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18 日,推特用戶Cirrus 指出,大量用作抵押品的Bored Ape Yacht Club NFT 接近BendDAO 的清算點(被鎖定的NFT 的健康因子小於1 將觸發清算)。根據BendDAO 健康因素警報列表數據,目前有26 個BAYC 的健康因子小於1.1,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其中很多都處於嚴重的清算危險中。
緊接著,BendDAO 今天就發布了一則消息,將首次清算拍賣編號為#533 的BAYC,出價需大於NFT 地板價的95%,如拍品最終未成交,平台將承擔浮虧或借款人未來償還債務。當前BAYC 地板價為71.71 ETH。目前暫無出價。
因此,今天在推特上展開了對NFT 市場潛在的清算影響的擔憂討論。其中名為Naimish Sanghvi 的推特網友對其中一個問題表示擔憂,即進入清算之後,如果沒有人想購買這些被清算的NFT 怎麼辦?如果地板價逐漸為零怎麼辦?這些問題的答案令人震驚,甚至可怕。 Naimish Sanghvi 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以下為Naimish Sanghvi 在推特上發表的觀點,經Odaily星球日報編譯。
BendDAO 和NFT 清算
BendDAO 是第一個基於去中心化點對池的NFT 流動性協議。用戶將ETH 存入BendDAO 池中並從中賺取利息,隨後,這些池用於滿足NFT 持有者的貸款需求。
當NFT 持有者抵押他們的NFT 時,他們可以以良好的利率借入價值30-40% 的NFT 地板價的ETH。這些資金是從資金池中藉出的,因此所賺取的利息將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
但是如果鎖定的NFT 價格暴跌並達到清算點會發生什麼?
假設一個NFT 被抵押了,它當時的地板價是10 ETH,用戶用它抵押了4 個ETH。假設用戶需要支付的利息是10%,那麼用戶在支付4.4 ETH 後就可以拿回他們的NFT。
BendDAO 使用健康因素指標來確定何時應該清算NFT。
健康因素=(地板價*清算閾值)/債務+利息
如果上述NFT 的地板價達到4.4 ETH,健康因子將為
HF = (4.4 * 90%)/4.4 = 0.9(或<1)
一旦健康因子低於1,BendDAO 就會對該NFT 展開48 小時的拍賣,競標者可以在拍賣中競標NFT。債務人有機會償還債務並收回他們的NFT。當然,收回NFT 是有罰款的,將作為安慰獎獎勵給投標人。
什麼是NFT 清算恐懼?
目前,在BendDAO 上有價值5700 萬美元(30430 個ETH)的NFT 被用作抵押品。同時,BAYC 和MAYC 的地板價正在下降。
在撰寫本文時,BAYC 的地板價為72。而大量的BAYC NFT 是在地板價為125 ETH 時被抵押的。因此,在72 ETH 時,被鎖定的NFT 的健康因子危險地接近1。如果它們低於該值,或者說如果地板價降至65 ETH,那麼許多NFT 可能會面臨清算的風險。
目前有一個BAYC #533 的拍賣品正在被清算,但是,它還沒有收到任何出價。如果沒有人購買拍賣的NFT 會怎樣?
由於BendDAO 上持有的NFT 數量巨大,風險可能很高。根據一些說法,有大約3% 的BAYC 實際上是在平台上抵押的。地板價的急劇下降可能會導致幾個清算的突然發生。
這就是對清算的恐懼。但我們也必須問,它到底有多危險?為了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首先了解這些清算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沒有人購買被拍賣的NFT機率大嗎?
讓我們把該問題分為兩部分。
1.如果有競標者,你如何確保BendDAO 在NFT 價格下跌時不虧損?
我們的期望是,這些藍籌股的NFT 永遠不會太低或降到零。在任何時候,出價都必須高於債務。因此,只要有出價人,出價就會高於底價和債務總額,所以在理論上,BendDAO 不會虧錢。
2.然而,實際上,如果沒有人出價,拍賣結束了怎麼辦?以下是BendDAO 的說法。
“在這種情況下,平台只有暫時的浮動損失,沒有實際損失。要么是藉款人在未來某個時間償還債務,要么在市場價格恢復後,出現一些清算人參與拍賣債務。”
BendDAO 將期望放在NFT 市場總會有復甦的那天。
但是,NFT 並不是以其流動性而聞名。尤其是在價值數千美元的NFT 中,需求幾乎總是由信念或快速套利機會驅動的。任何人在拍賣中購買或競標這些NFT 的動力並不總是很大。
因為你的出價必須超過底價的95% 且高於債務金額。但是,在這兩個值之間,如果套利賺錢的空間不大怎麼辦?
因此,儘管會有很多拍賣,但很可能在沒有任何出價的情況下結束,這似乎是完全合理的。拍賣在第一次出價之前不會開始,因此如果價格不利,在給定的時間點可能會有幾個NFT 處於不確定的狀態。這應該會嚇到流動性提供者。歸根結底,針對不會出售的NFT 借出的資金是屬於LP 的。因此,在我看來,僅僅相信市場會復蘇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可否認的是BendDAO 創造了一個漂亮的產品。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帶來的潛在風險。
來源:星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