉金術的理論和經驗基礎過於薄弱。但在十七世紀,要得出這個結論可不那麼容易。”

換句話說,煉金術已經被推翻了三個世紀,但在牛頓那個時候,它還沒有被推翻。許多聰明人(當然,還有許多愚蠢的人)進行了嚴格的實驗,試圖讓煉金術發揮作用,卻沒能認識到它是行不通的。這個過程中的發現導致了比世界上所有黃金都更有價值的東西:化學。

如果用現代的知識你可以回到過去阻止艾薩克·牛頓嘗試煉金術,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更實際的東西上,你不會這麼做。

創新很少是雷擊瞬間的離散結果。它是一種進步和演變,是由以前的失敗和成功加上新的轉折組成的。

煉金術並不是牛頓職業生涯中這種曲折現象的唯一例子。在《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一書中,大衛·多伊奇探索了從開普勒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描述行星運動理論的發展歷程。每一個後續的理論似乎都拋棄了前一個理論:

愛因斯坦對行星運動的解釋不僅糾正了牛頓的解釋:它是完全不同的,它否認了牛頓解釋的核心要素,比如牛頓定義運動的引力和均勻流動的時間。

牛頓發現了引力。愛因斯坦拋棄了這個想法,同時拋棄了均勻流動的時間。那麼牛頓的工作是徒勞的嗎?

恰恰相反。 “雖然沒有引力,”多伊奇寫道,“但確實存在一些由太陽引起的真實事物(時空曲率),其強度近似地根據牛頓平方反比定律變化,並影響物體的運動,無論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

保留真實和有價值的東西,拋棄其餘的,嘗試下一件事。牛頓再一次為後人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牛頓向愛因斯坦展示了要看向哪裡,要改進什麼。如果沒有牛頓,愛因斯坦可能會把時間花在做出這些同樣的發現上,而不是研究廣義相對論,海森堡可能會把時間花在研究廣義相對論,而不是建立量子力學上等等。不完整甚至完全錯誤的解決方案是這個過程的必要組成部分。

煉金術失敗了,萬有引力失敗了,但科學佔了上風。

當然,牛頓並不是唯一一個在正確方向上失敗的人。在2016年10月出版的另一篇文章Ramon Llull: Ars Magna中,羅維利講述了13世紀馬略卡島哲學家Ramon Llull的故事。

Llull的Ars magna或“偉大的藝術”,是一個“在形而上學和邏輯學之間搖擺的系統,以表格、圖形、移動紙圈的形式表達”,“旨在給世界帶來秩序,並使猶太人和穆斯林皈依基督教”。

“公平地說,這些目標他顯然沒有達到,”羅維利寫道。

然而,他的思想流傳了下來,並產生了難以置信的巨大影響。

在Llull去世400年後,17世紀數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重新審視了他的思想,保留了真實和有價值的東西,拋棄了其餘的東西,並將剩下的東西重新命名為“組合藝術”。帶著這個想法,萊布尼茨設計了第一台計算機,“被公認為所有現代計算機的鼻祖。”

重新命名的組合藝術也是“作為理性的現代邏輯學發展的根源。”“將一定數量的元素相互聯繫的方式進行編碼”的圖像,也是由Llull發明的。

Llull的“失敗”導致了計算機、現代邏輯和圖表的出現。歷史上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著名,有的鮮為人知。沒有試驗和失敗就沒有進步。

但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市場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

Do Kwon和Terra試圖用龐氏經濟學和虛張聲勢把屎變成金子,他們失敗了,並在這個過程中打擊了已經疲軟的加密貨幣市場。

就像煉金術一樣,通過抵押不足的算法穩定幣憑空創造數十億美元的誘惑力太過吸引人。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類似鑄幣稅機制的算法穩定幣已經被反复嘗試過。 Do Kwon以假名創立的Basis Cash項目失敗了,Empty Set Dollar、IronFinance的TITAN等也是如此。

在泡沫更大的市場中重新嘗試同樣的理念並使用同樣破碎的基礎機制用力抽水,這並不是一個有用的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播下真正有價值的想法的新種子——這種煉金術沒有產生化學反應。更糟糕的是,普通人失去了一生的積蓄,似乎還有少數人因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悲慘可怕的,應該盡最大可能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但我擔心的是,在加密貨幣領域以及更普遍的市場中,人們的情緒有遠離實驗的危險。

這在所有驕傲的加密貨幣看跌者身上都能體現出來,他們一直高聲宣稱這一切都是騙局,fintwit的偽君子們詆毀Peloton、Shopify和Zoom以及其他公司,而這些公司的發明讓這場可怕的疫情對很多人來說變得更好。

我打賭Zoom、Peloton和Shopify在五年內的價值都會比現在更高,但即使它們的價值為零,我也不認為對那些至少讓工作、健身和創業更容易使用並推動這些類別向前發展的公司進行詆毀有什麼價值。

我們在這兩方面都有錯誤:因為估值高而崇拜公司及其創始人,而當估值下降時又把他們撕成碎片。

這是熊市最奇怪的部分:那些支持別人成功和人類進步的人才是贏家。從很多方面來看,熊市價格的重新調整都是一件好事。對於騙子來說,這是一個利潤更少的環境。 Terra不會在這樣的市場中通過承諾20%的年利率來建立一個180億美元的算法穩定幣。許多急於抓住同樣機會搶錢的模仿型公司將會消失。更高比例的人才和資源將流向最強大的、擁有最大野心和最有差異化產品的公司。

