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的錢去哪兒了?再看虛擬金融的“後現代性”

文章轉載自Substack

作者:肖小跑

原文鏈接:https://wenli.substack.com/p/07b?utm_source=profile&utm_medium=reader2

又是被“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靈魂洗禮的一周!

看到手機屏幕上不斷跳出的驚奇標題:“FTX流動性缺口高達80億美元”、“SBF淨資產一天內“蒸發”93%——從160億美元降至9.91億美元”、“紅杉資本向FTX投資2.135億美元,正在減值至零”……簡直是14年前的Déjà vu——“2008年3月14日,對沖基金大批離場,抽乾貝爾斯登最後一滴血,170億美金被抽出”、“交易對手的外匯信用額度蒸發一空,各銀行紛紛撤出”、“雷曼市值蒸發44億美元”。

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時刻,我們的腦袋裡經常會蹦出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這些瞬間消失了的錢,都去了哪兒呢?難道真的是蒸發到了空氣中?

還是它本來就不在那裡?

【金融市場是一個抽象的後現代行為藝術】

從賬本到代碼,從web1到web3,整個金融世界變得越來越抽象,在這個後現代化世界裡,大部分金融問題和災難也都由此而來。還記得電影“Margin Call”的結尾嗎?交易主管將有毒資產拋售,從賬面上抹去後,向CEO請辭,CEO勸其曰:“It’s just money. It’s made up”(這只是錢,是虛構的)。

虛擬經濟相對實體經濟,有更強的不穩定性。因為虛擬資本的價格,並不像實體經濟一樣遵循價值規律;而是更多取決於這些“符號”的持有者和交易者,對未來的主觀預期。這種主觀預期又會被市場上的故事影響,更增加了不穩定性。這也就注定了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越來越波動,越來越容易受到故事和人性影響的,極刺激的遊樂場。

我們經常在股市暴跌或者金融危機的時候,聽到這樣的描述:市場瞬間“蒸發”了多少億。這些錢都去哪兒了呢?真的是蒸發到了空氣中?或者也許本來就不應該在那裡?難道金融市場上的活動真的只是一場虛擬遊戲?

股票,便是一個符號,它並不是在真實世界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真實存在。它的價格只是一個符號,一種代表,它代表的是一個虛幻的概念,代表企業的未來、現金流、以及未來賺錢的能力。對於科技股,互聯網新經濟股,它代表的東西更玄幻——代表“市夢率”,代表“未來的夢想”。

再比如一些結構化產品和衍生品,ABS(資產支持證券),MBS(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DS(擔保債務憑證)——代表的是權益,是權益的風險,是得到帶風險的固定收益的權利,是對這種風險的保險。每結構化一次,它代表的符號就更抽像一點。

這就是馬克思的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概念——它從借貸資本和銀行信用衍生而來。股票、債券,本身都不是一個真實存在,並不具有價值,它們都是符號,代表的是實際資本已經投入生產領域或消費的“過程”。雖然是代表實體經濟的“符號”,但它們像抽象藝術品一樣,可以買賣,也可以像影子一樣滯留在市場上。

實體經濟的實現,需要時間和空間,而這些金融產品的持有與交易,只是價值符號的轉移;符號的轉移,比真實經濟的實現速度快很多,交易的流動性也高很多。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金融產品和虛擬資本無紙化、電子化,交易過程更可以在瞬間完成。

金融的本質是融通資金,但是如今的金融市場不僅僅是簡單的借貸關係。次貸危機中的MBS、CDO等各種結構化產品和衍生工具,層層嵌套,環環相扣,債券被一層層的打包,分割,再二次、三次、多層切割成幾乎任何人都搞不懂的合約;一千萬的投資,可以包裝成幾十個億的債券——已經讓投資者搞不清楚真正的底層,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金融市場,一個越來越抽象,越來越虛擬複雜的後現代行為藝術。

