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暴雷後DeFi 距離下一次爆發還有多遠?

上週,在SBF 的FTX 平台以戲劇性的方式暴雷之後,整個Crypto 市場猶如被混入了一隻蒼蠅的一鍋湯,迅速陷入了恐慌情緒。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談到了Crypto 行業即將面臨一場大洗牌‌,尤其是CeFi 與DeFi 市場,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詳細展開這一話題,比如觀察當前市場的變化,以及談談CeFi 和DeFi 的未來演變趨勢。

用戶恐慌性提幣,CeFi 平台“秀”儲備金以證清白

由於暴雷的FTX 平台是屬於CeFi(傳統金融),眾多CeFi 平台的用戶在這次暴雷事件後採取了應激性的提幣行為,據數據服務商Nansen 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過去7天,僅僅以太坊網絡,用戶就從各大平台(包括幣安、OKX、Kucoin、Huobi、Kraken、Coinbase、Bitfinex 等)撤出了價值37 億美元的穩定幣。

面對用戶資金的恐慌性逃離,各大CeFi 平台被迫祭出了100 % 儲備金的舊招,以試圖挽回用戶信心。

截至目前,已公佈儲備金情況的CeFi 平台有幣安(Binance)、Crypto.com、OKX、Deribit、Kucoin、Bitfinex 以及Huobi。

(數據來自defillama.com)

但在我看來,這些數據能夠證明的僅僅是這些平台的實力,CeFi 的本質,意味著用戶需要信任平台不會作惡,這考驗的是人性,如果平台控制人(私鑰控制者)的人性就是惡的,那平台便是不值得信任的。

DeFi 龍頭幣逆勢增長,衍生品平台成為最大受益方

在CeFi 平台遭遇信任危機之際,一些DeFi 龍頭token 因為敘事的變化成為了受益方,例如去中心化錢包Trust Wallet 的代幣TWT 在過去一周上漲了94.1 %。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GMX 的代幣在過去一周上漲了12.1 %。

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dydx 的代幣在過去一周上漲了39 % 。

而觀察TVL 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眾多領先的DeFi 協議當中,只有MakerDAO 和dydx 在過去一周是出現淨增長的。

(數據來自defillama.com)

這些數據表明,在當前熊市背景下, Crypto 市場對去中心化穩定幣以及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的需求在增長。

但這顯然是成熟的Crypto 用戶引起的,而非新進入市場的用戶。

展望未來:CeFi 加強監管和透明度,DeFi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FTX 平台崩盤之後,全球監管機構有理由收緊對Crypto 的監管,尤其是針對類似FTX 的CeFi 平台。

而除了監管,CeFi 平臺本身也需要增加透明度,例如幣安創始人CZ 在近日的AMA 中透露,幣安將與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合作推出新的儲備金證明方式。對於用戶來說,一個CeFi 平台如果是不受監管、不可監控財務數據的,那其可信度就是低的。

從長期來看,Crypto 市場最終是屬於DeFi 的,但DeFi 基礎設施的不健全,留給了CeFi 平台壯大自己的機會。具體來說, CeFi 可以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快、交易無需gas 費用、功能齊全、無需助記詞等),以及更快地進行產品迭代,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在過去幾年當中,幣安等CeFi 交易平台可以相比DeFi 平台實現更快的發展。

而在未來的幾年內,在DeFi 基礎設施依舊不完善的窗口期,CeFi 依舊是絕大多數現有Crypto 用戶以及潛在新用戶的選擇。

針對DeFi 與CeFi 未來的問題,Framework Ventures 聯合創始人Michael Anderson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評論稱‌:

“ 很明顯,DeFi 是我們可以在Crypto 生態系統中繼續開展此類金融服務業務的唯一途徑,而FTX 最近的情況,促使我們在自己相信的一切上加倍下注,其中包括DeFi 和CeFi 監管,監管不是我們應該反對或阻止的事情,明智的監管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便來重點談談DeFi ,這顯然已成為了投資者們重點關注的Crypto 領域。

如果說DeFi 的第一波浪潮是因為透支未來的ponzi 代幣經濟設計,那下一波浪潮,很可能是基於基礎設施的完善。

這包括底層公鏈(L1、L2 等)擴容、MEV 改善、賬戶抽象工作、跨鏈基礎設施的完善、DeFi 平台一站式整合、 Infura 等基礎設施的去中心化、法幣(Fiat Money)出入口接入等。

以下,我們便用當下最重要的以太坊生態作為例子來進行說明。

(1)底層公鏈的擴容問題

首先,阻礙DeFi 大規模發展的就是底層區塊鏈的吞吐量,在當前以太坊L1 網絡上,每個區塊大概會容納100 – 300 筆交易,平均TPS 大概在12.5 左右,而一旦網絡需求過高,便會導致gas 費用的飆升,這使得用戶在進行DEX 等交易時要繳納昂貴的手續費用,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這種額外的開支顯然是不可承受的,要解決該問題,就需要對以太坊網絡進行擴容,而當前主要有兩種方式:(1) 底層L1 擴容,例如Proto-danksharding (EIP-4844)、danksharding ;

(2)L2 & L3,例如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net、scroll 等;

