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撕裂資本圈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李秋涵

編輯| 魏佳

Web3.0霸屏,又一個概念火了。

和當初元宇宙概念興起時的情景類似,這一概念1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陷入增長瓶頸時期被熱捧,知名機構投它,投資人關注它,社交媒體上在討論它。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正如網友感嘆的那樣,“每次看這種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看完,仍然一頭霧水。”

近期,Web3.0直接帶動資本熱情的,是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的動作。 2月,全球最大風險投資之一的紅杉資本,宣布推出一支專注於投資Web3.0相關技術創業公司的基金,資金規模在5億至6億美元之間。美國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也成立了5.8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專門基金。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1日-2022年4月26日,紅杉資本以每週一家的投資速度,共投資了17家Web3.0公司。而投資機構Coinbase Ventures在2022年第一季度,就投資了71家公司,除去休息日,幾乎一日一投。

但相比於對元宇宙的高談闊論,更多投資人對它諱莫如深。人們對它的態度也截然不同,有人認為這是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必須趕在下一次浪潮來臨前抓住機會,有人認為這是過於理想的空談概念,在當下的大環境下難有落地空間。

那麼,Web3.0是什麼?現階段投資人在投什麼?為什麼資本圈的觀點大相徑庭?它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

Web3.0是什麼?

其實不論元宇宙,還是Web3.0,都是為了方便描繪未來新形態誕生的概念。

Web3.0中的Web,即萬維網,是互聯網提供的主要服務之一。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解釋,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是一個通過互聯網訪問的資訊系統,包含了比如我們日常在網上會使用到的文件、圖片、多媒體等信息資源。

至於1.0、2.0、3.0,則是由業內人員製造出來,方便理解萬維網發展的不同階段。本文討論的Web3.0概念以近期較為主流的解讀為主,它來自美國區塊鏈數據庫公司Messari研究員的一篇文章。

要釐清Web3.0的概念,繞不過Web1.0和Web2.0。

在這版解釋裡,Web1.0時代,網頁是“只讀的”,用戶只能搜索信息,瀏覽信息,無法參與創作。比如早期人們在互聯網上瀏覽新浪網站、搜狐網站的資訊等,只是在資訊下留言、評論、互動。 Web2.0時代,網站是“可寫可讀的”,即用戶不僅僅是內容的接收方,還可以參與創作內容,比如發短視頻、發微博、寫大眾點評等。現在,人們就正處於Web2.0階段。

這兩個時代,都是中心化的形式,與用戶有關的所有數字資產,都從屬於某一家巨頭公司,用戶在平台上生產的內容,不屬於用戶;用戶在不同平台上的數據,也不能跨平台使用。比如,用戶在淘寶上的行為數據,微信並不能獲得併使用,抖音上的視頻內容,也不能直接轉到微信上等。

而在近期流傳的Web3.0時代概念裡,一切內容是“可讀可寫可持有的”。這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模式,每個用戶都能掌握自己的數字資產和數據,主導權不在互聯網巨頭手中,而在用戶手中。

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對深燃進一步解釋,“現在,用戶到淘寶購物,它可以憑藉用戶過往的行為數據,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商品。未來,平台想推薦商品,必須獲得用戶的授權,即數據的使用權掌握在用戶手裡,這是Web3.0基本的邏輯”。

在理解“可持有”上,國盛證券做了一個遊戲應用的比喻。在Web2.0時代,用戶玩王者榮耀,不能將喜歡的孫悟空殺進魔獸世界,這不是因為技術實現難,而是因為控制權並不在用戶手中。而在Web3.0的世界裡,用戶可以不受第三方限制進入一個遊戲世界,可以將喜歡的形象自由植入到遊戲裡,還可以讓角色跨平台行動。

在這裡,用戶可以暢遊在Web3.0的世界,不用受巨頭生態隔離的限制。用戶數據隱私,將通過加密算法和分佈式存儲等技術手段獲得保護;用戶主導內容的誕生,並且還能直接獲得數據、內容帶給他們的價值。

