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熊市是香港發展虛擬資產的試金石?

撰文:MetaPost

根據一份最新提交的破產申請,陷入困境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 可能有超過100 萬的債權人,這場被譽為「加密圈雷曼兄弟倒閉」的災難對市場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

在其巔峰時期,該平台被投資者估值320 億美元,擁有超過100 萬用戶。該公司的失敗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寒蟬效應,投資者紛紛拋售頭寸,並將資金撤出交易所。

FTX 的倒下暴露了加密行業的弱點,伴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更多的裸泳者浮出水面。

但也有觀點認為,那些倖存下來或從中脫穎而出的企業很可能在新的土壤中成為行業巨頭。在業界看來,這個新的土壤很可能就是中國香港。

香港地區金融體系龐大,貫通東西方,金融服務佔香港生產總值近二成。香港地區曾被譽為「流量之地」:每天有巨量的資金流、人流和信息流往來,全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在此聚集,金融生態完整,是金融科技的天然試驗場。

近年來由於新冠疫情影響,香港地區流失大量金融優勢,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了巨大衝擊。而在加密貨幣領域,香港一直是監管方面最領先的地區之一,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措施,也向全球展示了其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野心」。

一些批評人士認為香港地區的支持政策出台得太晚,但如果香港想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相比於牛市,在混亂的熊市中更能充分驗證自己的實力,這場風暴是對香港監管機構一次很好的壓力測試,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一個可持續和有彈性的國際虛擬資產中心。

早已佈局的香港

隨著Web 3.0 和元宇宙時代的到來,NFT 的重要性愈發突出。

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之下,通過NFT 實現資產上鍊與鏈上確權,可能會成為很多行業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關鍵動力。

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包括新加坡、倫敦、紐約、東京等多地宣布進軍虛擬資產中心、加密金融中心,香港的優勢何在?實際上,香港並不是一個新玩家。近年來NFT 和元宇宙產業等快速發展,香港湧現了相當一批數字技術初創公司。香港地區在其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同時,早已開始佈局Web3.0 和元宇宙。

因擁有低稅率等特點,自2015 年虛擬貨幣交易開始受到投資者註意并快速發展,香港地區一直是重要的交易中心之一。

2017 年至今,香港證監會通過咨文、通函、政策及聲明等形式逐步將數字貨幣納入監管範圍。 2018 年11 月1 日,香港證監會發布《有關針對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銷商及交易平台營運者的監管框架的聲明》,針對數字貨幣等虛擬資產投資發布了新規。

2019 年11 月,香港證監會在對證券業進行第二輪監管指導時提出,將對推出證券型通證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與傳統的證券經紀商一視同仁。虛擬資產公司必須取得相應牌照才可面向香港的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提供相應服務。

圖| 香港證監會

2020 年底,一家數字資產平台獲得首個數字資產牌照(提供證券交易的1 號牌及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的7 號牌,是在香港建立合規平台的必要條件),意味著香港地區開始建立全球首個相對規範化的虛擬資產交易市場。

今年10 月19 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亦是香港最大支柱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超過五分之一,香港政府將會採取各類措施,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李家超透露,針對虛擬資產,香港政府已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引入有關服務提供者的法定發牌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正研究市場對監管穩定幣的意見,會確保監管制度與國際監管建議相符並適合本地情況。此外,金管局已開展「數碼港元」的準備工作,並正與內地機構合作擴大在港以「數字人民幣」作為跨境支付工具的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宣言》中提到,加緊籌備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也意味著虛擬資產服務在香港地區正式受到認可並將完全納入監管。

因此,與日本、新加坡專門設計針對虛擬資產行業的法律體係不同的是,香港選擇在現有的金融服務牌照基礎上,為申請虛擬資產牌照的公司頒發虛擬資產框架內的對應牌照,並指出對應的發牌制度與適用於香港證券經紀商和自動化交易平台的發牌制度並無差別。

有觀點認為,在新制度下,虛擬資產交易所將與傳統金融機構一樣,須嚴格遵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和保護投資者方面的規定。合規是發展的必要前提,合規持牌的監管政策可以對市場亂象進行糾偏,虛擬資產交易領域走向主流化、合規化、機構化,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爭奪全球虛擬資產中心