對於第一種方式(底層L1 擴容),短期的希望可以寄託於EIP-4844 之上,其開發工作大概是從今年春天開始的。根據optimism 開發者Mofi Taiwo 的解釋,EIP-4844 的複雜性大概介於EIP-1559 以及合併(The Merge)之間,儘管很多社區參與者希望EIP-4844 能夠納入到以太坊的下一次硬分叉升級上海(Shanghai),但在第149 次以太坊ACD 電話會議‌期間,開發者們的討論讓我對此產生了一些擔憂。在最快的情況下,EIP-4844 將隨著明年的上海昇級引入到以太坊網絡,而一旦推遲,這表明EIP-4844 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妥善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 EIP-4844 對L2 的擴容效果預期,也從最初的100 倍,降低至當前的20 倍左右。

至於完整的danksharding,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夠落地。

對於第二種方式(L2 & L3),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於rollup 項目本身的風險因素,在Vitalik 最近發布的文章《Rollup 二層網絡的三個階段‌》當中,他提到目前絕大部分rollup 項目都使用了臨時輔助輪機制,這意味著這些網絡仍然面臨著各種類型的單點失敗風險。

(統計情況來自l2beat.com)

而依托這些二層網絡建立的DeFi 項目,自然也會繼承這些網絡本身的風險。儘管Vitalik 並未提到Rollup 實現最後一個階段需要的時間,但我們可以猜測,這可能還需要2-3 年的時間。

(2)MEV 改善

由於以太坊區塊鏈的透明性以及協議確認交易的規則,目前在Uniswap 等DeFi 平台上,用戶進行交易可能會遭遇搶先交易等糟糕的MEV 體驗,在流動性較低的山寨幣池子當中,這可能會導致用戶損失慘重,根據數據統計,用戶在使用Uniswap 時,只有1/3 的費用是支付給了流動性提供者,還有1/3 花在了gas 費用身上,最後1/3 則損失在MEV 問題上。關於這一問題,我們需要使用保護用戶免受惡意MEV 的協議,或者採用類似osmosis 的應用鏈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3)賬戶抽象工作

當前,絕大部分以太坊賬戶都是由私鑰控制的外部賬戶(EOA),儘管是免費創建的,但用戶需要保管好私鑰或助記詞,並只能使用ETH 作為gas 費用,這對新Crypto 用戶的拓展而言是不利的。

而賬戶抽象化的智能合約錢包,不需要用戶管理助記詞(使用社交恢復機制),並且用戶可選擇使用ERC-20 代幣甚至法幣來支付網絡gas 費用,這對於用戶體驗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提升。

在賬戶抽象方面,當前最值得關注的是EIP-4337 ‌提案,它並不需要對以太坊共識層協議進行任何更改,並引入了一個“paymaster”(付款人)的概念,這意味著應用開發商可以補貼用戶的網絡gas 費用,從而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然而,智能合約錢包的創建需要一定的成本,這導致在當前底層網絡吞吐量受限的條件下要實現智能合約錢包的大規模拓展是不現實的。

因此,EIP-4844 以及Rollup 基礎設施的發展對賬戶抽象而言將是非常重要的。

(3)跨鏈基礎設施的完善

由於Crypto “多鏈未來”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跨鏈便成為了DeFi 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復雜性,跨鏈也成為了黑客攻擊的重災區。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幾年當中,遭受黑客攻擊的跨鏈橋包括Poly Network、Ronin、Wormhole、Horizon、Nomad、Binance Bridge、Multichain、QBridge 等,損失最高的達到了6.2 億美元。

而被攻擊的原因,包括智能合約漏洞、私鑰洩露、默克爾樹漏洞等,而尚未出現的,則是中心化跨鏈橋作惡以及Vitalik 擔心的針對弱鏈的經濟攻擊。

截至目前,大多數用戶使用的仍屬於多重簽名類型的跨鏈橋,這需要更多的信任,也更容易被攻擊,而Cosmos 所採用的IBC 協議被認為是當前最安全和成熟的跨鏈橋方式,但其在理論上仍然會存在安全漏洞。

展望未來,我們期望看到無需信任的ZK 技術以及IBC 等基礎設施可以變得更為成熟,並作為整個DeFi 生態安全的鏈接器。

(4)DeFi 平台一站式整合

與CeFi 平台提供的現貨交易、借貸、衍生品交易、理財等一站式服務不同,當前DeFi 平台提供的服務相對比較單一,例如Uniswap 平台只提供現貨DEX 交易服務,Compound 則只提供借貸服務,dydx 則只提供槓槓和衍生品交易服務。

對於用戶而言,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站式服務平台,而不是在各個應用之間來回切換,這或許會是DeFi 接下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最後的看法

由於Crypto 與中心化法幣之間的密切關係,DeFi 與CeFi 將會是長期共存的,但我會傾向於使用去中心化錢包存放自己的Crypto 資產,並依賴相對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來交易它們,而不是依靠託管式的CeFi 平台。當然,在出現出入金需求時, CeFi 平台確實更適合我們,監管可以為資金的合法性帶來一些保障。

而隨著公鏈L1&L2 等基礎設施的發展,我們可以期待在未來2-3 年內,DeFi 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