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個明白人,一文弄懂Web 進化簡史:從文檔互聯到價值互聯》
Web 3 是目前最“技術流行語”之一,人們認為這種分佈式的新型網絡將會是萬維網發展的下一階段。但是50%+互聯網用戶對Web 3 都有點迷茫,彷彿它就像突然出現的一個新事物。
並不然;
真正了解Web 3,就讓我們先從最基本概念開始,從大約40年前開始:
Web 是什麼?
Web 1.0 和Web 2.0 都是指什麼?
早期的Web3.0 跟現在的Web3 有什麼不同?
Web 是什麼?
web首先是個英語單詞,名詞,意思有:網狀物;網絡;錯綜複雜的事物;蹼。
這裡,Web特指因特網(Internet)的一個應用,全稱為World Wide Web,縮寫WWW,即全球廣域網,也稱為萬維網,它是一種基於超文本和HTTP的、全球性的、動態交互的、跨平台的分佈式圖形信息系統。
經常會有人把因特網和Web 混為一談,其實並不然,因為Web 只是因特網的一個應用。因特網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應用,比如電子郵件、FTP(文件傳輸)、聊天(及時通信)、新聞組、語音傳輸(VoIP)、物聯網等等,並不僅僅是Web。
為什麼有了因特網,我們還需要Web?
Web 真正的核心本質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讓Web 超越了Internet 上所有其他的應用,成為最成功的一個,甚至“吃”掉了很多其他應用?
誰發明了Web?
(最早的網絡構想來源於1980 年由Tim Berners-Lee 構建的ENQUIRE項目,這是一個超文本在線編輯數據庫,儘管看上去與現在使用的互聯網不太一樣,但是在許多核心思想上卻是一致的)
1989 年3月12日,擔任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軟件顧問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第一個版本的Web 建議書《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以便更好地管理實驗室研究信息。並提出一個願景:This is for everyone(要讓全世界所有人能夠自由去訪問信息)。
1990年12月25日,蒂姆和法國網絡高手羅伯特·卡里奧(Robert Cailliau)在西歐高能物理中心(CERN)一起成功地通過互聯網展現了基於Web 原理的HTTP代理與服務器的第一次通訊。
1991 年,蒂姆成功地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Web 服務器和第一個Web 客戶端軟件。在1991年8月6日,蒂姆建立了第一個WWW 網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網址是http://info.cern.ch/,在這個網站裡還羅列出了各國跟進上線的WWW 網站名單。
世界上第一個網站
沒人想到這項技術會被以超常的速度推廣到了全世界。把互聯網的應用推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2016,蒂姆因“發明萬維網、第一個瀏覽器和使萬維網得以擴展的基本協議和算法”獲得了圖靈獎(計算機科學的最高獎,相當於諾貝爾獎)。他也被稱為Web 之父。
互聯網的雛形早在1960年代就誕生了,為什麼沒有迅速流傳開來呢?其實,很重要的原因是早年聯接到網絡上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而且不同的計算機具有不同的操作系統和不同的文件結構格式,使得跨平台的信息文件只能相互獨立地劃成孤島。
蒂姆曾經用一副非常形象的圖畫表明了他的創意(下圖),即通過一種超文本方式,把分佈在網絡上的不同計算機內的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從任意的Web服務器轉到一台Web瀏覽器上進行無障礙的信息檢索。這個叫Web 的軟件還能支持圖文並茂的信息,甚至還允許發布音頻和視頻。這就使得後來的互聯網遠程教育及在線購物等等得以實現!此外,互聯網的許多其它功能,如E-mail、Telnet、FTP、WAIS等內容也都可通過Web框架進行實現。
Web的三個階段是怎樣定義的?