在王晟看來,Web3.0就是構建在區塊鏈基礎上的,去中心化的一種新互聯網應用形態,背後是生產關係的創新。這其中,有兩個板塊必不可少,一個是區塊鏈技術,一個是Crypto,即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

他介紹,區塊鍊是構建Web3.0的基礎,也是實現“可持有”的技術支撐。我們可以簡單將區塊鏈理解為一個共享的賬本,能儲存數據、交換價值,記錄交易活動,而且不受任何中心化的實體控制。總之,它為Web3.0提供了安全的執行層,使用戶可以在這裡創建、發行、交易加密資產。

而加密貨幣,可以理解為Web3.0裡的原生貨幣,和法定貨幣不同,僅用於支付Web3.0服務並參與Web3.0的治理。

必須提及的是,由於加密貨幣的介入,讓人對Web3.0的發展打上問號,也有媒體解讀,Web3.0“非幣化”在國內才有落地機會,一位行業人士解釋,就像“只要區塊鏈技術,但不要後面的Crypto”。

一位在美國矽谷從事區塊鏈項目創業的技術人士對深燃介紹,在美國,區塊鏈項目的展開邏輯是自下而上的,往往是出現一個創業公司,技術人員拿到投資後做出自己的鏈,就可以ICO(籌措資金)套現,再用套現的現金付錢給開發者們,讓他們在這個鏈上做一些產品,聯合形成一個生態。

而在中國,更像是自上而下的邏輯,由政府主導,目前已經成熟應用到車道罰款、信息登記等政府類的項目裡,是在產業上佈局,而不是消費佈局,主要涉及的領域有農業、工業、碳交易、政務等。一些項目也在與騰訊、阿里這類大廠合作。

不論哪種模式,整體來說,在Web3.0時代,用戶的時間、內容創造以及勞動投入,都會通過區塊鏈技術形成數字資產,交付到用戶手上。

投資人在投什麼項目?

儘管Web3.0看似遙遠,還有不少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但它描繪出的圖景能解決當下互聯網存在的數據資產歸屬、數據安全、隱私洩露、巨頭壟斷等問題,這讓不少投資人將其視為一個必然的趨勢和方向。

一些代表著市場反應的數據也在成為佐證。

東吳證券統計,根據加密貨幣數據公司dappradar數據,2022年2月平均每天的獨立活躍錢包數(UAW,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加密貨幣平台上的用戶數)達到235萬。而據加密資產價格跟踪網站CoinMarketCap統計,截至2022年4月4日,NFT(非同質化代幣,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數字產權”)主流項目資產規模合計達到約101.61億美元。目前市值最高的NFT項目Bored Ape Yacht Club,已經接近41.83億美元。

知名投資機構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投資過多家明星企業的紅杉資本、a16z等,都在積極佈局Web3.0。

根據IT桔子的記錄,在5月,就有Web3.0開發平台、社區平台、生活方式應用程序、NFT初創公司等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大多在10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

如果將Web3.0視為一個新系統,需要投資佈局的可以分為基礎設施技術、上層應用、管理工具等幾大類。

比如,華映資本近期表示對Web3.0進行佈局,其高級投資總監朱彤對深燃透露,現在Web3.0處早期階段,從底層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都不完善,他們更偏向對Web3.0生態進行投資佈局,關注的細分領域涉及基礎設施、工具、Defi、NFT、gamefi等。

他提到,在Web3.0領域,現階段大部分的項目偏“模式創新”,頭部項目具有明顯的馬太效應,團隊在產品迭代和運營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在投資時,由於Web3.0行業目前變化非常快,較難從終局思維去判斷一個項目是不是能做起來,行業群雄紛爭,就像三國早期一樣,投資人更重要的是“投人”,即找到曹操、劉備這樣能打的團隊。