但熊市態度的重置可能是有害的,因為它會鼓勵對那些認真嘗試但失敗了的人進行壓制,並阻礙實驗的進行。

前幾天我看到一條推特——發推特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友好,他們代表了一個普遍的觀點,所以我就不點名了——他們說的話大致如下:

“我看好加密貨幣,看空無意義的用例。”

這聽起來是一個明智的說法,尤其是在這樣的市場上,但……完全忽略了事情是如何運作的。你需要實驗和無意義的應用才能得到有用的東西。你需要煉金術才能得到化學。你需要Ars magna才能接觸電腦。蘋果一開始只是一台毫無意義的自製電腦。 Facebook最初是用來勾搭哈佛女生的方法

牛市和熊市都是周期的自然組成部分。在前者中呆了這麼久,我們早就該進入後者了。我希望人們不要停止嘗試奇怪的東西,投資者不要停止投資奇怪的東西。

雖然牛市會招致騙局和毫無成效地舊觀念重現,但它們也創造了一種鼓勵並獎勵冒險的環境。投資者向市場注入大量現金是一種特徵,而不是缺陷。

對於科技泡沫,我想說的是:它們是有生產力的,尤其是與銀行業泡沫相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GFC)令人沮喪的部分除了破產和失去家園的家庭,就是它毫無用處。這意味著人類在走出危機時並不比進入危機時更好。

當然,創新是在危機期間發生的,也是危機的結果:

  • Airbnb和Uber分別成立於2008年和2009年。

  • 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都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誕生的。

  • 在低利率和廉價資金的刺激下,這場長達十年多的牛市源於救助計劃和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

但泡沫本身實際上毫無用處。與互聯網泡沫不同,它沒有在創新上投入大量資金。我們從全球金融危機中走出時,並沒有帶著隱喻意義上的過剩光纖,為下一波互聯網的爆炸提供動力。

在過去的幾年裡,金錢和人才在工作、生物技術、氣候、空間、網絡、教育等領域帶來了大量機會,這些機會將加速我們在這些領域的進步,推動人類向前發展。

全球金融危機只是一場崩盤。我們並不是對充滿次級抵押貸款的債務抵押債券的潛力過度興奮,而是從中吸取了一些教訓,並利用這些教訓構建了一個更高效的基於CDO的系統。我們只是做了大量的金融工程,結果成功了,銀行得到了救助,然後我們開始做下一件事。

今天的泡沫和崩潰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我們在同時駕馭一系列新技術的炒作週期,我們正處於從過高預期的頂峰到幻滅低谷的平緩斜坡上。

現在重點是從那些具有有益經驗的失敗實驗和那些如果進行調整可能會更成功的成功案例中獲得有用的教訓,並以這些為起點建立新的實驗和產品。

例如,如果在幾年後,DeFi和NFT不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會感到震驚。這種炒作——猴子圖片和“毫無意義的用例”——吸引了能量、精力、金錢和人才,它們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原語,一個更冷靜的市場將會找出如何有效地應用和盈利。

同樣,湧入科技界各個領域的資金加速了我們的學習和進步:

  • 新的以API為先導的公司處理這麼多重要但非核心的功能,這將讓下一波構建者更多地關注它們的獨特之處。

  • 圍繞電動汽車公司的狂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電動汽車在道路上行駛。

  • 發射和衛星公司如潮水般湧現,即使有一點點泡沫,也意味著我們將能夠在太空中做更多的事情——從採礦到製造到火星殖民——比我們本來可以做的更快。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就在本週,谷歌的DeepMind推出了Gato,一個通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很好地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而不是像GPT-3或DALL·e2那樣只做一件事情。

OpenAI在上個月,也就是4月份剛剛發布了DALL·E 2。事實上,我們輸入一些單詞,人工智能就會用它們做出漂亮、準確、新穎的圖像,這已經讓人感覺很普通了。

即使市場跌宕起伏,進步也仍在繼續。毫無疑問,事情會變得比以前更瘋狂。所以把這難得的平靜當成一次機會吧。

雖然一切都很緩慢,但這是一個反思、學習和計劃的好時機。在過去幾年的成功和失敗中,散落著寶貴的教訓、工具和指導方針。

這是否意味著從現在起我們會一切順利?我希望不是這樣!這意味著我們做的實驗不夠多,不夠奇特。

只是要確保你不會過度利用自己,這樣你才能繼續玩下去,即使失敗了,你也會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到自豪。做一些能激勵你和你周圍的人的事,不管代價如何。

對於最強大的公司來說,現在是建設的最佳時機。 Facebook不會每年為初級工程師支付800萬美元。你不會被那些想賺快錢的競爭對手包圍,因為沒有那麼多的快錢可以賺。

但在走出危機的過程中,將會有更大的資金池等待那些能夠關注未來的人出手。未來十年,數万億美元將投入到那些創造豐富能源、解決醫療問題、重建金融體係以及將人類帶出地球的人才身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