1999 年Tim Berners-Lee 在Web 臨近第一個十年時,寫了一本書《編織萬維網》(Weaving the Web),在這本書裡他闡述了當年發明Web 的相關背景知識和初始願景。
我們可以把這個願景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 Internet + 超文本,這是我們所熟知的第一個版本的Web 1.0,是文檔的互聯;Web 的第二個階段是 Web + 元數據( Metadata ),本質上就是知識的互聯。
如今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如何把知識和人連接在一起,特別是知識本身不僅只是一些信息,它更多是承載著各種各樣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這個階段在語義網之上加入了更多的東西(探索引擎,也可能是其他東西),它的核心本質就是如何讓價值在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進行高速流動,從而產生價值網絡或資產網絡。其實在Web 早期時(30年前),Web 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 就已經有了這種願景。
我們可以把Web 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剛開始的十年,稱為Web 1.0 ,主要是文檔互聯時代,就是把各種各樣在線的網頁互聯起來;
第二個階段是從2000 年至2020 年,可以稱之為Web 2.0 ,主要是如何把包括人在內的各種商業實體在線上重新連接起來的過程,可以稱為知識互聯時代;
第三個階段是從2020 年開始,稱為Web 3.0 ,也就是價值互聯階段。
要實現價值互聯,需要一個開放、有活力的信息架構。
Web 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平台,讓世界上的“資源”,能夠在沒有中央事前規劃的前提下,相互發現,產生連接。
Web 的生命力就在於自由,它的成功就和市場經濟一樣,在於分散化的決策,從而建立分工和協作。這樣的分佈式系統,才是健壯的,才是可擴展的,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
倘若Web 被強行集中化了,就難以自發產生有價值的連接,這樣的Web,就會成為行屍走肉。
Web 的本質是信息的自由市場經濟
Web 1 : 文檔的互聯
Web1 是互聯網最初的樣子,是“只讀”的網絡,比如,一個搜索網站,用戶可以通過搜索並獲取網頁上的信息。但不能在互聯網上自己發佈內容。
Web 是在1994 年開始真正騰飛的。 Amazon 就成立於1994年。那時候也出現了最早的瀏覽器。 Tim Berners-Lee 在1991年那個版本只提供了一種line-mode 瀏覽器。 1992年一個中國人Pei Wei 寫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圖形化的瀏覽器ViolaWWW。 1993年出現了Mosaic 和Lynx。 Mosaic 後來成為了網景公司的Navigator。 Lynx 是一個純字符的瀏覽器。 1994年出現Opera ,1995 年微軟推出IE,之後Web 就徹底普及了。
之後5 年內Web 成功實現了文檔互聯,比如各種各樣的個人主頁、商家靜態的頁面,在2000 年就已經能夠互連在一起。
1999年5月,只有初中學歷的網吧管理員李興平創建一個個人主頁HAO123,功能很簡單,就是把常用的網址分類放到幾個靜態的網頁上。 2004年8月31日,百度出資5000萬人民幣,外加部分百度股權收購了 Hao123.com 。
為什麼百度會化巨資來買這樣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簡陋得讓精英們不屑一顧的靜態網站?
在知名的流量監測網站ALEXA上,Hao123 歷史上曾經緊隨百度和淘寶,排名第三。成為當時的網民的上網主要入口。
這時候的Web 被稱為只讀的Web,因為缺少方便的在線編輯工具。那時候甚至連在線表單都不是很常見。頁面都需要離線編輯好後再FTP到服務器上。所以信息是以非交互的方式互聯的,缺少實時的互動或者雙向的互動。
那時候,也有互動討論,但不是發生在Web上,而是在電子郵件里或者網絡論壇(BBS,用telnet 協議)上——當然後來電子郵件和論壇都被Web “吃”掉了,很多人就是用Web 來訪問的,今天的網民可能已經無法分清這些應用之間曾經的區別。
在這個意義上,Web 1.0是“文檔互聯”,互聯的是靜態的文檔。儘管簡陋,但是在當時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商業意義。它讓信息發現的難度大大降低了,而信息的邊界就是市場的邊界。
