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未必能讓Keep破局。
來源|AI藍媒匯(ID:lanmeih001)
作者|伊柒編輯|魏曉
原標題:《Keep需要的新故事,在元宇宙? 》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AI工俱生成
“虛擬偶像帶健身課,這是要收割二次元嗎?”
打卡完成周五的健身計劃後,鴻彬在朋友圈默默吐槽了一句自己常用的健身軟件Keep——作為國內知名度最高的互聯網運動平台,Keep於十月中旬推出了名為“里里”的虛擬主播形象,官方口徑稱其為“國內首個虛擬運動博主”、“認知神經科學專業在讀博士生”。
同Keep已有的真人KOL類似,“里里”出鏡的內容同樣是健身價格。
圖/虛擬主播健身課
在鴻彬看來,二次元和健身圈子過去並未走得太近,但“虛擬偶像這兩年確實也挺火,B站我記得多一些。”
截止發稿時,這位Keep虛擬博主已經推出了三節課。據AI藍媒匯觀察,“里里”的價格時長目前其他真人KOL並無太大差異,但內容明顯更入門——動作簡單,多為重複基礎動作,清晰度同B站等視頻平台較為成熟的主播相比,也有差距。
“看個新鮮吧,(我)可能還是比較習慣真人”,鴻彬補充道,“只是偶然刷到了,並沒有關注,感覺吸引力不大。”
作為近兩年“元宇宙”概念中較為重要的參與主體,虛擬形象、數字人產業同步分享了風口所帶來的紅利,洛天依、A-Soul等主播(團體)已經一紙二次元立繪,變成3D建模,成為演唱會、直播帶貨等領域的焦點。
虛擬主播自身,也從“人”變為IP——他們是屏幕前的二次元主播,也是三次元世界中周邊產品的代言、封面。
此時Keep入局虛擬人、元宇宙,似乎有些姍姍來遲,究其本源,或許也並非二次元的吸引力,而是三次元的阻力——三次元世界中,營收和用戶增長的阻力。
Keep為什麼需要虛擬偶像?
與其說是需要虛擬偶像,倒不如說,Keep需要一個有吸引力且不太貴的KOL,最好還是獨家。
而在2022年,與生俱來帶有“元宇宙”這一吸金光環的虛擬偶像,剛好符合。
先說成本——對於Keep而言,虛擬偶像是個“划算”的選擇。
“Keep的這個虛擬主播,從技術上看不算是最頂級的,”一家業務涉及虛擬人的元宇宙公司員工向AI藍媒匯透露,“我說的技術,包括建模,立繪,動作捕捉,場景。如果製作一個同類型的虛擬人,我們公司的報價不會超過百萬。”
“一個虛擬主播的製造,可以拆解成很多步驟。從原畫、建模開始。人物建模+服裝設計,寫實風格的,渲染精度越高,細節越複雜越貴,範圍大約在5-20萬區間。最頂級的那種仿真的,可能會要到30萬。”
除了製作虛擬人本體,後期輸出內容,適配動作捕捉、聲音合成等設備同樣會產生一定的成本。
“至於動捕設備,適配這類不算特別複雜的動作,成本應該也在十萬上下。動作捕捉替代方案就是攝像頭捕捉。單個攝像頭質量不同,一般在1000元以上。合成軟件,如果需要找廠家定制,可能一年幾萬。Keep這個不涉及互動,只是錄製,理論上應該沒有AI互動軟件成本。”
此外,據他透露,還有一些語音軟件雜項,一般都是按照分鐘收費的“5元/分鐘吧,這種是做視頻用的,不算貴。”
簡單計算,這位健身虛擬主播的成本,顯然遠低於平台簽約一位自帶流量的真人KOL,所要付出的成本。
而Keep,顯然需要這種“划算”——三年又三年,Keep收窄了虧損,但還是不賺錢。
從2022年中更新的招股書來看,Keep的賬面營收已有了起色:
2020、2021年,Keep營收總額分別為11.07、16.19億元人民幣,21年同比增長46.3%。
