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OpenSea的強製版稅執行工具

NFT 交易版稅,已經在以太坊上分發出 18 億美元,然而版稅支付之戰在今年打響,直至歲末佔 NFT 交易市場份額 80% 的 opensea,官宣推出強製版稅執行工具,是版稅合理性還是壟斷自私心?

曾經的版稅還只是鏈上查詢、鏈下自願實施的範疇,而如今 os 強制在鏈上實施版稅,雖然看似是站在了創作者的一邊,但帶有幾乎全部競品列入黑名單的合約功能,彷彿更像是一個強制項目方與用戶站隊的宣言,其過高的權限直接與去中心化理念相碰撞,甚至可能成為未來監管介入的絕佳工具。

本文將探討

  • OpenSea 強製版稅的實施機制

  • 綜合評價方案優劣與觀點總結

1、OpenSea 強製版稅的實施機制

2022 年 11 月 08 日,面對x2y2, sudoswap 在 0 版稅上的圍追堵截,OS 的反擊開始了,總結其機制:

  • 此代碼將NFT 的銷售範圍限制在強制收取版稅的市場之內

  • 而對於要在 OS 上收取版稅的 NFT 項目而言,就必須集成此工具,否則 OS 也將不收取版稅。

1.1、區塊鏈合約升級知識

首先補充點區塊鏈基本知識:

  • 鏈上合約本質上是由交易來驅動的固定代碼

  • 鏈上合約代碼本身是無法更改的

  • 如果從一開始設計有代理升級模式,則可以更改其邏輯合約(修改在代理合約中指向地址)

總之,要能夠改變鏈上代碼升級,就要一開始即設計好,即使是目前最先進的“非結構化可升級存儲代理合約”(Unstructured Upgradable Storage Proxy Contracts),這種也是無法刪除之前變量,只能拓展新的存儲變量。

1.2 、os 是通過黑名單來實施強製版稅

通過閱讀源碼,這份工具他為每個轉移型的標準函數(approve,transferFrom 等 5 個)增加了修飾符號onlyAllowedOperator ,onlyAllowedOperatorApproval,請特別注意,NFT 的 ERC 721 標準不包含transfer函數。

解讀:OpenSea的強製版稅執行工具

拓展閱讀:NFT 租賃提案 EIP-5006 步入最後審核!讓海外大型遊戲的鏈改成為可能

這修飾符的功效就是,在執行授權和轉移之前來查詢黑名單,之所以對授權也做限制,是規避用戶授權卻最終無法進行轉移的浪費操作,而判斷是否黑名單的依據是,交易from方的地址以及對應的代碼哈希。

1.3、 黑名單誰管理?

對比 QQL 自己選擇拒絕了來自X2Y2的平台訂單,而 os 的黑名單則是各家 NFT 項目必須指向他。 os 也就可以輕鬆將各交易市場都列為禁區,而項目方陷入選擇 os 或者非 os 的抉擇中

此工具修飾的是transferFrom函數這是兼容了代扣以及主動發出交易的集合版函數,而在 ERC 721 標準中,是去除了transfer,一律採用transferFrom

拓展閱讀:【源碼解讀】你買的 NFT 到底是什麼?

在12 月9 日OS 官方發文,會將該工具所有權轉讓給一個由「創作者所有權研究所(CORI)」控制的多簽,且截止日期延長至23 年1 月2 日。

但是筆者認為:雖然通過多機構參與的多簽管理,卻仍然是在強迫項目實施由別人控制的黑名單。所以這對去提升中心化並沒有什麼作用。

1.4 強製版稅是否可被繞開?

可以,但成本較高。確實黑名單不易於高頻更新。

但真正成本在於授權操作,如下圖 0 號操作,賣方掛賣時需要設置授權,但是掛賣的訂單,往往需要一段時間來等待用戶成單(即下圖的 2345 操作),所以 NFT 交易市場的授權地址都是長期穩定的,降低掛單售賣成本。這點或許未來會因為 UniwSwap 的統一授權協議而改變

拓展閱讀:抓完X2Y2十萬 NFT 訂單,分析版稅可以不收後多少用戶真這麼做了?