這時,有了Web 的第一次泡沫,隨便什麼想法連個PPT都沒有都能融到資。 1995年,網景(Netscape)只用16個月就上了市,創造了30億美元財富,一下子激發了瘋狂的投資高潮。 Yahoo是1994年成立的,eBay是1995年,Google和Paypal是1998年,他們和AOL、MSN等活到第二季。但是Pets.com、Webvan、Boo.com、Worldcom 等當時的明星都沒有熬過這個“dot-com泡沫”。到2000年這個泡沫破了,不過留下了全美光纖網絡和數以萬計的人才,為Web 的第二個版本的騰飛做好了準備。
Web 2 : 社會的互聯
在21 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靜態Web 被改造為動態Web ,單向信息發布被改造成雙向信息發布,從而進入到社交網絡的時代。表單技術其實是Pei Wei 在1992年前後就發明了,但是它廣泛應用是到“2.0”時代,這時人們不需要到服務器上編輯文檔也可以發佈內容了,也不需要再懂FTP,內容髮布的成本大大下降了。 Web 2.0因此也被稱為可讀寫的Web。比如,用戶可以發博客,上傳視頻到B站、在小紅書上發圖文或進行評論、創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這樣,沒有任何技術背景的人也可以參與到資源發布中來。這使得原來“沒有意義”的內容也得以發布了,比如一張隨手拍的照片、一個偶然的念頭、一個小地方的逸事,這些東西,後來變成了微博、小紅書、QQ空間。普通人得以互聯,而不僅僅是“文檔”得以互聯。
小紅書最早就是從Web 1.0的形態發展起來的。
2013年6月,毛文超和瞿芳在上海註冊了小紅書,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機會,我國出境人數近1億,但信息的不對稱使出境游客遇到大量境外購物難問題,小紅書從“難選擇”問題切入,提供出境購物信息,分享購物需求和心得平台,收集全球購物心得,解決出境不知道購買何種產品的難題。
第一個產品形態是一份PDF文件《小紅書出境購物攻略》,放在小紅書網站供用戶下載,不到一個月,這份PDF 下載50 萬次,這個MVP 很成功。但因為PDF無法做到及時性,比如一個品牌活動剛宣布打折,第二天結束了,於是小紅書開始進行轉型。
2013年12月,香港購物指南APP上線,小紅書轉型移動垂直社區。 2014年,APP 被正式更名為小紅書購物筆記,專注打造海外購物分享社區,當又一批出境旅遊的人們在App Store上搜索海外購物相關的App時,第一個被搜索推薦的應用就是小紅書。
小紅書憑藉精準的市場定位與極為差異化的內容,迎來用戶爆發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小紅書社區里分享旅行與美食的內容也逐漸增多,社區氛圍也逐漸形成。
後來,小紅書調整路線,“重內容,輕達人”,力求打造去中心化的社區,鼓勵普通用戶發表觀點,用戶粘性提升顯著,當時小紅書只能逛不能買,所以被用戶不僅成為消費者決策的平台,也成為很多線下門店的決策依據,這些都為小紅書積累大量的流量。逐漸成為了“國民種草機”。 2021年11月8日,小紅書宣布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超過200億美元。
本質上,這種互聯所反映的是如何把人類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主體映射到網上的過程。人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點,但不是全部,也包括很多其他各種點(比如商業、信息等)。
Web 2.0 的本質就是實體的互聯,也就是把線上信息實體和線下物理實體連接在一起。同時也建立起這些實體間的關係,而這些關係本質上就是知識,加在一起就是知識圖譜,這是Web 的第二個十年。
2005 年後,Web 開始走向一個錯誤的方向(這也可以視為中心化帶來的天生野蠻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進入到所謂的圍牆花園時代,比如Facebook 、MySpace 、Linkedin 等社交媒體相互之間建立了數據壁壘。以前網頁可以自由地向另外一個網站的網頁建立鏈接,這樣數據可以自由地連通在一起。但隨著進入社交網絡時代以及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量數據被封閉在APP 裡,導致互聯網變成一個個有高牆的諸侯國。
Web2的平台幫助用戶更輕鬆地上網與互動,也帶動了內容創作者經濟,人們可以通過創作和分享諸如圖文、視頻、音頻等形式的內容,並從他們的創作性工作中獲得收益。但是,為互聯網貢獻內容的創作者們並沒有被公正的對待。他們創造了大量的內容,得到回報卻很少。創作者們彷彿二等公民:平台自己的訴求、廣告主的要求、產品經理的需求,都比創作者們的需求更重要。甚至一些平台,會在協議中將用戶創作內容的歸屬「永久全球性且不可撤銷地」授權給公司。