至於投資的項目,可以分為美元基金、人民幣基金兩個板塊探討。

王晟介紹,不考慮國內外環境,以美元基金的投資佈局動作來看,大家對Web3.0的佈局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礦圈。挖礦,指通過類似電腦推演算法來獲取加密貨幣的過程,“礦”源自對採礦的比喻,礦圈即專注於挖礦的礦工圈子,大家投資的大多是礦機、礦池、挖礦組織。 “礦工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有影響力、最有錢的陣營,會有人投資,不過不是主流VC關注的主力部分”,王晟表示。

第二類是鏈圈。鏈圈可以理解為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應用的圈子。投資的項目即為Web3.0提供技術相關的支持,如跨鏈橋、智能合約開發等,“這是主流投資人在關注的領域”,他表示。

第三類是幣圈,即Defi,去中心化金融,是指投資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研發出來的加密貨幣項目。在他看來,去中心化金融錨定的資產,還是主要在Web3.0裡,但根據現在的發展來看,有機會逐漸錨定更多實體資產。不過,這極容易與炒幣掛鉤,需要排除一些割韭菜的項目。

由於國內外投資環境不同,目前“美元基金是敞開投的,很多項目都在看”,王晟透露,人民幣基金,只有數字藏品領域是有可能合規的投資領域,“國內數字藏品平台背後的股東,已經有一些投資機構在裡面”。

這一類項目,多家大廠也在佈局,比如支付寶推出的螞蟻鏈粉絲粒,騰訊推出了幻核APP等。

需要強調的是,由於Web3.0的概念大火,隨之誕生的創業項目不少,但也魚龍混雜。

一些創業者在做的Web3.0項目,試圖將移動互聯網的產品,遷徙到Web3.0裡,就像當初從PC互聯網遷徙到移動互聯網一樣。比如有創業者提到,正將微博或者騰訊文檔等互聯網產品“搬”到Web3.0上。

投資人陳兮兮表示,這其中有一些創業者在做取巧的項目。即在Web3.0世界裡,做Web2.0的映射和打通。當下Web3.0還沒有到來,很多產品介於Web2.0與3.0之間,甚至成為2.0與3.0之間的橋樑。比如用戶進入Web3.0體係時,需要認證他在Web2.0是誰,有哪些資產,這些產品正在把他們在Web2.0的數字資產,平移至Web3.0世界裡。

當下,也有不少投資人態度謹慎,表示對Web3.0只是分析關注、試圖理解,並沒有真正出手。

Web3.0,是虛火嗎?

對於Web3.0,有人追捧,也有人質疑。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公開質疑Web3.0,“我不認為Web3.0真實存在,現在更像是市場營銷的熱詞。”推特前首席執行官多爾西也表示,“用戶並不實際擁有Web3.0產品,Web3.0的實際擁有者是項目背後的風投機構,及其有限合夥人。”

一些曾被視為Web3.0的知名項目,轟然倒塌。 5月,加密貨幣Luna大崩盤,僅用了幾天時間,價格就從接近90美元一枚跌到了不足0.00015美元一枚。曾經的“P2E鏈遊之王”Axie Infinity,其遊戲代幣SLP也曾在一夕之間跌破0.005美元,較最高點下跌了99%。

應用較為成熟的NFT領域,近期也出現了一次大烏龍事件,推特創始人傑克·多西2006年第一條推文被製作成NFT後,去年賣出290萬美元,到了今年,這條推文的NFT最新報價回落至280美元,跌了一萬多倍。

上述在美國矽谷從事區塊鏈項目創業的技術人士介紹,將Web3.0建立在區塊鏈基礎上,實現起來有兩大難點。首先是在技術上,單點MVP(最小化可實行產品)已經基本能實現,但缺少基礎架構,即沒有主鏈,“任何一條主鏈產生,都將對世界帶來巨大改變,這背後有政治和經濟上的障礙”。

其次是技術上的瓶頸,行業還需要大量的探索和積累。他舉例,現在比特幣的交易速度約為每秒7筆交易,而支付寶這類產品,峰值能達到每秒9萬筆,“效率沒有保障,存在較大問題”,他表示。

