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鴻飛:穿越週期才能行穩致遠

本文作者:分佈科技CEO達鴻飛 本文於《第一財經》首發

2022年過半,區塊鏈行業創新似乎陷入瓶頸期;新概念不再層出不窮;過去一年大規模招聘的風景不再,甚至出現了裁員;一些行業從業者對於Web3.0的方向感到迷茫,似乎大公司、大項目已經佔據了主要的創新賽道。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過往的新興行業發展中也很常見,拉長時間看,這只是有前途的行業正常的階段性波動,並不值得悲觀。

基本面也存在周期

我們經常聽到“週期”這個詞,如果把它拆分開,大致可以分為5種週期:政策週期、融資週期、資產價格週期、需求週期和供給周期。

  • 政策週期

即監管當局對於一個行業的監管變化週期,有時放開,有時緊縮,根據行業的不同階段進行調整。只不過在不同的國家,因為經濟發展的效率、行業自身特點等等方面的因素,政策週期的頻率不同。

  • 融資週期

即企業在融資層面,面對的周期性調整,融資週期一部分的誘導因素是政策週期,比如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就會影響到企業的融資成本,出現“美聯儲寬鬆則融資容易,美聯儲緊縮則融資艱難”的情況。

  • 資產價格週期

即資產價格的牛熊波動,資產價格的波動比較敏感,也比較頻繁。資產價格的波動也會影響到融資週期,因為整個經濟體並不完全是貸款融資驅動,比如股票質押融資,就與股票市場的周期密切相關。

  • 需求週期

即對於某些產品階段性需求的波動。影響需求週期的因素紛繁複雜,比如季節因素、農產品的生長周期、節假日因素、居民的收入變動、新產品對於用戶的吸引力等等。

  • 供給周期

一般是行業的敘事週期、產能擴張/收縮週期。供給周期在大宗商品行業的波動最為明顯,也最容易跟踪。比如互聯網行業,並不是重資產行業,主要是人力資本投入,所以周期波動跟大的招聘週期關係密切。

以上5個週期波動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交織的,不同周期之間會有相互影響,經濟活動的複雜性也體現在這裡。

我們常說的基本面週期,主要是需求週期和供給周期的綜合,直接反映在一個行業的利潤和產能上。

從開辦實業來看,原材料的成本、製造環節的工藝和費用優勢、有效的銷售網絡、產品能否很好滿足用戶需求、員工的創造力、新產品的研發實力、品牌等才是決定企業能夠長期存活的關鍵因素。

在傳統製造業行業,基本面週期的核心驅動因素是產能。產能的擴張周期,往往對應著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而一旦產能建成,往往對應著產能過剩的局面。這在產成品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比如大宗商品行業最為明顯。

在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基本面週期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創新能力。如何提供差異化的滿足用戶新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招募到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這類型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基本面週期的意義

之所以存在基本面週期,是因為供給和需求的非連續性。供給側的產能和創新都不是線性變化的。企業擴張一般在“供不應求”階段,而行業整體性擴產完成可能又出現產能過剩,隨之而來的企業破產又對應著產能出清。

新產能從建設到投產需要時間,創新能力的變化更是如此。硬件設備的升級迭代很快就會導致行業出現洗牌。比如馬太效應極強的遊戲和智能手機行業,新的遊戲設備出現,對於傳統遊戲設備衝擊很大,而依附於新舊設備的遊戲也因此興盛和淘汰。

圖源:《50 Years of Gaming History, by Revenue Stream (1970-2020)》

圖源:《2021年手機行業研究報告》

需求側的非連續性,最為顯著的就是節日、名人帶貨效應對於某些消費品的脈衝式需求。這種脈衝式的需求側變化也存在於科技行業。比如2021年熱門應用Clubhouse,在Elon Musk等一眾明星帶貨之下,很快熱度上升,但由於該產品缺乏粘性,不可追溯用戶社交過往,用戶對於Clubhouse產品體驗產生厭倦感,它的熱度也很快消散。

圖源:艾媒商輿情中心《中國月餅消費市場盤點暨2022年月餅新消費趨勢調研報告》

圖源:《Clubhouse Statistics: Revenue, Users and More (2022)》

供需兩側的非連續性變化是泡沫化趨勢的催化劑,所以從長遠來看,基本面週期的作用在於去產能、去泡沫、夯實行業發展。

基本面週期有利於去掉不紮實的敘事,讓行業從業者專注於更有價值的、更能在中短期內實現的方向。

  • “互聯網電視”概念興盛於20世紀90年代,受限於當時芯片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內容創作技術等基礎設施的助力,直到2015年之後才在主要經濟體落地生根,在此期間智能手機行業成為了上述技術的重要推動力。