價值的封閉即是價值的喪失。數據的價值在於它是一種資產,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價值、最有增長性的資產。當數據本身的權利和交互被限制時,也就是在限制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所以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打破這些牆,一定要讓數據自由流通才能創造出更多財富。
前段時間,在Facebook 發生了一件事情——把澳大利亞整個國家的新聞都封掉了。在去年美國大選時也出現了美國總統的推特、Facebook 賬號被社交媒體封掉的事情,也就是說社交媒體所擁有的權利甚至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政府,我們怎樣去製約它?未來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權力不被濫用?這是當前社會治理的很大問題。
過去,用戶願意用個人數據來換取企業免費提供的在線服務,使用互聯網產品基本不用花錢,提供服務的公司可以出售或使用他們採集到的海量用戶數據,來提高企業效益。企業賺取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卻沒有向用戶支付過一分錢。平台利用數據,可以更好地推送精準的廣告到我們眼前,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操縱推送給我們的內容和商品從而影響我們的想法。
由於網絡效應,存在壟斷趨勢,讓互聯網大平台利用用戶數據形成網絡效應,壟斷了我們的線上生活,這也不利於互聯網的創新和發展。人們譴責這些科技巨頭通過抑制競爭、暗箱操作限制用戶選擇的同時,也越來越渴望能夠建立一種新型的網絡。
用戶的數據到底是誰的?
創作的內容究竟應該如何分配收益?
大到不能倒的巨型平台究竟是否合理?
Web 3 : 價值的互聯
Web3 是一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無信任、無許可和去中心化的互聯網。 Web 3 的決定性特徵是所有權。商業互聯網的第一次迭代(Web 1)對大多數用戶來說是只讀的,而Web 2 允許用戶在集中式平台上既讀又寫,Web 3 通過區塊鏈讓用戶對其內容、數據和資產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它賦予了用戶閱讀-寫作-擁有的權力。
Web3 的核心脈絡是三點:數據、所有權和用戶的關係。
用戶的數據和他們創造的價值究竟應該被誰所有?
數據所有人的身份該如何界定?
如果數據被個人所有,那用數據的平台會被誰所有?
如果這個平台也被人人擁有,他們該如何管理?
用什麼貨幣做結算?
老Web 3.0 : 語義網—— Web任務自動化
Web 3.0 這個詞,最早來自Tim Berners-Lee 2006 年在紐約時報的文章“A ‘more revolutionary’ Web” 。 2007年,W3C 的CEO Steve Bratt 做過“Web 3.0 Emerging” 的演講。
雖然今天Web 3.0 已經被重新定義為以區塊鍊為基礎的一系列技術,但是在2020 年以前,這個詞是指語義網有關的技術。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種路徑的目的都是建立起分佈式應用,只不過老的Web 3.0 是從業務規則的建模(知識技術)來切入的,而新Web 3.0 是從底層數據的分佈式溯源(互信技術)來切入的。它們有統一的最終目標。
Web 的任務自動化才是語義網的核心本質。例如在各種訂餐網站上訂餐是一個很典型的任務自動化,但為了達到這點我們背後要做多少知識圖譜的構造工作啊!必須要把所有的地理實體、餐館實體、菜單實體(menu)都進行結構化,才可能有訂單的任務自動化和任務的自動分發。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線上生活已經非常發達,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經過20 年的發展,當年語義網的願景——生活自動化——已經初步實現。回來看2001 年Tim Berners-Lee 最有名的《Semantic Web》文章,它描繪了一個遠程生活自動化(醫療場景)的願景,在疫情后的今天可以看到文中大半內容已經實現,當年的科幻已變成現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語義網非常成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語義網也是上一個世代的DApp(分佈式應用)。 DApp 一詞隨著區塊鏈技術被廣為人知。但本質上來說語義網就是當年的DApp ,語義網的本質,從應用來說就是 一種構造分佈式應用的方法。
