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雅痞
可能人就是有點犯賤,當給了指定的選題的時候,會想著被“束縛”了,當讓你自由發揮的時候,又會想著沒有選題,範圍太大,思前想後都下不了筆。
NFT雖然並不是我在加密行業內賺大錢的領域,但卻是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部分。可能圖像給人的感受最為直觀,也不缺乏金融屬性,更加不缺乏故事性。
以前我也喜歡衝圖狗,快進快出,跑得快就行。後面總覺得中間利潤還要被版稅和gas砍一刀,著實讓我感到反感。而且花費了時間精力,最後被埋住之後,看著錢包裡的jpg,也感覺自己是一個收破爛的,真尼瑪難受。漸漸地,我更喜歡藝術類的NFT。
對於藝術,我可能還是一個門外漢,但買到藝術類的NFT,特別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卻能讓我的虛榮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其實說來確實有點裝逼了,上週還和一個網友討論了到底什麼是藝術類NFT,怎麼去定義藝術類,“當NFT變成JPG之後,仍然有價值。”這是她給我的答案。雖然問題是由我來提出的,但其實我自己並沒有一個答案,因為我覺得所謂的藝術,本來就沒有一個定性的解釋,在Web3裡,更加如此。最後卻是討論了一番Web3的意義。對於我而言,Web3就應該是一個新秩序,推翻所有以往的概念和認知,重新建立一切,你可以認為是藝術的東西,我可以認為是meme。
我喜歡聽五條人,因為他們的市井和貼近生活,嗯對,主要是歌詞,不知道是否算是藝術?
我也喜歡聽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就是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平靜感,加上貝多芬這三個大字,這不是藝術的話,這算什麼呢?
我還喜歡聽數字搖滾,從toe,到最近的shanghaiqiutian,一直讓我有一個樂隊夢,希望可以在非常規的節拍中讓人覺得莫名地想抖腳,我也覺得這是藝術。
MoMA
回歸到主題,或許藝術和金錢不多不少還是要拉上點聯繫的,至少畫是這樣,而NFT更加是畫的另一種表達形式。這裡不得不提到MoMA,全名Museum of Modern Art,位於美國紐約,是現代藝術收藏的殿堂。最近也有報導稱,MoMA預計將出售7000萬美元的藝術收藏品,以資助購買NFT,其中會包括畢加索、培根、盧梭和雷諾阿的經典作品。
現代藝術博物館正在尋求擴大其在全球的數字足跡,可能希望獲得該博物館的第一個NFT。
在William S.Paley基金會的幫助下,MoMa計劃拍賣價值至少7000萬美元的藝術傑作,以資助其購買NFT(也有說是數字藝術)。自CBS聯合創始人於1990年去世以來,MoMA一直在照顧威廉·S·佩利(William S.Paley) 的個人藝術收藏。佩利基金會目前持有用於現代藝術博物館及其教育和文化項目的捐贈基金。該基金會目前已將81件MoMa收藏品中的29件與蘇富比拍賣,以籌集資金購買NFT。
此次拍賣,包括畢加索和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可以為捐贈基金籌集7000萬美元。由於博物館專注於數字藝術,這表明MoMA可以加入NFT潮流。
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Glenn Lowry表示:“我們意識到,當我們收藏作品時,我們會給予認可,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避開這個領域。”。因此,MoMA一開始並沒有購買NFT以防止出現帶貨現象。與此同時,在最近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Glenn Lowry概述了售後資金將分配到哪裡的粗略想法。 MoMa已考慮推出自己的流媒體頻道,並與創作者或大學合作者舉辦一系列虛擬展覽和視頻對話,以提供在線課程。然而,對於加密愛好者來說,MoMa還計劃購買博物館的第一批NFT。
威廉·S·佩利(William S.Paley)以將CBS從一個小型廣播網絡轉變為媒體強國而聞名。自1937年以來,他一直是MoMA的受託人。
“我知道我的朋友比爾·佩利對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關心程度,以及他對博物館發展的奉獻精神,”威廉·S·佩利基金會主席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說。 “通過這一舉措,基金會將尊重他的意圖,並繼續他對MoMA的願景。”
雖然用畢加索來換取一組像素看起來很奇怪,但MoMA應該採取數字化前瞻策略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它的遊客人數急劇下降,從每年300萬下降到去年的165萬。即使考慮到疫情,這也是一個顯著的下降。另一方面,它在社交媒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其網站和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的數字內容吸引了超過3500萬人。博物館必須找到新的方法來吸引更廣泛的觀眾,以確保其壽命。涉足NFT和數字藝術應用就是這樣一種方法。
