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實錄:Web3 基礎設施的現在與未來

7 月14 日,首屆“全球Web3 生態創新峰會・新加坡”(GWEI 2022 – Global Web3 Eco Innovation Summit -Singapore)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行,由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及其普惠金融科技節點(SUSS NiFT)、巴比特海外新品牌“DeFi 之道”聯合主辦。

本次峰會由全球領先的Web3 生態建設者歐易OKX 總冠名贊助。

在下午主題為《Web3 基礎設施:現在與未來》的圓桌中,Nansen 首席執行官Alex Svanevik、DFINITY 基金會CTO Jan Camenisch、Consensys 戰略銷售總監Marouen Zelleg 、Avalanche 亞洲負責人Wilson Wu 以及Photon Storage 首席執行官Zuriel 展開了精彩的對話,Blockcast 創始成員Anndy Lian 擔任本場圓桌的主持人。

以下是DeFi 之道整理的圓桌內容(有部分刪減):

問題1 :你對Web3 中的數據部分是怎麼看的?以及如何從區塊鏈的數據中產生更多價值?

Alex Svanevik:我認為整個區塊鏈行業獨有的特點就是透明性,如果你把它與傳統金融相比,或者如果你把它與Web 2.0 或者Web 1.0 相比,你會有很多信息,有了區塊鏈,你就有了很多透明度。所以當一些災難性的事件發生時,這種透明度就是很好的,我最近想到的一個例子就是luna 算穩UST 的脫錨,我們想要了解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誰是當中的主要當事人?有很多關於哪些實體參與這起事件的陰謀論,因為你有這種透明度,你有來自區塊鏈的數據,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查。如果你把它和上一次金融危機時的雷曼兄弟相比,想像一下你必須敲多少門才能獲得你需要了解的實際發生什麼的洞察力。
並且區塊鏈對更積極的目的也很有用,比如要了解人們在區塊鏈上實際買賣的是什麼,如果你想交易NFT,你可能想要了解購買的最大影響因素是什麼?如果有人有投資NFT 的良好記錄,也許你想跟踪他們正在鑄造或交易的下一個NFT 系列。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DeFi 身上,如果你想知道哪些人是使用DeFi 協議的第一批開拓者,所以這就是我認為的區塊鏈數據透明度可幫助投資者的幾種不同方式。

問題2 :Marouen,你認為錢包會是Web3 的核心流量入口嗎?除了MetaMask,你們還在佈局任何其他的Web3 基礎設施嗎?

Marouen Zelleg:Consensus 的使命本質上是建立我們都在追求的去中心化互聯網,我們主要有2 個方向,第一個是真正關注這個互聯網的用戶,第二個是這個互聯網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因此,MetaMask 顯然在用戶這個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主要想法和背後的推動力是真正創造一個讓用戶能夠與Web3 互動的安全地帶。這可能意味著,你可以輕鬆且高效地交易你的資產,而且還可以創建某種安全空間,以避免詐騙,避免在這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上進行惡意交互。
在構建這個互聯網的另一邊,Consensus 實際上更多地集中在基礎設施以及提供給開發人員的工具上,所以我們有一個叫做Truffle Suite 的平台,它可以讓人們真正快速地推出他們的智能合約,另一部分是在智能合約上做的安全和盡職調查。最後,因為Web3 的性質以及它對區塊鏈的交互要求,我們確實非常專注於提供基礎設施業務,所以其中一種產品的名字叫Infura,它本質上是一個API,讓開發人員能夠以一種可靠的方式與區塊鏈進行交互。
所以,我們把整個行業看作一個飛輪,我們希望使人們能夠構建良好的應用,然後用戶可以使用正確的工具與其進行交互,而很顯然,MetaMask 是一個很大的入口,因此,我們從用戶和開發人員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並試圖簡化飛輪。

問題3 :公鍊是Web3 的基礎,它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並且公鍊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市場,那麼,Jan CamenischZuriel,Zuriel 以及Wilson,你們能和我們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在Web3 中定位你的公鏈?

