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我國高度重視數字貨幣的研發應用,央行早在2014年便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2017年設立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啟動前期基礎研究工作。 2020年4月,DC/EP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進行封閉試點測試,8月份開始在多地進行線下應用場景測試。隨後試點區域不斷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兩年的試點實踐有力地促進了數字人民幣的推廣落地進程。
一是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21年,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商戶已超過808萬家,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達到875.65億元。經過兩年三批次擴大試點範圍,目前累計有23個地市以上行政區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在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拓展方面,正由日常生活逐步擴展到經濟活動的諸多方面,交易形態從小額高頻不斷向大額低頻延伸,目前已從最初的居民餐飲零售、文化娛樂、公交出行,逐步擴展到公用事業繳費、租房、旅遊、大件商品購置等。一些試點地區針對企業用戶需求,開發出大宗商品貿易B2B結算業務、納稅人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等功能。特別是把數字人民幣試點與重大活動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全社會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2020年10月,深圳市在特區成立四十週年慶典活動中,試點銀行向市民發放千萬元數字紅包;2021年9月,北京地區試點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兌換建黨百年紀念幣活動;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試點銀行將數字人民幣應用拓展至包括紀念品和場館門票購買等在內的40多萬個支付場所。
二是數字人民幣生態體係不斷完善。數字人民幣應用環境與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移動互聯網廣泛應用和金融科技引領,以及廣大消費者對高科技產品的接受度高等密切相關。由央行推動的數字人民幣工程,充分調動了產業鏈上中下游主體的積極性,在底層技術研發、環境測試乃至應用場景擴展等環節都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數字人民幣技術體系選擇了相對中性的技術路線,為下游應用領域擴展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在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中,官產學研相關領域主體踴躍參與,包括產業鏈上游的區塊鏈技術研發機構、金融機構硬件製造企業、銀行業IT系統軟件服務商和信息安全企業等,中游的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類型支付中介機構,下游的線上線下各類商品零售和服務供應商等。
三是數字人民幣政策法規不斷健全。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進程的推進,相關配套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 2020年10月,央行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數字人民幣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 2020年11月,商務部關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中提出,要將多個地區數字人民幣試點作為服務貿易創新重點工程並給予更大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數字人民幣發行將是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在宏觀政策背景下,京滬深等金融中心城市相繼發布“十四五”規劃,明確將數字人民幣試點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
四是數字人民幣支持技術不斷升級。央行數字貨幣雖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但沒有採用通常的數字貨幣去中心化記賬式形態,而是自主研發了數字加密技術,設計了基於加密字符串的數字人民幣表達式,凸顯了安全性、防雙花和不可偽造等特點。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自開展技術研發以來,截至2021年末,共申請數字貨幣相關專利210多項,主要集中在頂層設計和用戶使用層面,其中交易兌換、錢包設計占到專利總數的69%,其他專利涉及區塊鏈、安全認證和機構結算等。數字人民幣應用的最大亮點是構建了豐富多元的錢包矩陣,既包括以移動互聯網終端App形態存在的“軟錢包”,也包括以芯片智能卡或可穿戴等器具形態存在的“硬錢包”。按錢包使用者身份劃分,包括面向廣大消費者的私人錢包和麵向企業用戶的對公錢包;按錢包用途劃分,包括母錢包和特定用途的子錢包等。
兩年來,數字人民幣試點取得了積極進展,獲得了廣大用戶群體的高度評價,筆者對數字人民幣的未來發展作出如下展望。
一是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擴展。數字人民幣作為一種支付工具,目前交易結算規模還比較有限,但增長勢頭迅猛。根據央行試點數據,2021年下半年交易額增長超過150%;各類數字人民幣錢包存續數量增長超過10倍,2.6億錢包接近全國勞動年齡人口的三成;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增長超過5倍,接近全國市場主體數量的6%。數字人民幣支付體係與傳統銀行卡和在線移動支付體系相比,在節省時間成本、增加保密性和便於監管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本身就是數字金融體系的再造升級過程。數字人民幣在技術設計上採用開源模式,體現了數字人民幣體系的兼容性和開放性,更加有利於融入更多附加功能,未來應用場景將會擴展到金融市場交易、政府民生工程等更多領域。
二是數字人民幣將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數字人民幣不僅是一種貨幣形態和支付工具,也將成為廣大民眾日常生活頻繁接觸的界面媒介,相當於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流量入口,可以藉助移動互聯網線上線下應用(O2O)、數字金融服務、物聯網終端大數據採集等跨領域應用,衍生出更多的全新業態。數字人民幣支付作為一種功能模塊可以嵌入更多數字終端中,成為數字經濟底層物理節點分佈最廣的環節,與5G、車聯網、物聯網等創新技術融合迭代,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萬物互聯支付體驗,構建起更加豐富的金融生態體系。數字人民幣憑藉其特有的智能合約系統,可以在教育、娛樂等預付費消費場景預先設定符合消費協議條款的支付觸發條件,將從根本上解決商家挪用預付資金問題,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是數字人民幣將助力監管數字化轉型。金融監管數字化的難點在於對底層數據信息的獲取,特別是稅務部門打擊偷逃稅款和央行打擊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由於行為客體是數量龐大的金融活動中的自然人和法人,無法做到實時動態監控頻繁的資金往來,執法部門在案件偵辦中也面臨取證困難問題。數字人民幣體系設計中的可控匿名和單向可追溯機制,在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信息的同時,也方便了監管機關和執法部門獲取交易行為的相關信息。相比央行傳統的反洗錢等機制,數字人民幣體系通過對交易行為身份信息、資金來源流向等底層數據進行直接監控,再經過大數據分析捕捉,可以更加精準地掌握金融交易信息,有利於提高監管執法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是數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不斷加快。長期以來,我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主要聚焦於大宗貿易投資結算等領域,在滿足小額零星跨境電商、商旅人士結算需求等方面卻乏善可陳。數字人民幣作為可以離線支付結算的貨幣形態,打破了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監管邊界,可以更好地滿足商旅人士和跨境小額交易結算的需求。 2022年9月,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有關專家表示,數字人民幣是主權數字貨幣的先行者,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2.0版本,未來憑藉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和領先技術優勢,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數字人民幣在海外市場的應用,不僅是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和金融競爭力的超期舉措,而且是提升我國主權數字貨幣國際話語權和地位的戰略選擇。