語義網= Web 任務自動化& Web 分佈式應用。
但語義網在2005 年、2006 年之後也進入了一個小低谷:變得過於復雜(整個協議棧有非常多的內容),所以大多數工程師不太能理解。
在21 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語義網技術被三種技術領域所繼承。底層是圖譜技術也稱為知識圖譜,是對於數據層,比如說實體和關係如何進行數據庫層面的建模、存儲、查找;第二個領域是知識技術,就是本體、規則、推理機、流程引擎,這部分過去十年裡發展最緩慢但可以看到最近兩三年有了蓬勃的發展;第三塊是互信技術,就是層次蛋糕模型右面的加密、驗證、信任和統一邏輯部分。
對於構造分佈式應用,信任的互聯是不可或缺的。
在組織之間分享知識就會遇到組織間信任不足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引入一些新的技術叫“互信技術”。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Web 3.0” 或“Web 3”技術。
新Web 3 : 數字資產市場經濟
在Web 的31 歲時,總結新時代的Web 3,未來十年Web 會變成什麼樣子?它會有幾個核心特徵:
- 第一個是貨幣將成為互聯網的固有特徵。現在提到互聯網都說是大數據,但實際上這些數據本身是有價值的,而這種價值未來會成為可交換的各種各樣的通證(Token),隨著各種數字貨幣的進一步普及,價值本身將成為互聯網的一種固有特徵;
- 第二個是如今的互聯網是一種中心化應用,我相信未來它會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應用,就是當年語義網的這些理想會進一步實現
- 第三個是數據資產權利和數字身份將成為一種核心的可以交換的實體。
這些特徵最終將帶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數字資產的市場經濟”。
為什麼Tim Berners-Lee 提出一定要約束Facebook 這種公司的行為?
本質上來說就是由於這種權利的界定,才能夠激發起一種數據的交換。前面提到價值的封閉即是價值的喪失,當我們能夠打開這些價值並讓這些價值自由地交換時,就是在促進經濟的增長。
相信這也是Tim Berners-Lee 從過去30年多年工作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所以,數字資產的權利將催生全新的產業。
正如財產的私有製促進了產業的分工,知識產權保護製度促進了知識的傳播,數字資產權利將催生數字資產的市場經濟。這又恰恰是Web 內生的屬性,因為Web 的本質本來就是信息的市場經濟。在Web 1.0 時代實現了信息本身的互聯,在Web 2.0 時代實現了與現實市場經濟的線上到線下(O2O)映射,到了Web 3.0 時代則更進一步,將使Web 具備市場交換的內生屬性,而不再需要O2O 過程。如果我們相信過去的市場經濟極大提升了整個人類的福利,那數字的市場經濟,會不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增長呢?我堅信這一點。
在2008 年有兩種技術同時誕生,今天回過頭來看並不是偶然的。一個是中本聰提出的區塊鏈,另外一個是Tim Berners-Lee 所提出的AIR ,也就是基於RDF 的可追責語言。這兩者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類似的:我們如何在一個不可信的環境下通過難以篡改的賬本或記錄或推理,來實現一種可信的信息交換。所以這兩種技術路線都是可行的,只是因為當時中本聰的想法更接地氣,所以今天區塊鏈技術更成功。
可追責(Accountability) 這種思想在十幾年前提出,已經被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領域很好的繼承下來。它的原始思想和Web 和市場經濟如出一轍:我們不能事先禁止所有行為,但可以記錄一些行為並且事後去進行追責;在反復發生的交易過程中,就可以讓高質量的信息或者服務獲得優勢。追責分成很多個步驟,可追責有很多組件,例如如何去記錄這些內容、如何去溯源這些行為,最終我們要通過正確的推理來發現做錯事的人。
Web 3 的本質就是可追責。區塊鏈這種賬本也好,AIR 這種規則語言也好,都是為了界定權利,從而保障了大規模的交易的發生。
Web 3 的技術棧
我們只需知道分佈式信任技術不僅是區塊鏈,還包括信任物的電子化、各種可追責性技術等,區塊鏈只是其中之一,也包括各種開放調度系統(各種服務的協同技術),所以它是一個很大的技術堆棧。
