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第三季度Web3 行業安全報告


撰文:CertiK

2022 年第三季度,黑客從Web3.0 領域中盜取了總價值約5 億美元的資產,這個數字相比上季度減少了32.32%,同時今年的損失總額增長至28.8 億美元。

第三季度共發生了98 起退出騙局,導致了5619 萬美元的資產損失,23 起閃電貸攻擊則導致了1737 萬美元的資產損失。

僅6 起多鏈安全事件造成的高達4.3 億美元的損失金額就占到了本季度總損失的85.3%。

第三季度CertiK 審計的Web3.0項目數量新增了537 個,同時CertiK 審計的項目總數達到了4737 個。 37 個Web3.0項目成功通過KYC項目背景調查,47 個項目入駐CertiK Skynet。

截至目前,2022 年CertiK 已完成了183 個項目的KYC項目背景調查服務,同時有846 個新的Web3.0項目入駐CertiK Skynet。

第三季度攻擊損失清單

① 以攻擊類型分類

98 起退出騙局,共計損失5619 萬美元23 起閃電貸攻擊,共計損失1737 萬美元50 起其他攻擊事件,共計損失4.3 億美元

② 以生態系統分類

Avalanche:4 起事件,共計損失316 萬美元BNB Chain:105 起事件,共計損失5389 萬美元Ethereum:25 起事件,共計損失2838 萬美元Fantom:2 起事件,共計損失39 萬美元Multichain:6 起事件,共計損失3.53 億美元Polygon:3 起事件,共計損失106 萬美元Solana:4 起事件,共計損失2102 萬美元其他/ 非區塊鏈:11 起事件,共計損失531 萬美元

③ 以時間分類

7 月:59 起事件,共計損失6673 萬美元8 月:56 起事件,共計損失2.55 億美元9 月:53 起事件,共計損失1.82 億美元

概要

7 月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安全態勢最為良好的一個月,黑客攻擊、詐騙行為、漏洞利用和其他安全事件僅造成了6600 萬美元損失,但該數量在之後兩個月內再次攀升。 8 月總損失的74% 源於Nomad Finance 跨鏈橋攻擊事件,而9 月總損失的89% 源於做市商Wintermute 錢包被盜的1.62 億美元。

2022 年第三季度,Web3.0 行業仍然多受退出騙局的困擾。本季度,CertiK 共記錄了169 起獨立安全事件,其中58% 被歸類為退出騙局。

如果仍然有一些經驗不足的用戶考慮把錢投資到未經審計的項目中,或是甘願冒著風險急於成為代幣早期持有人,那麼退出騙局就會持續擴散,整個產業也將被其陰影籠罩。

跑路的過程其實非常簡單明了,欺詐團隊所要做的僅僅是複制粘貼現成的騙局項目代碼並將其部署,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對增加流動性,然後將代幣推銷給用戶,直到他們投入了足以讓欺詐團隊脫身的大量資金。

代碼審計很容易就能發現項目錢包所存在的中心化風險及訪問特權,從而根據一些疑點揭露團隊欺詐。我們建議Web3.0 用戶不要投資任何未經審計,或者那些審計發現了中心化和特權風險卻未修復的項目。

其實所有退出騙局基本都遵循著類似的套路,要規避那些明顯有退出騙局跡象的項目並不困難,因此退出騙局並不能提供Web3.0 安全方面的最具啟發性案例分析。

但是第三季度還發生了許多其他不尋常的事件,可以讓Web3.0 用戶和開發者汲取到新的經驗。本報告將分享三個案例,就其事件進行分析並從中為讀者提取安全相關的重要啟示。

Nomad 跨鏈橋黑客攻擊事件:損失1.9 億美元,成為本季度最嚴重的安全事件;做市商Wintermute 錢包私鑰洩露事件:被盜1.62 億美元;Slope 被黑事件:損失800 萬美元,其是Solana 生態中比較流行的熱錢包,被黑數額相對較小。然而,以上所有損失都是由於不安全的應用程序代碼所致,這就表明要實現Web3.0 的全面安全不僅關乎智能合約,技術堆棧的各個層面也必須保證安全。

實際上,Nomad 跨鏈橋被黑和Wintermute 私鑰洩露事件的資產損失合計佔據了第三季度總損失的近70%,這說明成功的漏洞攻擊很可能不需要黑客付出過多「努力」,而其所得的回報有可能是巨大的。換句話說,無論目標錢包存有162 美元還是1.62 億美元,如果攻擊者想要暴力破解其私鑰,所要付出的算力都是一樣的。而在Nomad 被黑事件中,任何普通用戶都能簡單複制原始攻擊者的交易,並換成自己的錢包地址實施攻擊,這也更加凸顯Web3.0 世界的殘酷性。毫無疑問,所有漏洞都會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 Web3.0 開發者必須認真對待安全問題,不僅是為了保護用戶資金,也是為了保障整個項目的長期生存和發展。

