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扎克伯格表示Meta 將推出虛擬服裝店Avatars Store,Facebook、Instagram 和Messenger 。
用戶可以在商店為他們的頭像購買數字服裝,這些服裝將伴隨他們的虛擬分身一起參與元宇宙中的工作、社交、遊戲。
奢侈品牌Prada、Balenciaga 和Thom Browne是虛擬服裝店的首批入駐品牌,他們提供價格從2.99 美元到8.99 美元不等的越野摩托車裝、標誌連帽衫和西裝。
顯然,當地位、財富、階級意識從現實世界延伸到了虛擬世界後,奢侈品牌也忍不住在虛擬世界確證自己的價值符號。
事實上,這並不是奢侈品牌第一次與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數字服裝。
去年,Fortnite推出了Balenciaga 皮膚,玩家可以為遊戲中的角色購買品牌連帽衫等服裝。 Roblox中,甚至設置了一個Gucci 小鎮,玩家可在小鎮上逛花園、購物。
奢侈品牌面對的是高消費群體,選擇在各元宇宙相關的遊戲平台推出虛擬服裝,某種意義上也證明了平台用戶的消費力。
雖然目前奢侈品牌與遊戲平台的合作更多是出於一種營銷宣傳,但從市場反饋的效果來看,人們在元宇宙的消費熱情,還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人們在元宇宙買房買的是什麼?
沒有什麼比NFT和虛擬音樂會更能證明人們在元宇宙的消費熱情,前者向我們展示了強大的消費力,後者向我們展示了龐大的消費人群。
NFT最出圈的是數字藏品。
2021年3月,Beeple創作的《每一天——第一個5000天》在佳士得NFT交易平台,拍出了6934萬美元的天價,開啟了這場數字藏品浪潮。
Nonfungible.com的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5月2日,NFT 市場總交易額已突破550 億美元。
不過,由於去中心化帶來的金融風險,NFT在中國市場處於嚴格監管狀態,二次交易受限。
除了數字藏品,基於NFT衍生的虛擬地產市場也十分火熱。
MetaMetricSolutions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四大元宇宙平台上的虛擬房地產銷售額達到5.01億美元。
理論上,元宇宙中的土地面積是無限的,然而受技術及市場限制,目前四大平台上所有在售的土地加起來將近27萬個。
虛擬世界不需要考慮通勤距離,因此土地的價值就由它是否臨近商業文化活動中心來決定,臨近商業文化中心的地段更容易獲得高客流。
除了數字資產投資集團Tokens.com,普華永道也低調地購置了一塊虛擬土地試圖搭建自己的社交中心。並表示,投資只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商機,暫不考慮風險。
“炒房”只是少數人的遊戲,虛擬音樂會才是大眾的狂歡。
疫情繁榮了線上演出,也給了虛擬音樂會一個機會。 2020年4月,Epic Games聯合歌手Travis Scott在旗下游戲平台《堡壘之夜》裡舉辦了一場遊戲世界的虛擬線上演唱會《Astronomical》,演唱會突破了遊戲同時在線人數的紀錄,高達1230萬。在此之後,Young Thug、DJ David Guetta、Justinbieber、A妹等歌手都加入了虛擬音樂會的浪潮。
虛擬演唱會除了能帶來媲美線下演出的氛圍感,還能帶來線下演出不具備的新奇體驗。
借助容積攝影,觀眾可以隨意切換景別和機位,任意選擇觀看視角;利用圖像渲染,觀眾可以到月球、喜馬拉雅山、甚至是中世紀廣場與相隔萬里的朋友聊天、聚會。
人們在看演出中社交,在社交中看演出,二者的疊加才是吸引用戶的點。
目前很多大公司開始將社交與工作、健身等其它場景結合,一來工作、健身的適用範圍更廣,二來這些場景相比演出的技術難度低,可操作性更強。
成熟的元宇宙包羅萬象,工作、健身、演出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可以同時發生在元宇宙,而你只需要選擇去哪個就可以了。
受限於目前的技術、監管等原因,無法將其同時復刻到虛擬世界,因此選擇幾個難度低或市場反響強烈的場景打造元宇宙切面吸引用戶最可行。
元宇宙蛋糕有多大?
