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數據顯示,由於加密貨幣的價格最近繼續掙扎,比特幣礦工的收入現已降至六個月低點。
挖礦收益下降約68%
forbes數據顯示,比特幣挖礦收入潛力(定義為哈希價格)較2021年的峰值下降了約68%,較2021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58%。
(Hashprice 是一種比特幣挖礦指標,用於衡量單位比特幣挖礦計算能力(我們稱之為哈希率)的收入潛力。)
有兩件事會影響比特幣的哈希價格:比特幣的實際價格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這會影響解決一個區塊並獲得6.25 BTC(約187,500 美元)獎勵的可能性。從背景來看,在2021 年11 月比特幣的歷史最高點時,區塊獎勵將產生大約430,000 美元。
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大約每兩周向上或向下調整一次,使得基於網絡競爭的比特幣挖礦變得更容易或更難。如果礦工在前兩週出塊過快,難度會增加,反之,如果礦工出塊過慢,難度會降低。這確保了礦工傳播的區塊接近比特幣代碼所針對的10分鐘平均值。
在過去一年中,26次比特幣挖礦難度調整中有18次難度增加,僅有4次難度下降。當難度增加時,開採比特幣變得更加能源密集,因此哈希價格下降。當比特幣的價格下跌時,Hashprice 也會下跌,而現在,比特幣的價格正在下跌,而此時難度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在2021年期間,比特幣礦工享受了一些超高利潤。在此期間,他們驚人的收入背後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高比特幣價格。在這一年中,加密貨幣達到了兩個不同的歷史高點,並且除了少數幾個部分外,總體上處於上升趨勢。正因為如此,比特幣礦工獲得的任何收入也會升值,並使他們保持高利潤狀態。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中國打擊採礦業導致的哈希率崩盤。 “算力”是衡量當前連接到BTC 網絡的計算能力的指標。有了這個指標,就可以判斷礦工現在面臨多少競爭。比特幣算力值越高,礦工面臨的競爭就越激烈,他們的利潤就越少。中國打擊採礦業,哈希率在6月崩盤。在隨後的低算力時期,由於比特幣的挖礦難度大幅下降,中國以外的礦工開始享受更大的利潤。
然而,幾個月來,該指標完全從崩盤中恢復過來,與此同時,BTC 的價格已經開始掙扎,整體趨勢下行。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意味著這些礦工的利潤大幅減少。如果算力繼續上漲,比特幣價格也沒有明顯回升,那麼近期挖礦利潤也將繼續下降。
比特幣礦業股縮減擴張計劃
隨著比特幣礦業盈利能力的下降,在當前的市場暴跌中,大多數比特幣礦業股下跌了60%或更多。如下圖所示,Marathon、Riot、Bitfarms、Hut 8、Hive、Core Scientific、Argo Blockchain、Iris Energy、DMG Blockchain 和Cleanspark 等領先礦業公司的價格。
許多大型上市公司仍在挖掘盈利能力,即使哈希價格減少一半,一些公司仍將繼續這樣做。儘管如此,像Bitfarms和Core Scientific這樣的一些公司已經撤回了他們對2022 年的哈希率估計,鑑於市場的劇烈變化,這是一個謹慎的步驟。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內,其他礦工也會這樣做並不出人意料。
此前,總部位於加拿大的比特幣礦商Bitfarms報告稱,2022年第一季度的淨收入為50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了約50%。該公司還在周一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與天然氣價格上漲相關的物流和供應鏈問題,它將縮減今年剩餘時間的擴張計劃。
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eff Murphy將當前市場面臨的挑戰視為公司“增加相對市場份額收益”的機會,因為資本供應鍊和其他限制可能會減緩網絡的增長。
與上一季度相比,Bitfarms的總收入下降33.3%,總計4000萬美元。與2021年第四季度的84%相比,採礦毛利率下降至76%。該公司首席財務官指出,鑑於當前環境,Biftarms正在“採取謹慎行動”。
更成熟的挖礦者現在並未擔心
事實上,除了大型挖礦公司之外,對於那些過度槓桿化並且在2021年購買的機器數量超過去年市場狂熱期間可以插入的機器的礦工來說,熊市可能會很困難。對於運營成本更高的礦工來說,這也將是殘酷的。
根據一份關於公共礦工的收支平衡成本的報告顯示,在被調查的10名礦工中,收支平衡價格的簡單平均值是13美分,中位數是11美分,而哈希率加權平均值是10美分。根據報告,一般的礦工都是在踩水。但許多公共和工業礦工的生產成本低,一些更成熟的參與者還沒有擔心。例如,支付0.06美元/千瓦時的電費的礦工仍在賺取可觀的利潤,儘管利潤遠不及去年牛市的高。
考慮到這一點,那些在牛市中許下大承諾,但在熊市中無法兌現的人將被吞噬。當我們進入熊市的底部時,那些執行力強的公司將會興旺起來,並有機會購買廉價資產(鑽機、農場等)。
分析師指出,加密價格的下降會導致挖礦的減少,但這可能在更長的時間內發生。目前,儘管價格下跌,但沒有看到哈希率出現異常的下降,再過一周,可能會看到礦工是否一直在關閉他們的一些礦機,這表明他們的利潤率很低。同時分析師也提醒,如果在更猛烈的熊市下,僅僅因為一家礦業公司規模龐大,並不能保證它們能挺過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