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大的devcon,對我而言,更多是一個儀式,核心不是了解了多少技術乾貨,而是切實體會以太坊的變遷。這次大會的頗有以太建國的氣勢了,再也不是躲在洞窯的散兵,也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百萬雄獅過大江,以太的三大聯邦(Polygon/Arb/Op)展台都挨在一起。
技術上,主要焦點兩個,一是底層核心還是擴容,zkEVM、Danksharding是重點;另外就是交互層面的account abstraction(賬戶抽象),其實就是合約錢包(解決以太坊EOA的技術負債)。 AA在L1的協議層短時間是不會支持的(個人覺得意義不大,gas太高,如果加入底層,可能破壞兼容性)
L2從協議層原生支持比較合理(如starkware,zkSyn等)。 AA可以實現交互簡化(一次確認,多次交互;社交恢復,賬號和簽名分離,智能授權)。簡單說,是用戶操作行為本身的合約化,把賬戶交互下沉到底層,讓web3的交互體驗更接近web2的無感知交互。其實Argent(合約錢包)上次devcon就是明星項目
這幾年卻毫無存在感。無奈gas太高,且相比EOA,合約錢包在協議層一直是二等公民,希望這次AA錢包們能在L2打開局面吧。技術上,以太坊無疑是L2的擴容路線磕到底了,這意味著公鏈的架構敘事基本上定型了,將來幾年的“三國殺” 將在這幾個集團間進行:
美國的聯邦制(以太坊及EVM系): 單一主權及共享安全下的多層模式歐盟的邦聯制(Cosmos):經濟安全共享下的多主權應用鏈模式中國的中央權力主導的單一制(Solana、Aptos等):高性能單一主權全能鏈監管在這次大會上討論頗多,聚焦在節點審查(50%節點OFAC合規),flashbot的市場集中度過高等
但我個人覺得在協議層面抗審查,社區是有足夠共識的,無需過慮Eric Wall在Social Sashing演講中提出一些方案建議,包括在協議層把交易審查當成雙花一樣的攻擊同等對待,我非常認同,但“交易審查”本身沒有”雙花”這麼容易在代碼層面做定義,這個估計社區還需要討論。
相比交易審查,更迫切的是關於對DeFi本身的監管挑戰,包括美國和歐洲的幾個法案,對crypto生態將來的一年內影響最大,如美國是否會實質上全面禁止DeFi,歐盟全面限制穩定幣使用(日限額2億歐元)。這次大會,也是國別和文化觀察的很好機會。
比如Polygon這個“印度以太坊” 的行前會議就頗有氣勢,從產品發布、主持、嘉賓、技術話題,非常嫻熟,毫無印度印記。這個體現出英語系國家借助英語的網絡效應,在web3領域攻城略地的巨大優勢。印度在語言和文化上的親近,讓它在web3時代有非比尋常的競爭優勢。
Web3是新虛擬製造,對比中國需要靠勞動力堆積的PoW人力製造優勢,印度可以實現跳躍式發展。這個在金融、web2領域已經非常顯著(印度理工學院號稱華爾街、big tech 黃埔軍校),web3只是這種優勢的延伸。我感覺中國人參會的濃度應該在5%左右,無論是main stage 還是分會分享,代表屈指可數。
其實大家大會下的私會才是真正核心:潤。我第一次感覺到一個群體這麼迫切要離開自己母體,這種逆行確實是過去這麼多年沒有出現過的。但逆行卻遇到文化層面頗大衝突,大部分人其實“身潤心不潤”,在英語文化場域,很難發揮優勢,割裂和身份認知衝突,是這個群體要面臨最大的挑戰。
這次大會,濃縮了不同群體的焦慮和困惑,公鏈三國誰一統天下、DeFi 如何落地、中國web3何去何從,其實解藥Aya 在大會開場演講給出來了: Subtraction(減法),我的翻譯是“無為無所不為”,這位東方女性把東方哲學融入到以太坊的核心,把EF管地恰到好處有所為,有所不為,或許是熊市的最佳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