從萌芽,發展到如今走向成熟,傳統互聯網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定。國外谷歌、蘋果、 Meta 、微軟;國內騰訊、百度、阿里、字節。
掌握話語權的科技巨頭,憑藉自身的技術和資金優勢不斷抬高准入門檻,巨頭壟斷下,前景可觀的新人要么被收購、要么被出局。
雖然眼下元宇宙尚無成熟商業模式,卻是一塊“炒作”的溫床。
巨頭們原有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甚至還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其對新事物的探索。
就像羅永浩在採訪中提到的:“對新人來說,革的是別人的命,革起來很嗨;對舊霸主來說,革的卻是自己的命,單是內部協調,就已經很要命了”。
這大概就是老羅滿懷熱情地踏入VR市場的原因之一。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元宇宙報告顯示,到2030年,元宇宙有望創造5萬美元規模的新市場,而在摩根的預測裡,2024年就將達到8萬億。
支撐起元宇宙市場想像力的並不是資本發熱的頭腦,而是一系列現實的技術基礎。
VR/AR/XR和可穿戴體感設備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讓我們得以推開元宇宙的大門;5G技術帶來的低延遲和數據快速傳輸,算力對渲染模式的升級讓我們在推開大門後可以無障礙地活動;去中心化的區塊鏈、AI、龐大的雲計算讓我們在元宇宙中的活動場景更為多元。
技術賦予了元宇宙可行性,用戶則賦予了元宇宙商業化的可能。
在元宇宙開展商業活動需要平台內有足夠多的用戶,並且這些用戶足夠認可數字資產的價值。
某種意義上講,元宇宙的商業潛力取決於人們對虛擬世界的依賴程度。
虛擬與現實的交融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們通過遊戲進行娛樂社交,通過辦公軟件進行線上會議與工作對接,通過電腦模型進行技能訓練,兩者的融合將隨著代際更替繼續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將參與到元宇宙之中。
虛擬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但人們在其中投入的情感是真的。大火的虛擬偶像便是例證,人們喜愛虛擬偶像,是喜愛自己在其中投入的時間精力,或者說這個“任人打扮”的虛擬偶像完美承接了人們對情感的美好幻想。
同樣的,元宇宙的虛擬性讓它也能承載人們對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對美好生活的希冀,並且承接力會隨著VR及體感設備的加持而更甚。
虛擬世界的易上頭性注定會讓其中的數字資產擁有與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同樣甚至更高的價值。
誰能從中分一杯羹
在市場進入機會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在可調動資源上,目前的科技巨頭們顯然更有優勢。
Meta憑藉旗下的vr產品Oculus牢牢掌握著元宇宙硬件入口,是目前元宇宙賽道的領先玩家。
其數字貨幣diem、虛擬辦公室Workplace以及內容創作社區Creator又在線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
前不久,騰訊近年來在國外投資了Epic Games、Immutable、Ultraleap等多個與元宇宙業務相關的公司,並正式成立了自己的XR部門。 XR部門配合其在文娛社交上的發力,騰訊或許是打算從娛樂賽道切入元宇宙。
上週,Meta、Epic聯合微軟、華為、阿里等數十家科技公司組建一個名為“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的組織,擬為元宇宙、AR/VR等建立行業標準。
但是蘋果和谷歌兩大巨頭未加入,這也讓這個元宇宙標準論壇的權威性打上了問號。
一直對元宇宙態度曖昧的蘋果在日前宣布將發布自己的VR眼鏡,而蘋果的技術研發實力或將改變現有的VR玩法。
外界看好遊戲元宇宙,然而這一賽道在國內卻面臨著政策監管風險。一來,遊戲行業本身就屬於政策監管範圍之內,帶有遊戲性質的元宇宙平台自然也在監管範圍之內。
二來,元宇宙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個憑技術和設備可以獲得與現實中一樣的沉浸式體驗且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虛擬世界,極易讓人迷失自我。
嚴重者就如電影《盜夢空間》中所表述的那樣“他們來這裡是為了醒來”,把虛擬世界當作現實,把現實世界當作虛擬。成年人尚難自控,未成年人更易沉溺。
更重要的是,目前元宇宙還處於法律空白地帶。對道德犯罪事件並沒有明確的處理方式,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元宇宙性侵事件便是最好的案例。
如果網絡暴力可以被追訴,那元宇宙的性侵是否也該納入法律監管範圍?
元宇宙最終會在各國的監管限制下以怎樣的形態呈現還未可知。但元宇宙所依託的技術、硬件設備,卻是已經有了明確的市場。
鏈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重要硬件設備AR/VR也在這波元宇宙浪潮裡迎來了第二春,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1123萬台,同比增長92.1%。 Meta改名時,美股上漲最快的不是它,而是做CPU和數據的英偉達。
顯然,相比宏大而美妙的元宇宙,市場還是更願意相信看的見的技術與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