Jan CamenischZuriel:是的,我想我們似乎都在迎接Web3,這意味著用戶自己擁有應用,而這意味著區塊鍊是最好的平台,因為應用可以實現代幣化,然後用戶可以在鏈上用這些代幣進行治理。我想同樣重要的是,你可以走得更遠,因為整個應用本身實際上是在區塊鏈上運行的,這就是我們所關注的互聯網計算機,確保應用是不可阻擋的,區塊鏈實際上可以直接為用戶提供Web 服務,所以用你的手機,用你的瀏覽器,你可以把互聯網電腦連接到區塊鏈上,而不需要中介。
但區塊鏈必須是高效、可擴展的,例如當它擴展到Facebook 的水平時,整個區塊鏈需要擴展。另一件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當用戶與區塊鏈上託管的應用交互時,需要降低門檻,用戶不應該在與這些應用交互之前還需要購買代幣。
在ICP 上,我們用所謂的「反向Gas 模型」來做這件事,實際上是應用必須為此付費,並可以從用戶那裡籌集資金。 Wilson:Avalanche 自2020 年推出主網以來,我們在基礎設施、產品建設以及社區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我總是努力告訴人們,如果你看一個新的生態,它更像是一個城市,所以如果你認為比特幣像北京,以太坊像上海,而新的L1 更像是深圳。
為了建立一個生態系統,你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需要很多好的合作夥伴,基本上是好的項目,它們真正推動了代幣的使用案例,而不僅僅是金錢遊戲,而第二就是用戶。所以在最初的階段,我們已經花了很長時間來建立一個由委員會驅動的有機用戶群。那麼在產品方面,我們在共識機制方面發展了我們的核心優勢,我們總是把共識描述成汽車的引擎,或者像是手機的芯片。所以我們想要做的,不只是製造手機,我們想要做的是製造芯片,你可以用它來製造三星、小米、華為等等,以創造這種多樣化和人們使用它的真實用例。因為它的需求來自於用戶,而我們提供這樣的基礎設施。
而在構建核心之後,我們在上面有利用EVM 的C 鏈,你可以使用普通機器來運行,部署任何現有的合約。但對於其他想要大規模擴展的人們來說呢?我們有子網(subnets),允許他們在共識的基礎上進行擴展,這可以用很少的成本構建東西,你可以用EVM,也可以使用其他虛擬機,或者你甚至可以在上面構建自己的虛擬機,所以它為用戶進入打開了可能性。
然後對於可用性,我認為下一階段,我們應該朝著更容易讓用戶使用和採用的方向發展,例如建立一個覆蓋橋。 Zuriel:艾倫・圖靈於1948 年構建了他的自動計算引擎,八年後,IBM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盤,計算部分似乎自然要比存儲發展得更快,因為這讓人們首先意識到它的強大,而存儲有助於計算應用到更多領域。歸根結底,計算和存儲是任何矽谷企業的兩大支柱,谷歌、Facebook 和Tiktok 最賺錢的產品,都是建立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之上的。
區塊鏈行業已經有很多在計算層工作的協議,比如Polygon、Solana、Avalanche 以及我最喜歡的ICP,它們都做得很好,並且人們在它們之上創建了數百萬個NFT,我最近了解到一些音樂公司希望將音樂的版權放入到NFT 當中。如果你購買了NFT,你可以分享歌曲的部分版權收益和作曲家的一小部分版權收益。仍然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這首歌的收入仍然來自一家中心化的公司。如果詞曲作者可以將音樂上傳到高性能存儲協議上,它可以處理數百萬聽眾直接流式傳輸的負載。
Photon 將不再專注於智能合約,而是專注於提供高性能的數據存儲服務。我們與所有非存儲區塊鍊是共生關係,我們的大多數採用者都是來自計算鏈的Dapp,例如,你可以創建一個Web3 YouTube,並將所有業務邏輯放在ICP 中,但所有視頻流都將由Photon 處理。我們通過專注於其他區塊鏈中的創新項目來推廣我們的生態系統,如果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有一個絕妙的想法,但在熱數據信息結構方面遇到了困難,我們會提供幫助。

問題4 :對於原生的Web3 項目和從傳統行業轉型而來的Web3 項目,你覺得哪一個更有前途?為什麼?