  • 電動汽車早在19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真正出現產業化、規模化,是由在百年之後的特斯拉公司引領,在此期間燃油車行業高速發展,孕育出了流水生產線、高強度車體、高能量密度電池等有助於電動汽車發展的技術。

  • VR眼鏡的雛形出現在20世紀中期,但直到最近幾年相關成像技術、芯片技術、雲計算能力才有將VR產業化的可能性,在此期間由個人電腦行業出現,助力芯片等行業迅速發展。

可見,一些敘事雖然有可能落地,但從概念成行到最終落地,需要其他技術協同發展,需要較長的發展路徑。

圖源:Wikipedia

基本面週期有利於篩選無法滿足行業長期發展方向的從業者。基本面的上升週期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有吸引力的薪資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流入。這種情況近10年的互聯網行業屢見不鮮,但在上升週期內進入的新從業者,一部分並不具備能陪伴行業成長的能力,對於行業的理解可能也不夠深刻。那麼,當基本面週期出現調整的時候,自然會有一批從業者會因為行業不再那麼景氣而離開。

基本面週期有利於引導資本調整投入規模和方向。在產能、創新能力和人員出現調整的時候,自然地,資本投入的規模和方向也會隨之調整。削減未被驗證的研發投入,終止無法在中短期內實現合理投入產出比的建設工程,將資本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研發和產能中去。

基本面週期進入調整階段,雖然短期內會引發行業陣痛,但能把資源更有效地利用起來,有利於行業發展行穩致遠。

區塊鏈行業的基本面週期

回顧歷史,區塊鏈行業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應用層都經歷了幾輪週期。

區塊鏈基礎設施到目前為止經歷了4個大周期。第一個週期是2008-2012年,在此期間主要針對比特幣的功能進行擴展;第二個週期是2013-2016年,以太坊的出現讓智能合約成為可能,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有了突破;第三個週期是2017-2018年,當時針對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等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產生了爭論;第四個階段是2019年至今,呈現出側鏈、公有鏈、Layer2(鏈下擴展性解決方案的總稱)等“百花齊放”的態勢。

區塊鏈應用層經歷了3個大周期。第一個週期是2010-2016年,當時遊戲和藝術行業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優勢在資產確權方面進行嘗試;第二個週期是2017-2019年,當時很多行業從業者認為“萬物皆可智能合約化”;第三個週期是2020年至今,鏈遊、生成藝術、元宇宙等細分領域蓬勃發展,傳統行業例如體育、娛樂也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迸發出新的活力。

圖源:分佈科技

短短十幾年時間,區塊鏈行業的基本面出現瞭如此高頻的周期性變化,對於行業從業者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雖然現在我們看到圍繞區塊鏈技術的Web3.0、元宇宙等敘事不斷迸發,資本和各行各業人才也在快速湧入這個行業,但仍在早期的區塊鏈行業必然還要經歷多輪週期的挑戰才能成熟。

如何應對基本面週期

4個方法能有效幫助行業從業者穿越基本面週期。

首先,忽略市場和新聞噪音,這一點至關重要。一個行業基本面在上升週期時,往往會疊加其他4個週期中擴張階段。新聞媒體也會抓住這樣的熱點,對行業創新領域、優秀從業者、造富效應進行大規模報導。當行業基本面進入調整週期時,反向負面的報導也會隨之出現,如質疑行業發展空間、技術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產品落地的周期、產能過剩等。在進入調整週期之後,如何靜心做好項目,細細思考創業方向至關重要,屏蔽外界對於情緒的影響才能做到更有價值的深度思考。

其次,多關注行業資深從業者的創業方向、創業想法。一部分資深從業者俱有看到未來的眼光,這一點在很多行業都被驗證過。從這些人中的訪談、文章、論文中,有更大概率找到一些能在未來落地的創業想法,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第三,多與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交流,了解用戶需求與自己業務方向的匹配程度。具有真實用戶需求的創新在基本面調整週期中更有可能存活下來。這個時候加強與用戶的溝通,擴寬與用戶聯繫的渠道,多聆聽用戶對於產品的建議,能夠幫助創業者更好地打磨好項目。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了解自身禀賦,調整自己參與行業發展的方向。自身是否能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目前工作的內容是否能發揮自身的特長,未來想持續深耕的領域能不能與當前的創業、工作方向保持一致。在基本面上升週期,很多人會忽視這些問題,在調整週期,反而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將自身所長與從業方向調整到最合適的狀態,才能保持足夠的熱情,成為行業的建設者,也最有可能享受到行業在下一輪週期中的發展紅利。

歷經幾輪週期,我深知基本面調整週期對於從業者的考驗,希望上面建議能給那些願意長期投身、建設一個行業的從業者及創業者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分佈科技分析師李韻對此文亦有貢獻。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