【虛擬的真理】

我們生活在一個後現代的社會中,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點是: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意識中共享很多的“假設”,這種假設看不見摸不著,平時根本感覺不到,但它們已經深深的植根於你的思想體系裡,影響我們的觀念,對自己、他人、對社會、商業和金融秩序的理解,就像一台電腦的默認出廠設置。

前現代社會中,經驗很重要。比如工作經驗,老師傅的手藝。在現代社會,經驗並沒有那麼重要,抽象規律反而更加重要。我們生活的安全感穩定性,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不建立在自己的體驗和經驗之上。而是默認的一套抽像機制,以及相信科學,科學和製度就是真理,它們一定是正確的。

政府,央行,美聯儲,也都是一個個抽象的“權力符號”。這些政府機構,不在於他們的樓有多高,人有多少,領導們是不是三頭六臂,七十二變;也不在於貨幣政策是不是真能起作用,真能夠造福於人民,給人民以福祉——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他們是政府是央行,就默認有權力。這就是符號的作用。

這一下子就把世界變得很抽象了。它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後果:程序的合理性。

我們從小到大都要遵循各種程序——交通規則,學生手冊,員工守則,公民義務——我們不僅完全相信,百分百遵守,還在不斷地發明各種新的程序規則。比如OKR。我們社會的運轉,一切效率,都建在程序規則之上。

結果就是我們不再過問細節,具體的知識不知道也沒關係,你相信一定有別人知道,或它一定起作用,是對的,是前提假設,是預裝的軟件。這就是程序正確,沒有人會質疑。

【上帝已死】

那麼,當“程序正確,科學真理”失去作用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其實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它帶來的是波動,顛覆,市場巨震,以及社會秩序的重構。

比如上世紀60年代的“上帝已死”運動。經歷了一戰、二戰、大蕭條、法西斯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看到“幸福、自由、正義”這些價值觀一再受到踐踏,西方社會產生深深的失落感:上帝的公義何在?

上帝就是一個符號,它代表西方的普遍價值觀,權威和信仰。而這個符號一旦瓦解,人們要么放棄上帝,要么放棄現實的世界。找不到出路。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群魔》中所說:我一輩子只想一件事,上帝折磨了我一輩子。

經濟史上的“上帝已死”運動,就是金本位的瓦解。

1944年,四十多個國家聚在一起,在布萊頓森林裡重建戰後經濟體系,把健康的美元掛鉤黃金,各國貨幣同美元掛鉤。美元從此就成了黃金的“符號”,它就代表黃金。但問題是黃金沒有內在價值,它有價值,只是因為人們對覺得它有價值。所以黃金自己就是一個符號,人們讓它代表“價值”,代表安全和保險。

美元就是一個符號的符號。它和上帝一樣,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讓大家認為它們不是一個符號,是一個真實存在,是一個不可質疑的權威。

直到1973年深陷越戰泥潭中的尼克松老師將它與黃金脫鉤,美元代表黃金的絕對權威就像“上帝已死”。黃金與美元脫鉤,這個世界的貨幣們都失去了“上帝”一樣的錨,從此貨幣市場便開始了連續不斷的波動。

後來,路透開創貨幣外匯交易電子平台,於是“Currency(貨幣)”就真的變成了“Current (電流)”,價值變成了波動的信號。再後來,大數據,極速電腦,高頻交易紛紛出現。到如今70%以上的交易都是由電腦來完成的算法。整個貨幣交易世界變得越來越抽象,我們現在大部分金融問題和災難也都由此而來。

虛擬經濟相對實體經濟,有極強的不穩定性。因為虛擬資本的價格,並不像實體經濟一樣遵循價值規律。而是更多取決於這些符號的持有者和交易者,對未來的主觀預期。這種主觀預期又會被市場上的故事影響,更增加了不穩定性。這也就注定了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越來越波動,越來越容易受到故事和人性影響的,極刺激的遊樂場。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