Alex Svanevik:首先,我認為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可以做一個類比,那就是在90 年代和21 世紀初,報紙必須決定是否要參與互聯網。事後看來,很明顯,正確的做法是上網並創建數字報紙。但當時,一些報紙公司所做的實際上是剝離出獨立於其主實體的獨立實體,這基本上擾亂了自己的生意。所以傳統上,如果你想賣掉你的房子,你的車,你會在報紙上登廣告。所以這種情緒很快就會出現在網上,你會看到分類網站等等,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傳統的金融公司今天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
在我看來,我相信區塊鏈將是未來的金融結構。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基本上,如果你在經營一家銀行,你就必須接受這一點,否則你就會被遠遠拋在後面,因為區塊鏈可能是取代傳統技術的一種方式。然而,當談到Web 2.0 公司時,我認為很難進行判斷,顯然,Web 2.0 有很多非常強大的公司,它們在技術方面已經有了發展,所以如果你切換到Web3,指標是否會有明顯的升級,這一點並不明確。但我確實認為,用戶是資產所有者的基本前提。最終,如果你是在做遊戲或社交網絡,用戶可能會開始要求他們自己擁有這些資產。 Jan CamenischZuriel:我們看到一些Web 2.0 公司可能正在被ICP 上的Web3 應用所取代,現在我們已經有了medium 和reddit 以及領英的dapp 替代品,其中有一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很成功了。比如我們有DSCVR,它是reddit 的克隆版,並且已經有了大約9 萬名用戶。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允許連接一些Web 2.0 服務,我們就不會正確地構建Web3,因為互聯網是一個共同的操作系統,一個可以調用其他東西的東西,我們需要在Web3 上做同樣的事情,所以我認為這很重要。但另一方面,智能合約也需要能夠調用,如果你有一個中心化的交易所,這是你依賴的價格數據的地方,那麼你需要能夠調用並獲得數據,對吧?也許不應該像今天這樣做,就像預言機增加了另一個信任假設,這種東西需要原生地構建到區塊鏈當中。 Wilson Wu:我們來談談Web3 的體驗,我在bitfinex 開設的第一個交易所賬戶,這花了我兩個月的時間,在KYC 註冊後,我收到了電子郵件,他們告訴我通過了驗證。我已經忘了那個賬戶,我也經歷過去中心化錢包被盜,這需要我學習如何使用冷錢包或類似的東西。對於普通人而言,以一種錯誤的方式進入Web3 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所以,我認為未來6-12 個月的機會在於Web 2.5,我一直在和很多網絡公司、大型集團以及互聯網公司交談,這些是被敦促加入Web3 的人,但他們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現有的Web 2.0 公司,如果他們想要搬到Web3,那誰來打頭陣?他們會啟動一個新的實體嗎?或者是一個老領導來做這件事?所以我認為機會實際上在於Web 2.5,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看到了很多案例,一些公司說,讓我們轉到Web3,但實際上他們只移動了2.2 或2.3,他們試圖移動一點,但用戶並沒有看到太大的變化,那為什麼要去嘗試?而對於Web3 的傢伙來說,他們會認為這仍然是Web 2.0 的產品,所以這些都是非常尷尬的處境,我認為Web 2.0 的公司應該去避免。所以當你真正想做的時候,你至少要做到2.5,或者2.6,至少你做了一次突破。 Zuriel:我認為比特幣或以太坊是因為有強烈的共識而有價值,另一種表示共識的方式是有多少人使用或信任它,NFT 為該行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因為它使音樂家、藝術家、體育和奢侈品等其他行業開始採用它。如果我們希望Web3 繼續增長,我們需要加強共識。從傳統行業轉型而來的項目,具有自然的業務邏輯、忠實的用戶,並有助於Web3 教育,他們可能不會創造像Uniswap 這樣的革命性產品,但他們會為Web3 帶來數十億用戶,而下一個Uniswap 將由數十億用戶中的某一個構建。

問題5: Web3 是一個宏大的願景,你認為要到真正的Web3 時代需要多長時間?

Alex Svanevik:很難說,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它。實際上我認為Web 2.0 會和Web3 共存。但我相信在5 年內,擁有你的數字資產將變得更加普遍,例如,在遊戲當中。
Jan CamenischZuriel:我想這已經發生了,我們已經看到了第一批dapp,並且會有越來越多的會發生。 Marouen Zelleg:4 年2 個月零7 天,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年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這會加速或減速,我們會看到的。 Wilson Wu:我建議,如果你回顧一下Web 2.0 的大公司,比如蘋果、Facebook、谷歌以及亞馬遜,看看他們過去15 年的月度圖表,回到2000 年,你會看到Web 2.0 的增長情況。所以這將給你一個清晰的願景,我們正在成長,但我認為我們可能會把這個過程的時間縮短一半,所以我認為這還需要7-10 年的時間來發展它。 Zuriel:我認為需要4-5 年的時間,當零知識證明技術變得更成熟時。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