重大安全事件

私鑰安全危機四伏

導致Slope 錢包被黑的漏洞並不常見,該事件涉及了9000 多個錢包地址,損失金額高達800 萬美元。大部分因退出騙局或智能合約代碼錯誤造成的損失只發生在區塊鏈上,但這次事件卻源自一個鏈下漏洞。

8 月2 日晚,Solana 用戶錢包中的資產開始神秘消失,且每筆轉賬都是有效交易,就像是錢包主人自己操作簽名轉移了所有代幣。調查人員在調查被黑錢包之間共性的過程中,關於漏洞起源的一系列假設也開始流傳。

這些假設和結論讓那些擔憂大型DeFi 平台被黑導致數十萬用戶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資產都將處於險境之中的人們鬆了口氣。因為就在前一天剛剛發生了Nomad 跨鏈橋被黑事件,人們仍然處於神經緊繃的狀態中。最終Slope 的漏洞是在其錢包應用程序的代碼中被發現的——該程序會在服務器上以明文形式存儲用戶的助記詞。當攻擊者獲得該數據庫的訪問權時,就能完全控制所有受到影響的錢包,並立即成交量走資產。

一些反應迅速的用戶已將資金轉移到了硬件錢包或其他不受Slope 漏洞影響的熱錢包中。

安全啟示:使用硬件錢包或者網絡隔離(airgapped)電腦離線生成密鑰是最安全的做法,而在熱錢包中生成或導入的私鑰都不宜用於存放任何重要資產。

謹慎處理錢包密鑰

9 月20 日,最大數字資產做市商之一的Wintermute 因私鑰洩露造成1.62 億美元損失,原因是Wintermute 使用第三方工俱生成的「vanity」地址存在漏洞,並遭到黑客利用。造成這次意外事件的原因不同於由智能合約漏洞所致的常見情況,而是來自外部的基礎設施問題。

大多數以太坊地址看起來是一串完全隨機的字母和數字,開頭都為0x。這樣的好處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隱私性,但這並不能滿足想要一個獨特地址的用戶。基於人們對「vanity 地址」(如靚號車牌)的追求,一個名為「Profanity」的vanity 生成器應運而生,它可幫助用戶為包含指定單詞或字符串的地址生成密鑰。

除此之外,Profanity 還可以被用來創建錢包地址,以優化手續費,這也是Wintermute 團隊創建0x00000000AE347……b92280f9e75 地址的初衷,但卻最終導致了錢包被黑。開頭那串冗長的0 簡化了地址,減少了以太坊網絡的算力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手續費——這些節省下來的手續費看似微小,卻會在成千上萬的交易中積少成多。

2022 年1 月,用戶k06a 曾在Profanity 的GitHub(已被開發者放棄三年以上):https://github.com/johguse/profanity/issues/61,提出了一個關於私鑰生成方式的問題:Profanity 使用一個隨機的32 位種子數來生成256 位私鑰。

2022 年9 月15 日,1Inch 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瞭如何破解Profanity 生成的錢包私鑰的方法。

僅過兩天,該漏洞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到黑客利用。 0x6…b93 錢包賬戶抽空了多個vanity 錢包,包括來自0x0Babe…B05 的500 枚ETH、0x888888888…597 的100 枚ETH、0x000000…422 的104.4 枚ETH,以及更多其他錢包的資產,總價值為330 萬美元。

在技術發展瞬息萬變的Web3.0 世界,只需要四天就能藉助這一漏洞攻破一個Wintermute 的DeFi 交易錢包,其損失的1.62 億美元也是今年因私鑰洩露造成的最高資產損失。

事發後,攻擊者迅速將價值1.14 億美元的穩定幣轉入Curve Finance 的3Pool(USDC、USDT 和DAI)。有人猜測這是為了避免被盜資金被USDT 和USDC 列入黑名單並凍結。

但問題還沒解決:所有基於Profanity 創建的錢包都存在風險。 9 月25 日,vanity 地址0x000000000……Ff3791338975 被黑,攻擊者成交量走了錢包中價值超過95 萬美元的各種代幣,將其換成732.3 枚ETH 後,又通過15 次交易把這些代幣全部存入Tornado Cash。

通過SkyTrace 可視化追踪黑客錢包

數字金融服務提供商Amber Group 稱其團隊能夠在48 小時內利用一台M1 處理器和16G 內存的MacBook 復現黑客構建的漏洞並發起攻擊。

安全啟示:所有使用Profanity 生成錢包的用戶都應盡快將資產轉移到可離線生成密鑰的錢包中。

Nomad 跨鏈橋遭劫

8 月1 日,Nomad Finance 在Ethereum、Moonbeam、Avalanche、Evmos 和Milkomeda 之間的跨鏈橋遭到攻擊,涉案金額約1.9 億美元。

在一次常規升級部署後,由於一個錯誤配置允許黑客繞過驗證信息,最終導致了這起悲劇發生。最初攻擊的消息被傳開以後,其他黑客、機器人以及社區成員也紛紛效仿,通過克隆原始黑客的交易數據、換上他們自己的地址發起攻擊,幾乎抽空了跨鏈橋的所有資產。

百聞不如一見:人們對一個持有9 位數資產的跨鏈橋實施了去中心化搶劫?

