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陝西日報
本報記者柏樺攝
(責編:鄧楠、吳超)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簡稱,指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非同質化代幣,也可理解為一種運用了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所有權證明
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每個NFT都代表著獨一無二的數字資料,是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認證或證書
1月,華山景區第三批數字藏品《夢迴華山全景圖》《夢迴華山全景圖註釋版》在阿里拍賣平台迅速售空。
2月,“陝西面塑+冬奧會題材”的100件數字藏品,不到30分鐘被搶購一空。
3月,大唐芙蓉園燈展造型的手繪數字藏品,在阿里拍賣平台“秒空”。
4月,西安城牆景區推出的以“盛唐天團”唐小妃、李小白、城小將、波斯客形象為主的“Q版夢長安”系列數字藏品30秒售罄。
……
當NFT概念傳入國內後,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創新業態在年輕群體中火了起來。非遺文化、文博文物、景區景點、動漫IP……不同的文化要素經過數字化轉化,變為一件件標註著唯一序號的數字藏品。人們只需花費十幾元或幾十元,就能擁有獨一無二的數字藏品。
看到這樣的商機,許多文旅企業、文博單位快速調整策略,從去年的“試水”變成了今年的重點佈局,希望藉此求新、求變,讓文旅、文博行業發展出現一種新的思路。
打開文旅產業新大門
2021年3月,數字藝術家Beeple將自己歷時13年創作完成的5000幅畫作拼接成一個316MB的JPG文件,製成數字藏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並在佳士得拍賣行以6934萬美元的價格拍出。這一事件讓NFT數字藏品這片“新藍海”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NFT的出現,讓任何內容都能成為可以永久擁有、保存、追溯的數字資產。 NFT進入國內後,以數字藏品的形式為人所熟知。
2021年6月,支付寶聯合敦煌美術研究所在“螞蟻鏈粉絲粒”小程序上限量發布“敦煌飛天”“九色鹿”兩款NFT皮膚。 2021年8月,騰訊上線國內首個NFT交易APP“幻核”。隨後,京東、網易、百度、字節跳動、嗶哩嗶哩、小紅書等紛紛參與其中,成為數字藏品的平台搭建方。 2021年底,國內數字藏品市場開始井噴式增長。截至2022年6月15日,國內數字藏品發行平台數量已經突破500家。
各大博物館紛紛“試水”,掀起數字藏品的熱潮。河南博物院發布“婦好鴞尊”數字藏品,湖北省博物館發布“越王勾踐劍”數字藏品,陝西曆史博物館發布秦杜虎符、《富貴恆通》景泰藍獸首杯數字藏品,西安博物院發布《絲綢之路》系列數字藏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開啟了傳播新模式。
擁有豐富資源的文旅行業也迅速出手,為受疫情困擾而停滯的發展局面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陝旅集團打造的陝旅全景手繪賀歲數字藏品“心隨陝旅·一路奇蹟”,標誌著景區IP正在藉助數字藏品進行虛擬空間的衍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推出的“集齊數字藏品兌換終身免費遊玩景區資格”活動,為景區帶來更多曝光度和關注度。
平台數量與發行熱情的快速上漲,讓數字藏品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據算力智庫統計,2021年,我國共發售數字藏品數量約456萬份,總發行價值約1.5億元,預計2026年我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
科技賦能文化消費新場景
陝西作為文化大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是其開展數字藏品創作的資源寶庫。面對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和數字藏品的營銷新風口,我省眾多文旅景區紛紛開始佈局。
2021年12月,西安城牆景區推出首款“小武士”系列數字藏品。這款根據景區熱門IP金甲武士設計的數字藏品一上線就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瞬間售罄。隨後,西安城牆景區相繼推出“天之四靈”“時裝派對”“造物女神”等系列數字藏品,刷新了國內文旅業數字藏品銷售記錄。
西安城牆景區迅速佈局,聯合騰訊雲產業,在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打造了文旅文博標杆數字平台“長安IN文旅數字平台”,並於今年4月29日正式發布上線。截至目前,西安城牆景區已在該平台發布了3個系列11款產品。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相結合的背景下,我國文旅產業正邁向數智技術驅動產業進化的新階段。橫跨元宇宙與真實事件的數字藏品IP為傳統IP運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與成長邏輯。”對於數字經濟與文旅業發展的關係,西安曲江城牆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創意IP組副主管高晴有自己的看法。 “當創新科技與文旅IP跨界融合,基於文旅產業實體業務之上的數字業務就是產業發展的第二成長曲線。”高晴說。