今年一季度,Keep錄得營收4.17億元,和2021年同期3.03億元相比,增長37.6%;未經審計利潤為1.75億元,毛利率42.0%,也高於去年同期的39.7%、2021全年的41.8%。
但整體上,仍在虧損:儘管相比於2021年同期的2.37億元,Keep今年一季度淨虧損已有好轉,卻還是虧了1.55億元。
Keep方面曾明確表示,當前目標仍是“投資用戶增長,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繼續產生虧損淨額及經營現金流出淨額”——相比於盈利,Keep現階段的重心仍在用戶生態。但重用戶生態建設並不代表Keep可以不計成本,畢竟還要上市。
Keep的選擇同樣是降本:僅銷售及營銷開支一項,22年Q1就由去年同期的2.48億元降至1.47億元,降幅高達40.7%。
另外的隱憂則來自用戶生態本身,總量還在正增長,但增速已然放緩。
2019年至2021三年間,Keep平台月活從2177萬增至3435萬。其中,19-20年同比增速為36.6%,2021財年增速下跌到15.6%。 2022年上半年,Keep的MAU增長至3770萬,但增速同比降至13%。對於一家仍在“擴張期”、重心在用戶增量的而言,增速放緩顯然稱不上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對比國內虛擬主播濃度最高的視頻平台B站,二季度大量虛擬主播被創造或加盟,活躍主播同比增長107%,直播間月付費人數同比增長近七成——虛擬主播或許已經成為“眾望所歸”。
用戶吸引力維度上,Keep自然也不願缺席。
虛擬偶像能幫到Keep多少?
短期內,一位帶著元宇宙標籤的虛擬主播,還沒能為Keep帶來直觀的用戶增量,僅以平台數據為例,當前Keep虛擬主播“里里”價格,單節最高參與人次為46.8萬,遠低於週六野帕梅拉等頂流博主百萬至千萬規模的流量。
而根據過往的播放量數據,在真人主播的橫向比較中,對比抖音平台的劉畊宏和帕梅拉、週六野等健身頂流,Keep的流量礦池也顯然是太小。
這些活躍在抖音、B站等平台泛內容平台的博主,健身內容的播放量長期維持在十萬至百萬量級,而翻看Keep平台近期的“跟練次數”,絕大部分遠小於十萬人次,且並非獨家。
流量之爭基本首輪落敗,但Keep仍需要一位KOL。最理想的情況是,這位經濟賬划算,外觀“賽博”的虛擬主播,能成為那個對的人。
現階段,虛擬主播的用意顯然不是分流平台內頭部主播的流量,Keep需要解的是外困——週六野、帕梅拉這類頭部主播,並非Keep獨家簽約。在Keep之外的泛內容視頻領域,有著相似的博主、內容,和更大的用戶基數。
Keep需要一個新的增長點,至少拉點外部的流量過來。
從事直播的行業的業內人士向AI藍媒匯透露,“入駐和獨播的成本,相差巨大。我是接觸不到劉(畊宏)那種大主播的,但他們的簽約費,估算的話底價就是百萬級。而且,越是有流量的主播,往往越看重平台現有的用戶數量,Keep想得到或者製造一個真人頂流,很難。”
簡言之,在真人KOL領域,Keep已經不太可能成交量得過這些頂流平台。平台缺乏決定性的吸引力,成本似乎也偏高。將健身的新故事——新增長點的主角,換成虛擬人,貼上元宇宙的標籤,也就說得通了。
同樣是主播,“虛擬人”是可製造的、穩定可控的、成本較低的那個選擇。
至於未來能否將虛擬人打造成為元宇宙內的“週六野”、“帕梅拉”,健身圈子的“洛天依”、“嘉然”,還需看Keep的運營——以較低的成本探索新的增長點,深諳降本的Keep開始精打細算。
只是,互聯網行業投入和產出在大多數情況下呈正相關的前提下,現階段的虛擬偶像,還未必能讓Keep破解用戶增量的困局。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