–@0xfoobar

這次的漏洞本質上源於acceptableRoot(messages[_messageHash]) 函數中的一個錯誤,它允許用戶繞過從跨鏈橋上提取資金所需要的驗證。關於此次事件的完整技術分析,歡迎閱讀CertiK 官方公眾號發布的Nomad 事件分析報告《驚天魔盜,近2 億美金損失Nomad Bridge 攻擊事件分析》。

跨鏈橋為巨額資金提供託管服務,是其成為黑客主要目標的原因。今年初,Wormhole 跨鏈橋遭漏洞利用,損失超過3.2 億美元,是有史以來第二大DeFi 被黑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混亂不堪的攻擊中,所有對相關技術稍有了解的投機用戶都能輕鬆複製原始攻擊者的交易,這些人蜂擁而上將跨鏈橋洗劫一空。

作為回應,Nomad 宣布向所有歸還贓款的用戶提供10% 的白帽賞金,同時將對那些不歸還資金的人採取法律行動。

安全啟示:某個漏洞一旦被公開,就別指望惡意者不會抓緊機會聞風而動,因為開源的代碼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對其進行最大程度的惡意利用。

本季度大事記

以太坊已順利合併

9 月15 日凌晨,無數目光聚焦在以太坊。 Web3.0 史上最重大的網絡升級順利完成,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正式轉為PoS 權益證明。關閉PoW 工作證明後,以太坊的網絡能耗從112 TW/ 年驟降為0.01 TW/ 年。這99.95% 的能耗降幅不僅減少了以太坊網絡對環境的影響,也讓ETH 在面對那些曾因環保顧慮而放棄了合作的用戶和投資者時更具吸引力。

本次合併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成就,此次升級的巨大成功也得益於開發者與網絡成員多年的精心準備。如果升級失敗,整個網絡都將承受災難性的後果。

儘管人們仍然擔心驗證者的中心化問題,但如果消除了對昂貴挖礦設備的需求,更加多樣的網絡參與者會被吸引加入。雖然還有許多其他PoS 網絡也在運行,但對於鎖定價值數千億美元資產的以太坊網絡來說,其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已經箭在弦上。

史上最強制裁風暴

8 月8 日,美國財政部下屬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簡稱OFAC)宣布將以太坊混幣隱私應用Tornado Cash 和相關44 個錢包地址納入製裁名單(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SDN) ,禁止任何美國個人和實體與Tornado Cash 相關地址進行交互,並要求Tornado Cash 向OFAC 報告其平台上所有的美國資產。

與此同時,現年29 歲的Tornado Cash 軟件開發者Alexey Pertsev 被荷蘭當局逮捕,理由是「涉嫌利用Tornado Cash 以太坊混合服務參與洗錢和隱瞞犯罪資金流動」。截至發稿前,Pertsev 尚未被正式指控任何罪行,而荷蘭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在未受指控的情況下最長可被羈押110 天。

美國財政部對Tornado Cash 採用「聲名狼藉」的描述也並非毫無理由。 Tornado Cash 自2019 年成立以來,已被用於價值超過70 億美元的數字貨幣洗錢活動。其中包括由朝鮮國家支持的黑客組織Lazarus Group 所盜取的超過4.55 億美元、來自Harmony Bridge 漏洞攻擊的9600 萬美元,以及2022 年8 月2 日Nomad Heist 事件中的至少780 萬美元等事件。

但美國財政部將Tornado Cash 的所有應用均概括為洗錢活動就有失偏頗了。雖然Tornado Cash 的確成了犯罪分子清洗不義之財的首選工具,但在區塊鏈技術的開放世界中,該平台也作為重要的金融隱私工具之一發揮著作用。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在製裁後透露,他曾使用Tornado Cash 進行過私人捐款。而僅在今年,反對金融監管的鬥爭已經贏得了來自不同意識形態的個人和團體支持,如美國的支持選擇權活動家和加拿大的反疫苗授權抗議者。

在禁令宣布後,Tornado Cash 在GitHub 上的開源代碼被迅速刪除,但在OFAC 就此事作出了澄清後,代碼又被重新恢復。 9 月13 日,OFAC 在其常見問題頁面中發布了指導意見:

「雖然美國被禁止與Tornado Cash 或其被封鎖的財產或財產權益進行任何交易,但只要不涉及禁止交易,與Tornado Cash 開源代碼本身的互動就是被允許的。例如,美國製裁法規不會禁止人們複製開源代碼並將其在線提供給他人查看、討論以及教學,或將開源代碼收錄於書面出版物(如教科書)中。」

這個仍在繼續的Web3.0 傳奇故事凸顯了Web3.0 資產與行業相關實體(如GitHub)所面臨的挑戰:在試圖遵守嚴格的政府行動的同時,又要對事後遲來的指導意見及時作出反應。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