與實體展覽相比,MoMA元宇宙有可能將藝術帶給更廣泛的觀眾。
到目前為止,MoMA對NFT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除了為藝術家Refik Anadol的算法生成作品提供數據外,再也沒有參與其他NFT項目了。考慮到NFT已經徹底改變了消費者與數字藝術和藝術表達的互動方式,MoMA 提高其在NFT方面的專業知識至關重要。畢竟,博物館的重點實際上是現代藝術。
NFT市場以無聊猿、體育和遊戲等個人資料圖片為主。然而,根據CryptoSlam的數據,計算機生成的藝術收藏品ArtBlocks在13億美元的累計銷售額中排名第五。
蘇富比的參與是恰逢其時的,因為拍賣行在NFT的演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蘇富比以240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了Bored Ape Yacht Club NFT。而佳士得6900萬美元的Beeple藝術品是NFT熱潮的關鍵觸發因素。
雖然此次出售可能不會重振NFT市場,但它可能會為MoMA帶來新的生機。
拍賣會上的一些作品包括一些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巴勃羅畢加索1905-1906年的“牽馬的男孩”以及馬蒂斯的“戴面紗的女人”。盧梭和雷諾阿的其他畫作也將被拍賣。弗朗西斯·培根的《亨利埃塔·莫拉斯肖像的三項研究》預計售價3500萬美元,而畢加索的《桌子上的吉他》據說售價至少2000萬美元。總體而言,該系列預計售價在7000萬至1億美元之間。目前尚不確定MoMa打算用這筆資金收購哪些NFT作品。
Holder和Collector
聽太多太多所謂的NFT“大佬”點評藝術類NFT了,“項目方不會運營。”、“項目拉胯。”、“藝術家牛逼!起飛!”。如果你不了解你買的到底是一個什麼,那你就不應該去買,更加不應該把你的期望預期,附加到藝術家或者項目方身上。 “xxx現實作品能賣多少錢啊?NFT肯定不會拉胯啊!”這是不是有點賭徒心理了。經常有人跟我說,你看看英文區都在聊藝術,中文區都在聊地板,國人怎麼樣,巴拉巴拉的。是啊,有的人就覺得,我買了NFT,我就是“股東”!我就有資格指手畫腳了,我就有資格教項目方做事了。也會有人覺得,我玩NFT就是為了賺錢,我不拿地板價說事,我拿什麼說事呢?拜託,想賺錢的,真的不建議玩藝術類NFT,週期長,流動性不好(相對於傳統藝術,已經很好了),項目方還不整活,圖啥呢?
講著講著,我都忘了我想表達什麼了。反正就是買之前,想好要做Holder(看好就hold,不看好就flip,天下NFT何其多,何必糾結這一兩個)還是Collector,要賺錢還是消費。千萬千萬,當價格破發了或者是沒有流動性的時候,不要張口就來“項目方不懂Web3!”、“垃圾運營,好好的ip就爛了!”成年人了,為自己的錢負點責任,Web3是怎麼樣的?誰定的?
我也不知道為啥要說這些,大概是覺得,這樣子是不利於NFT的發展的吧。買前先想想,你要當Holder還是Collector。
如果一定要我推薦的話——
最後還是要帶點東西,不是推薦,只是介紹,那種貴的我就不說了,那是啥都好,Proof啊Fidenza啊就免了。都是從Collector的角度來說(不說價格),如果是要賺錢的,可以直接略過了吧。免責聲明啊,NFA,DYOR,非常主觀。
第一個那必須是Outland,藝術家咖位都是可以的,從Collector的角度來說,Mintpass還是給力的,積分系統也是讓我躺著也有可能有機會拿到實體藝術品,比很多項目方只會出衣服帽子好太多了。只是建議後續發售的數量可以少一些。
第二個是ARSNL,第一個發布的項目是傳奇藝術家Frank Stella的作品,可3D打印出來再欣賞,我本人是很喜歡幾何的,可能和讀書的時候,代數題做不好,卻能做好幾何體有關吧。最為重要的一點,咳咳,我是Collector,Frank Stella已經87歲了。
第三個說說DRP.io,這個應該是冷門中的冷門了吧。之前發售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塗鴉藝術家的NFT,像大家想的那樣,塗鴉,在牆上的,怎麼做NFT呢?這個項目方來了個騷操作,它把那個藝術家的INS截下來做NFT了。這直接把我整無語了。活生生直接行為藝術,而且是迷惑行為藝術。但有的系列還是挺吸引我的,有閒錢可以考慮下。
最後一個GODA吧,Gallery Of Digital Assets。有菲董的參與真的是這個項目的亮點,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卻會讓我覺得這個項目以後會充滿不確定性和多元化。音樂?潮流?說不清。
雖然還有很多很多,甚至有的我都沒參與過,像FWENCLUB啊、TR Lab或者是最近的LiveArt等。最後嘛,藝術類,當消費沖喜歡的,也不願沖一個圖賺錢的,這就是我的選擇。
那麼,再回頭想到今天我最開始敲字寫下這篇內容的心情,我從一個加密行業的小白也逐漸混成了別人眼中的老玩家,對我自己來說,這是一段又復雜又精彩的個人經歷。
就我個人體驗來說,當一個行業處於爆發期,當很多機會擺在眼前的時候,人們經常容易在在向前衝的時候,忽視了自身能力建設。
到底我是一個收藏家,還是我是一顆老韭菜?
想必不止我自己,只要涉足過這個行業的人,應該都對自己的現階段處於什麼位置有著自己的理解。
你是想成為一顆茁壯成長的韭菜,還是身經百戰的收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