Web3 的技術棧
這裡提兩個影響很大的技術:
一個是2014 年開始發展的技術NFT ,它是對數字資產進行一種確權的方法。在過去一年中NFT 有了非常巨大的發展,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數十億美元甚至可能已經達到上百億美元的一個巨大市場。儘管這裡面有很大的泡沫,但是經過幾年的泡沫沉澱後,有持久價值的應用場景會浮現出來。
另一個技術叫Uniswap 。 Uniswap 是一個自動清算協議。當Token 交易時,需要一種如何讓它們更好的去進行交換的清算過程,就是一大堆規則的執行。我們現在在網上所看到的交易還是比較簡單的,但隨著未來Token 的多元化,尤其讓數字資產的保護成為一種普適性內生存在時,我們就需要一種更加複雜的清算過程。我相信未來這種價值交換協議會和操作系統(OS)一樣複雜,而這個東西的底層可能是我們 第一次需要一個大規模的推理機在下面來起作用。
所以,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裡,萬維網將真正進入第三個階段,就是Web3 的階段,也就是價值互聯網的時代。
它又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如何把所有的數字資產通證化的過程;第二步是如何讓這些通證數據能夠相互自由交換的過程,稱為價值互聯網,也就是數字資產的市場經濟。整個過程可能還需要20年的時間發展成熟。
這些技術會帶來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它的商業價值可能比上一個時代的互聯網還要更大10 倍甚至100 倍。上一個時代的互聯網,終究還是基於線下實體價值的交換,但是數字資產化所帶來的價值互聯,可能會創建遠遠超越線下實體的經濟規模。這是當前這個星球上發生的最大的一件事情,超過任何戰爭、貿易紛爭、恩怨。
Web3 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用戶和用戶創造的數據、內容與收益更好地綁定在一起。任何平台只有經用戶允許才能調用他的數據,而用戶創造的內容可以與平台分享收益;平臺本身,也可以為用戶所有。用戶、員工、投資人不光可以是利益共同體,甚至可以是一個人的不同身份。因為用戶擁有數據,在平台之間遷移就會更加便捷。那麼去中心化似乎也要比之前更加容易實現。而區塊鏈的老強項:加密貨幣,則讓這一切直接與收益掛鉤。
從技術上,Web3 將具有以下特點:
去中心化
在Web 3.0中,數據以“區塊”的形式存儲在區塊鏈上,計算機或服務器作為“節點”分佈在龐大的區塊鍊網絡中。單個節點無法擁有鏈上所有的數據,促進了分佈式訪問,從而實現了多個故障點容錯。
無需許可
在Web 3.0的世界裡,你只要按下一些按鍵,就可以無需許可地加入任何網絡,不用再為了使用某項服務而犧牲隱私或改變位置。
安全
相較於Web2.0而言,Web 3.0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例如,去中心化使不懷好意的人難以獲得大量數據。用戶對自己的數據擁有更強的控制權,他們可以決定是否要出售有關其使用網絡的信息,或保持匿名。
Web 3 究竟是什麼?
Web3 並非解決Web 2 缺陷的最終方案,但它糾正了許多在現有網絡基礎設施中發現的問題。
我們現在看到的加密貨幣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轉賬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Web3 帶來的經濟服務可以涵蓋那些非常稀缺、昂貴、困難的東西。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個約會應用,它可以限制你每天只能送一朵花給心儀對象,無論你付多少錢都不能違背這一點,那麼這個花就有稀缺的屬性。如果是一家Web 2 的公司來運營,那麼它肯定會以一個商業盈利的角度來做這件事,只要你付錢,想送多少花都行。但是在Web 3 裡面,代碼即規則,規則確定了,就不能隨意改。
基於區塊鏈的Web3 公司和Web 2 公司有本質上的不同。在Web 2 時代,以編程為代表的技術讓用戶變得更強大,讓他們做更多的事情,變得更富有,可以更快、更好地向更多人提供服務。
區塊鏈不會這樣做。它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它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結構,一套新規則,而這些規則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系統內沒有人擁有任意權力。作為一個用戶,你可以相當確定這一點,特別是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那麼你更可以閱讀代碼並知道它在做正確的事情。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根據用戶數量進行合理地推斷,因為有如此多人在某種期望的支持下使用一個服務或者加入了一個網絡。如果這個期望沒有得到滿足,他們就會離開。