目前在全球257 個國家和地區中,加密資產在130 多個國家合法,十幾個國家禁止或受到嚴格限制。在亞洲,希望成為全球加密金融中心、虛擬資產中心的包括東京、新加坡、首爾、曼谷等。

2022 年5 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整合元宇宙和NFT 等新的數字服務將為日本帶來經濟增長。 「隨著我們進入Web3.0 時代,我強烈認為我們必須從政治角度堅決推動。」

日本東京市議員伊藤悠公開了將東京轉變為加密金融中心的計劃,聲稱擁抱加密資產可以助力東京與倫敦和香港相提並論。

新加坡則因為在人口、面積、金融政策等方面的趨同而常被拿來與香港地區比較。 9 月底,新加坡「TOKEN 2049」加密大會剛結束不久,吸引了全球7000+ 與會者、2000+ 公司和250+ 贊助商,開展了上百場活動。

根據數據資產交易網站OKX,聯合第三方招聘平台領英發布的《2022 全球區塊鏈領域人才報告—Web 3.0 方向》,截至2022 年6 月,美國、印度、中國、英國和新加坡是全球TOP 5 區塊鏈人才國。其中新加坡的人才增速較高。

亞洲之外,2022 年4 月,英國財政大臣Rishi Sunak 在推特上表示:「我們正在努力使英國成為全球加密資產中心。」英國政府官網發表了一篇題為《政府制定計劃,使英國成為全球加密資產技術中心》的文章,宣布與皇家鑄幣廠合作開發NFT。

美國,邁阿密的市長Francis Suarez 提出要將邁阿密打造成Web3 的新矽谷;紐約市長Adams 則表示,紐約是世界的中心,希望其成為加密貨幣和其他金融的創新中心。

從差異化的角度來說,金融科技是中國香港的優勢,迄今為止,香港地區已有逾600 家金融科技公司,業務涵蓋移動支付、跨境理財、虛擬資產交易等,在金融科技領域有著較厚的實力沉澱。

而在一定程度上,香港地區將「餅」做大的嘗試,或許與當地金融業近來所面臨的一系列發展壓力有關。在此之前,除銀行業等傳統金融領域,香港金融市場主要以股票及相關衍生品業務為主。近年來,當地相關部門曾為推動債市發展「頻頻出招」,其規模增長仍有較大空間。

虛擬資產一方面因「風口屬性」自帶流量,另一方面,業界認為其在長遠發展後有望補充乃至替代部分傳統金融投資工具。

市場需求旺盛,但成為主流尚早

畢馬威中國及Aspen Digital 於10 月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超過9 成家族辦公室及高淨值投資者對虛擬資產感興趣。 92% 受訪者對虛擬資產投資感興趣,其中58% 已做出相關投資,34% 正計劃進行相關投資。

虛擬資產的市場空間依然龐大。目前,60% 受訪家族辦公室和高淨值人士的投資組合中只有不足5% 屬於虛擬資產,而54% 受訪者表示有意配置5% 至30% 於這項資產類別上。

但該研究樣本是來自香港地區和新加坡30 個家族辦公室和高淨值人士,即部分金字塔尖的玩家。

而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這個新領域有著不低的進入門檻。根據 2021 年 5 月香港財庫局的諮詢總結,虛擬資產交易所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香港對專業投資者的要求為:

(1)個人投資者,包括其金融資產(現金、股票等流動性高的資產)達到 800 萬港幣或 100 萬美元;

(2)機構投資者,達到 4000 萬港幣或 500 萬美元。

此外,交易所需履行 KYC(一項驗證用戶身份的流程)義務及投資者風險測評,確保客戶有足夠的淨資產來承擔風險和交易損失。

業界認為,一開始相關項目應限制在高淨值人群,這個投資者群體有一定的投資經驗,能夠承受較大投資風險。在充分評估了風險之後,可能會對這類項目或商品進行分級管理,只對普通投資者開放風險等級較低的項目或產品。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MetaPost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