解讀:OpenSea的強製版稅執行工具

其次黑名單審查機制中也有基於代碼哈希的設計,對於單筆掛單交易部署單個錢包合約的模式(類似早期 Os 的 Wyvern 協議)其部署的代碼往往是一致的,所以也很難通過對代碼哈希的審計。

最後是批量加黑的成本會遠低於繞過的成本,參考早期空投辣雞幣的那種合約,單筆交易即可完成 4000 個地址的空投。

所以,如果強製版稅支付工具普及以及成為行業標準的,即使能繞過也將陷入持續對抗,就彷佛web2的黑產成本大戰將會在web3重演。

1.5 強製版稅支付的挑戰在於推動更新

對該工具的實施機制整體分析下來,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 優點:有強制性,繞過成本高

  • 缺點:需要可升級 NFT 的主動配合

對於缺點,可升級 NFT 合約倒是輕鬆好辦,項目方操作即可(未來也能降級),但是目前多數高淨值 NFT 是不可升級的模式,如何操作呢?

從技術上講也有方案,但用戶是受損的一方

類似於單獨開一個銷毀合約,用戶主動放棄其 NFT,則項目方新開立一個可升級模式的 NFT 合約來對應頒發對應 NFT,類似跨鏈橋的思路在確保唯一性的同時更換 NFT 合約地址。

但從共識上講,用戶付出 gas 而收穫的卻是更具有中心化風險的 NFT,難以真正配合。

過於困難,所以該工具也有可能是 OS 給自己的對某些項目不支付版稅的藉口

2、強製版稅會帶來怎樣行業震動?

2.1、 讓建設者所忌憚,傾向內置集成

os,用一個壟斷性工具來強制要求 NFT 項目合約交出黑名單管理權,對會對行業的創新與積極性都是巨大的打擊,當想為 NFT 市場構建更好產品的 builder 入局時,都會擔憂當未來 OS 這樣的公司會不會違背行業精神實施打擊。並且這樣的理由還可以有很多(政治、版權、歧視、地域差異)等。

並且,未來哪一天,這樣的黑名單工具被普及,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政治上治理的工具。

因此未來 NFT 的項目也將會更多采用集成 NFT 市場的模式,比如部分作為遊戲內道具,這些採用內置交易系統則會更好促進低成本轉移,減少游戲內經濟循環的交易摩擦。

2.2、創作收益模式的走向多樣化

  • 買家成為支付主體

回顧歷史,從過去依賴於一級銷售,而後來的每次二級銷售收取,到抉擇是否收取,再步入強制收取的競爭中,我們更應該考慮買家的想法和選擇。

目前版稅本質上是賣家來支付的,雖然會通過賣家的報價間接由買家承擔,不過如果一開始就由買家自由選定支付,這將更有利於賣家做出更合適的出貨價格。從市場雙方,賣家是離開當前 NFT 項目的市場,而買家是進入市場,對於進入者亦有更大的初衷來支付並認可 NFT 項目的願景。

  • 按時間與規模遞減的版稅收取機制

全生命週期的二級銷售分紅,其實是資源的不恰當分配,即不能給資源匱乏的創作前期帶來收益,也易於導致水漲船高後流動性鎖死,更會產生項目躺賺不做事的溫水池。

因此要解決分配時機和分配量的問題,應該嘗試用更去中心化的公證做法。比如在合約中涉及按時間與規模遞減的版稅收取機制。這類似於歷史上的累退稅制,而隨著稅額的動態變化,最終由市場來達成大多數交易者都願意支付的比例。

  • 讓 NFT 的效用變得更加實際與持續

最後,除了首次發售漲價、持續收入遞減等做法之外,最長遠的還是依據持有 NFT 來訪問鏈下資源(如游戲、質押、社會資源等),可以參考 NFT Discord 服務器的做法,其中角色的授予基於過去的版稅支付。如果用戶是通過免版稅平台(x2y2, sudoswap)等購買的,則發揮的效用會受到折扣,從應用層來排斥不給項目方收益的買家。

只有在去中心化的人群博弈之間,才能產生群體的最大幸福。

附錄:

本文系 1/3 概覽版,還有大幅講述版稅發展史部分,詳情可點擊閱讀原文

十四君& Web3Caff 讀者福利聯合活動,進行會員支付時填寫引薦人 ID: shisi,您的會員服務時長將增加15 天,累計投稿內容如下

  • NFT 版稅之爭研究報告

  • 以太坊賬戶抽象萬字研報

  • ERC-4337 標準研究報告:以太坊為錢包提供的局部最優解

  • Web3 債券標準之爭:ERC-3475 與ERC-3525 對比研究報告

  • 以太坊新標準ERC-3475 研究報告:為何比ERC-20 更適合做債券?

歡迎你從公眾號後台留言作者探討web3行業問題

點贊關註十四,用技術視角帶給你價值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