近年來,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盛行,以元宇宙、虛擬人、數字藏品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業,成為各大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重點發力的“賽道”之一。發售以文化內核為驅動的文旅數字藏品,也成為各大文旅企業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資源和優勢,以數字技術宣傳陝西文化旅游資源,提高遊客對於文旅項目的認知度和參與感,激發人們線下出遊意願,增加線上營業收入的營銷新方式。
“對於文旅產業來說,數字藏品突破了時間、空間、保存方面的限制,並使用更加先進、新潮、數字化的形式展現文化價值,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社交需求與價值審美。數字藏品的研發創作也加強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傳播,推動了傳統文化在科技上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可以說,數字藏品實現了以區塊鏈技術為線下景區賦能,利用線上線下流量互相引導,以實帶虛、以虛助實,帶動實體經濟,創新消費模式,探索數字產業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所以數字藏品會是不同領域未來新的營銷增長點。”高晴介紹,西安城牆景區還將推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城牆冰淇淋系列數字藏品,並聯合方文山“龐克貓”、杌空間、大秦帝國影視等IP共同推出系列數字藏品。
文化是文旅產業的核心。從傳統文化到新國潮文化,順應時代發展的文化展現形式賦予了文化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助推博物館數字化進程
隨著數字藏品的走紅,博物館也迅速成為數字藏品落地的重要應用場景。文物與數字藏品相結合,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更新潮的能量,吸引了年輕群體的關注。
“2021年10月,西安博物院聯合雙鏡博物數字藏品平台推出了首款數字藏品《唐·鎏金走龍》,隨後相繼與支付寶、’幻核’APP、光明藝品、百度等平台合作發行了20多款數字藏品。這些數字藏品幾乎都是一發售就’秒空’。”西安博物院文創部主任祁曉東表示,數字藏品具有覆蓋面廣、消費者接受度高、宣傳力度大等天然優勢,讓各大博物館在觀眾不便進館參觀的情況下,也可以更好地在線上展示文化遺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有利於文物“活化”。
“數字藏品豐富了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品類,也為博物館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隨著數字藏品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產品進入市場,導致數字藏品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審美疲勞,許多平台的數字藏品都出現了’破發’的情況。相較早先數字藏品發行時消費者的非理性搶購,當下,消費者已經回歸理性消費,對產品價值有了更高的要求。”祁曉東說。
此前,文博數字藏品主要是將文物原型以靜態圖片、動態圖片或者3D建模等方式來呈現,形式較為單一,無法讓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完成更有深度的傳播轉化。甚至有人說,數字藏品“賣得出去就是NFT,賣不出去就是JPG”。
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圍繞文博機構的公益屬性、數據安全、消費者權益等問題對數字藏品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討論,不僅對文博單位的發售進行了限制,還明確提出文博數字藏品要進行二次創作,以信息技術加強文物價值闡釋傳播,不能直接將文物原始數據作為限量商品進行發售。
“未來,發展數字藏品將是煥新文博領域的重要路徑,創新則是文博單位必須要面對的挑戰。通過正規授權方式利用文物資源進行合理的二次創作、三次創作,生產具有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產品;拓展數字博物館領域,搭建沉浸式複合體驗場景,擴大應用場景,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激活數字文化遺產,才能更好地以科技賦能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祁曉東說。
可以預見,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和博物館數字藏品創作生產的相關政策法規的健全,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通過數字技術拉近公眾與博物館、文化遺產的距離,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也將會以新的價值承載方式向公眾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