也就是說,技術上並沒有準備好,而在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影響下,也難以實現。

他舉例,3年前,Facebook想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Libra,但被緊急叫停。當時美國國會議員指出了Facebook發幣的“四宗罪”,簡單來說,一是Facebook對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有影響力,如果發生危機,對美國甚至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將造成巨大影響。二是缺乏監管及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可能會受到各種威脅。三是不知道Facebook能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四是可能會成為不受監管的洗錢工具。

這也側面表明這一模式在政治、經濟上的處境。

陳兮兮表示,現在大家針對Web2.0不盡人意的地方,闡釋改良空間,以此來界定Web3.0。在她看來,這兩者間沒有“黑與白”的差別,更多的是一種技術上的進步,讓她持保留態度的是,“這種進步,是否在短期內真的必要,以及維持互聯網生態的正常運轉,是否需要達到這樣極致的理想主義。”

以用戶通過數據獲得收益為例。 Web3.0的確能做到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但要形成數據打通、實現確權,首先用戶也需要公開其數據,為它定價,讓它產生收益,“這本身與數據隱私,是有一些相悖的”。同時她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怎麼定義這些東西的價值,也需要很大的共識”。

在她看來,Web3.0在邏輯上可以說通,但在落地上困難,勢必會衝擊現在的金融與政治體系。 “它跟元宇宙的問題是一樣的。大家沒有想像出一個場景,是在Web2.0不能完成,必須在Web3.0能完成的。”陳兮兮表示。

一位此前專注TMT領域的投資人告訴深燃,在研究Web3.0後,自己仍不理解,選擇不投。在他看來,一些專注投資技術上的項目有價值,但現在更多是聚焦在割韭菜項目上,大火的Web3.0網游STEPN就像是典型的龐氏騙局。這個遊戲的原理是“用戶走路就可以賺錢”,但這本身沒有產生價值,人們賺的錢,就是新加入的人出的錢,和此前涉嫌傳銷的“趣步”APP模式相似。

他表示,當下投資佈局Web3.0技術相關的項目是有價值的,但不能盲目跟著知名機構、投資人投項目,“知名投資人投的項目,也有最後被夷為平地的時候。市場也會做出很多違背常識、讓大家值得懷疑的事,但這時候,要相信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判斷。”

朱彤表示,傳統投資人更傾向於價值投資,但在Web3.0,很多項目缺少實際的使用價值,項目整體的生命週期較短,“如果從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去做判斷,很多項目難以出手,但Web3.0領域投資退出週期較短,合適的時間退出,整體投資回報普遍還是不錯的,所以要看投資者的心態,追求的是什麼”。

在他看來,每個人對於價值的判斷不一樣,就像有的人認為天天玩遊戲沒什麼價值,但有的人認為有價值一樣,“Web3.0也是同樣的,要看參與者希望得到什麼。很多人不看好,是因為現在這個階段還不成熟,很多代幣經濟學模型看起來很’龐氏’”。

但他認為,是否認定為“龐氏”,也要看項目方能不能持續擴大共識,隨著需求的變化調整產品和運營策略,將產品生態豐富,經濟系統穩定下來。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就已經失敗。

對於Web3.0的前景,陳兮兮表示,“在國內環境下,短期內不太可能有進展。”在她看來,只有由一些能獲得政府監管機構支持和認可的大廠或公司做引導,Web3.0項目才有操作空間。

不管怎樣,Web3.0仍是今年以來最火爆和最具爭議性的概念。一位投資人總結,當下的世界已經分為了新世界和舊世界,兩大世界的支持者已經涇渭分明,“這兩個世界現在是完全平行的”。

“移動互聯網沒有新故事了,這是最真實的原因,現在大家需要一個新的故事”,陳兮兮表示。

*題圖及文中配圖均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兮兮為化名。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深燃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