Web3 的目的不是去取代現在的科技巨頭,它更像是一場更大的社會運動,從任意權力轉向一個更加理性的自由模型。
暢想Web3的新世界
在這個奇妙的Web3 新世界裡,有一系列日趨完整的拼圖模塊。
1 多條公鍊是驅動這一切的軌道。
2 地址和域名是我們的身份通行證。
3 加密貨幣(FT)和NFT 是這個新世界經濟模式的數字商品。
目前來看,加密貨幣(FT)擁有著極強的互操作性,比如在DeFi 協議中,用戶可以通過某個加密貨幣在各個協議裡互通有無。這意味著這個數字世界裡有著極大的便捷性。
4 NFT是我們在這個新世界裡的數字化身份和產權證明。不僅如此,NFT 是創作者經濟發揮的核心工具,讓創作者能直接與粉絲相連,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直接獲取知識的變現。
區塊鏈技術本身對於NFT的追踪優勢,還能幫助創作者從後續的交易中獲取更多收入。
5 一籃子的數字基礎設施是保障。
跨計算、索引、數據管理、託管、存儲等重要服務是必要的軟件基礎設施,去中心化的硬件基礎設施如視頻、傳感器等也同樣重要。
此外,隱私也不可忽視,它不僅可以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而且從根本上擴展了應用程序的設計空間。
考慮到Web 2 時代大量數據洩露的背景,數據保護也許會成為Web3 科技創新的核心。
6 DeFi 是去中心化金融系統。
指的是金融領域(儲蓄、貸款和兌換)的去中心化應用。
加密貨幣本身便支持低成本、實時、無邊界、點對點的價值轉移,且准入門檻很低。
同時,將任一DeFi協議的儲蓄利率與華爾街對比,都能直觀感受到他的差別,並且這是在去中心化的基礎上。
7 穩定幣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穩定幣提供了加密貨幣的優勢並且幾乎沒有波動性,有助於實現鏈上交易和支付的真實落地,包括數字貨幣全球跨境支付系統和其他更廣泛的金融服務。
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各國數字經濟的必要手段,也是他們加入Web3的最直接方式。
8 DAO 是管理新領域的方式。
DAO 是網絡參與者共有的社區,由成員的共識而非集中領導來管理。是去中心化世界里人們進行網絡治理的新模式,參與者對提案進行決策和投票,投票統計和是否決定執行,都遵循智能合約的邏輯,去除人為乾預的要素,實現真正自治。
9 Gamefi 和元宇宙是娛樂方式。
以Axie為代表的遊戲體現了去中心化技術如何為創作者打造新盈利方式的例子。
遊戲中的物品,如工具、皮膚是由玩家擁有的NFT,可以用現實世界的金錢出售,在二級市場上交易,並在遊戲之間傳遞。玩家也可通過遊戲任務和參與賺取代幣或NFT。
在Web3 裡,生產關係、組織治理方式、商業競爭方式、價值捕獲邏輯都將會重構。
比如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只需要保管一套身份系統就能暢通無阻的來去自如。
這一套身份,將保存用戶所有的交易數據和資產數據,只要我們同意,任何應用都能一鍵獲取這些信息。
持有這個身份,我們可以登錄任何應用,只需要輕點一下簽名。 NFT資產的持有,也能讓所有應用識別出用戶的出入(或其他事件)許可。
總結
Web3 是未來的一種商業模式,了解它如何運作對企業家和企業、機構來說至關重要。在Web3 的賦能下,公司可以自由運作、高速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人們是否能充分利用Web 3 帶來的紅利呢?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是鄭板橋在《題畫竹詩》的感嘆;四十年來,web從創意到現實,從小眾到全球,其歷程無可阻擋,其未來,難以精確預期;其本質正是幫助數十億地球人深度參與同一時空、增強生命體驗以及最大可能體現生命價值。
過往可戀,未來可迎。
讀完了,請你思考下列問題:
1 Web的發明者指出了Web發展的三個階段,有第四個階段嗎?
2 Web1、Web2、Web3,可以同時並存嗎?
3 既然是拼圖模式來構成未來的價值互聯模型,利用好哪一個或哪幾個拼圖是目前來說最好的選擇?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傳DAO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