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報告:監管機構應重點規範分類賬,而不是個人加密提供商

星球日報訊一份為國際清算銀行(BIS)撰寫的工作報告發現,使用分佈式賬本技術(DLT)來降低跨境支付成本,要求監管機構停止關注銀行等單個實體,而開始關注整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國際標準制定者希望簡化目前笨重而昂貴的跨境匯款系統,但要釋放區塊鏈技術的潛力,首先他們可能需要背離傳統上認為由單一中心參與者負責的規則。盧森堡大學教授Dirk Zetzsche領導的團隊在撰寫的工作論文中指出:“加強跨境支付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需要綜合性的方法,而DLT可能是解決這些低效問題的一種方法。但金融法規傳統上假設職能集中在一個實體中。” 這觸及了監管機構和加密世界經常發生此類衝突的癥結所在。傳統的金融監管主要針對銀行等機構,要把區塊鏈支付或智能合約硬塞進這種模式並不容易。在實踐中,監管機構傾向於尋找能夠承擔反洗錢檢查等義務的中介機構,例如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或錢包服務的機構。 Zetzsche表示,這種情況可能需要改變——將規則轉換為另一種心態,即默認情況下,你管理的不是單個節點,而是整個分佈式系統。報告作者認為,在研究系統如何做出決策和管理風險等問題時,以及在任何其他情況下,由於DLT的透明度或安全性,它將提高效率時,監管機構應將重點放在分類賬上,開發商應在監管機構必須確定的運營計劃中提前列出確切的細節。 (CoinDesk)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